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權名利
瞎子開局一把刀,夢中學招武藝高 作者:竿竹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哈哈,不知陳少俠可將所作之詩的詩名道來,我好讓人抄墨一份,題於鴛鴦居牆上,千古之後,說不定你我皆是史書中人。”
鄭天壽笑道。
在場眾官員也眼前一亮,殷切地看著陳勝。
陳勝的詩,明眼人都知道是一首傳世之詩,返璞歸真,簡潔明了,若是廣而告之,流傳開來,很有可能被後世之人用作學童啟蒙。
如此一來,每當私塾先生念這首詩時,則必然要提一嘴詩的出處。
鴛鴦居鄭太守及眾官員邀欽差大臣宋瑞吃宴,陳勝有感而發此詩,賓客盡歡。
這是美化過後的記載,當中的矛盾,顯然不會出現在史書上。
雖然大家立場不同,但在能史書留名的情況下,立場可以先放一放。
似鄭天壽這般,官至一郡太守,背靠鄭氏世家,權與錢皆不缺,缺的,就是名了。
不是現在的名,而是能流傳千古的名!
“鴛鴦居提詩?”
陳勝嘴角微微上揚,“好啊,鄭大人盡管提好了,這首詩詩名叫做憫農。”
但凡大一點的酒樓客棧,都會留有一壁,給喝完酒撒酒瘋飆詩的文人騷客提筆潑墨的機會,當然,也不是什麽爛詩都能上去提的,不然牆壁再大也不夠人畫的。
須得贏得滿堂喝彩之詩,方能在壁上提筆揮墨。
如此一來,文人出了名,酒樓客棧也能跟著沾點光,引無數人前來觀瞻。
“好好好,那本官就多謝陳少俠留詩了,取筆來!”
鄭天壽喊道。
侍女立馬將筆墨傳來。
眾官員麵露羨慕之色。
鄭天壽之所以如此迫切,親自落筆,不是給陳勝麵子,而是給自己留名。
在詩的前綴下,他大可寫下“某年某月某日,陳勝留詩,鄭天壽提筆落墨”這一句小字。
而這句小字,會隨著這首詩,越傳越廣,越傳越久遠。
就好似陳勝前世蘇軾的那首千古中秋絕詞《水調歌頭》正詞前綴那段“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一樣。
“兼懷子由”,意思就是被貶蘇軾懷念他的弟弟蘇轍蘇子由。
可以說就算蘇轍本人沒有那麽牛,也足以靠蘇軾這首詩青史留名。
當然,蘇轍最後也是憑自己本事在青史留名,壓根不用蹭蘇軾的熱度,反過來還要撈一直被貶的蘇軾,不是在撈哥哥,就是在撈哥哥的路上,最後為撈哥哥,在官場上混得距離宰相就差半步之遙了(副相)。
鄭天壽沒有蘇轍這麽牛逼的才華,他想青史留名,那隻能蹭陳勝的熱度。
“切,便宜那家夥了。”
宋瑞嘟囔著,瞬間感覺嘴裏的飯菜不香了。
早知道陳勝出口成章,他早動筷子了,就算是被百姓認為是同流合汙,也不能讓鄭天壽這家夥名垂青史的想法得逞啊!
陳勝聽到了宋瑞的嘟囔,不由得啞然失笑,低聲道:“宋老先生,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就讓他嘚瑟一會兒吧,大的還在後麵呢。”
鄭天壽如此熱切的表現,讓陳勝想起一個很不錯的主意來反擊對方。
“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你小子,滿嘴順口溜,是想考舉人嗎?”
宋瑞琢磨著這句的話,覺得陳勝是個儒修的好苗子,腦子靈光,太早熟了,這句話,沒點閱曆根本說不出來。
不過旋即他又苦笑起來。
儒修?
也就在東州苟延殘喘罷了。
如今大乾的科舉選仕,純粹就是一個笑話,十年寒窗苦讀,憑什麽比得過人家三代為官?
朝堂上早已被世家大族所把持,上品無寒門,下品無貴族。
實現不了自己為國為民抱負的儒修有什麽前途?
