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侍郎沒有在意,淡淡開口:“幫什麽忙?我在戶部、可不是工部!”
“今年,思遠想留下二十萬兩稅銀來修路,希望李侍郎能夠在茹尚書那邊美言幾句。”
“噗……”
李侍郎噴出一口茶水,滿臉不可思議:
“你說多少?二十萬兩?曹縣什麽時候有這麽多稅收?”
陳學也適時露出狐疑之色:“這很多嗎?商人林易一個人就拿出二十萬兩補齊稅收。
像楊家、趙家等等都拿了不下十萬兩,更何況一縣之地。
曹縣從三年前開始,就是一直上繳四十萬兩稅銀。”
話到這,林易頓了頓,語氣中說不出的驚歎:
“曹縣百姓現在可不是隻種地,大多還在酒坊、花坊、陶瓷坊、魚塘打工。
這麽說吧!曹縣百姓種糧是為了繳納稅收,不是為了填飽肚子,他們靠釀酒、打工為生。
連曹縣地主都不收土地了,轉而去建造酒坊、花坊。”
“土地都沒人要了?”
“誰也不是傻子!雲南之政他們都知道,更何況花坊什麽的更賺錢,要土地幹什麽?”
李侍郎麵色漸漸變得凝重:“在戶部的賬上,曹縣稅銀一直沒漲過。
除了林易的二十萬稅銀,其他商人的稅銀也沒見到過。
你讓思遠把奏疏送到我這裏,我替他轉交給茹尚書。”
“什麽?”
陳學驚叫出聲:“這怎麽可能!如果曹縣被人貪了,那河南必定也沒了!”
“河南年年大水,能有什麽?”
“林家的生意大多都在河南,雖然那邊工坊少,可去那邊的商人不比曹縣少。”
李侍郎深吸口氣,表情變得異常嚴肅:
“此事你別管!我會跟茹尚書說。”
“多謝李侍郎!學生告退。”
等陳學走後,李侍郎目露興奮之色,嘴角不自覺開始上揚:
[唐庸,你這個左侍郎坐到頭了,這麽多稅銀你該死幾次啊!]
[先派人去曹縣看看,若是真的,我也把土地賣了,去河南那邊弄個工坊,升官發財就在今朝。]
[最近茹尚書一直在宋元兩朝的海貿情況,這些工坊產出的物品將來一定會賣到海外。]
想到這,李侍郎舔了舔嘴唇,眼中滿是精光,心中瞬間有了決定。
“來人,給我遞個帖子給工部侍郎薛源。”
“是!”
方時要的就是這種效果,讓這些反對派自願變成支持派,盡管這樣會變法派中出現大量貪官汙吏,卻能順利開啟變法。
至於會不會因為這些而導致變法失敗,方時並不擔心,他早有辦法反製。
此時的方時並不知道李侍郎為了拉下唐庸,正在瘋狂找幫手。
看著眼前金發碧眼的白種人,方時想到一個詞:盎格魯撒克遜!
“王二公子,這個色目人哪裏來的?你帶他迴京幹什麽?”
王政還未開口,一旁的金發碧眼率先出聲:
“我叫泰勒,來自英格蘭。”
“咦?”
方時有些驚訝:“你會說大明官話?哪裏學的?”
“跟真臘國的一個商人學,學了三年。我來這裏,是想購買大明的火器,幫助英格蘭打贏法蘭西。”
[英法百年戰爭?此時的英國還處於封建農奴製,好像還有一個起義!]
方時搖了搖頭:“一個隻會壓榨百姓的國度,沒資格得到火器,更沒資格得到大明的幫助。
更何況你我兩國相隔萬裏,幫助英格蘭對大明有什麽好處?”
泰勒大急:“方司柬,我有英格蘭到真臘國的航海圖,我國還有白銀,隻要大明能夠給予幫助,航海圖我雙手奉上。”
方時眉頭微微一皺,眼神不滿看著王政:
“你可知道這兩國戰爭已經打了幾十年,再打幾十年也說不定。
相隔萬裏之遙,哪怕有航海圖,以大明目前的船隻,想要穿越茫茫大海也很危險。
你若是單單為了航海圖,在真臘待那麽多天,那我隻能向定遠侯提議,讓你去當個紈絝子弟。”
不是方時看不起英國,是這時候的英國沒什麽地方能讓人看的起。
說句難聽的話,哪怕英國把整片領土送過來,方時都不想要,他也怕黑死病。
王政對著泰勒揮揮手:“你先下去,我跟方司柬談談!”
“是!”
