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陽子上來拜見皇上和太皇太後後,便站在那大罵馮尚書等朝臣居心叵測,不要臉欺負他弟子雲雲,連皇帝都插不上嘴。
明陽子長期不在京城,迴來後難免會有些俗務要處置,更要與徒子徒孫討論醫藥醫術等,所以這幾天一直在西院忙得昏天黑地。今天一出來,便趕上清啞的會展開幕,又在募捐,十分高興,忙趕過東邊來。卻在殿門外碰見禁軍拖馮尚書出來,馮尚書嘴裏還一個勁地說清啞邀買人心等等。明陽子狐疑,遂問究竟。
等問明白了,他氣得跑上殿就開罵。
仁王道:「那馮尚書就是賭輸了惱羞成怒。」
明陽子喝道:「你還說!這麽窩囊,看著你師侄女給人欺負!這是瞧我仁王一脈沒權沒勢是嗎?你給我聽著:待會兒就通告仁王一脈所有徒子徒孫,往後誰再敢欺負郭織女、往她身上潑髒水,除非他家人不生病,不然病死了也不許為他們診治!」
仁王大聲道:「弟弟謹遵長兄吩咐!」
眾朝臣目瞪口呆——這威脅……史無前例!
不過還真難說,山不轉水轉,沒準哪天自己就病得快死了,那時可要看人家臉色了。
清啞看著前方那個花白頭髮老者,嗓子眼熱辣辣的。
這稀裏糊塗認下來的師傅,一直都無條件地維護她。
有時她真奇怪,這僅僅是緣分可以解釋的嗎?
她不知道,明陽子自己有顆仁心,看中的也是她的仁心,如此而已,不然,他親人弟子也不少,誰能得他如此維護?
順昌帝賠笑道:「皇叔,朕已經將馮尚書轟出去了。」
太皇太後也叫明陽子上前去,命賜座,然後溫言安慰,說她和皇上斷不會信人汙衊郭織女,叫他放心;又說募捐還沒結束呢,叫他好好瞧著,迴頭讓慈善中心撥一筆款給青山醫學院那邊;又恭維說這次募捐郭織女功不可沒,募捐了許多銀兩,很快把話題岔開了。
好容易安靜下來,又一批一百萬捐款送上來,因為銀票麵額小,看著許多,但金額卻與之前不能比,這也夠驚人的。
皇帝和朝臣們發現:截止到現在,捐款的人數絲毫不減,募捐數正以飛漲的速度奔向五千萬。
這還得了?!
這個數目已超過大靖財稅收入的三分之一。
大靖疆域廣闊,自武皇帝(英武帝)統治的「英武盛世」以來,距今已有上百年,百姓安居樂業,內亂不起,邊疆也無大戰,可謂四海昇平,所以人口急劇增長——順昌帝登基初統計過一次人口:大靖二十個州,總計人口足有四萬萬——每年財稅收入都過億萬之數。
這些財稅收入中,商稅收入比重超過農稅。
財稅收入雖然多,然家大業大,開支也同樣巨大。
這次,奉州旱災便令皇帝和朝臣們束手無策。
國庫空虛,不止戶部馮尚書盯著方家等商賈的錢袋子,王大人、蔡大人、吳大人、蔣大人等朝臣也同樣關注。他們或許不贊成革新,但卻起了重農抑商的念頭。今天募捐,朝臣們更是不約而同達成一致,要讓大靖這些商界頂端的富豪大出血,來拯救奉州百姓。
不料,郭織女憑空插手,上演了一出賑災義演。
募捐的結果,狠狠震動朝臣們的心。
這些朝廷官員中有很多馮尚書那樣迂腐不堪的,也有很多才能平庸的,還有許多精明投機的,也有王大人蔣大人等治世能臣。
現在,這些人紛紛針對募捐結果大發宏論。
他們思維敏捷起來,言談間表示:
對此結果他早有預見,之前是靜觀其變,果然就如他所料,這是比較謙虛的人。還有更直接的人,直言他做了什麽什麽,言下之意能募捐這麽多銀子是他推動的。也有矜持含蓄的,就事論事分析,也顯示他們超越常人的遠見卓識。
清啞聽得一愣一愣的,覺得朝廷還是有很多能人的。
這是她和這些人打交道少,不知他們是「事後諸葛亮」。
晚上她告訴方初,方初忍不住笑道:「都說無商不奸,但你記住:這世上最無恥的絕不是商人。」是政客!