更何況陳勝的習武天賦絲毫不比儒修差。
“哈哈哈,還真是多謝陳少俠於本官青史留名的機會啊。”
鄭天壽誌得意滿地落座。
天晴了,雨停了,鄭大官人覺得自己又行了。
在鄭天壽眼裏,陳勝同意讓他提詩,就是在示弱,待價而沽。
美色、錢財、權力。
鄭天壽都可以為陳勝提供,為家族拉攏一個人傑榜上的天才,是值得耗費一番大資源的。
“好說好說,鄭大人青史留名,可喜可賀,我敬你一杯。”
陳勝笑眯眯地舉起杯中酒,一飲而下。
青史留名是沒錯,但留的是好名還是罵名,全在我一念之間啊,你這斯文敗類,我看到時候你還能不能維持住你的城府。
“哈哈哈,陳少俠年少有為,未來必然大放光彩,我也敬你一杯。”
鄭天壽大笑迴敬。
接下來的宴會,觥光交錯,起坐喧嘩,眾賓歡也,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
看上去大家好像都是穿一條褲子似的。
陳勝吃得那叫一個心滿意足,對於官員們的敬酒,那更是來者不拒,以他先天五品的體質,區區小酒,全當解渴。
唯有宋瑞,與這賓客盡歡的畫麵格格不入。
不過他並沒有懷疑陳勝投敵,若是陳勝有此意,完全沒必要蹚這趟渾水。
作為人傑榜排名第十八的快刀陳勝,剛剛挑翻了第八刀狂之人,名利財富地位,唾手可得,何必與鄭天壽等人惺惺作態?
人傑有人傑的驕傲。
鄭天壽雖然城府深,但在泥裏待太久了,以為天下烏鴉一般黑。
他是泥裏的癩蛤蟆,隻要陳勝稍稍示弱,他就以為對方也是癩蛤蟆。
現在,這癩蛤蟆覺得自己穩了,也該圖窮匕見了。
“宋大人,下官有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鄭天壽麵帶微笑道。
“嗬,俺難不成還能讓恁閉嘴嗎?”
宋瑞嗆聲道。
鄭天壽也不惱,淡然道:“既然宋大人這麽說了,那下官也打開天窗說亮話了,倒賣官糧一案,我勸大人還是不要再查下去了,這人啊,難得糊塗,何必讓自己這麽難過呢。”
宋瑞聞言眯起眼道:“這是你的意思,還是你背後者的意思?”
“宋大人果然知道些什麽,這是我的意思,也是我背後者的意思。”
鄭天壽淡笑道:“宋大人,你可能猜到了些什麽,但我隻想說事實比你猜的要更加離譜,其實我們本可以成為朋友的。”
鄭天壽笑道。
在場眾官員也眼前一亮,殷切地看著陳勝。
陳勝的詩,明眼人都知道是一首傳世之詩,返璞歸真,簡潔明了,若是廣而告之,流傳開來,很有可能被後世之人用作學童啟蒙。
如此一來,每當私塾先生念這首詩時,則必然要提一嘴詩的出處。
鴛鴦居鄭太守及眾官員邀欽差大臣宋瑞吃宴,陳勝有感而發此詩,賓客盡歡。
這是美化過後的記載,當中的矛盾,顯然不會出現在史書上。
雖然大家立場不同,但在能史書留名的情況下,立場可以先放一放。
似鄭天壽這般,官至一郡太守,背靠鄭氏世家,權與錢皆不缺,缺的,就是名了。
不是現在的名,而是能流傳千古的名!
“鴛鴦居提詩?”
陳勝嘴角微微上揚,“好啊,鄭大人盡管提好了,這首詩詩名叫做憫農。”
但凡大一點的酒樓客棧,都會留有一壁,給喝完酒撒酒瘋飆詩的文人騷客提筆潑墨的機會,當然,也不是什麽爛詩都能上去提的,不然牆壁再大也不夠人畫的。
須得贏得滿堂喝彩之詩,方能在壁上提筆揮墨。
如此一來,文人出了名,酒樓客棧也能跟著沾點光,引無數人前來觀瞻。
“好好好,那本官就多謝陳少俠留詩了,取筆來!”
