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奏:關於「散兵」
綜漫:從空間開始觀影萬界 作者:望月聽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前往“新神”所在之處的時候,納西妲有一些疑惑。
“之前和你們一起接觸過他的意識,他的身上很明顯有著非常強烈的執念。”她說。
對一般人來說,這不是很容易發覺的東西,但對身為神明的納西妲而言,那種執念還是很明顯的。
“一種是原本作為「神之心的容器」而誕生,對神之心本能的渴求……而另一種執念應該和他過往的經曆有關,我也說不清楚。”
派蒙也不是很能明白,她隻能說了在旅途中知曉的事情。
“我知道他在成為愚人眾執行官之前,曾經是雷電將軍的「原型機」。這就是他渴望神之心的根源吧。不然以那個家夥的脾氣和自尊心,怎麽會甘願來當個「實驗品」。”
“聽上去你們和散兵很熟嗎?”
納西妲一邊往教令院深處走,一邊抬起頭問道。但熒搖了搖頭。
“有過幾次照麵,但都是些不好的迴憶。”
但為了了解敵人,她還是把所知道的情報盡可能地說出來。】
#哦!要嚐試知己知彼了。
#但我們知道的,關於散兵的事情還不太多吧。
#那是我們知道的。之前熒小姐為了知道五百年前都發生了什麽,一路上找了不少曆史記錄和傳說來看,她應該知道的比較多?
【最初知曉這個人的存在,當然是在蒙德和莫娜一起處理隕石的時候。
但知曉這個人應當來自稻妻,大概還是真的到了稻妻之後。
稻妻有一個秘境叫做借景之館,附近的人是這麽描述的:
據說是古時避世的武人在大地深處借世外之景,修建的華美宅邸。日後有人在其中發現了如同白紙一般失心的傾奇者。
傾奇者,這個稱唿讓熒研究了一番,才知曉這是名為「國崩」的散兵。
但這裏描述的,到底是一切開始之前,身為空白人偶的少年,還是一切結束之後,心若死灰的少年,熒並不能確定。畢竟兩者都能被稱作“如同白紙一般”嘛。
而這個人偶最開始的誕生,在聖遺物「華館夢醒形骸記」的「時之沙」中有一些殘留於地脈的記憶。
“散兵,他竟然有因他的經曆而誕生的「聖遺物」嗎?”
納西妲看起來有些驚訝。
搞不好,他會比想象中的更難打。】
#這個聖遺物,應該不是“聖人的遺物”的意思吧?
#聽起來好像是種武器。
#旅行者·熒(來自原神世界):與其說是武器,不如說是,裝備吧?在某些世界好像也可以類比成法寶,總之並不是武器,但也是使用了會讓戰鬥產生質變的東西。
#派蒙(來自原神世界):每一個組合有五個部件!隻要攢齊四個部件就能得到進一步升華的力量,是旅行中不可缺少的寶物哦!
#好像也和地脈有關?
#旅行者·熒(來自原神世界):沒錯,會有過去發生的一些事“刻印”在裏麵。因為是屬於「世界」的記錄,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
#……?如果是世界本身記錄下來的東西,那應該就是真的吧?為什麽是“比較”高?
#也許是可能會有一些特殊情況?
