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張開櫻桃小口,咬了湯圓的一小半,點頭道:“確實是不錯,難怪晟哥哥對此讚不絕口了!”“那比起你手藝的如何呢?”徐晟不懷好意地笑道。
文菁騰出左手,比劃道:“還差那麽一丁點兒,再努力努力,徒弟就可以追上師父啦!”“你還真大言不慚啊!”談笑間,徐晟又喂了她一個湯圓。“我已經吃夠了!”等到徐晟第三個湯圓遞到她嘴邊時,文菁婉拒道。
徐晟把那個湯圓一口咽下,毫無顧慮道:“那我就把剩下的全消滅了!”
等到徐晟吃得差不多了,去見方百花推門而入,道:“好你個小丫頭,又再給這小子偷偷加餐了,是不是?”“可沒有,這就是從後廚拿來的!”文菁一臉無辜道。
方百花依舊顯得有點不信:“是麽?”文菁道:“要是姨姨不信的話,可以去問問蘭兒姐,她可是知道的。”“算啦,不問啦!”方百花顯得大度道,“小丫頭你成天把這小子當個寶似的,別人才不稀罕!”
正在徐、文二人無語之時,卻聽得房門再次被打開,伴隨著的是察思裏的聲音道:“不知大小姐找我何事?”
徐晟抬頭一看,見是察思裏穩步走了進來。“察思裏叔叔,你正好幫忙看看,這到底是哪裏的文字?”說話之間,文菁已經直接將紙遞交給他。
察思裏接過,湊著油燈,仔細看了起來。文菁見他愁眉緊鎖,一副無比認真的表情,也不知是有沒有看出來。出於對長輩的尊敬,她又不好直接相問,隻能在一旁不安地等待著。
仿佛過了一段漫長的時光,察思裏突然抬頭道:“大小姐,這張紙看起來這麽新,可不像會記載這樣古老的文字!”“是這樣的——”文菁解釋道,“本來這些是記載在一張羊皮紙上的,我是看過之後默記在心中,剛剛才寫出來的。”
察思裏讚道:“早就聽說大小姐才貌雙全,今日一見,方知名不宣傳!”“不要說我了!”文菁低下頭來,說道,“這麽說,察思裏叔叔認識這些文字?”
出人意料的是,察思裏卻隻是搖頭,道:“不認識,不過我有些印象,這應該是一種古老的西域文字,嚴格來說,比西域還要往西!”“西域文字?”文菁愕然中帶著幾分欣喜,重複道。
察思裏指著其中的一個符號,道:“如果屬下沒有猜錯的話,這代表的應該是數字‘二’,但也隻是模糊的印象,其餘的卻一個都不認識了!”“那這世上可有人認識這些文字?”文菁看到了一絲曙光,問道。
察思裏先是點頭,爾後卻搖頭,道:“我不太確定!不過中原還有人認識的話,他一定是在京師!”“京城?”方百花驚道,“難道這天子腳下還有什麽能人異士不成?”俗話說,自古高手在民間,如果真有什麽奇人,他也應該住在不為人知的地方,不太可能會是京城。
“沒錯!”察思裏道,“大概在五十年前,一部分術忽人從祁連山長途跋涉,來到中原,並帶來了西域以西的布匹。天子大喜,詔其‘歸我中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從此他們定居在開封,雖然深入簡出,卻漸漸學漢語,習漢俗,看起來亦與漢人無異。而這些符號是他們千年以前的古老文字,所以要從他們當中找最年長的人,才有可能破譯其中的含義!”