等泰勒走後,王政開口勸說:
“方司柬,戰爭啊!大量白銀啊!這能賺多少錢?”
“倭國白銀多的是,那邊也處於戰爭,你要不要分一杯羹?”
方時翻了個白眼:“別看英格蘭、法蘭西兩國一直在打戰,充其量就是大明兩個布政司在打,還不如倭國呢!
他要想賺錢,大明可以給他們一些商品,火器想都不要想。
我跟你實話實說,等元廷滅了,遼東迴來後,大明會發展民生,戰爭要暫時停止。
不過周邊國家要一直戰亂,至於像英格蘭這種距離萬裏之遙的國度,大明不準備插手。”
“航海圖也不要了?我看過,那一看就是真的。”
“給他一些商品,把航海圖拿過來,或者找人殺人越貨。
想要火器也可以,除非你能找來法蘭西人,一人賣一些,反正我不想他們停止戰爭,最好打個幾百年。”
王政嘴角一抽,不愧是你,毫無仁義可言,不過想到自己從泰勒那邊得到的消息,還是想再勸勸。
“方司柬,那條路上有很多昆侖奴,我們抓點迴來修路不好嗎?”
方時長歎一聲:“你以為修路是幹什麽?既是為了讓災民活的下去,不至於造反,也是為了以後大明發展。
昆侖奴那邊會去,不是這個時候去。
還是那句話,大明接下來要讓百姓吃飽穿暖,你讓昆侖奴過來修路,大明百姓去哪裏賺錢。”
“唉!我以為找到寶貝,原來是個雞肋!”
“那倒不一定,讓他去沿海教船員英格蘭語言和風土民情,早晚有一天大明艦隊會去那邊。”
“行,我去安排!”
說到這,王政一臉為難的開口:“方司柬,什麽時候對倭國動手?我知道浙江商人可是去倭國。”
方時滿頭黑線:“你想要倭國白銀?我怎麽就沒發現你這麽貪財呢?倭國那邊我根本沒有心思。”
王政撇撇嘴:“你別忽悠我,你要是對倭國沒想法,就不會讓浙江商人去,還讓錦衣衛隨行。
你就告訴,我接下來該怎麽準備,才能從倭國分一些功勞。”
“別問我,問信國公去!”
話落,不等王政有所反應,方時起身離開。
一個狗屁色目人,還浪費這麽多時間,他實在搞不懂王政在想什麽。
“今年,思遠想留下二十萬兩稅銀來修路,希望李侍郎能夠在茹尚書那邊美言幾句。”
“噗……”
李侍郎噴出一口茶水,滿臉不可思議:
“你說多少?二十萬兩?曹縣什麽時候有這麽多稅收?”
陳學也適時露出狐疑之色:“這很多嗎?商人林易一個人就拿出二十萬兩補齊稅收。
像楊家、趙家等等都拿了不下十萬兩,更何況一縣之地。
曹縣從三年前開始,就是一直上繳四十萬兩稅銀。”
話到這,林易頓了頓,語氣中說不出的驚歎:
“曹縣百姓現在可不是隻種地,大多還在酒坊、花坊、陶瓷坊、魚塘打工。
這麽說吧!曹縣百姓種糧是為了繳納稅收,不是為了填飽肚子,他們靠釀酒、打工為生。
連曹縣地主都不收土地了,轉而去建造酒坊、花坊。”
“土地都沒人要了?”
“誰也不是傻子!雲南之政他們都知道,更何況花坊什麽的更賺錢,要土地幹什麽?”
李侍郎麵色漸漸變得凝重:“在戶部的賬上,曹縣稅銀一直沒漲過。
除了林易的二十萬稅銀,其他商人的稅銀也沒見到過。
你讓思遠把奏疏送到我這裏,我替他轉交給茹尚書。”
“什麽?”
陳學驚叫出聲:“這怎麽可能!如果曹縣被人貪了,那河南必定也沒了!”
“河南年年大水,能有什麽?”
“林家的生意大多都在河南,雖然那邊工坊少,可去那邊的商人不比曹縣少。”
李侍郎深吸口氣,表情變得異常嚴肅:
“此事你別管!我會跟茹尚書說。”
“多謝李侍郎!學生告退。”
等陳學走後,李侍郎目露興奮之色,嘴角不自覺開始上揚:
[唐庸,你這個左侍郎坐到頭了,這麽多稅銀你該死幾次啊!]
[先派人去曹縣看看,若是真的,我也把土地賣了,去河南那邊弄個工坊,升官發財就在今朝。]
[最近茹尚書一直在宋元兩朝的海貿情況,這些工坊產出的物品將來一定會賣到海外。]
想到這,李侍郎舔了舔嘴唇,眼中滿是精光,心中瞬間有了決定。
“來人,給我遞個帖子給工部侍郎薛源。”
“是!”
