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十七年五月十八,明軍入朝作戰的消息傳到了南京。


    大明太子朱慈烺,南京的東林黨和南京勳貴同時得到了消息。


    “消息屬實嗎?”朱慈烺問。


    “屬實!”送信的人迴答:“東西兩路大軍同時南下!西路軍的李定國兵不血刃拿下了義州,東路軍的李憲忠的人陣斬了李思忠,並拿下了鍾城。”


    “本宮知道了,下去吧。”


    “是。”


    送信的人前腳剛走,倪元璐後腳就到了。


    朱慈烺把消息轉述了一遍後,倪元璐深思許久。


    見倪元璐一直不說話,朱慈烺等不及了,問道:“先生,接下來...”


    倪元璐抬起頭,目光深邃:“起兵,就是現在!”


    “是不是等徹底剿滅建奴之後再起兵?”


    “不行,因為那樣沒有勝算。”


    這次輪到朱慈烺深思了。


    不知過了多久,他開口問:“那我召集朝臣和勳貴議事?”


    倪元璐搖頭:“不急。”


    “為何?”


    “因為臣有幾件事需要交待殿下。”


    “先生請講!”


    倪元璐認真說道:“第一件事是起兵的名義!太祖高皇帝的《皇明祖訓》規定: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太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所以...殿下要以勤王清君側的名義起兵。”


    “好。”朱慈烺認真記下。


    倪元璐繼續說道:“第二件事是殿下隻負責喊出口號,提供錢糧。至於什麽時候出兵,從哪裏出兵之類的事一概不管。”


    “好,”朱慈烺再次點頭記下,“還有嗎先生?”


    “還有最後一件事。”


    “先生請講!”


    “喊完口號,兵馬出動之後,殿下要大病一場,然後借著這個機會將官印交給掌權的大臣。後續發生什麽,都與太子殿下您無關。”


    “明白了。”朱慈烺使勁點頭,“多謝先生教誨。”


    倪元璐躬身施禮:“既然太子殿下都明白了,那臣先告退。”


    朱慈烺急得站了起來:“先生要去哪兒?”


    “殿下放心,臣不會離開南京城,隻是要和幾個老朋友敘敘舊而已。”


    朱慈烺心中稍安:“先生少喝點酒,以免傷了身體。”


    “多謝殿下關心,臣告退。”


    倪元璐走後,朱慈烺召集南京朝臣和勳貴商討出兵事宜。


    他當著所有人的麵說道:“諸位,我在數月前曾給父皇寫了一封家信,懇請父皇迴一封親筆信。可時至今日,也沒收到父皇的親筆信。我認為京師朝廷已經被奸臣和宦官把持!”


    “那個奸臣就是謝三賓,那個宦官就是王承恩!”


    “《皇明祖訓》說過,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太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


    “為了父皇,為了大明的萬裏江山,我要起兵勤王!”


    已經陷入到不反必死局麵的東林黨和勳貴們一聽,頓時響應道:“殿下英明!”


    朱慈烺點點頭:“既然如此,那就請禮部代替本宮寫一封勤王檄文,即刻發往全國,號召各鎮精銳進京勤王!”


    “臣遵旨!”南京戶部尚書高弘圖施禮迴應。


    (這裏旨意並非聖旨,而是太子令旨的含義。)


    “兵部左侍郎何在?”


    “臣在!”任浚站了出來。


    “南京朝廷可以調動多少兵馬?”


    “南京京營三萬,操江水師兩萬,漕運一萬,福建水師五萬,一共是十一萬兵馬。”


    ......


    由於很多事早就提前商量好了,所以任浚隻是把計劃複述了一遍。


    最終。


    馬士英被任命為西路軍主帥,朱國弼被任命為東路軍主帥,鄭芝龍被任命為水師主帥。


    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


    不過眾人在出兵時間上產生了爭議。


    以朱國弼為首的勳貴認為應該立刻出兵,打北京一個措手不及。


    以馬士英為首的東林黨則認為應該等等。


    等鄭芝龍的水師從福建北上南京,然後一起向北京進軍。


    “兵貴神速!”朱國弼說道:“消息傳到福建至少要四五天時間,鄭芝龍就算再快,也要十五天左右才能抵達南京,加起來就是二十天。”


    “這二十天時間足以讓消息傳到京師,並讓謝三賓等人做好相應的準備!”


    “這對咱們極為不利!”


    “沒錯,”魏國公徐文爵說道:“出動兵馬涉及的人和事太多了,無論如何保密也會走漏消息。一旦被京師得知,咱們就無法做到出其不意了。”


    馬士英反駁道:“那你說怎麽辦?鄭芝龍麾下有五萬兵馬,聲勢浩大!有他沒他差距很大!”


    經過深入的討論,眾人決定暫緩出兵。


    先讓鄭芝龍以打擊海盜的名義率兵北上。


    等鄭芝龍抵達南京後再向全國發出勤王檄文。


    考慮到鄭芝龍從福建北上需要時間,所以將出兵時間定在二十天後的六月初八。


    在此期間,其他人各司其職。


    五月二十二,命令傳到了福建。


    與此同時,一個從朝鮮來的信使也拿著密函來到了福建,


    施福拿著信函來到鄭芝龍麵前說道:“大人,施琅來信了。”


    “哦?”鄭芝龍很是意外,“他還好嗎?”


    “勉強活著。”


    “他有事嗎?”


    “有,”施福把信遞過去並說道:“建奴自知擋不住明軍的進攻,所以他們想向咱們借船渡海前往東番。”


    “東番...”鄭芝龍搖頭:“不行!東番是咱們的退路,絕不能讓建奴捷足先登。”


    施福一臉沮喪:“可是施琅還在建奴的手裏,大人如果拒絕他們,施琅恐怕會因此喪命!”


    “這...”鄭芝龍有些為難了。


    施琅是施福的侄子。


    施琅的父親和弟弟已經被鄭成功殺了。


    如果再讓施琅喪命,施福對他將無忠心可言。


    可是他又不想讓建奴捷足先登。


    該怎麽辦呢?


    有了!


    鄭芝龍走到施福身邊,對著他低聲說道:“表麵上答應下來,然後派一些商船過去。到了那裏隻救施琅,其他人一概不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盲寫小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盲寫小說並收藏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