鄭天壽喊道。
侍女立馬將筆墨傳來。
眾官員麵露羨慕之色。
鄭天壽之所以如此迫切,親自落筆,不是給陳勝麵子,而是給自己留名。
在詩的前綴下,他大可寫下“某年某月某日,陳勝留詩,鄭天壽提筆落墨”這一句小字。
而這句小字,會隨著這首詩,越傳越廣,越傳越久遠。
就好似陳勝前世蘇軾的那首千古中秋絕詞《水調歌頭》正詞前綴那段“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一樣。
“兼懷子由”,意思就是被貶蘇軾懷念他的弟弟蘇轍蘇子由。
可以說就算蘇轍本人沒有那麽牛,也足以靠蘇軾這首詩青史留名。
當然,蘇轍最後也是憑自己本事在青史留名,壓根不用蹭蘇軾的熱度,反過來還要撈一直被貶的蘇軾,不是在撈哥哥,就是在撈哥哥的路上,最後為撈哥哥,在官場上混得距離宰相就差半步之遙了(副相)。
鄭天壽沒有蘇轍這麽牛逼的才華,他想青史留名,那隻能蹭陳勝的熱度。
“切,便宜那家夥了。”
宋瑞嘟囔著,瞬間感覺嘴裏的飯菜不香了。
早知道陳勝出口成章,他早動筷子了,就算是被百姓認為是同流合汙,也不能讓鄭天壽這家夥名垂青史的想法得逞啊!
陳勝聽到了宋瑞的嘟囔,不由得啞然失笑,低聲道:“宋老先生,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就讓他嘚瑟一會兒吧,大的還在後麵呢。”
鄭天壽如此熱切的表現,讓陳勝想起一個很不錯的主意來反擊對方。
“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你小子,滿嘴順口溜,是想考舉人嗎?”
宋瑞琢磨著這句的話,覺得陳勝是個儒修的好苗子,腦子靈光,太早熟了,這句話,沒點閱曆根本說不出來。
不過旋即他又苦笑起來。
儒修?
也就在東州苟延殘喘罷了。
如今大乾的科舉選仕,純粹就是一個笑話,十年寒窗苦讀,憑什麽比得過人家三代為官?
朝堂上早已被世家大族所把持,上品無寒門,下品無貴族。
實現不了自己為國為民抱負的儒修有什麽前途?
更何況陳勝的習武天賦絲毫不比儒修差。
“哈哈哈,還真是多謝陳少俠於本官青史留名的機會啊。”
鄭天壽誌得意滿地落座。
天晴了,雨停了,鄭大官人覺得自己又行了。
在鄭天壽眼裏,陳勝同意讓他提詩,就是在示弱,待價而沽。
美色、錢財、權力。
鄭天壽都可以為陳勝提供,為家族拉攏一個人傑榜上的天才,是值得耗費一番大資源的。
“好說好說,鄭大人青史留名,可喜可賀,我敬你一杯。”
陳勝笑眯眯地舉起杯中酒,一飲而下。
青史留名是沒錯,但留的是好名還是罵名,全在我一念之間啊,你這斯文敗類,我看到時候你還能不能維持住你的城府。
“哈哈哈,陳少俠年少有為,未來必然大放光彩,我也敬你一杯。”
鄭天壽大笑迴敬。
接下來的宴會,觥光交錯,起坐喧嘩,眾賓歡也,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
看上去大家好像都是穿一條褲子似的。
陳勝吃得那叫一個心滿意足,對於官員們的敬酒,那更是來者不拒,以他先天五品的體質,區區小酒,全當解渴。
唯有宋瑞,與這賓客盡歡的畫麵格格不入。
不過他並沒有懷疑陳勝投敵,若是陳勝有此意,完全沒必要蹚這趟渾水。
作為人傑榜排名第十八的快刀陳勝,剛剛挑翻了第八刀狂之人,名利財富地位,唾手可得,何必與鄭天壽等人惺惺作態?
人傑有人傑的驕傲。
鄭天壽雖然城府深,但在泥裏待太久了,以為天下烏鴉一般黑。
他是泥裏的癩蛤蟆,隻要陳勝稍稍示弱,他就以為對方也是癩蛤蟆。
現在,這癩蛤蟆覺得自己穩了,也該圖窮匕見了。
“宋大人,下官有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鄭天壽麵帶微笑道。
“嗬,俺難不成還能讓恁閉嘴嗎?”
宋瑞嗆聲道。
鄭天壽也不惱,淡然道:“既然宋大人這麽說了,那下官也打開天窗說亮話了,倒賣官糧一案,我勸大人還是不要再查下去了,這人啊,難得糊塗,何必讓自己這麽難過呢。”
宋瑞聞言眯起眼道:“這是你的意思,還是你背後者的意思?”
“宋大人果然知道些什麽,這是我的意思,也是我背後者的意思。”
鄭天壽淡笑道:“宋大人,你可能猜到了些什麽,但我隻想說事實比你猜的要更加離譜,其實我們本可以成為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