【「時之沙」的描述是這樣的——
他最初是作為「心」的容器而誕生
卻在睡夢中淌下淚珠。
創造者無可奈何地察覺到:
他無論作為器物或人類,都過於脆弱了
創造者不忍將他毀棄,於是讓他繼續沉睡下去。
在她之後的創造裏,也摒棄了存放心髒的設計。
不久後,世間最為尊貴、最為殊勝的「證」
便因無處安放,被送到了影向山的大社之中。
後來,美麗的人偶蘇醒了,開始了流浪。
他見到了許許多多的心,
善良的,正直的,堅毅的,柔軟的……人偶也想擁有一顆心髒。
再後來,美麗的人偶終於拿到了那顆「心」
那是他誕生的意義,存在的目的。
但是,它卻並非人偶真正想要的東西
因為它並未蘊含任何祝福,
隻是一顆用友善的外表所包裹的
充滿自私、虛偽、狡詐與詛咒的祭品
善與惡,皆是眾生之謠,無用而聒噪
但隻要將這顆「心」挖出來,
就什麽都感受不到了……
“按照這裏的說法,散兵最開始就被丟棄了,之後雷神的神之心就被送到鳴神大社。”
熒把稻妻的情況也大致和納西妲講了一下。
坎瑞亞一戰之後,雷神想要維護「永恆」,想要製造一個內心不動如山,能夠維係她想要的「永恆」的人偶。
但最終製造出的成果,卻是即使在無意識中也會掉落淚水的,脆弱的孩子。
這對於五百年前那個一夜之間、字麵意義上的死了一戶口本,瞬間變成孤家寡人的雷電影來說,是不可原諒的疏漏。
沒有徹底毀滅這個人偶,是當時完全崩潰的雷神僅剩的善心。但這也直接導致了這個人偶的悲劇根源——
——神造的強大武器被封印了力量,為安放神之心而生的造物,從有意識開始,就一直在追求一顆完整的“心”。】
#這就是那所謂的“第一次背叛”吧。
#但是這也不能怪雷神啊?本來就是製作的“物品”,誰知道還能誕生出感情啊。
#雖然現在想想,還不如當時就直接銷毀呢。
#然而當時的散兵不是有感情嗎?除了沒有人心,那基本上就是個“人類”了吧?正常來說父母殺害親生孩子都犯法呢,總不能真的殺掉啊。
#你拿人類的法律衡量神明?
#提瓦特的神本來就有很豐沛的人性呀!更何況,以當時的雷神的心理狀態,你讓她在死了一戶口本的前提下再弄死她的“孩子”?那未免太過分了!
【“自私、虛偽、狡詐與詛咒……”
納西妲甚至有點被這形容詞驚到,“看起來,散兵在追求「心」的過程中,並沒有遇到什麽好事。”
熒點點頭,拿出了一枚「死之羽」。
這是童套裝的聖遺物部件之一,看起來像是一枚黃金製造的羽毛。納西妲注意到,這和當時在海芭夏那裏“看”到的,過去的散兵掛在身上的金色羽毛裝飾,幾乎一模一樣。
這裏麵殘留的記憶是這樣描述的:
流浪多年的傾奇者已不會再想起它
但閉上雙眼,卻仍能看到踏韝砂的月夜與爐火。
年輕仁厚的副官說:
這金飾是將軍大人所賜身份之證,
但你行走世間時,若非萬不得已
切不可將自己的身份透露給他人。
剛正不阿的目付說:
這枚金飾是將軍大人所賜身份之證
但你既非人類亦非器物,
在下隻能這樣處置你,還請你不要怨恨!
摒棄昨日的傾奇者已不會再想起它,
但捂住耳朵,卻仍能聽見那年的暴雨與狂風。
一雙雙期盼的眼睛說:
這金飾是將軍大人所賜身份之證,
定能救眾人於水火吧。
靈動美麗的巫女說:
這金飾是將軍大人所賜身份之證,
將軍絕不會棄你不顧。
我亦會盡己所能,即刻派人相救……
然而,金色的箭羽最終被塵土覆蓋
一切故事也被業火焚燒得無影無蹤。
“他似乎遭遇了很不好的事情。”
納西妲略略有些皺眉。】
#這個……是不是就是那份記憶裏的“第二次背叛”?
#但是看不懂。
#這些到底是名詞還是人名還是官職啊?
#我算是發現了,提瓦特的很多記述都是這樣謎語人的風格。
#大概是因為留存下來的隻有模糊的記憶,“讀”出來就變成這樣了。
#但是大致上看來,應該就是散兵想借助自己是“將軍製造的人偶”這個身份求助?但是最終仍然求助無門?
