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天監選了個好日,選在六月二十五這日動身去行宮避暑。
行宮建在距離上京不遠的瀘安,但此行車馬人數眾多,快是快不起來了,隻能慢慢悠悠的走,原本三日的路程硬是要六日,路上也是難熬。
隊伍打頭陣的是禁衛,皇上攜後宮妃嬪在中,後麵跟著朝中大臣以及家眷。
這一住最少也要月餘,都是拖家帶口的,光一家連人帶物的十幾輛馬車都不夠。
侯府現在的主母是孫允兒,這些大小事宜自然也就交到了她手上,忙的腳不沾地。
李雯君樂的清閑,倒是享受了一些日子,一直到上了前往瀘安的馬車。
此次侯府出行的倒是不多。
老夫人年歲已高又挨了幾次打身子大不如從前,受不了這舟車勞頓,侯爺又是傷在身,母子兩個隻能在家中養著。
林氏月份大了也隻能在家中,李明霖在翰林任職不能不去,於是侯府到頭來就隻有他一個男人。
李雯君和李雯希不可能不去,孫允兒作為主母也要跟著,所以偌大個侯府都是些年紀輕輕,並無年長的坐鎮。
老夫人還是放心不下,特意叫於媽媽親自隨行。
馬車裏。
傘兒拍了拍軟枕,墊到了李雯君身後,馬車坐段時辰還好,幾天下來骨頭都能散架了。
小滿貼心,特意在車裏包了軟墊子,才不至於更加遭罪。
傘兒起初還稀奇,但不久就蔫了下去。
這一路走來要吃要喝要拉,難免有要有些緊急的時候,馬車但凡停了一個,後頭的總是要等上一等,這一來更是折磨。
傘兒坐不住,索性就跟在馬車旁邊走,竟然還快些。
她走著走著忽然停下了,猴子一樣躥上了馬車。
“姑娘,我聽著有動靜。”
李雯君放下手裏的書,“什麽動靜。”
傘兒雖說性子浮躁一些,但鑒別危機的本領倒是極強,有一點風吹草動就馬上警覺,也是從小身處危機練出來的。
李雯君對於她這一點從來不質疑。
“好像有不少人過來,很多的樣子。”
傘兒眼神如鉤,死死盯著兩側的叢林。
可如今外頭還是風平浪靜,並無任何不對。
李雯君心一沉,“若真的有人,不是行刺就隻能是災民了。”
無論哪一種都很麻煩。
這才出了上京,看來是注定太平不了了。
“你們兩個不要下馬車,我告訴你們帶的防身的首飾拿好,記的我說的話嗎。”
傘兒和小滿點頭,“若有危險不能強撐,逃命要緊。”
李雯君看著茂密的叢林,摸向手腕處的銀鐲。
鐲子是特意定製的,上頭的花瓣是個開關,隻要用力一按就會有鋒利的軟匕彈出,畢竟也是利器,好過身無一物。
不過幾息之間,忽聞犬吠。
羽林軍帶著不少獵犬,狗的聽覺和嗅覺十分靈敏,想必是已經嗅到了危險。
馬兒受驚,馬車忽的停下。
草叢顫動起來,獵犬已經露出了尖利的牙齒,低聲嘶吼。
“救命啊,官人們行行好。”
一大群衣衫襤褸的災民衝了出來。
可侍衛哪裏管得了那麽多,這時候衝出來一律按照襲擊處置,紛紛將災民押了起來。
“官人救命啊,我們就是想求一口飯吃。”
有婦人匍匐在地,身後背著嗷嗷待哺的嬰兒,這一幕到底還是太過可憐。
但侍衛也有自己的職責,隻厲聲道:“通通都押下去!”
“大人們救命啊,給我們口吃的就行。”
哭喊求饒聲混雜著嬰兒的啼哭,侍衛們動作粗魯,推推搡搡場麵混亂。
傘兒都看不下去了,嘟囔道:“好可憐啊,那群侍衛也太不近人情了些。”
李雯君神色平平,“世人皆苦,他們也是領旨辦事,若因為心軟出了事,他們也是要掉腦袋的,都是可憐人罷了。”
傘兒一想也是,侍衛也沒有那個權利。
但明顯這個時候有人看不過站了出來。
“住手!他們不過是手無寸鐵的災民罷了,不過就是些吃的,給了就罷了,何至於此。”
李雯希站在馬車上,一席青色長裙,端的是清新淡然之風,此言憑感而發,善良又大膽,收獲了不少讚賞的目光。
“聖女,那是聖女!”
