李存勖一日連下三道聖旨催李嗣源率軍進逼東京。
李嗣源喚來眾位將軍到中軍大營議事。李嗣源開門見山言道:“陛下恩旨已下,命令我等進逼東京,不知眾位將軍有何行軍之策?我們共議”。李存璋言道:“如今梁軍主力皆在青徐等地,元帥應揮軍直抵青徐,滅掉梁軍主力,爾後再率軍北上,圍攻東京,如此大事可成”。李嗣源聽罷,言道:“如若從青州進軍,勢必與梁軍主力正麵交鋒,必會陷入苦戰,即使攻下青州,我軍亦會傷亡慘重,再想攻打東京,恐是難上加難”。崔德璋答道:“既然青州攻不得,我們何不繞道攻打洛陽,然後由洛陽進逼東京,豈不更好?”李嗣源聞言歎息道:“如若繞道進攻洛陽,不但舍近求遠,何況洛陽城堅不摧,恐更不易攻取,我軍將士也會疲憊不堪,且一旦洛陽有險,朱友貞必會派兵來救,到時我軍不但是孤軍深入,還會腹背受敵,後果將不堪設想。哪位將軍還有其他謀略?能助本帥早日攻取東京”。眾將聞言皆一言不發,李乾宏見狀言道:“既然眾位將軍都束手無策,我看還是等陛下聖旨到來,再行定奪吧”。李嗣源言道:“兵情刻不容緩,已時不我待,不能貽誤戰機,應早做謀略才是”。李乾宏答道:“那又無高明之策,該如何用兵行軍?”李嗣源言道:“軍師智謀獨步天下,必有良策,隻是為何今日一日不曾見到軍師呢?”
忽然士兵報道:“啟稟元帥,軍師在營外求見”。李嗣源大喜道:“快快有請軍師”。昌翼進營言道:“參見元帥”。李嗣源言道:“軍師免禮,何故珊珊來遲?”昌翼答道:“去檢查黃河水患,耽擱了些時分,故而來遲,請元帥恕罪”。李嗣源言道:“想必軍師對攻取東京之事,早已胸有成竹了吧”。昌翼答道:“有幾分勝算”。李嗣源言道:“軍師請講”。昌翼言道:“昔日薑維大軍與鍾會大軍對峙於劍閣,而鄧艾迫於蜀道天險,偷渡陰平,直抵成都,最後滅了蜀漢。而今梁軍主力與我軍主力對峙於青州,成都有蜀道天險,而東京有黃河天險”。李嗣源言道:“那軍師言下之意?”昌翼答道:“依我之見,元帥應留我軍主力與梁軍主力繼續對峙,而後派軍繞過黃河,奇襲東京,如今黃河決堤,東京將無險可守,我軍將一馬平川,勢如破竹,等朱友貞迴過神後,我軍已兵臨東京城下,朱友貞再調梁軍主力已然不及,到時隻要截斷洛陽城內梁軍,則大事可成。待東京城破後,其餘梁軍勢力必望風而降”。李嗣源言道:“就依此計行事,奇襲東京”。李存璋答道:“元帥萬萬不可,上次奇襲惲州能取勝純屬巧合,這次梁軍必有準備,若再故技重施,必將給我軍帶來滅頂之災”。李乾宏也言道:“此法純屬投機取巧,會被天下人恥笑,我軍應直逼梁軍,正大光明與梁軍主力決戰,我是監軍,理應上報陛下,由陛下定奪,而不是你乾剛獨斷”。李嗣源力排眾議道:“兵者詭道也,不戰而屈人之兵才乃上策,本帥意已決,若陛下怪罪下來,本帥一力承擔,絕不會連累各位將軍。眾將聽令,李存璋和李乾宏你二人帶著我軍主力留在原地,繼續與梁軍對峙,進而牽製梁軍主力,等陛下大軍前來匯合。崔德璋和石敬瑭二位將軍各引本部人馬,隨本帥和軍師奇襲東京”。眾將皆領命而去。
第二日,李嗣源領三萬人馬,以石敬瑭和崔德璋為先鋒,崔德璋為娶夢雅為妻,一路上英勇無比。
