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萬戰兵、兩萬輜重兵、四十萬民夫,這是為涼州平羌準備的人力。
三萬騎兵、兩萬步兵、三萬弓駑兵,十萬大軍盡數披甲,其中有三萬全身鐵甲,剩下的都是半身甲和皮甲。
劉宏甚至撥給了劉辯一支一千人的重甲騎兵,人馬皆覆鎧。
甲胄武器都是從武庫裏拉出來的,不用再現打造。
大漢此時的常備兵力連同各處邊軍加在一起不過二十萬,但是朝廷各處武庫裏的武器卻能夠組織起百萬大軍,這就是光武開國以來的軍事政策遺留的結果。
而劉辯也順勢提出了雙邊馬蹬的方案,經過多位將領及騎士的測試,比起單邊馬蹬要好上許多,所有人都對雙邊馬蹬表示支持。
工匠開始打造雙邊馬蹬,招募來的騎兵也開始適應雙邊馬蹬帶來的變化,皇甫嵩手裏隻有五千騎兵,劉辯將軍令傳過去讓皇甫嵩在陳倉自行準備。
至於馬蹄鐵,劉辯暫時沒有提出來,馬蹄鐵好打造,但是那幾個釘子的難度比較高,無法大規模列裝部隊。
劉宏手杵著下巴聽著劉辯的匯報,將每一個議程都捋的十分清楚,眼中閃過一抹讚賞。
劉辯確實是第一次領兵,甚至手裏是十萬大軍,雖然皇甫嵩手裏的三萬軍隊已經駐紮在陳倉,劉辯此時僅需注意在河南尹的七萬軍隊,但是劉辯也沒表現得手忙腳亂,每一件事都處理的清清楚楚,中規中矩對劉辯已經足夠。
“馬蹬的事情你是怎麽想出來的?”劉宏聽完匯報,有些好奇的問道。
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馬蹬,但是這對騎兵的戰鬥力提升很大,尤其是中原地區的騎兵,將雙方騎術的差距縮小了許多。
“兒臣不會騎馬,所以想著兩邊都有個馬蹬,這樣也能安全一點。”劉辯坦然說道。
他現在也學會了騎馬,但是騎術這種東西肯定得練,劉辯沒有這個時間,也不想自己變成羅圈腿,更重要的騎馬這種行為很危險。
單邊馬蹬是輔助上馬,但是雙邊馬蹬就能讓騎手在馬身上穩定身體,對於初學者無疑安全許多。
“這件事做的不錯。”劉宏也沒再說什麽。
至於賞賜?
等劉辯平定羌亂之後再一並賞賜吧。
“你現在年紀還小,你手下也有那麽多人,不用每件事都事事親為,將一部分事情交給臣子去幹,最後再看一下他們的匯報就可以。”劉宏隨後又囑托了一句,也算是對劉辯的教導。
“兒臣第一次領兵,這種關乎社稷的戰事,若是交給其他人去幹,自己不看一遍的話總是感覺不踏實。”劉辯解釋道。
“也行吧,你自己把握住就好。”劉宏不再勸說。
劉辯既然有這個精力去做,那就讓他去做,隻要劉辯不覺得累就行。
從嘉德殿踏上複道,劉辯心裏鬆了一口氣,現在前期的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完成,現在就等大軍出發的時間。
等到陳倉之後,先行與叛軍對峙一段時間,之後再決定要怎麽打。
……
“母後,兒臣有一事需要拜托母後。”劉辯對著何皇後說道。
何皇後看著劉辯,眼中閃過一抹欣慰與糾結,劉辯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就有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讓一個母親既高興又心疼,嘴裏說道:“辯兒直說便是,母後這邊肯定幫你。”
“兒臣離開洛陽後,每日都會發出一封奏報,屆時需要母後親手交給父皇,就是有些麻煩母後每天跑一趟了。”劉辯說出了他早就想好的話語。
以孝治天下這是大漢的基本國策,堅持四百年不動搖,大漢的皇帝對太子都有一定的防備,但是也不會像防賊一樣防著太子。
而大漢太子的處境那也還好,也就是太祖高皇帝想要廢太子劉盈、孝惠皇帝子嗣全部被誅殺、廢太子劉榮、戾太子劉據,廢太子劉疆。
