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你就知道了!”
常升撇了撇嘴:“誰相信啊!”
“既然正事談完,該給方司柬介紹下,如今勳貴情況。”
李景隆話剛說完,王政冷不丁開口:
“需要現在說嗎?早晚永昌侯都會告訴方司柬的。”
方時也知道這情況,不管從史書還是從這些年聽到的消息,他都對勳貴之事,有一定的了解。
不過,具體情況如何,他還是想聽聽:
“說說吧!提前了解沒壞處。”
李景隆緩緩開口:“其實我們也不是很清楚,隻知道個大概。
目前勳貴分為兩派,一派是與皇家有聯姻的,比如我們這些人。
另一派是沒有和皇家聯姻,比如延安侯唐勝宗、淮安侯華中這樣的。
方司柬,接下來你要做什麽,我們府裏不會阻攔你。
可是,像淮安侯那樣的勳貴卻不一定,他們不會麵上跟你過不去,暗地裏說不定會給你弄些麻煩出來。”
[唐勝宗?]
方時對於這個人一點也不了解,他隻能暗暗放在心上。
他現在也不知道朱標所說的計劃,到底是不是安排退伍軍士一事,他還需要確認。
“我明白了,既然他們不敢明麵作對,那就沒什麽好怕。”
方時淡淡開口:“隻要他們不帶頭鬧事,不讓陛下為難,暗地裏的小動作,隨他們去。”
王政眼神眯起:“方司柬就這麽自信?”
方時沒有迴答,而是對著王政舉起茶杯,隨後一飲而盡。
“是不是該上菜了,我肚子都餓了。”
“那就上菜吧!”
眾人吃飯之際,方時的未婚妻藍溪正和馬皇後坐在一起喝茶。
藍溪對於這種事本已習慣,不過,最近由於太過經常,還是讓她有些不自在,說話有時候都不經過大腦。
“皇後殿下放心,誰敢在我爹出征時,欺負到永昌侯府,臣女會讓他知道什麽是半身不遂。”
馬皇後哭笑不得:“溪兒,你這性子得改改,明年結婚可不能再胡說了。
要不然,你們兩個吵起來,還真沒人敢勸。”
藍溪點點頭:“不會吵起來,我爹說過,方司柬不會輕易動怒。”
“這倒是實話,他得罪的人其實不少,原先他孑然一身,對方沒辦法下手。
明年你嫁過去,他就不是一個人,對方可能會從你這邊入手。
看好他的後宅,你那些陪嫁過去的雜役、護院一定要嚴格把關。”
“娘親會幫我的,皇後殿下放心。”
馬皇後輕歎一聲:“方司柬我倒不是很擔心,因為他為人正直,對方找不到機會。
你爹就不同,希望他這次出征在外,別做什麽違反律法之事。”
“我爹已經跟我保證過,這次出征英哥會一直跟在他身邊,不會讓他犯錯。”
“藍英嗎?”
“嗯!”
馬皇後眉頭鬆起:“藍英還是值得信賴,就是太憨了。”
“英哥老實,膽子小,臣女覺得很好。”
兩人就這麽有一搭沒一搭聊著,該說的馬皇後已經都說了。
她也相信藍溪會記在心上,若是可能,她真想下一道詔書,禁止方時納妾。
這樣就不會擔心方時後院起火,影響到他的仕途。
[但願不會出現這情況,以方小子的為人,根本不在意男女之事。]
[年輕氣盛的年紀,府裏連個女的都沒有也就罷了。]
[碰到個漂亮女子,連看都不看一眼,一點也不像年輕人。]
不是年輕人的方時,此時已經走出酒樓,慢悠悠的往皇宮走去。
得益於朱元璋前前後後,遷了眾多富戶來應天居住,過年前的應天格外熱鬧。
忽然,方時停下腳步,看向一旁正在賣瓜子的攤位。
摸了摸全身上下,方時放棄了買瓜子的想法。
[真雞兒窮,說出去都沒人相信,我居然比前世還窮。]
[以前窮的叮當響,現在連聲音都沒了。]
[不對呀!我不是還有十幾個銅板,怎麽沒了?]
[放哪裏了呢?我怎麽想不起來。]
方時並沒有想多久,因為有個人叫住了他,這個人他也認識,赫然是蔣瓛。
隻見蔣瓛一臉焦急:“方司柬,快走,陛下讓你去見他。”
“發生什麽事了?”
“邊走邊說。”
蔣瓛靠近方時,低聲解釋:
“明年開春不是要核天下官田,製黃冊嗎?
今天在朝堂上頒布詔書,本來沒什麽問題,可是在說完軍戶取消世襲後,有些勳貴和武官坐不住了,紛紛表示反對。
有了勳貴開頭,很多文官也開始細數取消軍戶世襲的弊端。
具體什麽弊端我也說不清,你到宮中直接問陛下。”
?????
方時一臉問號,什麽時候老朱需要跟文武百官扯皮,還要找他?
“陛下不該強令推行嗎?誰敢反對直接殺了不就好?”
“是強令推行了,殺倒是沒殺,把反對的那些勳貴,一人打了二十軍棍。”
“文官沒事?”
“沒事!”
[老朱改性?文官居然會沒事,這是什麽情況?]
[糊塗、糊塗,忘了空印案,這些人已經是死人了,老朱怎麽會跟死人計較。]
很快,兩人就見到朱元璋,此時的朱元璋看上去並不著急。
“方小子,路上蔣瓛跟你說了嗎?”