梁軍哨探快馬急報朱友貞,言道:“啟稟陛下,唐軍已離京城八十餘裏”。朱友貞聞言,大驚失色,急召文武大臣和朱瑾共議退敵之策。李振言道:“現京城內守軍隻有幾千,若此刻召集外鎮兵馬迴師勤王,黃河水患,道路崎嶇難行,恐已然不及”。朱友貞言道:“那該如何是好?”李振答道:“陛下此刻應棄東京,西去洛陽,洛陽城堅,且守軍充足,能與唐軍周旋數月,再待勤王之師到來,全麵反攻唐軍”。朱友貞言道:“朕若棄東京,恐各鎮兵馬皆不聽朕命,且朕與洛陽太守孫禮琮向來不和,此去洛陽恐成孫禮琮甕中之物”。李振寬慰道:“陛下請放寬心,洛陽將士世受太祖和陛下隆恩,對陛下感恩戴德,決計不會為難陛下您的。何況有我等為陛下保駕護航,想那孫禮琮絕不敢造次”。朱友貞言道:“太祖宗廟皆在東京,若棄東京,唐軍進城後,必會焚燒滅跡,朕於心何忍啊!朕決計與東京共存亡,若東京城破,各位皆可殺朕,決計不能讓朕落入唐軍之手”。文武大臣聞言皆驚恐不安,跪下言道:“臣等萬萬不敢”。朱瑾言道:“既然陛下不願離開東京,陛下現在可下詔令青徐等地兵馬迴援東京,我替陛下去洛陽搬救兵。陛下可親率東京軍民守城,隻需堅守幾日,我定會搬來救兵襄助陛下。隻要我們梁國軍民上下一心,同仇敵愾,定能堅守能到各地勤王之師趕到,就可解東京之圍“。朱友貞言道:“皇妹忠心耿耿,可鑒日月。朕就將社稷存亡重責托付與皇妹了,也請皇妹一切小心”。朱瑾答道:“臣妹自當為陛下殫精竭慮,臣妹這就去洛陽搬救兵”。
朱瑾剛欲出殿門,朱友貞就喊道:“皇妹,且慢,朕還有一事托付與你”。朱瑾驚訝不已,忙問道:“陛下請說”。朱友貞言道:“請隨朕來”。朱友貞將朱瑾和李振帶到李貴妃寢宮後,朱友貞言道:“朕還有一事,求皇妹成全“。朱瑾答道:“請陛下示下”。朱友貞言道:“朕命裏福薄,登基數年,未曾有一兒半女。這次幸得上天垂佑,讓李貴妃身懷六甲,綿延我朱家香火,朕不想成若敖之鬼餒而。朕希望皇妹此次離京,能帶李貴妃一起出宮,為我朱家保留一點念想,待他日麟兒長大後,每逢清明和寒食節,能為父皇母後和朕上一注香,朕就心滿意足了”。李貴妃聞言,哭訴道:“陛下對臣妾恩重如山,如今危難之際,臣妾不願亦不想離開陛下,苟且偷生。臣妾願生生死死與陛下在一起,永不分離”。朱友貞言道:“愛妃對朕一往情深,令朕感動。隻是如今為我朱家保住你腹中胎兒才是首要之事,望愛妃能以大局為重”。李振也對李貴妃言道:“貴妃娘娘您還是聽陛下一言,隨長公主殿下離開東京吧”。李貴妃答道:“爹,女兒走了,陛下和您怎麽辦啊?”李振答道:“請貴妃娘娘和長公主殿下放心去吧,臣自當帶領全家為陛下守好東華門,等長公主殿下洛陽歸來,至死方休”。朱友貞言道:“朕以前識人不明,用人不察,委屈愛卿了”,君臣二人相慟而哭。朱瑾見狀,對李貴妃言道:“娘娘跟我走吧,我定會帶來援兵,解東京之困的”。李貴妃亦眼含熱淚隨朱瑾離開了寢宮。
李嗣源下令大軍加緊行軍,務必在天黑之前趕到東京城下。昌翼思緒萬千,一路上心不在焉,想去東京殺了朱友貞,替養父養母和忠義村百姓報仇雪恨,又不知道該如何麵對朱瑾,還有夢雅的不告而別,都讓昌翼心緒不寧。
朱友貞詔令李振李旭輝父子二人守東華門,駙馬都尉趙岩守西華門,禁軍統領皇甫麟守拱宸門。其餘文武百官各司其職,嚴陣以待,等唐軍前來,做最後一番殊死搏鬥。