人群中有人將她認了出來,紛紛朝著李雯希的馬車衝了過去。
李雯希被災民圍著,她站在高處,被災民奉如神明般。
“去把車上的糧食拿來,給災民們分了。”
侍衛見此景臉都綠了,災民身份不清,這可都是達官貴人的家眷,若是出了什麽事情他們有幾個腦袋夠賠的,隻能強硬行事.
“還不押下去!”為首的侍衛大吼一聲。
“我看誰敢動手。”秦長卿縱馬而來,出聲道:“他們也是我大盛的子民,災民有難合該施以援手,出了什麽事情我秦長卿擔著,將糧食分了,稍後榮國公府會安置他們。”
侍衛當然不想攬這個爛事,見有人搶著負責,自然樂見。
李雯希看向秦長卿,滿眼崇拜之意,“若非秦公子,我一個弱女子實在是不知該怎麽辦了。”
“這些理應是大家一起施以援手,拿著朝廷的錢卻不為朝廷分憂,實在是不恥,雯希姑娘能站出來,可見心性純良,我聽說你施粥的事情,十分佩服。”
李雯希含羞的別過頭去,“施粥也都是妹妹的主意,我也沒做什麽。”
原本是真話,但聽在秦長卿的耳朵裏就變了味,他眉頭輕蹙,稍帶了些不悅。
“雯希姑娘親力親為救濟災民多日不斷,這是大家都看在眼裏的,有些功勞即使有人想冒領也終究是竹籃打水。”
話中嘲諷之意滿滿。
李雯君的馬車就在李雯希的後麵,聽的清清楚楚。
她淡笑一聲,看著前頭眉來眼去的男女,放下了簾子。
“還真是郎才女貌啊。”
李雯君拿起書繼續看,心無旁騖。
李雯希看著了李雯君的馬車,心中隻覺得格外暢爽,災民散去,隻餘下一個少女還跪在那。
“小女父母都在逃難的路上死了,還請聖女行行好收留,我願做牛做馬報答聖女。”
當著秦長卿的麵,李雯希願意將善舉做到底,親自下馬扶起了少女。
“做牛做馬的話千萬莫要再說,我身邊正好缺個丫鬟,你就跟在我身邊吧。”
少女道謝,隻是垂下的眸子卻變了。
行宮建在距離上京不遠的瀘安,但此行車馬人數眾多,快是快不起來了,隻能慢慢悠悠的走,原本三日的路程硬是要六日,路上也是難熬。
隊伍打頭陣的是禁衛,皇上攜後宮妃嬪在中,後麵跟著朝中大臣以及家眷。
這一住最少也要月餘,都是拖家帶口的,光一家連人帶物的十幾輛馬車都不夠。
侯府現在的主母是孫允兒,這些大小事宜自然也就交到了她手上,忙的腳不沾地。
李雯君樂的清閑,倒是享受了一些日子,一直到上了前往瀘安的馬車。
此次侯府出行的倒是不多。
老夫人年歲已高又挨了幾次打身子大不如從前,受不了這舟車勞頓,侯爺又是傷在身,母子兩個隻能在家中養著。
林氏月份大了也隻能在家中,李明霖在翰林任職不能不去,於是侯府到頭來就隻有他一個男人。
李雯君和李雯希不可能不去,孫允兒作為主母也要跟著,所以偌大個侯府都是些年紀輕輕,並無年長的坐鎮。
老夫人還是放心不下,特意叫於媽媽親自隨行。
馬車裏。
傘兒拍了拍軟枕,墊到了李雯君身後,馬車坐段時辰還好,幾天下來骨頭都能散架了。
小滿貼心,特意在車裏包了軟墊子,才不至於更加遭罪。
傘兒起初還稀奇,但不久就蔫了下去。
這一路走來要吃要喝要拉,難免有要有些緊急的時候,馬車但凡停了一個,後頭的總是要等上一等,這一來更是折磨。
傘兒坐不住,索性就跟在馬車旁邊走,竟然還快些。
她走著走著忽然停下了,猴子一樣躥上了馬車。
“姑娘,我聽著有動靜。”
李雯君放下手裏的書,“什麽動靜。”
傘兒雖說性子浮躁一些,但鑒別危機的本領倒是極強,有一點風吹草動就馬上警覺,也是從小身處危機練出來的。
李雯君對於她這一點從來不質疑。
“好像有不少人過來,很多的樣子。”
傘兒眼神如鉤,死死盯著兩側的叢林。
可如今外頭還是風平浪靜,並無任何不對。
