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臉色瞬間黑了,沒好氣說道:
“爹,你想讓兒子以後殺了方司柬嗎?東宮司柬這個位置,十年內都是方司柬的,兒子是不會同意你的做法。”
“說什麽呢?”
朱元璋氣的吹胡子瞪眼:“在你眼裏,咱就這麽不堪?為國為民的大才還會殺了不成。”
“爹,你又誣賴兒子,兒子何曾是這意思?”
“哼哼,不是最好!跟咱一起去見方小子。”
兩人剛到謹身殿外,便看見方時站在門口發呆,連內侍不停咳嗽都沒能喚迴他。
朱元璋見狀,上前拍了拍方時肩膀:
“方小子,發什麽呆呢?別人都咳半天了。”
聽到朱元璋的聲音,方時瞬間迴過神,急忙躬身行禮:
“微臣無禮,請陛下恕罪!”
“免了,跟咱進去!”
“是!”
朱元璋自顧自走到主位坐下,開口便是詢問:
“太史公所言:子弑父、臣弑君,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漸久矣!
其認為《春秋》乃禮義大宗,也可以說以史為鑒才能防微杜漸,然而林盛熟讀詩書,何以還會做出弑父之舉?”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書隻是書,哪怕所有字都放在腦海中,隻要沒去做,遇到事一樣不知所措。
加之憤怒情緒加持下,做出此事乃人之常情。
若無這一係列的事,弑父之舉也不一定會發生,林盛隻是被微臣利用而已。”
“你倒是老實!”
朱元璋拿起一份奏疏,語氣平淡:“說吧,如何防止此事再次發生?”
“防止不了!”
方時低垂眼眸,語氣不急不慢:“因情殺人,此乃被情緒所控,而人生有七情六欲,根本無法去除,哪怕孔聖人也要到七十才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忠孝幾千年,能短短時間讓建安縣議論紛紛,足以說明此種事件稀少。
朝廷更應該將目光放在那些習以為常的事上,比如朝廷給予林盛的錢糧,為何每次都會被林遠搶走。
儒學為何不去查清林盛家中情況,而後給其一個自救之法?
還有林盛母親之死,其明明被毆打致死,官府為何至今沒有反應?”
朱元璋輕歎一聲:“你說的沒錯,司空見慣才是最可怕。
等張淮奏疏一到,承誌部便可開啟,尚書一職你有人選嗎?”
方時愣了下,這是送命題,他可不敢隨意舉薦,也沒有人選舉薦。
“陛下恕罪,趙尚書給微臣的名單,已經上呈給太子殿下。
尚書一職事關重大,微臣不敢妄言舉薦!”
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頭:“咱已經看過,開濟就不錯,已經召其入京了。
國子監監生陶鑄也不錯,為人正直,你找個時間去國子監教教他。”
“微臣明白!”
與此同時,鮑恂、趙民望兩人正聚在一起,對今日朝堂之事詳談。
“仲孚兄,朝堂上隻說林遠虐女、林盛弑父,卻沒有說林遠因何虐女。”
鮑恂停下喝茶動作,好奇問道:“因何?”
“細鹽配方!”
趙民望滿臉凝重:“細鹽配方是藍封從京城帶到福建的,目前福建因為細鹽配方暗潮洶湧。
景川侯世子、定遠侯次子都在福建,表麵上是為了宣承司,背地裏為何誰也不知。”
鮑恂悚然一驚:“你的意思是陛下在背後操縱,那他的目的是什麽?”
趙民望搖搖頭:“不是陛下,而是方時,等福建徹底爆發,吾等就要上疏變法了。
根本看不懂方時,不能再這麽等下去了。”
鮑恂不置可否:“黃河改道入渤海,秦王在封地大興土木,晉王正與禮部官員探討海外諸國,燕王則在到處收集孤本等等。
這樁樁件件,看起來毫不關聯,可老夫總覺得有事隱藏在背後。
老夫現在有些怕了,我不該入京,該和王本、範敏一樣在家安享晚年。”
“現在請辭還來的及,然而編修經典這種名留青史的機會可就沒了。”
趙民望笑著開口:“仲孚兄何必擔心,你又不在官場,陛下再暴虐也不會動你,曲阜那邊也會保住你。”
“嗬嗬!”
鮑恂冷笑一聲:“就怕曲阜自身難保,先是管子,現在又是孝與悌相爭,我就不信方時目標之一沒有曲阜。”
方時的目標確實有曲阜,然而並不是通過管子,此事完全是朱元璋所為,與他沒有任何關係。
從謹身殿出來後,方時又在翰林院待了一下午才迴家。
剛到家中,一名都尉府將士便帶來朱元璋的旨意,讓其大吃一驚。
“方司柬,陛下讓你明早以福建清吏司主事身份上朝,張淮奏疏和開濟均已到京。”
“我明白了!”
