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時沒有騙他,他是真的想寫個話本放在邸報上,至於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他隻會說:你猜。
所幸陳汶輝不再繼續追問,把方時帶到案牘房便準備離開:
“所有卷宗和朝廷文書都在這裏,本官就不打擾方司柬了。”
“多謝陳少卿!”
望著房間內密密麻麻的書籍,方時頭皮發麻,這比翰林院的書還多,起碼有五萬本!
甩了甩腦袋,方時開始尋找來自福建布政司的冤假錯案,計劃從福建開始,從福建結束才更能震撼人心。
“贅婿殺妻奪產?不行,太常見不夠震撼人心。”
“真假兒子?難道要我繼續寫虐文?先標記下。”
“咦?這是德與法?這個不錯,很適合。”
接下來的日子,方時一直待在大理寺看卷宗,連翰林院都極少過去,直到這天吳望的到來,讓其暫時停止前往大理寺。
來到客廳,看著一身鬆垮的吳望,方時有些懷疑這是不是穿越者,怎麽看都像宅男:
“我是方時,封哥讓你進京是有什麽事嗎?”
吳望躬身行禮:“卑下建寧衛總旗吳望,拜見方司柬。
藍百戶讓卑下將信親自交到方司柬手上。”
說著,吳望從懷中掏出信件雙手呈上。
方時有些疑惑,往常都是通過驛站,為何這次要親自讓人送信。
想到此,方時直接打開信件快速掃了眼,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終於出手了!還以為你們已經有了提取純鹽的配方。]
“除了這信,封哥還有什麽交代?”
“藍百戶隻是百戶,無法調動建寧衛所有兵馬,他想求個太子詔書,希望某些時候可以調動建寧衛兵馬。
還有一個是,縣令張淮是句容縣人,卑下這次進京就是想從張淮老家入手,查出其背後之人。
卑下想請方司柬幫忙,叫幾個人配合卑下。”
“為何要查背後之人?”
方時眉頭微皺:“你迴去後告訴封哥,不要自作主張,暫時在府裏住下,我現在去東宮見太子。”
吳望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麽,最終隻留下一句話:
“卑下明白!”
方時心情很不好,他本以為藍封此人好色、好賭,應該不會主動攬責,哪知和藍複一個樣。
要不是現在沒有合適人選,方時很想將藍封踢出去,換個人來執行計劃。
[不行!得警告藍封一番,再派個人去配合他。]
相對於藍封的自作主張,藍複在開封府的所做所為,連吳伯宗也讚歎不已。
望著道路兩旁清理農田的百姓,以及不遠處幫忙搭建房屋的士卒,吳伯宗笑著開口:
“諸位學子,連將士們都在為民出力,此次更是因為將士們,讓百姓得以在洪災中存活。
爾等都是各縣知縣,也當以民為重,萬萬不可視民如草芥。”
“謹遵吳巡案教誨,吾等銘記在心。”
這些人全是國子監率性堂學子,經過朱元璋的考核,精挑細選出十多個。
開封府各地縣令都將由他們任職,至於縣丞、主簿之類則由那些讀書人裏長暫時擔任。
“嗒嗒嗒……”
忽然,一隊人馬從遠處跑來,赫然便是藍複及手下士卒。
不一會兒,藍複便來到吳伯宗麵前,朗聲開口:
“狀元郎好久不見!總算等到你了。”
“見過藍指揮使。”
藍複望了眼吳伯宗背後的車隊,翻身下馬:
“湖廣那邊的糧隊已經陸續到達,加上朝廷的救災物資,年前已經足夠。
不過各縣衙官員缺員嚴重,政務堆積成山,還請吳巡案盡快安排人員處置。
還有河南周邊府縣的裏長,也陸續到了,這也需要吳巡案安排。”
[救災是我的事,你一個巡案別想著搶功,給我審案、製黃冊去。]
吳伯宗並不明白藍複的想法,他來此除了救災便是處理政務。
既然藍複能把救災做好,他完全可以去處理政務,將救災一事交給藍複。
“本官知道了,朝廷送來的救災物資,便由藍指揮使負責看管。”
“行!先運到開封府糧倉,懷慶衛所已經沒地方放了。”
說著,藍複牽著馬在前麵帶路。
一路上,百姓看到車隊長龍,忍不住驚歎一聲:
“又是糧食!洪水之前吃不飽飯,現在倒是能吃頓飽飯,俺怎麽有些期待年年發洪水?”
