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瞪大雙眼,滿臉不可思議:“你剛剛說什麽?這東西還能想什麽時候用就什麽時候用?”
“自然!若不能做到這種程度,火井再多也不夠大明百姓使用。
易經言:澤上有水,節;君子以製數度,議德行。
身為讀書人,得為後人留下些東西,不能自己把所有福都享受完!”
“好好好!”
李景隆圍繞著鋼管裝置不停轉圈圈,越看越滿意:
“這麽說,隻要鋼管足夠,曹國公府以後都可以不用柴火了!”
“不僅如此,還可以在府裏弄個溫泉,可以有源源不斷的熱水。
不過學生不建議這麽做,太招人恨了!”
“你確定能燒半個月,別半個時辰就燒完了!”
王夢拍著胸脯,一臉自信:“學生今天起就睡這了,若是不能燒半個月,學生自刎歸天!”
“不!”
李景隆搓了搓手,有了閥門這個東西,就足夠證明王夢兩人的價值:
“無需如此!你們先進府裏洗漱一下,一會跟我進宮見陛下。
對了,帶上圖紙!若是你們沒騙人,這賢士玉肯定少不了!”
短短一句話將在場眾人炸的腦中嗡嗡作響,李席喃喃開口:
“賢士玉?不是銀兩嗎?不是邸報宣傳嗎?
那東西也能拿到嗎?整個大明不就隻有一塊?”
“那我們錢是不是沒了?”
“啪!你就是個傻子,那是賢士玉,東家要是真得到這東西,天下所有人都會上趕著送錢。”
“就是!那是玉嗎?那是名留青史,是後代子孫的保護罩,你現在出去說一聲我東家有賢士玉,你看哪個敢欺負你。”
“……”
李席、王夢兩人相互對視一眼,隨後快速衝進曹國公府:
“國公爺稍待片刻,我們馬上來!”
曹國公府外的消息很快傳到朱標耳中,一向沉穩的朱標聽到這消息也下意識驚叫出聲:
“真的成了?”
“陛下!曹國公傳來消息,已經校驗過,確實能安全運輸,隻要把管道埋在地下便能運到任何地方。
不過有個缺點,那就是遇到地龍翻身容易破壞管道。”
“去請父皇和太子過來,還有把方學士、戶部、工部尚書請過來。”
“是!”
朱標從桌案上一堆書的最底下抽出一張紙,看著紙上方時給他描繪的場景,朱標心潮澎湃:
‘真的可以!四川那邊的布置真用上了!那麽西邊的布置完全可以實現!’
想到這,朱標忍不住站起身,臉上盡顯興奮之色。
他知道一旦天然氣可以運到全國各地,整個大明將會更上一層,單單天然氣管道鋪設將會讓大量百姓受益。
片刻後,朱元璋率先趕來,和他一起來的還有馬皇後和朱雄英。
“標兒,消息可是真的,四川的火井真能運動應天,還能連續燒半個月?”
“曹國公不會拿這種事開玩笑,一會兒就會帶人過來。”
“嘿嘿嘿!”
朱元璋咧嘴一笑:“咱就知道咱是天命之子,以後咱也是唐太宗那樣的皇帝,明君典範!
有了這東西,若還有百姓凍死,咱還是趁早自殺算了!”
“重八!這是標兒的功勞,別搶!”
“什麽他的功勞?是咱下的令!”
朱元璋撇了撇嘴:“他現在的名聲比咱還要好,這點功勞給咱怎麽了?”
“你能要點臉嗎?”
“有什麽用?能吃嗎?”
“你是皇帝你不要臉?下麵臣子有樣學樣怎麽辦?”
“咱早就不是皇帝了!妹子,你別說了,這功勞咱要定了。
標兒他還小,擔不起這麽大功勞!哈哈哈哈……”
馬皇後翻了個白眼,不再勸說,反正朱元璋說的也沒用,史書上該怎麽記載還是會怎麽記載,誰也搶不走。
“爹、……”
話剛出口,門口響起雜亂的腳步聲,隻見李景隆等人一同出現。
朱標掃了眼,在最後麵看到兩個陌生的身影。
“拜見太上皇,太後……”
“免了!”
朱標坐迴自己位置上緩緩開口:“曹國公,人帶來了嗎?東西校驗過嗎?”
“陛下,臣讓人先鋪設在膳房中,那些廚子用這東西燒菜期間沒遇到任何問題。
臣身後兩位舉人便是此次鑽研出筧管的大才!”
“舉人?”
