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目光在群臣臉上掃過後說道:“人的問題交給地方官府,事的問題交給諸位的衙門。”


    “以運司為例,廢除戶籍製度後,煮鹽百姓離開鹽場後發生的事一律歸當地衙門管,鹽場裏的事才歸諸位管,明白了嗎?”


    滿朝文武在朝堂上想了好一會,才明白崇禎這句話的意思。


    “可是陛下...廢除戶籍製度後,如何保證鹽場的利潤和產量?畢竟戶籍製度的本質是一種賦稅...沒了賦稅,收鹽的價格肯定要提高,否則百姓煮鹽沒有積極性,也就無法保證產量。”運司轉運使何奇誌拱手出列。


    有明一朝,官府獲得食鹽的方式是購買灶戶手裏的鹽。


    鹽有兩種,一種是正鹽,另一種是餘鹽。


    正鹽就是運司根據灶戶家裏的人數給予糧食和錢財,灶戶上繳相應數額的食鹽,等同於賦稅。


    灶戶是以家庭為單位煮鹽,一般情況是家裏每有一個人,就要上交二十八引食鹽(每引二百斤)。


    餘鹽是灶戶交完正鹽後剩餘的食鹽。


    運司會用銀子收購灶戶的餘鹽,價格比正鹽高。


    何奇誌的話一針見血,讓朝堂上反對廢除戶籍製度的官員心中大喜。


    有官員對著何奇誌伸出大拇指,並讚道:“看見沒?這就叫專業!”


    崇禎沒迴答他的話,而是假裝不經意的將目光從宋權身上掃過。


    宋權立刻站了出來:“簽契約!”


    契約?


    在眾人疑惑的眼神中,宋權從容不迫地說道:“廢除戶籍製度後,所有百姓都是平民。”


    “想煮鹽?可以,但是需要與運司簽契約!約定條件與之前的灶戶一樣,每年每人上交一定數量的食鹽,否則進行相應處罰。”


    “而且,煮鹽不再以家庭為單位。既可以自己煮,也可以和親朋好友一起煮,隻要上交足夠的食鹽就行。”


    宋權的話讓朝堂再次安靜下來。


    所有人都在思考這個方法的可行性。


    “宋禦史,你沒明白我的意思!”運司轉運使何奇誌再次說道:“戶籍本質是一種徭役,如果按照徭役的標準與百姓簽契約,怕是沒人敢簽。沒人簽契約就沒人煮鹽,豈不要出事?”


    宋權冷哼一聲:“何大人,大明朝什麽都缺,唯獨不缺人!他們不想幹,有的是人幹。”


    “再說了,無論幹什麽都得交稅!種地需要交田賦,經商需要交商稅,煮鹽交鹽稅...”


    崇禎坐在龍椅上,雲淡風輕地看著他們鬥嘴,心情好的不得了。


    有宋權在前麵幫他擋著,他的壓力小多了。


    其實崇禎早就想廢除戶籍製度了。


    戶籍製度把所有人都鎖在條條框框裏,嚴重限製了生產力發展。


    尤其是匠籍。


    明代手工業者一律編入匠籍,隸屬於工部,世代相襲。


    實行輪班或住坐。


    這種匠籍製度嚴重限製了手工業的發展。


    不過由於工部匠人的特殊性,崇禎針對匠籍做了專門調整。


    除各級製造局的匠人外,其餘匠人的匠籍一律廢除。


    廢除戶籍製度後,大明朝就有資本主義的影子了。


    也就是資本主義萌芽。


    資本主義萌芽的標誌就是買賣勞動力(雇傭關係)!


    隻有進一步解放生產力,才能發展生產力。


    這也是崇禎廢除戶籍製度的最終目的!


    眾人又爭論了一會,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小,越來越少。


    崇禎接過話茬:“既然諸位沒有意見,那麽就這麽辦。不過...要先從北直隸試行一段時間,沒有大問題的話再全國推廣。”


    “陛下,臣以為既然是試行,不如先從北直隸挑一個府,沒問題的話再讓其他府試行。”李邦華站出來說道。


    崇禎想了想覺得也是。


    欲速則不達,更何況北直隸是京畿重地,不能亂。


    “也好,你們推薦哪個府率先試行?”崇禎問。


    “宣府!”滿朝文武齊聲迴答。


    沒有比宣府更適合的地方了。


    那裏是邊關,地廣人稀。


    再加上有閻應元這個功臣鎮守,就算出了問題也不會引起大亂子。


    其實這些大臣還有另外一層想法。


    試行成功還好,皆大歡喜。


    如果試行失敗需要有人承擔責任。


    閻應元是崇禎親自提拔起來的人,在朝中沒什麽關係。


    讓他擔責的同時不但打擊了異己,還打擊了皇權。


    一石二鳥!


    崇禎當然知道這幫大臣的想法.


    他沒有反對,也沒法反對。


    畢竟北直隸不能亂!


    “那就先從宣府試行吧,試行期間肯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了事權統一,朕決定賜閻應元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


    “諸位都是朕的臣子,朕希望你們在其位謀其政,替朕管好大明這個家。”


    “臣等謹遵聖旨!”


    “退朝!”


    迴乾清宮的路上,崇禎鬆了一口氣。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試行廢除戶籍製度已經邁出了第一步,行還是不行,時間會給他答案。


    剛迴到乾清宮,李若璉在殿外求見。


    “宣!”王承恩對著殿門外喊了一嗓子。


    李若璉三步並作兩步,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陛下,臣有要事相告。”


    “何事?”


    “迴陛下,是香皂的事。京中權貴在使用香皂之後讚不絕口,但是....”


    “有話直說,藏著掖著可不是你的性格!”崇禎笑著說道。


    李若璉咽了口唾沫:“但是,香皂叫好不叫座。想買的人買不起,買得起的人嫌貴,有錢也不想買。”


    “臣為此特地拜訪了英國公,據他說香皂確實好用,但隻能用來洗臉洗澡。既不能延年益壽,也不能治病祛疾,不能吃不能喝的東西賣不上高價!”


    周氏商號是李若璉一手組建起來的,現在生意出了問題,他也跟著著急。價格是崇禎定的,他不敢明說降價,隻能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崇禎。..


    崇禎皺著眉頭想了想。


    嫌貴?


    朕還嫌賣的便宜呢!


    這玩意成本很高的,再加上是專門針對權貴的奢侈品,價格低了反而勾不起權貴的興趣。


    怎麽才能賣高價呢?


    既賣了高價,又割了權貴的韭菜,還能讓人趨之若鶩。


    有了!增加宗教屬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盲寫小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盲寫小說並收藏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