李嗣源大軍經過晝夜行軍,終於在傍晚時分趕到了東京城下。李嗣源見梁軍軍容甚整,料定必有一場惡戰,遂令各營兵馬就地紮營,準備明日全力攻城。為防止洛陽守軍救援,令石敬瑭帶領3000人馬扼守西麵要道。
朱瑾先把李貴妃妥善安排在洛陽鄉下,並給當地村民給了無數錢財,吩咐村民務必好好照顧李貴妃。朱瑾安排好李貴妃後,便向洛陽城而去。
第二日,崔德璋帶領唐軍攻打東華門,受到了東華門士兵的頑強抵抗,唐軍損失慘重。李嗣源見崔德璋攻城未遂,隻好令李存審繼續攻打東華門。
朱瑾到達洛陽城後,受到了洛陽太守孫禮琮的盛情款待。隨即朱瑾對孫禮琮言道:“如今形勢緊迫,東京被圍,陛下危在旦夕,請孫大人即刻發兵,解東京之困”。孫禮琮答道:“請長公主殿下暫迴驛館歇息片刻,臣點齊本部人馬,立刻隨長公主殿下前去東京勤王”。朱瑾言道:“有勞孫大人了”。孫禮琮答道:“都是臣分內之事,不敢居功,長公主殿下請”。朱瑾便去驛館歇息了。
孫禮琮對傳令兵言道:“你速去大營傳本官將令,調所有士兵前來府衙,隨本官前去東京勤王”。傳令兵領命而去。忽然太守府師爺韓哲對孫禮琮言道:“小人有幾句心裏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孫禮琮答道:“韓師爺,你跟隨本官已數十載,是本官的得力助手,有什麽話大可直言不諱”。韓哲言道:“孫大人,您真要去東京勤王嗎?”孫禮琮答道:“天子有難,本官豈能袖手旁觀?何況我孫家三代受太祖和陛下天恩,理應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韓哲言道:“如今唐軍所向披靡,梁軍已潰不成軍了,東京淪陷已是在所難免。何況朱友貞得位不正,殺兄戮侄,罪惡滔天,早已盡失人心了,身死國滅亦是必然結果。故東京之行,請大人三思”。孫禮琮聞言,大怒道:“你竟敢如此大膽,此等大逆不道之言,罪不容誅,你可知罪?”韓哲嚇得瑟瑟發抖,趕緊跪下言道:“小人句句肺腑之言,處處為大人著想,唐軍勢如破竹,東京淪陷已是勢在必行。大人此去東京必是螳臂當車,有去無迴。大人您又何必為了虛名,白白搭上洛陽城中百姓和士兵的性命呢?”孫禮琮答道:“本官知道此去東京必是九死一生,可見死不救,不是為臣之道,倘若日後被陛下知曉怪罪,該如何是好?”韓哲言道:“東京城中士兵皆是老弱病殘,梁軍主力皆在青徐,黃河決堤,官道被毀,行軍緩慢,梁軍援軍必然是鞭長莫及,我料定一月內東京城必破”。孫禮琮言道:“還是不妥,倘若被陛下知道本官擁兵自重,將罪不容赦”。韓哲言道:“小人有一兩全其美之”。孫禮琮答道:“師爺請講”。韓哲言道:“大人可關閉洛陽城門,看好長公主殿下,防止消息泄露。然後坐山觀虎鬥,倘若唐軍敗,大人可揮軍前往東京收拾唐軍殘餘勢力,陛下必然不會怪罪。倘若陛下敗,大人可向唐軍開城投降,再向唐軍獻上長公主殿下,豈不是大功一件嗎?封侯拜相亦不在話下”。孫禮琮答道:“就依你之見,來人,馬上關閉洛陽城門,禁止任何人出入,嚴加看管好長公主殿下,不準她踏出驛館一步,但不可為難她,好好招待”。
