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在路上看到有些百姓過得豬狗不如,有些地方百姓一天勞作隻能得到一頓飽飯。


    一路上走走停停,朱元璋等人來到雲南武定府。


    剛到武定府城門口,朱元璋便看到一個麵容黝黑的讀書人,帶著一群孩童快步向城門口趕去。


    “這是第幾波了?”


    “第五波了!”


    朱元璋想了一會,決定上前問問:


    “走!我們去問問看,這些孩童到底是幹什麽?”


    話落,朱元璋快步上前攔下讀書人:


    “敢問先生,這些孩童來府城是幹嘛?今天老夫都看到很多次,實在好奇。”


    讀書人躬身行禮:“學生孔論有禮了,這些孩童都是參與三年一次的考核。


    隻有考核通過,他們才能得到朝廷資助,才能免費讀書。


    老丈既是第一次來雲南,何不跟吾等進入府城看看。


    今日府城內不僅有武定府各地學子,還有各地商人。


    最重要,這季節還是采摘蘑菇的季節,府城內有各種各樣的蘑菇,每種都鮮美異常。”


    “孔論?”


    朱元璋愣了下,他總覺得這名字好熟悉,半晌之後才反應過來:


    “你是曲阜孔家?前些年你還上過邸報。


    沒想到先生不忘初心,一直在此貧苦之地教化百姓,實在讓人佩服。”


    孔論輕輕搖頭:“比起在貴州山區的同窗,學生實在好太多了。”


    “衍聖公爵位已經被上皇褫奪,先生心中可有不甘?”


    “為何不甘?”


    孔論輕笑出聲:“有人追求富貴,有人追求名聲,自然也有人追求聖人之道。


    曲阜或許有人追求權利富貴,可我不是,我不會因此不甘。


    老丈……”


    “殺人了!殺人了!”


    話音未落,城門口一個茶攤旁,中年男子跪在地上哭天喊地,其身前還躺著一個老頭,手在空中揮舞,嘴裏時不時發出咯咯咯的笑聲。


    一個孩童忍不住罵出聲:“真想揍他一頓,他爹都說沒事,就他天天訛人。”


    “就是,誰不是天天這樣,他這是欺負那茶攤老板不是雲南人。”


    “……”


    通過孩童們的議論聲,朱元璋知道大概的事件經過,這讓他瞠目結舌:


    “都中毒了,你們還吃?”


    “又不會死人,不吃蘑菇這輩子算是白活了。”


    “真不會死人?”


    “那倒不是,總有幾個人心急,沒煮熟就吃。”


    “那不也是被毒死?”


    “說什麽呢?大米沒煮熟能吃嗎?你不得被噎死,你能說大米有毒嗎?”


    “就是!老丈一把年紀連這點道理都不懂,白活這麽久時間。”


    “居然說蘑菇有毒,我看你才有毒!”


    “老師,快走吧!跟這種人待久了,我都覺得肯定考不上!”


    “是啊!快走吧!別被影響了!”


    “方布政使曾說過,腦殘是一種病,這種病像瘟疫一樣,會傳染給他人,老師我害怕。”


    “……”


    “閉嘴!你們的禮儀呢?”


    孔論對著朱元璋訕訕一笑,隨後躬身一拜:


    “考核時間快到了,學生告辭,有緣再見。”


    望著眾孩童離去的背影,朱元璋一時之間沒反應過來:


    “妹子!咱是不是又被罵了?什麽叫腦殘?腦袋殘廢了?”


    馬皇後忍著笑,輕聲開口:“重八,你沒看到這些孩童穿著與大明百姓不同嗎?”


    “土人都這樣,這有什麽奇怪?”


    “可這些孩童個個都會說官話,而且我剛剛看了,這些孩童中還有小女孩,你知道這代表什麽嗎?”


    “代表什麽?”


    “代表隻要這女孩出嫁,她生的娃娃以後都會說官話。


    一路走來,你也看到雲南百姓對大明並無厭惡之心,這都是孔論他們的功勞。”


    朱元璋眼神一亮:“方小子真做到了,雲南百姓早晚會真正成為大明百姓。


    看來,咱要給沐英換個封地。”


    忽然,朱元璋臉色一變:“不對呀!妹子,你別轉移話題,他們剛剛是不是罵咱了?”


    “人都走了!罵了又如何?”


    馬皇後拉起朱雄英的手,頭也不迴往府城走去:


    “雄英,祖母帶你去吃蘑菇,能讓藍玉念念不忘的東西,是不是真那麽美味。”


    “祖母,你能不能別牽我的手,我已經長大了!”


    “胡說!你還沒成婚怎麽算長大?”


    一行人進入府城後被其繁華震撼住了,隻見大街上人來人往,各種商店應有盡有,還不時能看到一輛輛拉貨的驢車經過。


    酒樓中讀書人在高談闊論,茶攤上百姓們對著邸報指點江山,布店中有人在討價還價。


    看著眼前一幕幕,朱元璋發出一聲感慨:


    “武定府此地多山,一向貧苦,沒想到短短幾年就成了這模樣。


    咱看到了楊家糧鋪、林家酒坊,想來這兩家出力甚多。


    走吧!先去吃飯,吃完再到學校逛逛,看看學子們的情況。”


    眾人隨意找了個酒樓,剛到二樓便聽到讀書人的議論聲:


    “緬國時不時派人到孟定府騷擾,若我為官,必上疏陛下,讓大明將士給其一個教訓,讓其不敢犯邊。”


    “根本不需要,那些靠近孟定府早被刀知府砍了,哪輪得到你。”


    “不是還進犯四川,像緬國這種不知死活的,就應該亡其國、滅其種、絕其宗廟。”


    “絕個屁,邸報上都說了,接下來大明要休養生息、發展民生,不會輕易動武。”


    “為什麽?大明不是多出交趾和遼東兩座糧倉,完全可以繼續用兵。


    烏斯藏、西域還沒收迴,九真郡也還沒收迴,怎麽能在這時候停止用兵。


    遼東都打下,朝廷不會不知道這兩個地方的重要性!”


    “有朵甘緩衝還有茶馬道存在,烏斯藏暫時不會出現問題。


    我們能想到,朝廷諸公怎麽會想不到?”


    “唉!希望我有生之年能像王玄策那樣,如此才不枉此生。”


    “你何不學漢使穀吉?”


    “有道理!我一人換一個國家滅亡,怎麽看我都能名留青史!”


    “等你考中科舉再說!”


    “笑話!如今正是用人之時,若這時候都考不上,我也不用讀書,趁早自殺算了。”


    “……”


    朱元璋暗暗點頭,覺得雲南讀書人還是不錯,知道烏斯藏的重要性,還知道朵甘和茶馬道的作用。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讀書人一點也不怕死,他相信,照這麽發展下去,大明早晚會成為比大漢、大唐還強大的存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小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小夕並收藏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