且說眼前,也有人說到核心和關鍵點上。
就聽王大人道:「皇上,微臣今日感觸良多。微臣明白了:大靖的財富不在國庫,在民間。藏富於民,這才是聖君明主治理的天下!若國富而民貧,則遲早要生內亂。」
眾人愣了下,紛紛附和,贊他說的精闢,正是如此。
蔣大人精於刑律,沉聲道:「皇上,微臣也有感慨:皇上以德治天下,故而天下歸心,今日募捐,才會引得京城百姓紛紛出手。而以往江南每有水旱災害,地方官府雖也號召百姓募捐,然地方官貪婪無度,強占挪用賑災款,然後逼迫搜刮百姓,百姓被勒索怕了,自然不肯捐款。皇上,微臣懇請皇上下旨肅清吏治,整頓地方官府!」
這個也說在點子上,卻沒有引起響應。
因為這道旨一下,不知多少官員要落馬。
當場就有人目光閃爍,心中惴惴不安。
順昌帝威嚴道:「蔣愛卿所說有理。等將奉州事了,朕要好好整頓吏治,懲治一批貪官。」
接著,又有人說農工商要一併發展,重農抑商和禁止海外通商不可行雲雲,對馮尚書落井下石;還有人說起方初的賑災計劃,若奉州能迅速恢復經濟,將來在其他州也可推行……
順昌帝被鼓舞得激動不已,看著清啞又喜又憂。
他一點不糊塗,雖不信馮尚書的話,但清啞對百姓的影響力他是親眼見識到了,對清啞他是放心的,就怕她被人利用。
郭織女是朝廷封的,隻能為他這個皇帝所用!
因皇帝這番心思,謝吟月搶占市場的目的落空了。
接下來順昌帝宣布:郭織女此次公開混紡布,貢獻最大,所以由方家最先選擇市場,謝家第二,馬家第三。
謝吟月麵含淺笑,毫不失態,心中卻黯然:費了這麽大的努力,終究還是沒能改變結果——方家還是占據了漢中府。
********
晚上加更喲。(未完待續。)
</br>
明陽子長期不在京城,迴來後難免會有些俗務要處置,更要與徒子徒孫討論醫藥醫術等,所以這幾天一直在西院忙得昏天黑地。今天一出來,便趕上清啞的會展開幕,又在募捐,十分高興,忙趕過東邊來。卻在殿門外碰見禁軍拖馮尚書出來,馮尚書嘴裏還一個勁地說清啞邀買人心等等。明陽子狐疑,遂問究竟。
等問明白了,他氣得跑上殿就開罵。
仁王道:「那馮尚書就是賭輸了惱羞成怒。」
明陽子喝道:「你還說!這麽窩囊,看著你師侄女給人欺負!這是瞧我仁王一脈沒權沒勢是嗎?你給我聽著:待會兒就通告仁王一脈所有徒子徒孫,往後誰再敢欺負郭織女、往她身上潑髒水,除非他家人不生病,不然病死了也不許為他們診治!」
仁王大聲道:「弟弟謹遵長兄吩咐!」
眾朝臣目瞪口呆——這威脅……史無前例!
不過還真難說,山不轉水轉,沒準哪天自己就病得快死了,那時可要看人家臉色了。
清啞看著前方那個花白頭髮老者,嗓子眼熱辣辣的。
這稀裏糊塗認下來的師傅,一直都無條件地維護她。
有時她真奇怪,這僅僅是緣分可以解釋的嗎?
她不知道,明陽子自己有顆仁心,看中的也是她的仁心,如此而已,不然,他親人弟子也不少,誰能得他如此維護?
順昌帝賠笑道:「皇叔,朕已經將馮尚書轟出去了。」
太皇太後也叫明陽子上前去,命賜座,然後溫言安慰,說她和皇上斷不會信人汙衊郭織女,叫他放心;又說募捐還沒結束呢,叫他好好瞧著,迴頭讓慈善中心撥一筆款給青山醫學院那邊;又恭維說這次募捐郭織女功不可沒,募捐了許多銀兩,很快把話題岔開了。
好容易安靜下來,又一批一百萬捐款送上來,因為銀票麵額小,看著許多,但金額卻與之前不能比,這也夠驚人的。
皇帝和朝臣們發現:截止到現在,捐款的人數絲毫不減,募捐數正以飛漲的速度奔向五千萬。
這還得了?!
