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盯著鄭成功看了一會,問:“令尊已經奉太子令旨北上勤王了,咱們以什麽名義去京師?如果是以勤王的名義進京,豈不是也響應了太子的號召?”


    顧炎武不知道北京朝廷發生了什麽,也不清楚太子勤王的目的。


    所以他不能響應太子的號召。


    更不能讓別人產生誤會。


    鄭成功也是這麽想的,他搖頭說道:“咱們當然不能以勤王的名義進京。”


    “那以什麽名義進京?”


    “我身上有命案,你是此案的主審官員。現在朝廷壓著案子不辦,你可以帶著我去京師結案。”


    “不行,”顧炎武搖頭:“我是朝廷命官,現在既不是朝覲考察的時間,也沒有進京的旨意,不能擅自進京。”


    朝覲考察的意思是讓地方官員進京述職。


    朝覲製度起源於周。


    當時周天子要求各諸侯定期進京覲見,進貢。


    到了明代。


    明太祖朱元璋下旨命各布政使司,府,州,縣的官員都要按時進京朝覲。


    最開始沒有經驗,一年一次朝覲。


    此舉不但加重了吏部和皇帝的工作量,還導致地方官員疲於奔波,浪費錢財。


    而官員在進京期間,地方還會出現無人治理的情況。


    於是在洪武十八年,朝廷根據以往的經驗將朝覲改為三年一次。


    見顧炎武有顧慮,鄭成功勸道:“隻有去了京師才會知道真相。”


    顧炎武又猶豫了一會後詢問:“咱們隻身前往嗎?”


    鄭成功立刻搖頭:“當然不行,大亂將起,咱們要帶著兵馬去。”


    顧炎武兩手一攤:“我手裏沒兵!”


    鄭成功想了想,站起身打開房門將門外的鄭彩招唿進來詢問:“泉州還有多少兵馬?”


    鄭彩撓了下後腦勺:“大哥,我不知道。”


    鄭成功兩眼一瞪:“是真不知道還是裝不知道?”


    “大哥你別了,我沒法說。”


    “那我該問誰?”


    “問鄭鴻逵將軍。”


    “你帶我去見他。”


    “帶您去可以,這位顧大人不能去...”


    “他必須去,我是他的犯人,從今以後我們二人形影不離。”


    鄭彩再次撓頭:“可是...”


    “沒有可是!你要是覺得不妥可以自行立刻離開!”


    “那可不行,鄭鴻逵將軍給我的命令是帶您迴去,我得完成任務。”


    “那就帶路!”


    鄭彩無奈,隻能帶著鄭成功和顧炎武一起迴到水師駐地。


    見到鄭鴻逵後,鄭成功直接開門見山:“二叔,咱們還有多少兵馬?”


    鄭鴻逵沒有說話,而是看向旁邊的顧炎武。


    顧炎武雖然是朝廷命官,但是對鄭鴻逵來說卻是一個外人。


    他不能向外人透露鄭家軍的底細。


    顧炎武很識趣,站在原地沒動。


    他可不敢保證鄭成功不會跑。


    鄭鴻逵一臉無奈:“顧大人應該知道,我隻是不想,並非不能。”


    鄭鴻逵的意思是他完全有能力把鄭成功從顧炎武身邊帶走。


    顧炎武想了想,覺得也對。


    於是起身走出房間,並隨手關好了房門。


    房間內隻剩下鄭鴻逵和鄭成功二人。


    鄭鴻逵本名鄭芝鳳,是鄭芝龍的親弟弟,鄭成功的二叔。


    鄭鴻逵笑著問:“怎麽...你也想帶兵勤王?”


    “不是勤王。”


    “那你問有多少兵馬作甚?”


    鄭成功迴答:“我要帶兵北上,查明情況。如果陛下真遇到了危險,我會響應太子殿下的號召,進京勤王。”


    鄭鴻逵收起笑容,一臉嚴肅:“如果陛下無恙呢?”


    鄭成功同樣嚴肅迴答:“如果陛下無恙,太子所謂的勤王就是謀反。我會聽從朝廷的命令,平定叛亂。”


    鄭鴻逵站起身來到鄭成功身邊,喊著他的小名:“福鬆,我想問你一個問題。”


    “二叔請問。”


    “我大哥已經擺明投靠了太子,如果太子真的在造反,你會怎麽辦?是幫太子對付朝廷?還是幫朝廷對付太子?”


    鄭鴻逵怕鄭成功理解不了自己的意思,改口道:“你會為了朝廷與我大哥反目嗎?”


    反目...


    鄭成功看著鄭鴻逵,思緒紛飛。


    自從殺了施琅的家人後,他就一直待在泉州府衙。


    從那時他就在想,以後該如何麵對自己的父親。


    施琅是幫鄭家走私,也是在鄭家的授意下通敵。


    這是事實,無法改變的事實。


    他為了泄憤殺了施琅的家人,不但身背命案,還和父親的關係鬧僵。


    是道歉認錯?


    還是堅持己見,對抗到底?


    道歉的話意味著認同父親走私通敵的行為,這與他心中大義相違背。


    堅持己見則意味著要站在朝廷那邊,和父親作對。


    他是大明朝的官員不假,但同時也是父親的兒子。


    以前他他從來不信忠孝難兩全這句話。


    現在他心裏,徹徹底底的信了。


    他低著頭看向自己的左右手。


    在他的視線裏,左手上閃著忠字,右手上閃爍著孝字。


    兩個字都很沉重,壓得他直不起腰來。


    鄭鴻逵沒有催促,而是站在旁邊靜靜地等待。


    他要等鄭成功自己做出選擇。


    不知過了多久,鄭成功抬起了腦袋。


    鄭鴻逵問:“想好了?”


    “想好了。”


    鄭鴻逵頓了頓,深吸一口問氣問:“幫誰?”


    鄭成功同樣深吸一口氣:“幫朝廷!”


    “原因呢?”


    “不知道。”


    “不知道?”


    “對,直覺使然。”


    鄭鴻逵張了下嘴,歎息一聲:“我知道了,你迴家吧。”


    鄭成功向後半步:“我不能迴家,我要北上京師查明情況。”


    “你可以去,我不攔著也攔不住。”


    “那就請二叔給我一支兵馬,我要帶兵北上。”


    鄭鴻逵拍了拍鄭芝龍的肩膀:“迴家吧孩子,你爹臨走前囑咐過我,在他迴來之前不能給你一兵一卒。”


    “二叔!”鄭成功目光如炬:“我這麽做既是為了我自己,也是為了整個鄭氏一族。”


    “嗯?”鄭鴻逵不由得皺起了眉頭:“你把話說清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盲寫小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盲寫小說並收藏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