這邊朱瑾遲遲等不到孫禮琮的迴信,心生疑慮,剛要出去一探究竟,就被門外士兵攔迴,朱瑾喊道:“本宮要見孫太守,快把他給本宮找來”。士兵答道:“請長公主殿下稍安勿躁,在此好好歇息,我們大人忙完公務就來”。朱瑾立刻明白了,孫禮琮這是在坐山觀虎鬥,誰勝幫誰,朱瑾覺得孫禮琮已然指望不上了,自己絕不能坐以待斃,得想辦法離開洛陽。
東京城已被圍三日,遲遲不來援軍,城中士兵士氣低落,朱友貞本人更是愁眉不展,各路勤王軍無影無蹤,朱瑾洛陽搬救兵亦是音訊全無。
李振帶人巡城時,見到城中有些百姓正結伴而行,想要逃出東京城去,士兵也有逃亡跡象,李振言道:“各位鄉親,你們意欲何往啊?”老百姓見迎麵走來了一位大官,忙跪下答道:“如今城中饑寒交迫,唐軍又打來了,求大人高抬貴手,給我們一條生路,放我們出城”。李振言道:“如今東京被圍,讓你們本不富裕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隻是唐軍乃天生野蠻之人,倘若東京城破,你們和你們的家人免不了被屠殺殆盡,此刻本官若放你們出城,更就成了唐軍的活靶子,毫無生還之路,豈不是害了你們嗎?”百姓言道:“那大人說我們該怎麽辦?”李振答道:“如今隻有我們同仇敵愾,同心協力守住東京城,等各路勤王軍趕來,打退唐軍,才是唯一出路”。老百姓異口同聲答道:“我們願同大人共同守城,保護好我們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園”。李振迴道:“各位鄉親能如此深明大義,我李振感激不盡”。
李振父子衣不解帶,和東京老百姓共同守城,士兵見此深受感動,兵心大振,接連打退了好幾輪唐軍如潮水般的進攻。
李嗣源見久攻不下,甚是著急,昌翼對李嗣源言道:“元帥,李振此人愛民如子,廉潔奉公,且廣受愛戴,軍隊戰鬥力極強,東華門恐不易攻破,不如我們改攻西華門,西華門守將乃駙馬都尉趙岩,此人乃一嬌生慣養,貪生怕死之徒,我們可一邊攻打西華門,一邊可勸降趙岩”。李嗣源言道:“隻好如此了”。
這邊朱瑾乘著天黑想要逃出驛館,結果又被士兵發現了,抓了迴去。
李嗣源喚來眾位將軍到中軍大營議事。李嗣源開門見山言道:“陛下恩旨已下,命令我等進逼東京,不知眾位將軍有何行軍之策?我們共議”。李存璋言道:“如今梁軍主力皆在青徐等地,元帥應揮軍直抵青徐,滅掉梁軍主力,爾後再率軍北上,圍攻東京,如此大事可成”。李嗣源聽罷,言道:“如若從青州進軍,勢必與梁軍主力正麵交鋒,必會陷入苦戰,即使攻下青州,我軍亦會傷亡慘重,再想攻打東京,恐是難上加難”。崔德璋答道:“既然青州攻不得,我們何不繞道攻打洛陽,然後由洛陽進逼東京,豈不更好?”李嗣源聞言歎息道:“如若繞道進攻洛陽,不但舍近求遠,何況洛陽城堅不摧,恐更不易攻取,我軍將士也會疲憊不堪,且一旦洛陽有險,朱友貞必會派兵來救,到時我軍不但是孤軍深入,還會腹背受敵,後果將不堪設想。哪位將軍還有其他謀略?能助本帥早日攻取東京”。眾將聞言皆一言不發,李乾宏見狀言道:“既然眾位將軍都束手無策,我看還是等陛下聖旨到來,再行定奪吧”。李嗣源言道:“兵情刻不容緩,已時不我待,不能貽誤戰機,應早做謀略才是”。李乾宏答道:“那又無高明之策,該如何用兵行軍?”李嗣源言道:“軍師智謀獨步天下,必有良策,隻是為何今日一日不曾見到軍師呢?”