這個數目已超過大靖財稅收入的三分之一。
大靖疆域廣闊,自武皇帝(英武帝)統治的「英武盛世」以來,距今已有上百年,百姓安居樂業,內亂不起,邊疆也無大戰,可謂四海昇平,所以人口急劇增長——順昌帝登基初統計過一次人口:大靖二十個州,總計人口足有四萬萬——每年財稅收入都過億萬之數。
這些財稅收入中,商稅收入比重超過農稅。
財稅收入雖然多,然家大業大,開支也同樣巨大。
這次,奉州旱災便令皇帝和朝臣們束手無策。
國庫空虛,不止戶部馮尚書盯著方家等商賈的錢袋子,王大人、蔡大人、吳大人、蔣大人等朝臣也同樣關注。他們或許不贊成革新,但卻起了重農抑商的念頭。今天募捐,朝臣們更是不約而同達成一致,要讓大靖這些商界頂端的富豪大出血,來拯救奉州百姓。
不料,郭織女憑空插手,上演了一出賑災義演。
募捐的結果,狠狠震動朝臣們的心。
這些朝廷官員中有很多馮尚書那樣迂腐不堪的,也有很多才能平庸的,還有許多精明投機的,也有王大人蔣大人等治世能臣。
現在,這些人紛紛針對募捐結果大發宏論。
他們思維敏捷起來,言談間表示:
對此結果他早有預見,之前是靜觀其變,果然就如他所料,這是比較謙虛的人。還有更直接的人,直言他做了什麽什麽,言下之意能募捐這麽多銀子是他推動的。也有矜持含蓄的,就事論事分析,也顯示他們超越常人的遠見卓識。
清啞聽得一愣一愣的,覺得朝廷還是有很多能人的。
這是她和這些人打交道少,不知他們是「事後諸葛亮」。
晚上她告訴方初,方初忍不住笑道:「都說無商不奸,但你記住:這世上最無恥的絕不是商人。」是政客!
且說眼前,也有人說到核心和關鍵點上。
就聽王大人道:「皇上,微臣今日感觸良多。微臣明白了:大靖的財富不在國庫,在民間。藏富於民,這才是聖君明主治理的天下!若國富而民貧,則遲早要生內亂。」
眾人愣了下,紛紛附和,贊他說的精闢,正是如此。
蔣大人精於刑律,沉聲道:「皇上,微臣也有感慨:皇上以德治天下,故而天下歸心,今日募捐,才會引得京城百姓紛紛出手。而以往江南每有水旱災害,地方官府雖也號召百姓募捐,然地方官貪婪無度,強占挪用賑災款,然後逼迫搜刮百姓,百姓被勒索怕了,自然不肯捐款。皇上,微臣懇請皇上下旨肅清吏治,整頓地方官府!」
這個也說在點子上,卻沒有引起響應。
因為這道旨一下,不知多少官員要落馬。
當場就有人目光閃爍,心中惴惴不安。
順昌帝威嚴道:「蔣愛卿所說有理。等將奉州事了,朕要好好整頓吏治,懲治一批貪官。」
接著,又有人說農工商要一併發展,重農抑商和禁止海外通商不可行雲雲,對馮尚書落井下石;還有人說起方初的賑災計劃,若奉州能迅速恢復經濟,將來在其他州也可推行……
順昌帝被鼓舞得激動不已,看著清啞又喜又憂。
他一點不糊塗,雖不信馮尚書的話,但清啞對百姓的影響力他是親眼見識到了,對清啞他是放心的,就怕她被人利用。
郭織女是朝廷封的,隻能為他這個皇帝所用!
因皇帝這番心思,謝吟月搶占市場的目的落空了。
接下來順昌帝宣布:郭織女此次公開混紡布,貢獻最大,所以由方家最先選擇市場,謝家第二,馬家第三。
謝吟月麵含淺笑,毫不失態,心中卻黯然:費了這麽大的努力,終究還是沒能改變結果——方家還是占據了漢中府。
********
晚上加更喲。(未完待續。)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