尤其是光武皇帝開國以來,大漢的太子就更不會讓皇帝防備,畢竟你不能防備一個沒有的東西。
東漢皇位傳承到劉宏手裏一共是十二位皇帝,但是太子卻僅有四位,被廢的更是隻有一位,劉辯也不用太過憂心自己的太子之位。
但是他現在手握大軍在外,不管是從主將的身份上,還是從太子的身份上,劉辯也得讓劉宏放心。
而他想出來的解決辦法就是每天一封匯報奏疏,天天匯報,這樣即便他遠在涼州,但是劉宏也會一直有一種太子在身邊的錯覺,讓劉宏能夠了解到他的現狀,免得有人跟劉宏說一些不該說的話語讓劉宏起了疑心。
你看看劉宏身邊都是什麽人,進獻讒言對這群人那就是如同唿吸一般的本能,劉辯也擔心劉宏聽信讒言,把他從前線調迴來。
臨陣換將乃是兵家大忌,但是劉宏不在乎,臨陣換將對他來說那就是一道旨意,包括將盧植治罪、將董卓治罪,甚至要不是劉辯攔著,皇甫嵩也能被他治罪,然後再換一位新的主將。
甚至為了防止有人將自己的奏疏攔截,劉辯也打算先將奏疏傳給何皇後,之後再由何皇後親手呈遞,做到萬無一失。
為了自己能夠坐穩大軍主將的位置,劉辯不可謂不煞費苦心。
“辯兒確實是長大了。”何皇後聽完劉辯的話語,語氣頗為高興。
劉辯能在領兵在外的時候還能想著處理好與天子的關係,她心中的憂慮也能減少許多。
至於每天都跑去南宮是不是有點不方便?
無非就是多走一點路嘛,甚至她還有了借口每天都能去劉宏的宮殿,看看有哪個狐媚子敢對她不敬,看看有哪個狐媚子能夠勾走天子的心?
她不是因為私事所以每天都跑去劉宏的宮殿,而是為了將太子的奏疏送過去,太子出征在外,太子的奏疏自然是國事,她可以問心無愧的麵對所有人的質疑。
何皇後越想越開心,辯兒不愧是她的兒子,這麽能為母後著想,臉上笑容更甚。
劉辯不知道何皇後在想什麽,不過看何皇後滿臉笑容的樣子,劉辯也知道何皇後已經將這件事放在心上,她不用再去管了。
三萬騎兵、兩萬步兵、三萬弓駑兵,十萬大軍盡數披甲,其中有三萬全身鐵甲,剩下的都是半身甲和皮甲。
劉宏甚至撥給了劉辯一支一千人的重甲騎兵,人馬皆覆鎧。
甲胄武器都是從武庫裏拉出來的,不用再現打造。
大漢此時的常備兵力連同各處邊軍加在一起不過二十萬,但是朝廷各處武庫裏的武器卻能夠組織起百萬大軍,這就是光武開國以來的軍事政策遺留的結果。
而劉辯也順勢提出了雙邊馬蹬的方案,經過多位將領及騎士的測試,比起單邊馬蹬要好上許多,所有人都對雙邊馬蹬表示支持。
工匠開始打造雙邊馬蹬,招募來的騎兵也開始適應雙邊馬蹬帶來的變化,皇甫嵩手裏隻有五千騎兵,劉辯將軍令傳過去讓皇甫嵩在陳倉自行準備。
至於馬蹄鐵,劉辯暫時沒有提出來,馬蹄鐵好打造,但是那幾個釘子的難度比較高,無法大規模列裝部隊。
劉宏手杵著下巴聽著劉辯的匯報,將每一個議程都捋的十分清楚,眼中閃過一抹讚賞。
劉辯確實是第一次領兵,甚至手裏是十萬大軍,雖然皇甫嵩手裏的三萬軍隊已經駐紮在陳倉,劉辯此時僅需注意在河南尹的七萬軍隊,但是劉辯也沒表現得手忙腳亂,每一件事都處理的清清楚楚,中規中矩對劉辯已經足夠。
“馬蹬的事情你是怎麽想出來的?”劉宏聽完匯報,有些好奇的問道。
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馬蹬,但是這對騎兵的戰鬥力提升很大,尤其是中原地區的騎兵,將雙方騎術的差距縮小了許多。
“兒臣不會騎馬,所以想著兩邊都有個馬蹬,這樣也能安全一點。”劉辯坦然說道。
他現在也學會了騎馬,但是騎術這種東西肯定得練,劉辯沒有這個時間,也不想自己變成羅圈腿,更重要的騎馬這種行為很危險。
單邊馬蹬是輔助上馬,但是雙邊馬蹬就能讓騎手在馬身上穩定身體,對於初學者無疑安全許多。
“這件事做的不錯。”劉宏也沒再說什麽。
至於賞賜?
