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縣令的消息傳到布政司、京城,或是其背後的勢力那都得耗費些時日呢。
至於朝廷要正式處理方縣令的事兒,也隻能等到封印之後,等過完年,朝廷開了印再做定奪了。
隻不過這段時間就苦了方縣令了,他被溫以緹安排到了一處極其偏僻的院子裏,四周都安排了看守的人。
除了待在這小院之內,方縣令哪兒也不許去,溫以緹也命人去方縣令家裏,給送些貼身衣物以及平日裏要用的物件過來。
方縣令站在那小院中,望著周圍如鐵塔般杵著的看守,氣得臉漲得通紅,扯著嗓子破口大罵,從白日一直持續到了黑夜,又從黑夜延續到了次日的白日,整整一天一夜都未曾停歇,嘴裏罵著溫以緹的名字,可罵到最後,終究是沒了力氣,隻能垂頭喪氣地認命了。
而另外兩個與他算是同一陣營的縣令,聽聞了方縣令的遭遇後,嚇得脖子都縮了起來。
他倆本就沒方縣令那股子主意正的勁兒,之前又被溫以緹敲打了一番,心裏早就存了幾分畏懼,哪敢像方縣令那般膽大妄為呀。
沒想到方縣令竟敢以人販子為由,去給溫大人挖坑,這下可好,到底還是被人算計了,他們暗自慶幸自己沒跟著摻和進去,同時又為方縣令的下場感到一陣後怕。
此時的甘州,全城的搜查已然結束了。
那些人販子團夥,就像藏在暗處的老鼠,被官兵們揪出了好幾波。
隻是和那胡三爺等人相關的據點也就隻有一處,其餘的不過是些不成氣候的小團夥罷了。
眼瞅著年關將近,他們本以為這時候大家都忙著過年,朝廷的搜查會鬆些,沒想到今年管得格外嚴,那些人販子一個接一個地被官兵押著往州衙去了。
百姓們都紛紛湧上街頭,看著那一個個平日裏作惡多端的人販子被押走,臉上滿是暢快與欣慰,嘴裏不停地誇讚著溫大人,那一聲聲叫好,仿佛要把心底壓抑許久的怨氣都宣泄出來,直誇溫大人為他們解決了心頭大患呢。
溫以緹心裏一直惦記著胡三爺和王巡檢、派去緊緊盯著他們的人一日都沒撤,兩個都是小魚小蝦罷了,隻是想著萬一還能從他們身上釣出什麽大魚。
而在那養濟院裏,此前收留的那些被人販子拐走的孩子們,也終於被放迴了家。
那些真正心疼孩子的人家,一聽到消息,眼眶瞬間就紅了,急匆匆地趕來,歡歡喜喜地帶著孩子離開了。
可也有那麽些情況特殊的,那些厭惡女娃娃,本就是家風不正的人家。
聽她們自己描述竟是不願意歸家的。
溫以緹看著她們那怯生生又帶著倔強的模樣,心裏一陣心疼,想著這要是迴去了,指不定哪天又被賣掉了呀。
可在這個時代,脫離家族、脫離父母那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兒,溫以緹雖想幫她們,卻也不能替她們做太多主。
思來想去,溫以緹便允許她們可以到工坊裏,賺些銀錢,權當是雇她們做長工了。
她們家裏人知道自家女娃娃能賺錢了,臉上先是一愣,隨後便露出了算計的神色,想著有利可圖,也就欣然同意了。
溫以緹對於這一切心中滿是無奈,讓她有些力不從心。可她到底是個心性堅韌的人,很快便將自己的情緒收攏,調整好了狀態。
自從她坐上了知州的位置,手裏有了實權,自己腦子裏的都在一點一點實現。
然而,溫以緹心裏也清楚得很,這個時代有著它自己既定的軌跡和難以撼動的規則。
她所能做的,無非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變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她從不敢妄自尊大,去奢想憑借一己之力改變整個世界,那實在是太過狂妄了。
溫以緹明白在這時代的洪流之中,自己唯有不斷地去適應、做出調整。哪怕有時候不得不隨波逐流,也得穩住身形,盡力讓自己能夠保持著本心。
這些日子蘇青一門心思,全撲在了她那些鋪子的事兒上。
溫以緹每次見著她都是早出晚歸的模樣,腳步都透著深深的疲憊,可即便如此,蘇青那雙眼眸裏已經閃爍著不一樣的神采。
一下子修建這麽多商鋪,那可不是件容易事兒,耗費大量的的銀子、人力和時間。
按照目前的進度,最快也得等到年後了,那些鋪子才能陸陸續續開業。
溫以緹也曾好心地提醒過蘇青,說可以慢慢來,先開一個鋪子試試水,之後再逐步把其它的鋪子開起來,這樣還能節省一些。
蘇青卻滿不在乎地大手一揮,嘴角微微上揚,帶著幾分自信與豪爽說道:“溫姐姐大可安心,我可不缺那點兒銀子,要做,咱就得做到最好、最震撼的,讓人一瞧就忘不了!”