“可是,如今京城戰火四起,被金賊盤踞,如何能夠去得成?”方百花擔憂道。
話剛落音,卻聽得門外有人叫道:“去得去得!”本來徐晟已經察覺到外麵的異動,以為是有人在偷聽,剛要說出來,卻聽他主動說話,而且聲音有幾分耳熟。
方百花朝門外喊道:“吳特使,你說去得,這話可有依據?”徐晟立時想起,外麵正是特使吳邦的聲音。
門再次被推開,吳邦風塵仆仆地走了進來,道:“根據最新的可靠情報,金人準備撤離京城,向北迴師了。”“金人要撤了?”方百花和察思裏同時站了起來,說道。
“消息源非常可靠!”吳邦堅定說道。“吳叔叔,我也半個多月未見你了,可否說說京城的近況?”文菁問道。“不知大小姐知道多少?”吳邦反問道,“半個月以來,汴梁城每天都不一樣,我一時都不知道從何說起。”
文菁想了想,隨口道:“就先講講張邦昌是如何僭逆的吧!”“這應該不是個短故事。”方百花道,“我吩咐幾個丫頭倒點茶水來吧!”
文菁起身道:“不必勞煩姐妹了,想來好久也沒給姨姨和叔叔們沏茶了,我去去就來!”朝門走去,打開出去後,重新合上前,忽然探出一張俏臉,對著徐晟笑道:“興明,咱們一起去,可好?”
徐晟急忙站起,跟著她來到門外。文菁道:“既然不麻煩姐妹們,就隻好麻煩晟哥哥幫我一起端茶了!”徐晟笑道:“這個……也不算什麽麻煩吧!不過時候也不早了,你泡一壺好茶要不少時間吧?”
“怎會?”文菁先是『惑』然,爾後卻呈現出一副嬌小的可人姿態,道:“那是因為咱們大多奔波在路上,給你偶爾沏一次茶也是精心準備。唔,讓我想想,在醉杏樓有一次不就眨眼之間就弄好了麽?”
徐晟卻是想不起來,牽過她的手道:“我就姑且相信菁兒的話吧!”
很快來到廚房間,裏麵漆黑一片。徐晟首先進去,卻察覺到有細微的聲音,一下子抱緊文菁,在她掌心畫了一撇一捺。
冰雪聰明的文菁如何不明白他的意思,心中即刻意會,房間裏有人。兩人且躡手躡腳地走到裏屋,果然見到一個瘦小的人影。令他們奇怪的是,那人一動不動地坐著,呆呆地望著眼前的一壺快要燒開的水。
等到再靠近些,文菁卻認出了眼前的人,問話道:“蘭兒姐,你怎地在這?”“啊”的一聲,蘭兒一個驚唿,迴過頭來,惶恐道:“小……小姐,徐……大哥……少爺,你們怎麽來了?”
文菁已經拿出了明月珠,稍稍照亮了四周,道:“這黑燈瞎火的,蘭兒姐在這做什麽?怎麽也不挑個油燈?”“我……我……”蘭兒卻是支支吾吾,一時答不上話來。
文菁望著已經快燒開的水,道:“正好方姨姨他們要喝茶,如果蘭兒姐不介意的話,我就先拿走了?”“不——這壺水不行!”蘭兒失聲道。
“為何不行?”文菁更加覺得奇怪。“因——因為,之前姐妹們說……說要喝水,叫……叫我過來燒水的!”蘭兒含糊道。
文菁以為其他人欺負蘭兒,忙道:“她們要喝水,為何不自己來燒?”此刻,徐晟點亮了油燈,見蘭兒臉『色』已經白得嚇人,問道:“你沒事吧?”
蘭兒沒有理會他的問題,繼續向文菁解釋道:“那是因為,剛……剛才有髒的東西掉到水裏了!”
“姐妹們欺負你,是不是?”文菁幾乎更加確信道,“所以你想用髒水報複她們?”“沒有!”蘭兒語氣卻顯得很堅決,“總之,這壺水喝不得了!”說著,她拎起水壺,直接將其中半開的水倒在了地上。
做完這個後,她卻輕拍胸脯,似乎是長籲了一口氣。文菁無奈搖搖頭,收了明月珠,從旁邊拿了另外一個水壺,遞給徐晟道:“晟哥哥,那隻能麻煩你再從外麵井裏再打一壺水來了!”