所有人都一臉訝異打量著兩人,朱元璋更是發出疑問:
“大明近些年到處都缺讀書人,你們不去科舉怎麽跑去鑽研這東西了?”
“學生能考中舉人已是祖上積德,哪敢奢侈考上進士。
同是為朝廷效力,還不如去格物致知,說不定能鑽研出一些利國利民的東西。
所幸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弄出新的筧管和天然氣容器,總算不辜負光陰。”
“說的好!”
朱元璋拍了下大腿:“哈哈哈,讀書人就該是這樣子,隻要能為國出力,哪裏都一樣。
當初咱邀請孔論迴京做官,他也這麽認為,所以說大明讀書人遠超曆朝曆代。
標兒,這兩個都是大才,你得護著留給大孫,不能讓那些利欲熏心之輩給害了。”
“兒子知道!”
隨意應了聲,朱標看向兩人:“圖紙可帶上?以大明現在的技藝能否鋪設整個大明。”
李席微微一愣,隨後雙手呈上圖紙:
“陛下,這是圖紙,管道可以重複利用,造價也不貴。
盡管如此,若要鋪設整個大明所需要的礦石、錢財都是海量的。
最重要的是以目前大明鋼鐵產量和工匠數量,無法做到鋪設全大明。”
朱標接過圖紙隨意看了眼,隨後目光轉向方時:
“方學士,你覺得如何?”
“四川安嶽縣此地早已準備多時,不若先在那地方試行?
若是可以,剛好可以通過修路順便將管道埋入地下。”
“方學士,戶部可沒有那麽多錢財一下子鋪設整個大明。”
麵對戶部尚書茹太素的問題,方時微微一笑:
“慢慢來,十年不行就二十年,陛下和我都還年輕!”
“無恥小人,你這什麽意思?二十年後我墳頭草都一丈高了。”
“瞧你說的,小子我會給你掃墓的!”
“重點是這個嗎?”
“對對對,小子糊塗了!”
方時連連點頭:“我的意思是說,可以先從各個大城開始,然後收取天然氣費用。
再用收取的費用去鋪設管道,沒必要急於一時。”
“能不能像修路一樣找商人鋪設?然後將天然氣的利潤分給他們。”
“不行!”
方時果斷開口:“民生物資必須掌控在朝廷手中,茹尚書,不要去挑戰人性。”
“自然!若不能做到這種程度,火井再多也不夠大明百姓使用。
易經言:澤上有水,節;君子以製數度,議德行。
身為讀書人,得為後人留下些東西,不能自己把所有福都享受完!”
“好好好!”
李景隆圍繞著鋼管裝置不停轉圈圈,越看越滿意:
“這麽說,隻要鋼管足夠,曹國公府以後都可以不用柴火了!”
“不僅如此,還可以在府裏弄個溫泉,可以有源源不斷的熱水。
不過學生不建議這麽做,太招人恨了!”
“你確定能燒半個月,別半個時辰就燒完了!”
王夢拍著胸脯,一臉自信:“學生今天起就睡這了,若是不能燒半個月,學生自刎歸天!”
“不!”
李景隆搓了搓手,有了閥門這個東西,就足夠證明王夢兩人的價值:
“無需如此!你們先進府裏洗漱一下,一會跟我進宮見陛下。
對了,帶上圖紙!若是你們沒騙人,這賢士玉肯定少不了!”
短短一句話將在場眾人炸的腦中嗡嗡作響,李席喃喃開口:
“賢士玉?不是銀兩嗎?不是邸報宣傳嗎?
那東西也能拿到嗎?整個大明不就隻有一塊?”
“那我們錢是不是沒了?”
“啪!你就是個傻子,那是賢士玉,東家要是真得到這東西,天下所有人都會上趕著送錢。”
“就是!那是玉嗎?那是名留青史,是後代子孫的保護罩,你現在出去說一聲我東家有賢士玉,你看哪個敢欺負你。”
“……”
李席、王夢兩人相互對視一眼,隨後快速衝進曹國公府:
“國公爺稍待片刻,我們馬上來!”
曹國公府外的消息很快傳到朱標耳中,一向沉穩的朱標聽到這消息也下意識驚叫出聲:
“真的成了?”
“陛下!曹國公傳來消息,已經校驗過,確實能安全運輸,隻要把管道埋在地下便能運到任何地方。
不過有個缺點,那就是遇到地龍翻身容易破壞管道。”
“去請父皇和太子過來,還有把方學士、戶部、工部尚書請過來。”
“是!”