方時怎麽也沒想到會這麽快,他還準備明日去一趟國子監見見陶鑄。
帶著沉思之色,方時緩緩走到飯桌上坐下。
藍溪見狀,滿臉好奇:“你這是怎麽了?心不在焉的樣子,出什麽事?”
方時拿起筷子,輕微搖頭:“在想明日上早朝一事。”
“早朝?”
藍溪拿筷子的動作一頓:“你又要做什麽大事?”
“小事,不用擔心!”
“連族譜都算小事,你眼中還有大事?”
方時給自己夾了一筷子菜,隨口迴應:
“本就在計劃之內,當然是小事,吃完我要去書房,今晚就不準備睡了。”
“為何?”
“怕起不來,上早朝還不如下地獄呢,也不知道誰創造的早朝,害人害己。”
“隨你,反正你早晚都得習慣!”
“誰說的,隻要我一直不升官,就永遠不用上早朝。”
“相公,單靠你這年俸以後要是有兒子,你拿什麽給他娶妻生子?”
方時滿不在乎擺擺手:“兒孫自有兒孫福,沒有兒孫我享福,到時候再說。
最不濟讓兒女住到永昌侯府,嶽父總不會趕出去。”
“相公,你無敵了!城牆都比不上你。”
“羨慕吧!”
“……”
次日清晨
方時頂著黑眼圈,打著哈欠走進午門,其他官員看到方時,仿佛見到鬼般,瘋狂揉眼睛。
“老夫這是還沒睡醒嗎?那是方時方司柬?”
“我也看到了,要不要一進去就請辭?”
“老夫失算了,當初看到他帶著變法方略進宮,就應該請辭。
悔不當初啊!”
不僅僅文官訝異,連魏國公徐達也是一臉驚奇靠近方時。
“方小子,你怎麽來了?”
“拜見魏國公!”
方時躬身兩拜,隨後有氣無力的說道:
“過來拉仇恨的,讓天下文官恨不得拿下官頭顱當尿壺!”
“哈哈哈……”
徐達拍了拍方時後背,大笑出聲:“那你小心了!這些文官雖然是讀書人,可也有很多都學過君子六藝,射、禦不再話下,手上力氣也不小。”
“嗯!有事下官就躲到魏國公背後。”
“爹,你想讓兒子以後殺了方司柬嗎?東宮司柬這個位置,十年內都是方司柬的,兒子是不會同意你的做法。”
“說什麽呢?”
朱元璋氣的吹胡子瞪眼:“在你眼裏,咱就這麽不堪?為國為民的大才還會殺了不成。”
“爹,你又誣賴兒子,兒子何曾是這意思?”
“哼哼,不是最好!跟咱一起去見方小子。”
兩人剛到謹身殿外,便看見方時站在門口發呆,連內侍不停咳嗽都沒能喚迴他。
朱元璋見狀,上前拍了拍方時肩膀:
“方小子,發什麽呆呢?別人都咳半天了。”
聽到朱元璋的聲音,方時瞬間迴過神,急忙躬身行禮:
“微臣無禮,請陛下恕罪!”
“免了,跟咱進去!”
“是!”
朱元璋自顧自走到主位坐下,開口便是詢問:
“太史公所言:子弑父、臣弑君,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漸久矣!
其認為《春秋》乃禮義大宗,也可以說以史為鑒才能防微杜漸,然而林盛熟讀詩書,何以還會做出弑父之舉?”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書隻是書,哪怕所有字都放在腦海中,隻要沒去做,遇到事一樣不知所措。
加之憤怒情緒加持下,做出此事乃人之常情。
若無這一係列的事,弑父之舉也不一定會發生,林盛隻是被微臣利用而已。”
“你倒是老實!”
朱元璋拿起一份奏疏,語氣平淡:“說吧,如何防止此事再次發生?”
“防止不了!”
方時低垂眼眸,語氣不急不慢:“因情殺人,此乃被情緒所控,而人生有七情六欲,根本無法去除,哪怕孔聖人也要到七十才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忠孝幾千年,能短短時間讓建安縣議論紛紛,足以說明此種事件稀少。
朝廷更應該將目光放在那些習以為常的事上,比如朝廷給予林盛的錢糧,為何每次都會被林遠搶走。
儒學為何不去查清林盛家中情況,而後給其一個自救之法?
還有林盛母親之死,其明明被毆打致死,官府為何至今沒有反應?”
朱元璋輕歎一聲:“你說的沒錯,司空見慣才是最可怕。
等張淮奏疏一到,承誌部便可開啟,尚書一職你有人選嗎?”