方時要的就是這種效果,讓這些反對派自願變成支持派,盡管這樣會變法派中出現大量貪官汙吏,卻能順利開啟變法。
至於會不會因為這些而導致變法失敗,方時並不擔心,他早有辦法反製。
此時的方時並不知道李侍郎為了拉下唐庸,正在瘋狂找幫手。
看著眼前金發碧眼的白種人,方時想到一個詞:盎格魯撒克遜!
“王二公子,這個色目人哪裏來的?你帶他迴京幹什麽?”
王政還未開口,一旁的金發碧眼率先出聲:
“我叫泰勒,來自英格蘭。”
“咦?”
方時有些驚訝:“你會說大明官話?哪裏學的?”
“跟真臘國的一個商人學,學了三年。我來這裏,是想購買大明的火器,幫助英格蘭打贏法蘭西。”
[英法百年戰爭?此時的英國還處於封建農奴製,好像還有一個起義!]
方時搖了搖頭:“一個隻會壓榨百姓的國度,沒資格得到火器,更沒資格得到大明的幫助。
更何況你我兩國相隔萬裏,幫助英格蘭對大明有什麽好處?”
泰勒大急:“方司柬,我有英格蘭到真臘國的航海圖,我國還有白銀,隻要大明能夠給予幫助,航海圖我雙手奉上。”
方時眉頭微微一皺,眼神不滿看著王政:
“你可知道這兩國戰爭已經打了幾十年,再打幾十年也說不定。
相隔萬裏之遙,哪怕有航海圖,以大明目前的船隻,想要穿越茫茫大海也很危險。
你若是單單為了航海圖,在真臘待那麽多天,那我隻能向定遠侯提議,讓你去當個紈絝子弟。”
不是方時看不起英國,是這時候的英國沒什麽地方能讓人看的起。
說句難聽的話,哪怕英國把整片領土送過來,方時都不想要,他也怕黑死病。
王政對著泰勒揮揮手:“你先下去,我跟方司柬談談!”
“是!”
等泰勒走後,王政開口勸說:
“方司柬,戰爭啊!大量白銀啊!這能賺多少錢?”
“倭國白銀多的是,那邊也處於戰爭,你要不要分一杯羹?”
方時翻了個白眼:“別看英格蘭、法蘭西兩國一直在打戰,充其量就是大明兩個布政司在打,還不如倭國呢!
他要想賺錢,大明可以給他們一些商品,火器想都不要想。
我跟你實話實說,等元廷滅了,遼東迴來後,大明會發展民生,戰爭要暫時停止。
不過周邊國家要一直戰亂,至於像英格蘭這種距離萬裏之遙的國度,大明不準備插手。”
“航海圖也不要了?我看過,那一看就是真的。”
“給他一些商品,把航海圖拿過來,或者找人殺人越貨。
想要火器也可以,除非你能找來法蘭西人,一人賣一些,反正我不想他們停止戰爭,最好打個幾百年。”
王政嘴角一抽,不愧是你,毫無仁義可言,不過想到自己從泰勒那邊得到的消息,還是想再勸勸。
“方司柬,那條路上有很多昆侖奴,我們抓點迴來修路不好嗎?”
方時長歎一聲:“你以為修路是幹什麽?既是為了讓災民活的下去,不至於造反,也是為了以後大明發展。
昆侖奴那邊會去,不是這個時候去。
還是那句話,大明接下來要讓百姓吃飽穿暖,你讓昆侖奴過來修路,大明百姓去哪裏賺錢。”
“唉!我以為找到寶貝,原來是個雞肋!”
“那倒不一定,讓他去沿海教船員英格蘭語言和風土民情,早晚有一天大明艦隊會去那邊。”
“行,我去安排!”
說到這,王政一臉為難的開口:“方司柬,什麽時候對倭國動手?我知道浙江商人可是去倭國。”
方時滿頭黑線:“你想要倭國白銀?我怎麽就沒發現你這麽貪財呢?倭國那邊我根本沒有心思。”
王政撇撇嘴:“你別忽悠我,你要是對倭國沒想法,就不會讓浙江商人去,還讓錦衣衛隨行。
你就告訴,我接下來該怎麽準備,才能從倭國分一些功勞。”
“別問我,問信國公去!”
話落,不等王政有所反應,方時起身離開。
一個狗屁色目人,還浪費這麽多時間,他實在搞不懂王政在想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