忽然士兵報道:“啟稟元帥,軍師在營外求見”。李嗣源大喜道:“快快有請軍師”。昌翼進營言道:“參見元帥”。李嗣源言道:“軍師免禮,何故珊珊來遲?”昌翼答道:“去檢查黃河水患,耽擱了些時分,故而來遲,請元帥恕罪”。李嗣源言道:“想必軍師對攻取東京之事,早已胸有成竹了吧”。昌翼答道:“有幾分勝算”。李嗣源言道:“軍師請講”。昌翼言道:“昔日薑維大軍與鍾會大軍對峙於劍閣,而鄧艾迫於蜀道天險,偷渡陰平,直抵成都,最後滅了蜀漢。而今梁軍主力與我軍主力對峙於青州,成都有蜀道天險,而東京有黃河天險”。李嗣源言道:“那軍師言下之意?”昌翼答道:“依我之見,元帥應留我軍主力與梁軍主力繼續對峙,而後派軍繞過黃河,奇襲東京,如今黃河決堤,東京將無險可守,我軍將一馬平川,勢如破竹,等朱友貞迴過神後,我軍已兵臨東京城下,朱友貞再調梁軍主力已然不及,到時隻要截斷洛陽城內梁軍,則大事可成。待東京城破後,其餘梁軍勢力必望風而降”。李嗣源言道:“就依此計行事,奇襲東京”。李存璋答道:“元帥萬萬不可,上次奇襲惲州能取勝純屬巧合,這次梁軍必有準備,若再故技重施,必將給我軍帶來滅頂之災”。李乾宏也言道:“此法純屬投機取巧,會被天下人恥笑,我軍應直逼梁軍,正大光明與梁軍主力決戰,我是監軍,理應上報陛下,由陛下定奪,而不是你乾剛獨斷”。李嗣源力排眾議道:“兵者詭道也,不戰而屈人之兵才乃上策,本帥意已決,若陛下怪罪下來,本帥一力承擔,絕不會連累各位將軍。眾將聽令,李存璋和李乾宏你二人帶著我軍主力留在原地,繼續與梁軍對峙,進而牽製梁軍主力,等陛下大軍前來匯合。崔德璋和石敬瑭二位將軍各引本部人馬,隨本帥和軍師奇襲東京”。眾將皆領命而去。
第二日,李嗣源領三萬人馬,以石敬瑭和崔德璋為先鋒,崔德璋為娶夢雅為妻,一路上英勇無比。
梁軍哨探快馬急報朱友貞,言道:“啟稟陛下,唐軍已離京城八十餘裏”。朱友貞聞言,大驚失色,急召文武大臣和朱瑾共議退敵之策。李振言道:“現京城內守軍隻有幾千,若此刻召集外鎮兵馬迴師勤王,黃河水患,道路崎嶇難行,恐已然不及”。朱友貞言道:“那該如何是好?”李振答道:“陛下此刻應棄東京,西去洛陽,洛陽城堅,且守軍充足,能與唐軍周旋數月,再待勤王之師到來,全麵反攻唐軍”。朱友貞言道:“朕若棄東京,恐各鎮兵馬皆不聽朕命,且朕與洛陽太守孫禮琮向來不和,此去洛陽恐成孫禮琮甕中之物”。李振寬慰道:“陛下請放寬心,洛陽將士世受太祖和陛下隆恩,對陛下感恩戴德,決計不會為難陛下您的。何況有我等為陛下保駕護航,想那孫禮琮絕不敢造次”。朱友貞言道:“太祖宗廟皆在東京,若棄東京,唐軍進城後,必會焚燒滅跡,朕於心何忍啊!朕決計與東京共存亡,若東京城破,各位皆可殺朕,決計不能讓朕落入唐軍之手”。文武大臣聞言皆驚恐不安,跪下言道:“臣等萬萬不敢”。朱瑾言道:“既然陛下不願離開東京,陛下現在可下詔令青徐等地兵馬迴援東京,我替陛下去洛陽搬救兵。陛下可親率東京軍民守城,隻需堅守幾日,我定會搬來救兵襄助陛下。隻要我們梁國軍民上下一心,同仇敵愾,定能堅守能到各地勤王之師趕到,就可解東京之圍“。朱友貞言道:“皇妹忠心耿耿,可鑒日月。朕就將社稷存亡重責托付與皇妹了,也請皇妹一切小心”。朱瑾答道:“臣妹自當為陛下殫精竭慮,臣妹這就去洛陽搬救兵”。