方時愣了下,這是送命題,他可不敢隨意舉薦,也沒有人選舉薦。
“陛下恕罪,趙尚書給微臣的名單,已經上呈給太子殿下。
尚書一職事關重大,微臣不敢妄言舉薦!”
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頭:“咱已經看過,開濟就不錯,已經召其入京了。
國子監監生陶鑄也不錯,為人正直,你找個時間去國子監教教他。”
“微臣明白!”
與此同時,鮑恂、趙民望兩人正聚在一起,對今日朝堂之事詳談。
“仲孚兄,朝堂上隻說林遠虐女、林盛弑父,卻沒有說林遠因何虐女。”
鮑恂停下喝茶動作,好奇問道:“因何?”
“細鹽配方!”
趙民望滿臉凝重:“細鹽配方是藍封從京城帶到福建的,目前福建因為細鹽配方暗潮洶湧。
景川侯世子、定遠侯次子都在福建,表麵上是為了宣承司,背地裏為何誰也不知。”
鮑恂悚然一驚:“你的意思是陛下在背後操縱,那他的目的是什麽?”
趙民望搖搖頭:“不是陛下,而是方時,等福建徹底爆發,吾等就要上疏變法了。
根本看不懂方時,不能再這麽等下去了。”
鮑恂不置可否:“黃河改道入渤海,秦王在封地大興土木,晉王正與禮部官員探討海外諸國,燕王則在到處收集孤本等等。
這樁樁件件,看起來毫不關聯,可老夫總覺得有事隱藏在背後。
老夫現在有些怕了,我不該入京,該和王本、範敏一樣在家安享晚年。”
“現在請辭還來的及,然而編修經典這種名留青史的機會可就沒了。”
趙民望笑著開口:“仲孚兄何必擔心,你又不在官場,陛下再暴虐也不會動你,曲阜那邊也會保住你。”
“嗬嗬!”
鮑恂冷笑一聲:“就怕曲阜自身難保,先是管子,現在又是孝與悌相爭,我就不信方時目標之一沒有曲阜。”
方時的目標確實有曲阜,然而並不是通過管子,此事完全是朱元璋所為,與他沒有任何關係。
從謹身殿出來後,方時又在翰林院待了一下午才迴家。
剛到家中,一名都尉府將士便帶來朱元璋的旨意,讓其大吃一驚。
“方司柬,陛下讓你明早以福建清吏司主事身份上朝,張淮奏疏和開濟均已到京。”
“我明白了!”
方時怎麽也沒想到會這麽快,他還準備明日去一趟國子監見見陶鑄。
帶著沉思之色,方時緩緩走到飯桌上坐下。
藍溪見狀,滿臉好奇:“你這是怎麽了?心不在焉的樣子,出什麽事?”
方時拿起筷子,輕微搖頭:“在想明日上早朝一事。”
“早朝?”
藍溪拿筷子的動作一頓:“你又要做什麽大事?”
“小事,不用擔心!”
“連族譜都算小事,你眼中還有大事?”
方時給自己夾了一筷子菜,隨口迴應:
“本就在計劃之內,當然是小事,吃完我要去書房,今晚就不準備睡了。”
“為何?”
“怕起不來,上早朝還不如下地獄呢,也不知道誰創造的早朝,害人害己。”
“隨你,反正你早晚都得習慣!”
“誰說的,隻要我一直不升官,就永遠不用上早朝。”
“相公,單靠你這年俸以後要是有兒子,你拿什麽給他娶妻生子?”
方時滿不在乎擺擺手:“兒孫自有兒孫福,沒有兒孫我享福,到時候再說。
最不濟讓兒女住到永昌侯府,嶽父總不會趕出去。”
“相公,你無敵了!城牆都比不上你。”
“羨慕吧!”
“……”
次日清晨
方時頂著黑眼圈,打著哈欠走進午門,其他官員看到方時,仿佛見到鬼般,瘋狂揉眼睛。
“老夫這是還沒睡醒嗎?那是方時方司柬?”
“我也看到了,要不要一進去就請辭?”
“老夫失算了,當初看到他帶著變法方略進宮,就應該請辭。
悔不當初啊!”
不僅僅文官訝異,連魏國公徐達也是一臉驚奇靠近方時。
“方小子,你怎麽來了?”
“拜見魏國公!”
方時躬身兩拜,隨後有氣無力的說道:
“過來拉仇恨的,讓天下文官恨不得拿下官頭顱當尿壺!”
“哈哈哈……”
徐達拍了拍方時後背,大笑出聲:“那你小心了!這些文官雖然是讀書人,可也有很多都學過君子六藝,射、禦不再話下,手上力氣也不小。”
“嗯!有事下官就躲到魏國公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