李雯君心一沉,“若真的有人,不是行刺就隻能是災民了。”
無論哪一種都很麻煩。
這才出了上京,看來是注定太平不了了。
“你們兩個不要下馬車,我告訴你們帶的防身的首飾拿好,記的我說的話嗎。”
傘兒和小滿點頭,“若有危險不能強撐,逃命要緊。”
李雯君看著茂密的叢林,摸向手腕處的銀鐲。
鐲子是特意定製的,上頭的花瓣是個開關,隻要用力一按就會有鋒利的軟匕彈出,畢竟也是利器,好過身無一物。
不過幾息之間,忽聞犬吠。
羽林軍帶著不少獵犬,狗的聽覺和嗅覺十分靈敏,想必是已經嗅到了危險。
馬兒受驚,馬車忽的停下。
草叢顫動起來,獵犬已經露出了尖利的牙齒,低聲嘶吼。
“救命啊,官人們行行好。”
一大群衣衫襤褸的災民衝了出來。
可侍衛哪裏管得了那麽多,這時候衝出來一律按照襲擊處置,紛紛將災民押了起來。
“官人救命啊,我們就是想求一口飯吃。”
有婦人匍匐在地,身後背著嗷嗷待哺的嬰兒,這一幕到底還是太過可憐。
但侍衛也有自己的職責,隻厲聲道:“通通都押下去!”
“大人們救命啊,給我們口吃的就行。”
哭喊求饒聲混雜著嬰兒的啼哭,侍衛們動作粗魯,推推搡搡場麵混亂。
傘兒都看不下去了,嘟囔道:“好可憐啊,那群侍衛也太不近人情了些。”
李雯君神色平平,“世人皆苦,他們也是領旨辦事,若因為心軟出了事,他們也是要掉腦袋的,都是可憐人罷了。”
傘兒一想也是,侍衛也沒有那個權利。
但明顯這個時候有人看不過站了出來。
“住手!他們不過是手無寸鐵的災民罷了,不過就是些吃的,給了就罷了,何至於此。”
李雯希站在馬車上,一席青色長裙,端的是清新淡然之風,此言憑感而發,善良又大膽,收獲了不少讚賞的目光。
“聖女,那是聖女!”
人群中有人將她認了出來,紛紛朝著李雯希的馬車衝了過去。
李雯希被災民圍著,她站在高處,被災民奉如神明般。
“去把車上的糧食拿來,給災民們分了。”
侍衛見此景臉都綠了,災民身份不清,這可都是達官貴人的家眷,若是出了什麽事情他們有幾個腦袋夠賠的,隻能強硬行事.
“還不押下去!”為首的侍衛大吼一聲。
“我看誰敢動手。”秦長卿縱馬而來,出聲道:“他們也是我大盛的子民,災民有難合該施以援手,出了什麽事情我秦長卿擔著,將糧食分了,稍後榮國公府會安置他們。”
侍衛當然不想攬這個爛事,見有人搶著負責,自然樂見。
李雯希看向秦長卿,滿眼崇拜之意,“若非秦公子,我一個弱女子實在是不知該怎麽辦了。”
“這些理應是大家一起施以援手,拿著朝廷的錢卻不為朝廷分憂,實在是不恥,雯希姑娘能站出來,可見心性純良,我聽說你施粥的事情,十分佩服。”
李雯希含羞的別過頭去,“施粥也都是妹妹的主意,我也沒做什麽。”
原本是真話,但聽在秦長卿的耳朵裏就變了味,他眉頭輕蹙,稍帶了些不悅。
“雯希姑娘親力親為救濟災民多日不斷,這是大家都看在眼裏的,有些功勞即使有人想冒領也終究是竹籃打水。”
話中嘲諷之意滿滿。
李雯君的馬車就在李雯希的後麵,聽的清清楚楚。
她淡笑一聲,看著前頭眉來眼去的男女,放下了簾子。
“還真是郎才女貌啊。”
李雯君拿起書繼續看,心無旁騖。
李雯希看著了李雯君的馬車,心中隻覺得格外暢爽,災民散去,隻餘下一個少女還跪在那。
“小女父母都在逃難的路上死了,還請聖女行行好收留,我願做牛做馬報答聖女。”
當著秦長卿的麵,李雯希願意將善舉做到底,親自下馬扶起了少女。
“做牛做馬的話千萬莫要再說,我身邊正好缺個丫鬟,你就跟在我身邊吧。”
少女道謝,隻是垂下的眸子卻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