朱瑾剛欲出殿門,朱友貞就喊道:“皇妹,且慢,朕還有一事托付與你”。朱瑾驚訝不已,忙問道:“陛下請說”。朱友貞言道:“請隨朕來”。朱友貞將朱瑾和李振帶到李貴妃寢宮後,朱友貞言道:“朕還有一事,求皇妹成全“。朱瑾答道:“請陛下示下”。朱友貞言道:“朕命裏福薄,登基數年,未曾有一兒半女。這次幸得上天垂佑,讓李貴妃身懷六甲,綿延我朱家香火,朕不想成若敖之鬼餒而。朕希望皇妹此次離京,能帶李貴妃一起出宮,為我朱家保留一點念想,待他日麟兒長大後,每逢清明和寒食節,能為父皇母後和朕上一注香,朕就心滿意足了”。李貴妃聞言,哭訴道:“陛下對臣妾恩重如山,如今危難之際,臣妾不願亦不想離開陛下,苟且偷生。臣妾願生生死死與陛下在一起,永不分離”。朱友貞言道:“愛妃對朕一往情深,令朕感動。隻是如今為我朱家保住你腹中胎兒才是首要之事,望愛妃能以大局為重”。李振也對李貴妃言道:“貴妃娘娘您還是聽陛下一言,隨長公主殿下離開東京吧”。李貴妃答道:“爹,女兒走了,陛下和您怎麽辦啊?”李振答道:“請貴妃娘娘和長公主殿下放心去吧,臣自當帶領全家為陛下守好東華門,等長公主殿下洛陽歸來,至死方休”。朱友貞言道:“朕以前識人不明,用人不察,委屈愛卿了”,君臣二人相慟而哭。朱瑾見狀,對李貴妃言道:“娘娘跟我走吧,我定會帶來援兵,解東京之困的”。李貴妃亦眼含熱淚隨朱瑾離開了寢宮。
李嗣源下令大軍加緊行軍,務必在天黑之前趕到東京城下。昌翼思緒萬千,一路上心不在焉,想去東京殺了朱友貞,替養父養母和忠義村百姓報仇雪恨,又不知道該如何麵對朱瑾,還有夢雅的不告而別,都讓昌翼心緒不寧。
朱友貞詔令李振李旭輝父子二人守東華門,駙馬都尉趙岩守西華門,禁軍統領皇甫麟守拱宸門。其餘文武百官各司其職,嚴陣以待,等唐軍前來,做最後一番殊死搏鬥。
李嗣源大軍經過晝夜行軍,終於在傍晚時分趕到了東京城下。李嗣源見梁軍軍容甚整,料定必有一場惡戰,遂令各營兵馬就地紮營,準備明日全力攻城。為防止洛陽守軍救援,令石敬瑭帶領3000人馬扼守西麵要道。
朱瑾先把李貴妃妥善安排在洛陽鄉下,並給當地村民給了無數錢財,吩咐村民務必好好照顧李貴妃。朱瑾安排好李貴妃後,便向洛陽城而去。
第二日,崔德璋帶領唐軍攻打東華門,受到了東華門士兵的頑強抵抗,唐軍損失慘重。李嗣源見崔德璋攻城未遂,隻好令李存審繼續攻打東華門。
朱瑾到達洛陽城後,受到了洛陽太守孫禮琮的盛情款待。隨即朱瑾對孫禮琮言道:“如今形勢緊迫,東京被圍,陛下危在旦夕,請孫大人即刻發兵,解東京之困”。孫禮琮答道:“請長公主殿下暫迴驛館歇息片刻,臣點齊本部人馬,立刻隨長公主殿下前去東京勤王”。朱瑾言道:“有勞孫大人了”。孫禮琮答道:“都是臣分內之事,不敢居功,長公主殿下請”。朱瑾便去驛館歇息了。
孫禮琮對傳令兵言道:“你速去大營傳本官將令,調所有士兵前來府衙,隨本官前去東京勤王”。傳令兵領命而去。忽然太守府師爺韓哲對孫禮琮言道:“小人有幾句心裏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孫禮琮答道:“韓師爺,你跟隨本官已數十載,是本官的得力助手,有什麽話大可直言不諱”。韓哲言道:“孫大人,您真要去東京勤王嗎?”孫禮琮答道:“天子有難,本官豈能袖手旁觀?何況我孫家三代受太祖和陛下天恩,理應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韓哲言道:“如今唐軍所向披靡,梁軍已潰不成軍了,東京淪陷已是在所難免。何況朱友貞得位不正,殺兄戮侄,罪惡滔天,早已盡失人心了,身死國滅亦是必然結果。故東京之行,請大人三思”。