【在納西妲閱讀這份記憶的時候,熒從包裏翻找出了一些留影畫片。
那是一些一看就知道很有年頭了的記錄。被水浸濕,被撕碎,上麵許多字跡都模糊不清。
從使用的紙張和記錄的方式來看,大概率是屬於愚人眾的。納西妲接過這些畫片,一字一句慢慢閱讀。
「…目付大人購買玉鋼錠若幹…」
「…與造兵司佑大人、桂木大人徹夜討論鍛冶心得。」
「…小人鬥膽僭越,認為長正大人鑄刀對他的心境頗有好處…」
「…對洗清『禦與』汙名之執著,實在是損心耗力…」
「…另,桂木大人於名椎灘巡視時,發現無名傾奇者…」
「…終於造出長卷一柄。名之曰〖大踏韝長正〗…」
「…目付大人興致相當高昂,與造兵司佑大人…」
「…阿望為『大踏韝長正』之美所服,為之繪製圖畫…」
「…同浮浪傾奇者劍舞…」
「…而傾奇者也不知所蹤…」
「…目付大人震怒,斬桂木。入胴之深,此物是為大業物…並將親造之長卷棄於踏韝爐中…」
「…阿望實在不平、不忍,將全然熔毀的刀取出…嚴重燒傷…」
「…阿望於當夜歿…小人鬥膽以為,桂木大人確有瀆職,但所作所為均出自善心…」
[…小人鬥膽將熔毀長卷廢渣與阿望所描畫之圖藏於兵庫中…」
「…隻期望目付大人有朝一日,能想起斬桂木大人前,為親手鍛成之刀欣喜的心情…」
在那份記憶裏,白色衣服的散兵和一位鐵匠一起鍛造,看起來關係很好的樣子。
“……隻能確定,他似乎在踏韝砂經曆了很不好的事情。”納西妲小聲歎了口氣。
是被人欺騙了嗎?是被人拋棄了嗎?還是說,被什麽人殘酷的利用了呢?
總之,他離開了那個傷心之地,到某個地方和某個少年相依為命,最後那個少年早早死去,散兵對世界的仇恨再也無法調和,最終投身了愚人眾——
應該是這樣了。】
#散兵的經曆,應該是那種被害者變成加害者的劇本吧?
#看起來差不多是這樣了。
#話又說迴來,那個看上去和散兵很要好的工匠,看起來怎麽和萬葉差不多……
#你這麽一說……楓原萬葉離開稻妻是為啥來著?
#眼狩令,朋友死在雷神刀下,他搶了神之眼就跑。不過在此之前他的家係好像就已經很落魄了。
#不過現在,我們也隻是知道個大概,並不清楚散兵在稻妻的實際經曆。而且這些情報,也隻能和此前在海芭夏那裏得知的信息相互印證,並沒有新情報。
#能有這些情報已經很走運了。踏韝砂那是什麽環境,五百年前的事情,能留下點隻言片語已經很不錯了。
【「生之花」和「理之冠」的內容乏善可陳,納西妲看過之後沒再說什麽,唯有「空之杯」的記憶有些可以一讀的東西。
小小的草神繼續看下去——
天目、經津、一心、百目、千手
曾並為稻妻「雷電五傳」五支。
而今卻隻剩「天目」一支仍有師徒傳承
[一心」一支,勉強算得有後人在世。
在民間看來,這不過是時間流轉的必然結果
卻不曾想那些突如其來的衰敗都暗藏玄機。
流浪者絕不會承認,
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出於對刀匠的報複;
當然也絕不會提起,計劃才進行一半,自己就突然索然無味的原因
他隻會用從某個學者那裏學來的語氣說:
「這一切,不過是人性的小小實驗。」
稻妻的傳統戲劇中,有一類角色被稱唿為「國崩」
他們通常都是意圖竊取一國、玩弄陰謀詭計之人。
在流浪的最後,他憑借自己的意誌選擇了這個名字
而他之前使用過的名字,就連他自己也不記得了。
稻妻的傳統戲劇,常以三幕之名相連為劇名
譬如《堇染》、《山月》、《虎齧鑒》三幕
合為《堇染山月虎齧鑒》一劇。
或許終有一天,這具形骸所經曆的一切,也會化為人類口中的故事,地脈遙遠的記憶。
隻是現在,屬於他的第三幕仍在上演。
“……也就是說,在進入愚人眾之後,散兵返迴過稻妻,「報複」了那時的刀匠。”
納西妲有些懂了。
經受過的「背叛」,即使過去幾百年也不會忘記,一定要報複迴去;但報複了,卻又做不到斬草除根。
既不能寬容仇敵,又不能心狠到底。
“……他是這樣的人呀。”
納西妲點了點頭。】
#可是有點半吊子。
#也不能完全怪別人吧?好歹踏韝砂這些人是把流浪的散兵撿迴去養了。後期再坑散兵,最多也隻能說是還了拯救和教養之恩,再“複仇”什麽的,說不過去吧。
#但按照這裏的說法,又是背叛又是詛咒的,也許是那種讓人無法接受的坑法呢。
#誰知道散兵自己有沒有問題。
#記憶裏他怨天尤人成這樣,再加上一開始他看起來比較純良,應該是被坑的吧?別忘了,他可是因為“脆弱”才被雷神丟掉的。
#那也有可能事情其實沒那麽嚴重,他自己太玻璃心,想得比較嚴重?
