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飛的帶領下,一行人繼續下行。


    過不多時,眾人便已然位於那與塔尖持平的位置......


    ......


    而此時,也終是一睹廬山真麵目。


    沒錯兒,眼前這建築,正是那傳說中的金字塔!


    不過,這話兒倒也不能說的那麽武斷,因為在場的有一位算一位,無一例外都從未去過那古埃及,自然也沒親眼見識過那真正所謂的金字塔。


    但是,眼前這建築,古老而巨大,且是下寬上窄呈三角體外觀,打遠處一望,正如那漢字‘金’!


    再加上沒吃過豬肉,也總歸見過豬跑,況且那金字塔舉世聞名,即便是三歲小孩兒,也會有所耳聞。


    所以眼下,仍是在場有一位算一位,隻望一眼,便可斷定......


    .......


    但是,由於此時站位基本持平的原因,倒不如先前看的全麵。


    先前從上麵看時,可以看到一個規規則則的三角體。


    而眼下,由於人與塔尖基本持平,視線被遮擋,便隻能看到一個三角形的石壁了。


    但即便如此,卻並不影響這金字塔為眾人帶來的震撼!


    沒錯兒,世上很多事物,必然要近處觀望,方可完全體會。


    就譬如,那出淤泥......而不染......


    ......


    此刻,一行人沒有過多的話語。


    倒不是無話可說,而是不知該說些啥。


    因為誰都沒有想到,在這洞穴的盡頭,一行人竟會遭遇這代表著文明且代表著詭異的大金字塔?!


    要說這也太.......嗨.......


    .......


    沒錯兒,這金字塔的確是代表著文明,且是大大的代表著文明!


    否則,幾千年前的人們,又怎能將其落成呢?


    而要說它詭異,那是因為多年以來,科學家們絞盡了腦汁,卻仍是沒能解開這金字塔中那諸多的懸疑!


    且是越研究,便越是感覺不對勁兒!


    所以眼下,陳飛徑自看了萬三一眼,意思是請開始你的表演。


    沒錯兒,此時麵對這金字塔,且正是那活著的科技雜誌萬三同誌的表演時間。


    而陳飛之所以在這節骨眼兒上想讓萬三說上兩句,一是為了緩解大夥兒心中的驚恐疑惑,二則是為了讓大夥兒趕緊的惡補一下那有關金字塔的專業知識,以免待會兒.......出什麽差錯.......


    .......


    果然。


    “我曾經在一本科技雜誌上看到過........哦不,應該說是——我在許許多多的科技雜誌上,都曾看到過........”.......


    .......


    金字塔,從本意上講,是古代某些民族的一種巨型建築。


    是用石頭建成的三麵或多麵角錐體,其具有正方形底麵,且擁有頂部交於一點的四個三角形外牆麵,而遠看則像漢字的金字。


    金字塔,在埃及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


    至今,在尼羅河下遊,仍散布著約80座大小不一的金字塔遺跡。


    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


    其高146.59米,底長230米,占地52000平方公尺,共用230萬塊平均約2.5噸的巨石砌成。


    令人不解的是,這組成金字塔的巨石之間,沒有任何黏著物,僅靠石塊的相互疊壓和咬合壘成。


    而在國王胡夫拉的金字塔前,還矗立著一座象征國王權力與尊嚴的獅身人麵像。


    據說,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法老)陵墓,乃是世界八大建築奇跡之一。


    至今,埃及共發現金字塔96座,最大的,也正當屬這位於開羅郊區胡夫金字塔......


    .......


    作為人造建築的世界奇跡,胡夫金字塔首先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夫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90年左右。


    在1888年巴黎建築起埃菲爾鐵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要說,也正是由於它的高大,才使得諸多學者,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有學者估計,如果用火車裝運金字塔的石料,大約要用60萬節車皮,注意,是60萬節!


    如果把這些石頭鑿碎,鋪成一條一尺寬的道路,足可以繞地球一周!


    而據推測,依照當時的建築水平——需要10萬人,足足30年,才得以建成.......


    .......


    而這座金字塔除了以其規模的巨大而令人驚歎之外,還以其高超的建築技巧而得名。


    因為其塔身的石塊之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粘著物,而僅是一塊石頭疊在另一塊石頭上麵。


    且每塊石頭都磨得很平,雖然至今已曆時數千年,但人們此時也很難用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


    所以,能曆數千年而不倒,這便不得不說是建築史上的奇跡,令人歎為觀止!


    另外,在大金字塔身的北側離地麵13米高處,有一個用4塊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


    而這個三角形用得很巧妙,因為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邊形,那麽,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壓力將會把這個出入口壓塌。


    而用三角形,便使那巨大壓力均勻地分散開了。


    的確,三角形的穩定性,已然用於當今各個領域,譬如三角戀。


    但在四千多年前,古埃及人便對力學原理有這樣的理解和運用,著實令人有些匪夷所思......


    .......


    但更為令人吃驚的,卻並不是胡夫金字塔的雄壯身姿,而是發生在胡夫金字塔上的數字巧合!


    眼下人們已經知曉,由於地球公轉軌道是橢圓形的,因而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也就在14624萬公裏到15136萬公裏之間。


    可如果把胡夫金字塔的高度146.59米乘以十億,其結果便是14659萬公裏。


    這正好落在14624萬公裏到15136萬公裏這個範圍內!


    要說,這也可能是巧合。


    但胡夫金字塔的子午線,卻正好把地球上的陸地與海洋分成相等的兩半?!


    難道說,埃及人在遠古時代,便能夠進行如此精確的天文與地理測量嗎?!


    而除了有關天文地理的數字以外,胡夫金字塔的底部周長如果除以其高度的兩倍,得到的商為3.14159。


    而這,便是圓周率,它的精確度遠遠超過希臘人算出的圓周率3.1428,且與中國的祖衝之算出的圓周率在3之間相比,幾乎是完全一致!


    同時,胡夫金字塔內部的直角三角形廳室,各邊之比為3:4:5,剛好體現了勾股定理的數值。


    此外,胡夫金字塔的總重量約為6000萬噸,如果將其乘以10的15次方......便恰好是地球的重量.......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尋龍檔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木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木南並收藏尋龍檔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