朱標從桌案上一堆書的最底下抽出一張紙,看著紙上方時給他描繪的場景,朱標心潮澎湃:
‘真的可以!四川那邊的布置真用上了!那麽西邊的布置完全可以實現!’
想到這,朱標忍不住站起身,臉上盡顯興奮之色。
他知道一旦天然氣可以運到全國各地,整個大明將會更上一層,單單天然氣管道鋪設將會讓大量百姓受益。
片刻後,朱元璋率先趕來,和他一起來的還有馬皇後和朱雄英。
“標兒,消息可是真的,四川的火井真能運動應天,還能連續燒半個月?”
“曹國公不會拿這種事開玩笑,一會兒就會帶人過來。”
“嘿嘿嘿!”
朱元璋咧嘴一笑:“咱就知道咱是天命之子,以後咱也是唐太宗那樣的皇帝,明君典範!
有了這東西,若還有百姓凍死,咱還是趁早自殺算了!”
“重八!這是標兒的功勞,別搶!”
“什麽他的功勞?是咱下的令!”
朱元璋撇了撇嘴:“他現在的名聲比咱還要好,這點功勞給咱怎麽了?”
“你能要點臉嗎?”
“有什麽用?能吃嗎?”
“你是皇帝你不要臉?下麵臣子有樣學樣怎麽辦?”
“咱早就不是皇帝了!妹子,你別說了,這功勞咱要定了。
標兒他還小,擔不起這麽大功勞!哈哈哈哈……”
馬皇後翻了個白眼,不再勸說,反正朱元璋說的也沒用,史書上該怎麽記載還是會怎麽記載,誰也搶不走。
“爹、……”
話剛出口,門口響起雜亂的腳步聲,隻見李景隆等人一同出現。
朱標掃了眼,在最後麵看到兩個陌生的身影。
“拜見太上皇,太後……”
“免了!”
朱標坐迴自己位置上緩緩開口:“曹國公,人帶來了嗎?東西校驗過嗎?”
“陛下,臣讓人先鋪設在膳房中,那些廚子用這東西燒菜期間沒遇到任何問題。
臣身後兩位舉人便是此次鑽研出筧管的大才!”
“舉人?”
所有人都一臉訝異打量著兩人,朱元璋更是發出疑問:
“大明近些年到處都缺讀書人,你們不去科舉怎麽跑去鑽研這東西了?”
“學生能考中舉人已是祖上積德,哪敢奢侈考上進士。
同是為朝廷效力,還不如去格物致知,說不定能鑽研出一些利國利民的東西。
所幸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弄出新的筧管和天然氣容器,總算不辜負光陰。”
“說的好!”
朱元璋拍了下大腿:“哈哈哈,讀書人就該是這樣子,隻要能為國出力,哪裏都一樣。
當初咱邀請孔論迴京做官,他也這麽認為,所以說大明讀書人遠超曆朝曆代。
標兒,這兩個都是大才,你得護著留給大孫,不能讓那些利欲熏心之輩給害了。”
“兒子知道!”
隨意應了聲,朱標看向兩人:“圖紙可帶上?以大明現在的技藝能否鋪設整個大明。”
李席微微一愣,隨後雙手呈上圖紙:
“陛下,這是圖紙,管道可以重複利用,造價也不貴。
盡管如此,若要鋪設整個大明所需要的礦石、錢財都是海量的。
最重要的是以目前大明鋼鐵產量和工匠數量,無法做到鋪設全大明。”
朱標接過圖紙隨意看了眼,隨後目光轉向方時:
“方學士,你覺得如何?”
“四川安嶽縣此地早已準備多時,不若先在那地方試行?
若是可以,剛好可以通過修路順便將管道埋入地下。”
“方學士,戶部可沒有那麽多錢財一下子鋪設整個大明。”
麵對戶部尚書茹太素的問題,方時微微一笑:
“慢慢來,十年不行就二十年,陛下和我都還年輕!”
“無恥小人,你這什麽意思?二十年後我墳頭草都一丈高了。”
“瞧你說的,小子我會給你掃墓的!”
“重點是這個嗎?”
“對對對,小子糊塗了!”
方時連連點頭:“我的意思是說,可以先從各個大城開始,然後收取天然氣費用。
再用收取的費用去鋪設管道,沒必要急於一時。”
“能不能像修路一樣找商人鋪設?然後將天然氣的利潤分給他們。”
“不行!”
方時果斷開口:“民生物資必須掌控在朝廷手中,茹尚書,不要去挑戰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