等劉辯平定羌亂之後再一並賞賜吧。
“你現在年紀還小,你手下也有那麽多人,不用每件事都事事親為,將一部分事情交給臣子去幹,最後再看一下他們的匯報就可以。”劉宏隨後又囑托了一句,也算是對劉辯的教導。
“兒臣第一次領兵,這種關乎社稷的戰事,若是交給其他人去幹,自己不看一遍的話總是感覺不踏實。”劉辯解釋道。
“也行吧,你自己把握住就好。”劉宏不再勸說。
劉辯既然有這個精力去做,那就讓他去做,隻要劉辯不覺得累就行。
從嘉德殿踏上複道,劉辯心裏鬆了一口氣,現在前期的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完成,現在就等大軍出發的時間。
等到陳倉之後,先行與叛軍對峙一段時間,之後再決定要怎麽打。
……
“母後,兒臣有一事需要拜托母後。”劉辯對著何皇後說道。
何皇後看著劉辯,眼中閃過一抹欣慰與糾結,劉辯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就有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讓一個母親既高興又心疼,嘴裏說道:“辯兒直說便是,母後這邊肯定幫你。”
“兒臣離開洛陽後,每日都會發出一封奏報,屆時需要母後親手交給父皇,就是有些麻煩母後每天跑一趟了。”劉辯說出了他早就想好的話語。
以孝治天下這是大漢的基本國策,堅持四百年不動搖,大漢的皇帝對太子都有一定的防備,但是也不會像防賊一樣防著太子。
而大漢太子的處境那也還好,也就是太祖高皇帝想要廢太子劉盈、孝惠皇帝子嗣全部被誅殺、廢太子劉榮、戾太子劉據,廢太子劉疆。
尤其是光武皇帝開國以來,大漢的太子就更不會讓皇帝防備,畢竟你不能防備一個沒有的東西。
東漢皇位傳承到劉宏手裏一共是十二位皇帝,但是太子卻僅有四位,被廢的更是隻有一位,劉辯也不用太過憂心自己的太子之位。
但是他現在手握大軍在外,不管是從主將的身份上,還是從太子的身份上,劉辯也得讓劉宏放心。
而他想出來的解決辦法就是每天一封匯報奏疏,天天匯報,這樣即便他遠在涼州,但是劉宏也會一直有一種太子在身邊的錯覺,讓劉宏能夠了解到他的現狀,免得有人跟劉宏說一些不該說的話語讓劉宏起了疑心。
你看看劉宏身邊都是什麽人,進獻讒言對這群人那就是如同唿吸一般的本能,劉辯也擔心劉宏聽信讒言,把他從前線調迴來。
臨陣換將乃是兵家大忌,但是劉宏不在乎,臨陣換將對他來說那就是一道旨意,包括將盧植治罪、將董卓治罪,甚至要不是劉辯攔著,皇甫嵩也能被他治罪,然後再換一位新的主將。
甚至為了防止有人將自己的奏疏攔截,劉辯也打算先將奏疏傳給何皇後,之後再由何皇後親手呈遞,做到萬無一失。
為了自己能夠坐穩大軍主將的位置,劉辯不可謂不煞費苦心。
“辯兒確實是長大了。”何皇後聽完劉辯的話語,語氣頗為高興。
劉辯能在領兵在外的時候還能想著處理好與天子的關係,她心中的憂慮也能減少許多。
至於每天都跑去南宮是不是有點不方便?
無非就是多走一點路嘛,甚至她還有了借口每天都能去劉宏的宮殿,看看有哪個狐媚子敢對她不敬,看看有哪個狐媚子能夠勾走天子的心?
她不是因為私事所以每天都跑去劉宏的宮殿,而是為了將太子的奏疏送過去,太子出征在外,太子的奏疏自然是國事,她可以問心無愧的麵對所有人的質疑。
何皇後越想越開心,辯兒不愧是她的兒子,這麽能為母後著想,臉上笑容更甚。
劉辯不知道何皇後在想什麽,不過看何皇後滿臉笑容的樣子,劉辯也知道何皇後已經將這件事放在心上,她不用再去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