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孔那邊也得安撫,這次南孔子弟為守城而死的不是一個兩個。
想了半天,朱元璋也沒有想出該如何處理曲阜孔家,孔訥肯定要死。
他在糾結要不要趁此機會,把孔家爵位給去除了,或者說把孔聖人的爵位給去除。
“把方小子給咱叫來!”
“是!”
一刻鍾後,方時匆匆趕來,還未喘口氣,便聽到朱元璋淡淡的聲音:
“曲阜賣國,孔聖人的爵位還該不該給。”
方時眼神一亮:“真的?太好了!”
朱元璋滿頭黑線:“你要不要聽聽自己在說什麽?”
“臣的意思是趁此機會讓聖人成神,爵位哪裏有成神好?
大唐有淩煙閣,大明也該有封神榜。”
“你的意思是,讓孔聖成為像佛祖一樣的存在?”
方時鄭重點頭:“不僅孔聖,還有盤古、伏羲、女媧、炎黃二帝、蚩尤等等。
還可以將曆代忠義之士放入其中,如關羽、諸葛丞相、嶽飛等等!
孔家爵位直接去除必然引起讀書人公憤,不過南孔子弟在此次元軍入侵中做出極大貢獻,可以給南孔重新封個爵位。
曲阜孔家子弟在各地教學,也需要宣承部大量宣揚,讓天下百姓知道大明就事論事,從不針對任何人。”
“聖人後裔變成神的後裔?”
朱元璋愣半晌才反應過來:“不對,按你這麽搞,女媧造人,所有人不都是神的後裔?”
“對啊!都是一家人,陛下是族長,太子是少族長,是管理大明這個大家族。
皇家是嫡係,其他都是旁係,聖人後裔也是旁係,哪有資格對他人指手畫腳。”
“不行!”
朱元璋果斷搖頭:“這不是給他們造反的理由嗎?”
“什麽理由?”
方時裝出一副懵懂的表情:“家族傳承無非立嫡立賢,不管哪種都輪不到旁係。
先不說陛下有二十多個皇子,單單太子已有四子,一個再誕下四子,就有十六個。
這麽多子嗣,就沒有賢明之君?更何況陛下已經定下禮法,連普通百姓家也是嫡長子繼承製,誰敢違反?”
“若後輩個個都是混蛋怎麽辦?”
方時滿頭黑線,他知道這是朱元璋在耍他,卻也隻能輕聲迴應:
“陛下!二十多個皇子,一人生兩子,就是五十人,過個二十年再翻一倍就是一百人,過個一兩百年,那就是數萬人?
這還隻是兩個,要是三個、四個,或者像陛下一樣二十多個呢?這麽多……”
“等等!”
朱元璋猛得瞪大雙眼:“你剛剛說一兩百年後,咱的子孫後代有數萬人?”
“是啊!怎麽了?”
朱元璋攤開手掌開始算,越算臉色越難看:
[這不行!單單減少還不夠,咱得想個辦法斷掉,不然這大明再富有都得敗光。]
[難怪標兒一直讓咱減少王府俸祿,還支持老五去學醫,還要他傳承下去。]
[這他娘要是天天躲在封地生孩子玩,標兒以後要不要給他們加祿米?]
見朱元璋緊皺眉頭思索,方時也不敢出聲打擾,他根本沒往親王祿米上去想,在他看來朱元璋早有打算,畢竟史書上都記載了秦晉燕三王後麵年俸都降了。
等方時腳快站麻之時,朱元璋才悠悠開口:
“若將來皇族子嗣達到上百萬之眾,君王該如何做?”
???
方時一臉懵逼,什麽意思?老朱沒想過?
“怎麽?你不知道?”
“臣覺得像普通家族一樣分家即可,如分封秦王到陝西,秦王後代多少子嗣,有多少家產,那隻能秦王去負責。”
“若後代子孫不肖,那咱的後代還不得和咱一樣去當乞丐。”
方時滿頭黑線,總覺得老朱在耍他,不自覺露出幽怨的眼神:
“陛下,別說他們是皇家後代,哪怕他們是蒙元後裔,隻要認可大明,朝廷便會想盡一切辦法,讓能吃飽穿暖。
陛下,你該相信太子殿下和皇長孫殿下,更應該相信自己。
皇長孫殿下文武雙全,自信非凡,還能聽進去他人之言,假以時日必然超越漢宣帝。”
“哈哈哈……”
朱元璋洪亮的笑聲在奉天殿中迴蕩:
“沒錯!咱的標兒是超越漢文帝,咱的大孫也定能超越漢宣帝。”
緊接著,朱元璋神色變得嚴肅:“方小子,你一直把往聖拉高,把咱的地位拉低這是為何?”