“哈哈!趙老二,你在想屁吃,朝廷隻供養到明年夏天。”
“就是,別人那麽多家當都沒了,你也不怕被打。”
“大明比大元好多了,你看那些將士,不僅提前帶我們避災,還幫我們建房屋,這簡直就是蠍子拉屎、獨一份。”
“邸報你沒聽?陛下是農民,當然站在我們這一邊,要不是那狗縣令,中牟那邊一個也不會死。”
“快點弄,邸報第三期已經發下來了,我得快點迴去聽。”
“……”
這些議論聲吳伯宗等人不是第一次聽說,在進入開封府地域後,他們時不時都會聽到此類聲音。
盡管如此,吳伯宗還是忍不住驚歎一聲:
“藍指揮使,開封府百姓都是這麽認為的?難怪連流民都沒有。”
“剛開始時不僅有流民還有叛亂,不過殺了幾個領頭後,加上糧食陸陸續續到達,便沒有了。
京城林家、楊家等商人都已經派人過來,還有秦王的人也來了開封,這些人都想要招收災民。
我也不懂會不會影響到來年產糧,先將他們安排在開封府,狀元郎到時可以去見見他們。”
一個時辰後,眾人來到開封府衙,走進府衙的瞬間,大量讀書人映入眼簾。
吳伯宗迴頭看了眼藍複,眼中充滿疑惑:
“這些是?”
“各地裏長!”
聞言,吳伯宗目光有些憐憫掃了眼,心中暗自歎息:
[也不知道這些人會怎麽選?前途還是錢糧。]
雙方互相見禮後,吳伯宗招唿眾人進入殿內,開始述說朱元璋的旨意。
“陛下讓爾等前來,是為了災後重建,也是為了給諸位一次機會,若在此次重建任務中表現出色,陛下不吝官位。
即日起,府衙會不定時下發各縣災後重建的目標,各縣再下發爾等手中。
希望爾等能夠用心去做,深入民間,遇到困難要及時尋求幫助,不可自視甚高。
天氣漸涼,如今不單單是糧食問題,還有房屋、過冬衣物、柴火等一係列問題。
明日本官會安排諸位去處,收到指令後,便即刻出發。”
“學生明白!”
所幸陳汶輝不再繼續追問,把方時帶到案牘房便準備離開:
“所有卷宗和朝廷文書都在這裏,本官就不打擾方司柬了。”
“多謝陳少卿!”
望著房間內密密麻麻的書籍,方時頭皮發麻,這比翰林院的書還多,起碼有五萬本!
甩了甩腦袋,方時開始尋找來自福建布政司的冤假錯案,計劃從福建開始,從福建結束才更能震撼人心。
“贅婿殺妻奪產?不行,太常見不夠震撼人心。”
“真假兒子?難道要我繼續寫虐文?先標記下。”
“咦?這是德與法?這個不錯,很適合。”
接下來的日子,方時一直待在大理寺看卷宗,連翰林院都極少過去,直到這天吳望的到來,讓其暫時停止前往大理寺。
來到客廳,看著一身鬆垮的吳望,方時有些懷疑這是不是穿越者,怎麽看都像宅男:
“我是方時,封哥讓你進京是有什麽事嗎?”
吳望躬身行禮:“卑下建寧衛總旗吳望,拜見方司柬。
藍百戶讓卑下將信親自交到方司柬手上。”
說著,吳望從懷中掏出信件雙手呈上。
方時有些疑惑,往常都是通過驛站,為何這次要親自讓人送信。
想到此,方時直接打開信件快速掃了眼,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終於出手了!還以為你們已經有了提取純鹽的配方。]
“除了這信,封哥還有什麽交代?”
“藍百戶隻是百戶,無法調動建寧衛所有兵馬,他想求個太子詔書,希望某些時候可以調動建寧衛兵馬。
還有一個是,縣令張淮是句容縣人,卑下這次進京就是想從張淮老家入手,查出其背後之人。
卑下想請方司柬幫忙,叫幾個人配合卑下。”
“為何要查背後之人?”
方時眉頭微皺:“你迴去後告訴封哥,不要自作主張,暫時在府裏住下,我現在去東宮見太子。”
吳望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麽,最終隻留下一句話:
“卑下明白!”