孫禮琮聞言,大怒道:“你竟敢如此大膽,此等大逆不道之言,罪不容誅,你可知罪?”韓哲嚇得瑟瑟發抖,趕緊跪下言道:“小人句句肺腑之言,處處為大人著想,唐軍勢如破竹,東京淪陷已是勢在必行。大人此去東京必是螳臂當車,有去無迴。大人您又何必為了虛名,白白搭上洛陽城中百姓和士兵的性命呢?”孫禮琮答道:“本官知道此去東京必是九死一生,可見死不救,不是為臣之道,倘若日後被陛下知曉怪罪,該如何是好?”韓哲言道:“東京城中士兵皆是老弱病殘,梁軍主力皆在青徐,黃河決堤,官道被毀,行軍緩慢,梁軍援軍必然是鞭長莫及,我料定一月內東京城必破”。孫禮琮言道:“還是不妥,倘若被陛下知道本官擁兵自重,將罪不容赦”。韓哲言道:“小人有一兩全其美之”。孫禮琮答道:“師爺請講”。韓哲言道:“大人可關閉洛陽城門,看好長公主殿下,防止消息泄露。然後坐山觀虎鬥,倘若唐軍敗,大人可揮軍前往東京收拾唐軍殘餘勢力,陛下必然不會怪罪。倘若陛下敗,大人可向唐軍開城投降,再向唐軍獻上長公主殿下,豈不是大功一件嗎?封侯拜相亦不在話下”。孫禮琮答道:“就依你之見,來人,馬上關閉洛陽城門,禁止任何人出入,嚴加看管好長公主殿下,不準她踏出驛館一步,但不可為難她,好好招待”。
這邊朱瑾遲遲等不到孫禮琮的迴信,心生疑慮,剛要出去一探究竟,就被門外士兵攔迴,朱瑾喊道:“本宮要見孫太守,快把他給本宮找來”。士兵答道:“請長公主殿下稍安勿躁,在此好好歇息,我們大人忙完公務就來”。朱瑾立刻明白了,孫禮琮這是在坐山觀虎鬥,誰勝幫誰,朱瑾覺得孫禮琮已然指望不上了,自己絕不能坐以待斃,得想辦法離開洛陽。
東京城已被圍三日,遲遲不來援軍,城中士兵士氣低落,朱友貞本人更是愁眉不展,各路勤王軍無影無蹤,朱瑾洛陽搬救兵亦是音訊全無。
李振帶人巡城時,見到城中有些百姓正結伴而行,想要逃出東京城去,士兵也有逃亡跡象,李振言道:“各位鄉親,你們意欲何往啊?”老百姓見迎麵走來了一位大官,忙跪下答道:“如今城中饑寒交迫,唐軍又打來了,求大人高抬貴手,給我們一條生路,放我們出城”。李振言道:“如今東京被圍,讓你們本不富裕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隻是唐軍乃天生野蠻之人,倘若東京城破,你們和你們的家人免不了被屠殺殆盡,此刻本官若放你們出城,更就成了唐軍的活靶子,毫無生還之路,豈不是害了你們嗎?”百姓言道:“那大人說我們該怎麽辦?”李振答道:“如今隻有我們同仇敵愾,同心協力守住東京城,等各路勤王軍趕來,打退唐軍,才是唯一出路”。老百姓異口同聲答道:“我們願同大人共同守城,保護好我們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園”。李振迴道:“各位鄉親能如此深明大義,我李振感激不盡”。
李振父子衣不解帶,和東京老百姓共同守城,士兵見此深受感動,兵心大振,接連打退了好幾輪唐軍如潮水般的進攻。
李嗣源見久攻不下,甚是著急,昌翼對李嗣源言道:“元帥,李振此人愛民如子,廉潔奉公,且廣受愛戴,軍隊戰鬥力極強,東華門恐不易攻破,不如我們改攻西華門,西華門守將乃駙馬都尉趙岩,此人乃一嬌生慣養,貪生怕死之徒,我們可一邊攻打西華門,一邊可勸降趙岩”。李嗣源言道:“隻好如此了”。
這邊朱瑾乘著天黑想要逃出驛館,結果又被士兵發現了,抓了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