蘭兒猶豫道:“小姐,如果沒什麽事的話,我……就先走了?”文菁微微頷首,見她已然轉身離開。
“等會!”隨著文菁的輕輕一聲,蘭兒又是嚇了一跳,迴頭問道:“小……小姐……”看著她快要哭出來的神情,文菁道:“蘭兒姐,麻煩你一會,也就是大約小半個時辰後,再給書房送一壺熱水來,可好?”
蘭兒小雞啄米似地點頭到:“奴婢一定照辦!”說著,慌忙離開。此時,徐晟已經拎來了一壺水,放到炭盆上。
趁著燒水的間隙,文菁已經把龍井茶葉全部準備好。等到水開,一壺茶也差不多了。依舊是徐晟拎著水壺,文菁卻帶了幾個小盞,一道重迴書房。
很快倒出了五盞茶,徐晟接過自己的那一小杯,湊到麵前,頓覺飄香四溢。方百花喝過一口後,嗔怪道:“唔,這沏茶的水平沒有退步,我還以為小丫頭你天天和這小子在一起,隻顧著玩物喪誌了呢!”
文菁一臉得意道:“非但沒有退步,還略有長進,隻是姨姨你不肯承認罷了!”方百花卻笑道:“雖然事實是這樣,而我沒如此說,隻是怕你驕傲自滿!”
吳邦晃了晃茶盞,一飲而盡,頓覺精神氣爽,道:“就依大小姐,從賊子張邦昌的僭逆開始講起!”
“兩個不中用的皇帝被扣留到金營後,金人一心想著要立異姓為王。經過商議之後,就派了吳幵、莫儔來召集文武百官,眾人都不敢出聲,麵麵相覷,很長時間說不出個計劃出來。王時雍就問吳幵、莫儔,兩人閃爍其詞,卻在不經意之中透『露』出,金人想立張邦昌。王時雍對此嗤之以鼻,卻恰逢尚書員外郎宋齊俞從金營迴來,並帶來了一張紙片,上麵赫然寫的就是張邦昌的名字。
文菁騰出左手,比劃道:“還差那麽一丁點兒,再努力努力,徒弟就可以追上師父啦!”“你還真大言不慚啊!”談笑間,徐晟又喂了她一個湯圓。“我已經吃夠了!”等到徐晟第三個湯圓遞到她嘴邊時,文菁婉拒道。
徐晟把那個湯圓一口咽下,毫無顧慮道:“那我就把剩下的全消滅了!”
等到徐晟吃得差不多了,去見方百花推門而入,道:“好你個小丫頭,又再給這小子偷偷加餐了,是不是?”“可沒有,這就是從後廚拿來的!”文菁一臉無辜道。
方百花依舊顯得有點不信:“是麽?”文菁道:“要是姨姨不信的話,可以去問問蘭兒姐,她可是知道的。”“算啦,不問啦!”方百花顯得大度道,“小丫頭你成天把這小子當個寶似的,別人才不稀罕!”
正在徐、文二人無語之時,卻聽得房門再次被打開,伴隨著的是察思裏的聲音道:“不知大小姐找我何事?”
徐晟抬頭一看,見是察思裏穩步走了進來。“察思裏叔叔,你正好幫忙看看,這到底是哪裏的文字?”說話之間,文菁已經直接將紙遞交給他。
察思裏接過,湊著油燈,仔細看了起來。文菁見他愁眉緊鎖,一副無比認真的表情,也不知是有沒有看出來。出於對長輩的尊敬,她又不好直接相問,隻能在一旁不安地等待著。
仿佛過了一段漫長的時光,察思裏突然抬頭道:“大小姐,這張紙看起來這麽新,可不像會記載這樣古老的文字!”“是這樣的——”文菁解釋道,“本來這些是記載在一張羊皮紙上的,我是看過之後默記在心中,剛剛才寫出來的。”
察思裏讚道:“早就聽說大小姐才貌雙全,今日一見,方知名不宣傳!”“不要說我了!”文菁低下頭來,說道,“這麽說,察思裏叔叔認識這些文字?”