“之前和你們一起接觸過他的意識,他的身上很明顯有著非常強烈的執念。”她說。
對一般人來說,這不是很容易發覺的東西,但對身為神明的納西妲而言,那種執念還是很明顯的。
“一種是原本作為「神之心的容器」而誕生,對神之心本能的渴求……而另一種執念應該和他過往的經曆有關,我也說不清楚。”
派蒙也不是很能明白,她隻能說了在旅途中知曉的事情。
“我知道他在成為愚人眾執行官之前,曾經是雷電將軍的「原型機」。這就是他渴望神之心的根源吧。不然以那個家夥的脾氣和自尊心,怎麽會甘願來當個「實驗品」。”
“聽上去你們和散兵很熟嗎?”
納西妲一邊往教令院深處走,一邊抬起頭問道。但熒搖了搖頭。
“有過幾次照麵,但都是些不好的迴憶。”
但為了了解敵人,她還是把所知道的情報盡可能地說出來。】
#哦!要嚐試知己知彼了。
#但我們知道的,關於散兵的事情還不太多吧。
#那是我們知道的。之前熒小姐為了知道五百年前都發生了什麽,一路上找了不少曆史記錄和傳說來看,她應該知道的比較多?
【最初知曉這個人的存在,當然是在蒙德和莫娜一起處理隕石的時候。
但知曉這個人應當來自稻妻,大概還是真的到了稻妻之後。
稻妻有一個秘境叫做借景之館,附近的人是這麽描述的:
據說是古時避世的武人在大地深處借世外之景,修建的華美宅邸。日後有人在其中發現了如同白紙一般失心的傾奇者。
傾奇者,這個稱唿讓熒研究了一番,才知曉這是名為「國崩」的散兵。
但這裏描述的,到底是一切開始之前,身為空白人偶的少年,還是一切結束之後,心若死灰的少年,熒並不能確定。畢竟兩者都能被稱作“如同白紙一般”嘛。
而這個人偶最開始的誕生,在聖遺物「華館夢醒形骸記」的「時之沙」中有一些殘留於地脈的記憶。
“散兵,他竟然有因他的經曆而誕生的「聖遺物」嗎?”
納西妲看起來有些驚訝。
搞不好,他會比想象中的更難打。】
#這個聖遺物,應該不是“聖人的遺物”的意思吧?
#聽起來好像是種武器。
#旅行者·熒(來自原神世界):與其說是武器,不如說是,裝備吧?在某些世界好像也可以類比成法寶,總之並不是武器,但也是使用了會讓戰鬥產生質變的東西。
#派蒙(來自原神世界):每一個組合有五個部件!隻要攢齊四個部件就能得到進一步升華的力量,是旅行中不可缺少的寶物哦!
#好像也和地脈有關?
#旅行者·熒(來自原神世界):沒錯,會有過去發生的一些事“刻印”在裏麵。因為是屬於「世界」的記錄,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
#……?如果是世界本身記錄下來的東西,那應該就是真的吧?為什麽是“比較”高?
#也許是可能會有一些特殊情況?
【「時之沙」的描述是這樣的——
他最初是作為「心」的容器而誕生
卻在睡夢中淌下淚珠。
創造者無可奈何地察覺到:
他無論作為器物或人類,都過於脆弱了
創造者不忍將他毀棄,於是讓他繼續沉睡下去。
在她之後的創造裏,也摒棄了存放心髒的設計。
不久後,世間最為尊貴、最為殊勝的「證」
便因無處安放,被送到了影向山的大社之中。
後來,美麗的人偶蘇醒了,開始了流浪。
他見到了許許多多的心,
善良的,正直的,堅毅的,柔軟的……人偶也想擁有一顆心髒。
再後來,美麗的人偶終於拿到了那顆「心」
那是他誕生的意義,存在的目的。
但是,它卻並非人偶真正想要的東西
因為它並未蘊含任何祝福,
隻是一顆用友善的外表所包裹的
充滿自私、虛偽、狡詐與詛咒的祭品
善與惡,皆是眾生之謠,無用而聒噪
但隻要將這顆「心」挖出來,
就什麽都感受不到了……
“按照這裏的說法,散兵最開始就被丟棄了,之後雷神的神之心就被送到鳴神大社。”
熒把稻妻的情況也大致和納西妲講了一下。
坎瑞亞一戰之後,雷神想要維護「永恆」,想要製造一個內心不動如山,能夠維係她想要的「永恆」的人偶。
但最終製造出的成果,卻是即使在無意識中也會掉落淚水的,脆弱的孩子。
這對於五百年前那個一夜之間、字麵意義上的死了一戶口本,瞬間變成孤家寡人的雷電影來說,是不可原諒的疏漏。
沒有徹底毀滅這個人偶,是當時完全崩潰的雷神僅剩的善心。但這也直接導致了這個人偶的悲劇根源——
——神造的強大武器被封印了力量,為安放神之心而生的造物,從有意識開始,就一直在追求一顆完整的“心”。】
#這就是那所謂的“第一次背叛”吧。
#但是這也不能怪雷神啊?本來就是製作的“物品”,誰知道還能誕生出感情啊。
#雖然現在想想,還不如當時就直接銷毀呢。
#然而當時的散兵不是有感情嗎?除了沒有人心,那基本上就是個“人類”了吧?正常來說父母殺害親生孩子都犯法呢,總不能真的殺掉啊。
#你拿人類的法律衡量神明?