方時深吸一口氣,心中暗暗歎息:
[不愧是老朱,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若不解釋好,這條小命定然沒了。]
“因為天下變了,君使臣、臣使民的那一套行不通了。
曆朝曆代造反頻頻,君威、官威早已蕩然無存。
君王者隻有走下神壇,親近百姓,讓百姓認可,才能得到民心。
隻要民心所向,哪怕將來有權臣作亂,這天下百姓也永遠站在君王身邊,即使這個君王什麽都不懂。
對於臣子君王需恩威並重,對於百姓,君王隻能親近,懲罰也隻能由律法來。
陛下能這麽快得到天下民心,除了事事為百姓著想外,更因為陛下出身貧寒,讓他們覺得君王原來也是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
也隻有如此才符合天心即民心!”
聽到這,朱元璋想起自己的經曆,喃喃自語:
“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
不一會兒,朱元璋抬頭看向方時:“你說的沒錯,人間之事人間管,神就高高掛起,享受後人供奉即可。
你去做你的事,咱已經和九江交代了,他會盡全力幫你。”
“臣告退。”
[民為乾、當自強不息;朝廷為坤、當厚德載物!這哪裏是讓咱親民,這是讓咱把百姓高高抬起。]
結合雲南的情況,朱元璋很快便想到方時要做什麽,不過現在的他並不在意。
若是最初,朱元璋定會毫不猶豫殺了方時,還會株連九族。
經過康泰屠村、藍複救災、福建國中國、浙商和曲阜賣國等等事,他早在不經意間改變自己的想法。
望著方時遠去的背影,朱元璋心中暗歎一聲:
[等遼東迴來就退位,然後帶著妹子和雄英到處逛逛,看看親民可不可行。]
[若是可行,咱就開個頭,寫到皇明祖訓上。]
朱元璋的想法很簡單,一代親民、一代治國、一代拉攏軍心。
隨著時間推移,方時的想法早晚都會被朱元璋和朱標發現。
方時也明白不可能瞞一輩,他如今一直在潛移默化,讓朱元璋和朱標慢慢接受。
出宮後的方時,第一時間前往曹國公府,迴來這麽久是時候開啟計劃。
想了半天,朱元璋也沒有想出該如何處理曲阜孔家,孔訥肯定要死。
他在糾結要不要趁此機會,把孔家爵位給去除了,或者說把孔聖人的爵位給去除。
“把方小子給咱叫來!”
“是!”
一刻鍾後,方時匆匆趕來,還未喘口氣,便聽到朱元璋淡淡的聲音:
“曲阜賣國,孔聖人的爵位還該不該給。”
方時眼神一亮:“真的?太好了!”
朱元璋滿頭黑線:“你要不要聽聽自己在說什麽?”
“臣的意思是趁此機會讓聖人成神,爵位哪裏有成神好?
大唐有淩煙閣,大明也該有封神榜。”
“你的意思是,讓孔聖成為像佛祖一樣的存在?”
方時鄭重點頭:“不僅孔聖,還有盤古、伏羲、女媧、炎黃二帝、蚩尤等等。
還可以將曆代忠義之士放入其中,如關羽、諸葛丞相、嶽飛等等!
孔家爵位直接去除必然引起讀書人公憤,不過南孔子弟在此次元軍入侵中做出極大貢獻,可以給南孔重新封個爵位。
曲阜孔家子弟在各地教學,也需要宣承部大量宣揚,讓天下百姓知道大明就事論事,從不針對任何人。”
“聖人後裔變成神的後裔?”
朱元璋愣半晌才反應過來:“不對,按你這麽搞,女媧造人,所有人不都是神的後裔?”
“對啊!都是一家人,陛下是族長,太子是少族長,是管理大明這個大家族。
皇家是嫡係,其他都是旁係,聖人後裔也是旁係,哪有資格對他人指手畫腳。”
“不行!”
朱元璋果斷搖頭:“這不是給他們造反的理由嗎?”
“什麽理由?”
方時裝出一副懵懂的表情:“家族傳承無非立嫡立賢,不管哪種都輪不到旁係。
先不說陛下有二十多個皇子,單單太子已有四子,一個再誕下四子,就有十六個。
這麽多子嗣,就沒有賢明之君?更何況陛下已經定下禮法,連普通百姓家也是嫡長子繼承製,誰敢違反?”
“若後輩個個都是混蛋怎麽辦?”