出人意料的是,察思裏卻隻是搖頭,道:“不認識,不過我有些印象,這應該是一種古老的西域文字,嚴格來說,比西域還要往西!”“西域文字?”文菁愕然中帶著幾分欣喜,重複道。
察思裏指著其中的一個符號,道:“如果屬下沒有猜錯的話,這代表的應該是數字‘二’,但也隻是模糊的印象,其餘的卻一個都不認識了!”“那這世上可有人認識這些文字?”文菁看到了一絲曙光,問道。
察思裏先是點頭,爾後卻搖頭,道:“我不太確定!不過中原還有人認識的話,他一定是在京師!”“京城?”方百花驚道,“難道這天子腳下還有什麽能人異士不成?”俗話說,自古高手在民間,如果真有什麽奇人,他也應該住在不為人知的地方,不太可能會是京城。
“沒錯!”察思裏道,“大概在五十年前,一部分術忽人從祁連山長途跋涉,來到中原,並帶來了西域以西的布匹。天子大喜,詔其‘歸我中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從此他們定居在開封,雖然深入簡出,卻漸漸學漢語,習漢俗,看起來亦與漢人無異。而這些符號是他們千年以前的古老文字,所以要從他們當中找最年長的人,才有可能破譯其中的含義!”
“可是,如今京城戰火四起,被金賊盤踞,如何能夠去得成?”方百花擔憂道。
話剛落音,卻聽得門外有人叫道:“去得去得!”本來徐晟已經察覺到外麵的異動,以為是有人在偷聽,剛要說出來,卻聽他主動說話,而且聲音有幾分耳熟。
方百花朝門外喊道:“吳特使,你說去得,這話可有依據?”徐晟立時想起,外麵正是特使吳邦的聲音。
門再次被推開,吳邦風塵仆仆地走了進來,道:“根據最新的可靠情報,金人準備撤離京城,向北迴師了。”“金人要撤了?”方百花和察思裏同時站了起來,說道。
“消息源非常可靠!”吳邦堅定說道。“吳叔叔,我也半個多月未見你了,可否說說京城的近況?”文菁問道。“不知大小姐知道多少?”吳邦反問道,“半個月以來,汴梁城每天都不一樣,我一時都不知道從何說起。”
文菁想了想,隨口道:“就先講講張邦昌是如何僭逆的吧!”“這應該不是個短故事。”方百花道,“我吩咐幾個丫頭倒點茶水來吧!”
文菁起身道:“不必勞煩姐妹了,想來好久也沒給姨姨和叔叔們沏茶了,我去去就來!”朝門走去,打開出去後,重新合上前,忽然探出一張俏臉,對著徐晟笑道:“興明,咱們一起去,可好?”
徐晟急忙站起,跟著她來到門外。文菁道:“既然不麻煩姐妹們,就隻好麻煩晟哥哥幫我一起端茶了!”徐晟笑道:“這個……也不算什麽麻煩吧!不過時候也不早了,你泡一壺好茶要不少時間吧?”
“怎會?”文菁先是『惑』然,爾後卻呈現出一副嬌小的可人姿態,道:“那是因為咱們大多奔波在路上,給你偶爾沏一次茶也是精心準備。唔,讓我想想,在醉杏樓有一次不就眨眼之間就弄好了麽?”
徐晟卻是想不起來,牽過她的手道:“我就姑且相信菁兒的話吧!”
很快來到廚房間,裏麵漆黑一片。徐晟首先進去,卻察覺到有細微的聲音,一下子抱緊文菁,在她掌心畫了一撇一捺。
冰雪聰明的文菁如何不明白他的意思,心中即刻意會,房間裏有人。兩人且躡手躡腳地走到裏屋,果然見到一個瘦小的人影。令他們奇怪的是,那人一動不動地坐著,呆呆地望著眼前的一壺快要燒開的水。
等到再靠近些,文菁卻認出了眼前的人,問話道:“蘭兒姐,你怎地在這?”“啊”的一聲,蘭兒一個驚唿,迴過頭來,惶恐道:“小……小姐,徐……大哥……少爺,你們怎麽來了?”