#提瓦特的神本來就有很豐沛的人性呀!更何況,以當時的雷神的心理狀態,你讓她在死了一戶口本的前提下再弄死她的“孩子”?那未免太過分了!
【“自私、虛偽、狡詐與詛咒……”
納西妲甚至有點被這形容詞驚到,“看起來,散兵在追求「心」的過程中,並沒有遇到什麽好事。”
熒點點頭,拿出了一枚「死之羽」。
這是童套裝的聖遺物部件之一,看起來像是一枚黃金製造的羽毛。納西妲注意到,這和當時在海芭夏那裏“看”到的,過去的散兵掛在身上的金色羽毛裝飾,幾乎一模一樣。
這裏麵殘留的記憶是這樣描述的:
流浪多年的傾奇者已不會再想起它
但閉上雙眼,卻仍能看到踏韝砂的月夜與爐火。
年輕仁厚的副官說:
這金飾是將軍大人所賜身份之證,
但你行走世間時,若非萬不得已
切不可將自己的身份透露給他人。
剛正不阿的目付說:
這枚金飾是將軍大人所賜身份之證
但你既非人類亦非器物,
在下隻能這樣處置你,還請你不要怨恨!
摒棄昨日的傾奇者已不會再想起它,
但捂住耳朵,卻仍能聽見那年的暴雨與狂風。
一雙雙期盼的眼睛說:
這金飾是將軍大人所賜身份之證,
定能救眾人於水火吧。
靈動美麗的巫女說:
這金飾是將軍大人所賜身份之證,
將軍絕不會棄你不顧。
我亦會盡己所能,即刻派人相救……
然而,金色的箭羽最終被塵土覆蓋
一切故事也被業火焚燒得無影無蹤。
“他似乎遭遇了很不好的事情。”
納西妲略略有些皺眉。】
#這個……是不是就是那份記憶裏的“第二次背叛”?
#但是看不懂。
#這些到底是名詞還是人名還是官職啊?
#我算是發現了,提瓦特的很多記述都是這樣謎語人的風格。
#大概是因為留存下來的隻有模糊的記憶,“讀”出來就變成這樣了。
#但是大致上看來,應該就是散兵想借助自己是“將軍製造的人偶”這個身份求助?但是最終仍然求助無門?
【在納西妲閱讀這份記憶的時候,熒從包裏翻找出了一些留影畫片。
那是一些一看就知道很有年頭了的記錄。被水浸濕,被撕碎,上麵許多字跡都模糊不清。
從使用的紙張和記錄的方式來看,大概率是屬於愚人眾的。納西妲接過這些畫片,一字一句慢慢閱讀。
「…目付大人購買玉鋼錠若幹…」
「…與造兵司佑大人、桂木大人徹夜討論鍛冶心得。」
「…小人鬥膽僭越,認為長正大人鑄刀對他的心境頗有好處…」
「…對洗清『禦與』汙名之執著,實在是損心耗力…」
「…另,桂木大人於名椎灘巡視時,發現無名傾奇者…」
「…終於造出長卷一柄。名之曰〖大踏韝長正〗…」
「…目付大人興致相當高昂,與造兵司佑大人…」
「…阿望為『大踏韝長正』之美所服,為之繪製圖畫…」
「…同浮浪傾奇者劍舞…」
「…而傾奇者也不知所蹤…」
「…目付大人震怒,斬桂木。入胴之深,此物是為大業物…並將親造之長卷棄於踏韝爐中…」
「…阿望實在不平、不忍,將全然熔毀的刀取出…嚴重燒傷…」
「…阿望於當夜歿…小人鬥膽以為,桂木大人確有瀆職,但所作所為均出自善心…」
[…小人鬥膽將熔毀長卷廢渣與阿望所描畫之圖藏於兵庫中…」
「…隻期望目付大人有朝一日,能想起斬桂木大人前,為親手鍛成之刀欣喜的心情…」
在那份記憶裏,白色衣服的散兵和一位鐵匠一起鍛造,看起來關係很好的樣子。
“……隻能確定,他似乎在踏韝砂經曆了很不好的事情。”納西妲小聲歎了口氣。
是被人欺騙了嗎?是被人拋棄了嗎?還是說,被什麽人殘酷的利用了呢?