方時滿頭黑線,他知道這是朱元璋在耍他,卻也隻能輕聲迴應:
“陛下!二十多個皇子,一人生兩子,就是五十人,過個二十年再翻一倍就是一百人,過個一兩百年,那就是數萬人?
這還隻是兩個,要是三個、四個,或者像陛下一樣二十多個呢?這麽多……”
“等等!”
朱元璋猛得瞪大雙眼:“你剛剛說一兩百年後,咱的子孫後代有數萬人?”
“是啊!怎麽了?”
朱元璋攤開手掌開始算,越算臉色越難看:
[這不行!單單減少還不夠,咱得想個辦法斷掉,不然這大明再富有都得敗光。]
[難怪標兒一直讓咱減少王府俸祿,還支持老五去學醫,還要他傳承下去。]
[這他娘要是天天躲在封地生孩子玩,標兒以後要不要給他們加祿米?]
見朱元璋緊皺眉頭思索,方時也不敢出聲打擾,他根本沒往親王祿米上去想,在他看來朱元璋早有打算,畢竟史書上都記載了秦晉燕三王後麵年俸都降了。
等方時腳快站麻之時,朱元璋才悠悠開口:
“若將來皇族子嗣達到上百萬之眾,君王該如何做?”
???
方時一臉懵逼,什麽意思?老朱沒想過?
“怎麽?你不知道?”
“臣覺得像普通家族一樣分家即可,如分封秦王到陝西,秦王後代多少子嗣,有多少家產,那隻能秦王去負責。”
“若後代子孫不肖,那咱的後代還不得和咱一樣去當乞丐。”
方時滿頭黑線,總覺得老朱在耍他,不自覺露出幽怨的眼神:
“陛下,別說他們是皇家後代,哪怕他們是蒙元後裔,隻要認可大明,朝廷便會想盡一切辦法,讓能吃飽穿暖。
陛下,你該相信太子殿下和皇長孫殿下,更應該相信自己。
皇長孫殿下文武雙全,自信非凡,還能聽進去他人之言,假以時日必然超越漢宣帝。”
“哈哈哈……”
朱元璋洪亮的笑聲在奉天殿中迴蕩:
“沒錯!咱的標兒是超越漢文帝,咱的大孫也定能超越漢宣帝。”
緊接著,朱元璋神色變得嚴肅:“方小子,你一直把往聖拉高,把咱的地位拉低這是為何?”
方時深吸一口氣,心中暗暗歎息:
[不愧是老朱,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若不解釋好,這條小命定然沒了。]
“因為天下變了,君使臣、臣使民的那一套行不通了。
曆朝曆代造反頻頻,君威、官威早已蕩然無存。
君王者隻有走下神壇,親近百姓,讓百姓認可,才能得到民心。
隻要民心所向,哪怕將來有權臣作亂,這天下百姓也永遠站在君王身邊,即使這個君王什麽都不懂。
對於臣子君王需恩威並重,對於百姓,君王隻能親近,懲罰也隻能由律法來。
陛下能這麽快得到天下民心,除了事事為百姓著想外,更因為陛下出身貧寒,讓他們覺得君王原來也是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
也隻有如此才符合天心即民心!”
聽到這,朱元璋想起自己的經曆,喃喃自語:
“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
不一會兒,朱元璋抬頭看向方時:“你說的沒錯,人間之事人間管,神就高高掛起,享受後人供奉即可。
你去做你的事,咱已經和九江交代了,他會盡全力幫你。”
“臣告退。”
[民為乾、當自強不息;朝廷為坤、當厚德載物!這哪裏是讓咱親民,這是讓咱把百姓高高抬起。]
結合雲南的情況,朱元璋很快便想到方時要做什麽,不過現在的他並不在意。
若是最初,朱元璋定會毫不猶豫殺了方時,還會株連九族。
經過康泰屠村、藍複救災、福建國中國、浙商和曲阜賣國等等事,他早在不經意間改變自己的想法。
望著方時遠去的背影,朱元璋心中暗歎一聲:
[等遼東迴來就退位,然後帶著妹子和雄英到處逛逛,看看親民可不可行。]
[若是可行,咱就開個頭,寫到皇明祖訓上。]
朱元璋的想法很簡單,一代親民、一代治國、一代拉攏軍心。
隨著時間推移,方時的想法早晚都會被朱元璋和朱標發現。
方時也明白不可能瞞一輩,他如今一直在潛移默化,讓朱元璋和朱標慢慢接受。
出宮後的方時,第一時間前往曹國公府,迴來這麽久是時候開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