溫以緹聽了,無奈地輕笑了一下,“好吧,是她不懂事了!”
溫以緹也拎得清,並沒有過多地去插手幹預。畢竟早在最初,她們就已經把各自的分工安排得明明白白。
溫以緹出方子、點子,而具體到怎麽去經營鋪子,蘇青來負責。
封元這幾日倒是老實了許多,心裏一直琢磨著要做點什麽特別的東西,好送給周華浦和潘豐二人。
他找溫以緹要了好些個材料,本想著大展一番身手,可結果呢,那些材料都被他白白浪費了,啥像樣的東西都沒做出來。
若讓他打幾套拳法、棍法倒是拿手得很,可這做東西,除了會鼓搗一些小玩意兒,別的還真就不在行啊。
說來也巧,那天封元正愁著呢,很快便瞧見養濟院的幾個孩子們,四丫、虎子、大牛他們在一塊兒擺弄著個物件兒。
那是個用木頭做的玩意兒,瞧著像隻鳥,模樣挺粗糙的,封元自認為是自己眼力好才能認出來。換作旁人,一定認不出來。
更讓封元覺得神奇的是,那木鳥被拋出去後,竟然還能自己飛迴來,他當時就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心裏直犯嘀咕:“這到底是怎麽做到的呀?咋能讓這木頭玩意兒這麽聽話呢?”
也是這一幕,才讓封元萌生出把這個送給周華浦和潘豐的想法。
可這事兒真要做起來,卻讓他犯了難。
若是直接向那幾個孩子討要…平日裏他就瞧不上這些孩子,這會兒哪怕心裏好奇得要命,也不好意思拉下臉去跟他們搭話呀。
而且,就算討來了,那也不是自己親手做的呀,總歸是缺少了誠意。
但若是自己動手做呢,他又實在是沒那個本事。
至於朝廷要正式處理方縣令的事兒,也隻能等到封印之後,等過完年,朝廷開了印再做定奪了。
隻不過這段時間就苦了方縣令了,他被溫以緹安排到了一處極其偏僻的院子裏,四周都安排了看守的人。
除了待在這小院之內,方縣令哪兒也不許去,溫以緹也命人去方縣令家裏,給送些貼身衣物以及平日裏要用的物件過來。
方縣令站在那小院中,望著周圍如鐵塔般杵著的看守,氣得臉漲得通紅,扯著嗓子破口大罵,從白日一直持續到了黑夜,又從黑夜延續到了次日的白日,整整一天一夜都未曾停歇,嘴裏罵著溫以緹的名字,可罵到最後,終究是沒了力氣,隻能垂頭喪氣地認命了。
而另外兩個與他算是同一陣營的縣令,聽聞了方縣令的遭遇後,嚇得脖子都縮了起來。
他倆本就沒方縣令那股子主意正的勁兒,之前又被溫以緹敲打了一番,心裏早就存了幾分畏懼,哪敢像方縣令那般膽大妄為呀。
沒想到方縣令竟敢以人販子為由,去給溫大人挖坑,這下可好,到底還是被人算計了,他們暗自慶幸自己沒跟著摻和進去,同時又為方縣令的下場感到一陣後怕。
此時的甘州,全城的搜查已然結束了。
那些人販子團夥,就像藏在暗處的老鼠,被官兵們揪出了好幾波。
隻是和那胡三爺等人相關的據點也就隻有一處,其餘的不過是些不成氣候的小團夥罷了。
眼瞅著年關將近,他們本以為這時候大家都忙著過年,朝廷的搜查會鬆些,沒想到今年管得格外嚴,那些人販子一個接一個地被官兵押著往州衙去了。
百姓們都紛紛湧上街頭,看著那一個個平日裏作惡多端的人販子被押走,臉上滿是暢快與欣慰,嘴裏不停地誇讚著溫大人,那一聲聲叫好,仿佛要把心底壓抑許久的怨氣都宣泄出來,直誇溫大人為他們解決了心頭大患呢。
溫以緹心裏一直惦記著胡三爺和王巡檢、派去緊緊盯著他們的人一日都沒撤,兩個都是小魚小蝦罷了,隻是想著萬一還能從他們身上釣出什麽大魚。
而在那養濟院裏,此前收留的那些被人販子拐走的孩子們,也終於被放迴了家。
那些真正心疼孩子的人家,一聽到消息,眼眶瞬間就紅了,急匆匆地趕來,歡歡喜喜地帶著孩子離開了。
可也有那麽些情況特殊的,那些厭惡女娃娃,本就是家風不正的人家。
聽她們自己描述竟是不願意歸家的。