文菁已經拿出了明月珠,稍稍照亮了四周,道:“這黑燈瞎火的,蘭兒姐在這做什麽?怎麽也不挑個油燈?”“我……我……”蘭兒卻是支支吾吾,一時答不上話來。
文菁望著已經快燒開的水,道:“正好方姨姨他們要喝茶,如果蘭兒姐不介意的話,我就先拿走了?”“不——這壺水不行!”蘭兒失聲道。
“為何不行?”文菁更加覺得奇怪。“因——因為,之前姐妹們說……說要喝水,叫……叫我過來燒水的!”蘭兒含糊道。
文菁以為其他人欺負蘭兒,忙道:“她們要喝水,為何不自己來燒?”此刻,徐晟點亮了油燈,見蘭兒臉『色』已經白得嚇人,問道:“你沒事吧?”
蘭兒沒有理會他的問題,繼續向文菁解釋道:“那是因為,剛……剛才有髒的東西掉到水裏了!”
“姐妹們欺負你,是不是?”文菁幾乎更加確信道,“所以你想用髒水報複她們?”“沒有!”蘭兒語氣卻顯得很堅決,“總之,這壺水喝不得了!”說著,她拎起水壺,直接將其中半開的水倒在了地上。
做完這個後,她卻輕拍胸脯,似乎是長籲了一口氣。文菁無奈搖搖頭,收了明月珠,從旁邊拿了另外一個水壺,遞給徐晟道:“晟哥哥,那隻能麻煩你再從外麵井裏再打一壺水來了!”
蘭兒猶豫道:“小姐,如果沒什麽事的話,我……就先走了?”文菁微微頷首,見她已然轉身離開。
“等會!”隨著文菁的輕輕一聲,蘭兒又是嚇了一跳,迴頭問道:“小……小姐……”看著她快要哭出來的神情,文菁道:“蘭兒姐,麻煩你一會,也就是大約小半個時辰後,再給書房送一壺熱水來,可好?”
蘭兒小雞啄米似地點頭到:“奴婢一定照辦!”說著,慌忙離開。此時,徐晟已經拎來了一壺水,放到炭盆上。
趁著燒水的間隙,文菁已經把龍井茶葉全部準備好。等到水開,一壺茶也差不多了。依舊是徐晟拎著水壺,文菁卻帶了幾個小盞,一道重迴書房。
很快倒出了五盞茶,徐晟接過自己的那一小杯,湊到麵前,頓覺飄香四溢。方百花喝過一口後,嗔怪道:“唔,這沏茶的水平沒有退步,我還以為小丫頭你天天和這小子在一起,隻顧著玩物喪誌了呢!”
文菁一臉得意道:“非但沒有退步,還略有長進,隻是姨姨你不肯承認罷了!”方百花卻笑道:“雖然事實是這樣,而我沒如此說,隻是怕你驕傲自滿!”
吳邦晃了晃茶盞,一飲而盡,頓覺精神氣爽,道:“就依大小姐,從賊子張邦昌的僭逆開始講起!”
“兩個不中用的皇帝被扣留到金營後,金人一心想著要立異姓為王。經過商議之後,就派了吳幵、莫儔來召集文武百官,眾人都不敢出聲,麵麵相覷,很長時間說不出個計劃出來。王時雍就問吳幵、莫儔,兩人閃爍其詞,卻在不經意之中透『露』出,金人想立張邦昌。王時雍對此嗤之以鼻,卻恰逢尚書員外郎宋齊俞從金營迴來,並帶來了一張紙片,上麵赫然寫的就是張邦昌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