總之,他離開了那個傷心之地,到某個地方和某個少年相依為命,最後那個少年早早死去,散兵對世界的仇恨再也無法調和,最終投身了愚人眾——
應該是這樣了。】
#散兵的經曆,應該是那種被害者變成加害者的劇本吧?
#看起來差不多是這樣了。
#話又說迴來,那個看上去和散兵很要好的工匠,看起來怎麽和萬葉差不多……
#你這麽一說……楓原萬葉離開稻妻是為啥來著?
#眼狩令,朋友死在雷神刀下,他搶了神之眼就跑。不過在此之前他的家係好像就已經很落魄了。
#不過現在,我們也隻是知道個大概,並不清楚散兵在稻妻的實際經曆。而且這些情報,也隻能和此前在海芭夏那裏得知的信息相互印證,並沒有新情報。
#能有這些情報已經很走運了。踏韝砂那是什麽環境,五百年前的事情,能留下點隻言片語已經很不錯了。
【「生之花」和「理之冠」的內容乏善可陳,納西妲看過之後沒再說什麽,唯有「空之杯」的記憶有些可以一讀的東西。
小小的草神繼續看下去——
天目、經津、一心、百目、千手
曾並為稻妻「雷電五傳」五支。
而今卻隻剩「天目」一支仍有師徒傳承
[一心」一支,勉強算得有後人在世。
在民間看來,這不過是時間流轉的必然結果
卻不曾想那些突如其來的衰敗都暗藏玄機。
流浪者絕不會承認,
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出於對刀匠的報複;
當然也絕不會提起,計劃才進行一半,自己就突然索然無味的原因
他隻會用從某個學者那裏學來的語氣說:
「這一切,不過是人性的小小實驗。」
稻妻的傳統戲劇中,有一類角色被稱唿為「國崩」
他們通常都是意圖竊取一國、玩弄陰謀詭計之人。
在流浪的最後,他憑借自己的意誌選擇了這個名字
而他之前使用過的名字,就連他自己也不記得了。
稻妻的傳統戲劇,常以三幕之名相連為劇名
譬如《堇染》、《山月》、《虎齧鑒》三幕
合為《堇染山月虎齧鑒》一劇。
或許終有一天,這具形骸所經曆的一切,也會化為人類口中的故事,地脈遙遠的記憶。
隻是現在,屬於他的第三幕仍在上演。
“……也就是說,在進入愚人眾之後,散兵返迴過稻妻,「報複」了那時的刀匠。”
納西妲有些懂了。
經受過的「背叛」,即使過去幾百年也不會忘記,一定要報複迴去;但報複了,卻又做不到斬草除根。
既不能寬容仇敵,又不能心狠到底。
“……他是這樣的人呀。”
納西妲點了點頭。】
#可是有點半吊子。
#也不能完全怪別人吧?好歹踏韝砂這些人是把流浪的散兵撿迴去養了。後期再坑散兵,最多也隻能說是還了拯救和教養之恩,再“複仇”什麽的,說不過去吧。
#但按照這裏的說法,又是背叛又是詛咒的,也許是那種讓人無法接受的坑法呢。
#誰知道散兵自己有沒有問題。
#記憶裏他怨天尤人成這樣,再加上一開始他看起來比較純良,應該是被坑的吧?別忘了,他可是因為“脆弱”才被雷神丟掉的。
#那也有可能事情其實沒那麽嚴重,他自己太玻璃心,想得比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