溫以緹看著她們那怯生生又帶著倔強的模樣,心裏一陣心疼,想著這要是迴去了,指不定哪天又被賣掉了呀。
可在這個時代,脫離家族、脫離父母那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兒,溫以緹雖想幫她們,卻也不能替她們做太多主。
思來想去,溫以緹便允許她們可以到工坊裏,賺些銀錢,權當是雇她們做長工了。
她們家裏人知道自家女娃娃能賺錢了,臉上先是一愣,隨後便露出了算計的神色,想著有利可圖,也就欣然同意了。
溫以緹對於這一切心中滿是無奈,讓她有些力不從心。可她到底是個心性堅韌的人,很快便將自己的情緒收攏,調整好了狀態。
自從她坐上了知州的位置,手裏有了實權,自己腦子裏的都在一點一點實現。
然而,溫以緹心裏也清楚得很,這個時代有著它自己既定的軌跡和難以撼動的規則。
她所能做的,無非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變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她從不敢妄自尊大,去奢想憑借一己之力改變整個世界,那實在是太過狂妄了。
溫以緹明白在這時代的洪流之中,自己唯有不斷地去適應、做出調整。哪怕有時候不得不隨波逐流,也得穩住身形,盡力讓自己能夠保持著本心。
這些日子蘇青一門心思,全撲在了她那些鋪子的事兒上。
溫以緹每次見著她都是早出晚歸的模樣,腳步都透著深深的疲憊,可即便如此,蘇青那雙眼眸裏已經閃爍著不一樣的神采。
一下子修建這麽多商鋪,那可不是件容易事兒,耗費大量的的銀子、人力和時間。
按照目前的進度,最快也得等到年後了,那些鋪子才能陸陸續續開業。
溫以緹也曾好心地提醒過蘇青,說可以慢慢來,先開一個鋪子試試水,之後再逐步把其它的鋪子開起來,這樣還能節省一些。
蘇青卻滿不在乎地大手一揮,嘴角微微上揚,帶著幾分自信與豪爽說道:“溫姐姐大可安心,我可不缺那點兒銀子,要做,咱就得做到最好、最震撼的,讓人一瞧就忘不了!”
溫以緹聽了,無奈地輕笑了一下,“好吧,是她不懂事了!”
溫以緹也拎得清,並沒有過多地去插手幹預。畢竟早在最初,她們就已經把各自的分工安排得明明白白。
溫以緹出方子、點子,而具體到怎麽去經營鋪子,蘇青來負責。
封元這幾日倒是老實了許多,心裏一直琢磨著要做點什麽特別的東西,好送給周華浦和潘豐二人。
他找溫以緹要了好些個材料,本想著大展一番身手,可結果呢,那些材料都被他白白浪費了,啥像樣的東西都沒做出來。
若讓他打幾套拳法、棍法倒是拿手得很,可這做東西,除了會鼓搗一些小玩意兒,別的還真就不在行啊。
說來也巧,那天封元正愁著呢,很快便瞧見養濟院的幾個孩子們,四丫、虎子、大牛他們在一塊兒擺弄著個物件兒。
那是個用木頭做的玩意兒,瞧著像隻鳥,模樣挺粗糙的,封元自認為是自己眼力好才能認出來。換作旁人,一定認不出來。
更讓封元覺得神奇的是,那木鳥被拋出去後,竟然還能自己飛迴來,他當時就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心裏直犯嘀咕:“這到底是怎麽做到的呀?咋能讓這木頭玩意兒這麽聽話呢?”
也是這一幕,才讓封元萌生出把這個送給周華浦和潘豐的想法。
可這事兒真要做起來,卻讓他犯了難。
若是直接向那幾個孩子討要…平日裏他就瞧不上這些孩子,這會兒哪怕心裏好奇得要命,也不好意思拉下臉去跟他們搭話呀。
而且,就算討來了,那也不是自己親手做的呀,總歸是缺少了誠意。
但若是自己動手做呢,他又實在是沒那個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