方時心情很不好,他本以為藍封此人好色、好賭,應該不會主動攬責,哪知和藍複一個樣。
要不是現在沒有合適人選,方時很想將藍封踢出去,換個人來執行計劃。
[不行!得警告藍封一番,再派個人去配合他。]
相對於藍封的自作主張,藍複在開封府的所做所為,連吳伯宗也讚歎不已。
望著道路兩旁清理農田的百姓,以及不遠處幫忙搭建房屋的士卒,吳伯宗笑著開口:
“諸位學子,連將士們都在為民出力,此次更是因為將士們,讓百姓得以在洪災中存活。
爾等都是各縣知縣,也當以民為重,萬萬不可視民如草芥。”
“謹遵吳巡案教誨,吾等銘記在心。”
這些人全是國子監率性堂學子,經過朱元璋的考核,精挑細選出十多個。
開封府各地縣令都將由他們任職,至於縣丞、主簿之類則由那些讀書人裏長暫時擔任。
“嗒嗒嗒……”
忽然,一隊人馬從遠處跑來,赫然便是藍複及手下士卒。
不一會兒,藍複便來到吳伯宗麵前,朗聲開口:
“狀元郎好久不見!總算等到你了。”
“見過藍指揮使。”
藍複望了眼吳伯宗背後的車隊,翻身下馬:
“湖廣那邊的糧隊已經陸續到達,加上朝廷的救災物資,年前已經足夠。
不過各縣衙官員缺員嚴重,政務堆積成山,還請吳巡案盡快安排人員處置。
還有河南周邊府縣的裏長,也陸續到了,這也需要吳巡案安排。”
[救災是我的事,你一個巡案別想著搶功,給我審案、製黃冊去。]
吳伯宗並不明白藍複的想法,他來此除了救災便是處理政務。
既然藍複能把救災做好,他完全可以去處理政務,將救災一事交給藍複。
“本官知道了,朝廷送來的救災物資,便由藍指揮使負責看管。”
“行!先運到開封府糧倉,懷慶衛所已經沒地方放了。”
說著,藍複牽著馬在前麵帶路。
一路上,百姓看到車隊長龍,忍不住驚歎一聲:
“又是糧食!洪水之前吃不飽飯,現在倒是能吃頓飽飯,俺怎麽有些期待年年發洪水?”
“哈哈!趙老二,你在想屁吃,朝廷隻供養到明年夏天。”
“就是,別人那麽多家當都沒了,你也不怕被打。”
“大明比大元好多了,你看那些將士,不僅提前帶我們避災,還幫我們建房屋,這簡直就是蠍子拉屎、獨一份。”
“邸報你沒聽?陛下是農民,當然站在我們這一邊,要不是那狗縣令,中牟那邊一個也不會死。”
“快點弄,邸報第三期已經發下來了,我得快點迴去聽。”
“……”
這些議論聲吳伯宗等人不是第一次聽說,在進入開封府地域後,他們時不時都會聽到此類聲音。
盡管如此,吳伯宗還是忍不住驚歎一聲:
“藍指揮使,開封府百姓都是這麽認為的?難怪連流民都沒有。”
“剛開始時不僅有流民還有叛亂,不過殺了幾個領頭後,加上糧食陸陸續續到達,便沒有了。
京城林家、楊家等商人都已經派人過來,還有秦王的人也來了開封,這些人都想要招收災民。
我也不懂會不會影響到來年產糧,先將他們安排在開封府,狀元郎到時可以去見見他們。”
一個時辰後,眾人來到開封府衙,走進府衙的瞬間,大量讀書人映入眼簾。
吳伯宗迴頭看了眼藍複,眼中充滿疑惑:
“這些是?”
“各地裏長!”
聞言,吳伯宗目光有些憐憫掃了眼,心中暗自歎息:
[也不知道這些人會怎麽選?前途還是錢糧。]
雙方互相見禮後,吳伯宗招唿眾人進入殿內,開始述說朱元璋的旨意。
“陛下讓爾等前來,是為了災後重建,也是為了給諸位一次機會,若在此次重建任務中表現出色,陛下不吝官位。
即日起,府衙會不定時下發各縣災後重建的目標,各縣再下發爾等手中。
希望爾等能夠用心去做,深入民間,遇到困難要及時尋求幫助,不可自視甚高。
天氣漸涼,如今不單單是糧食問題,還有房屋、過冬衣物、柴火等一係列問題。
明日本官會安排諸位去處,收到指令後,便即刻出發。”
“學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