“已經說了。”
“那你為何沒說取消世襲後的弊端?”
方時撓撓頭發,有些尷尬:“陛下不是說考慮考慮嗎?微臣便沒上奏疏,一直在等陛下旨意。”
朱元璋瞪了方時一眼:“這麽說,還是咱的錯了?”
方時躬身一拜:
“當然是微臣的錯!是微臣疏忽大意,忘了一切建議當及時分析利弊,望陛下恕罪。”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朱元璋滿意點點頭:“軍戶世襲可以讓那些將士免了後顧之憂。
現在身後保障沒了,單單靠戰後撫恤,可不會讓那些將士拚命。
若是最初沒有定下他們還不會說什麽,可明明已經有了,卻無緣無故取消,確實會讓將士們心生不滿。
就算你是為了他們後代著想,他們也會在背後可著勁罵你。”
方時明白朱元璋的想法,因為戰爭未停,他現在還需要將士們賣命,不能做自毀長城之事。
“陛下詔書不可更改,不過可以給他們一些補償。”
朱元璋淡淡迴道:“什麽補償能比的上世襲?”
方時小心翼翼瞥了眼朱元璋,有些遲疑提出建議:
“要不試試族譜?畢竟族譜從自己開始寫,這件事對誰都有吸引力。”
“…………”
朱元璋徹底無語,良久之後才緩緩開口:
“你怎麽就跟族譜過不去?那些將士有些連宗族都沒有,哪來的族譜?”
“朝廷可以先替他們寫,等軍隊識字一事完成,他們就可以自己寫。”
常升撇了撇嘴:“誰相信啊!”
“既然正事談完,該給方司柬介紹下,如今勳貴情況。”
李景隆話剛說完,王政冷不丁開口:
“需要現在說嗎?早晚永昌侯都會告訴方司柬的。”
方時也知道這情況,不管從史書還是從這些年聽到的消息,他都對勳貴之事,有一定的了解。
不過,具體情況如何,他還是想聽聽:
“說說吧!提前了解沒壞處。”
李景隆緩緩開口:“其實我們也不是很清楚,隻知道個大概。
目前勳貴分為兩派,一派是與皇家有聯姻的,比如我們這些人。
另一派是沒有和皇家聯姻,比如延安侯唐勝宗、淮安侯華中這樣的。
方司柬,接下來你要做什麽,我們府裏不會阻攔你。
可是,像淮安侯那樣的勳貴卻不一定,他們不會麵上跟你過不去,暗地裏說不定會給你弄些麻煩出來。”
[唐勝宗?]
方時對於這個人一點也不了解,他隻能暗暗放在心上。
他現在也不知道朱標所說的計劃,到底是不是安排退伍軍士一事,他還需要確認。
“我明白了,既然他們不敢明麵作對,那就沒什麽好怕。”
方時淡淡開口:“隻要他們不帶頭鬧事,不讓陛下為難,暗地裏的小動作,隨他們去。”
王政眼神眯起:“方司柬就這麽自信?”
方時沒有迴答,而是對著王政舉起茶杯,隨後一飲而盡。
“是不是該上菜了,我肚子都餓了。”
“那就上菜吧!”
眾人吃飯之際,方時的未婚妻藍溪正和馬皇後坐在一起喝茶。
藍溪對於這種事本已習慣,不過,最近由於太過經常,還是讓她有些不自在,說話有時候都不經過大腦。
“皇後殿下放心,誰敢在我爹出征時,欺負到永昌侯府,臣女會讓他知道什麽是半身不遂。”
馬皇後哭笑不得:“溪兒,你這性子得改改,明年結婚可不能再胡說了。
要不然,你們兩個吵起來,還真沒人敢勸。”
藍溪點點頭:“不會吵起來,我爹說過,方司柬不會輕易動怒。”
“這倒是實話,他得罪的人其實不少,原先他孑然一身,對方沒辦法下手。
明年你嫁過去,他就不是一個人,對方可能會從你這邊入手。
看好他的後宅,你那些陪嫁過去的雜役、護院一定要嚴格把關。”
“娘親會幫我的,皇後殿下放心。”
馬皇後輕歎一聲:“方司柬我倒不是很擔心,因為他為人正直,對方找不到機會。
你爹就不同,希望他這次出征在外,別做什麽違反律法之事。”
“我爹已經跟我保證過,這次出征英哥會一直跟在他身邊,不會讓他犯錯。”
“藍英嗎?”
“嗯!”
馬皇後眉頭鬆起:“藍英還是值得信賴,就是太憨了。”
“英哥老實,膽子小,臣女覺得很好。”
兩人就這麽有一搭沒一搭聊著,該說的馬皇後已經都說了。
她也相信藍溪會記在心上,若是可能,她真想下一道詔書,禁止方時納妾。
這樣就不會擔心方時後院起火,影響到他的仕途。
[但願不會出現這情況,以方小子的為人,根本不在意男女之事。]
[年輕氣盛的年紀,府裏連個女的都沒有也就罷了。]
[碰到個漂亮女子,連看都不看一眼,一點也不像年輕人。]
不是年輕人的方時,此時已經走出酒樓,慢悠悠的往皇宮走去。
得益於朱元璋前前後後,遷了眾多富戶來應天居住,過年前的應天格外熱鬧。
忽然,方時停下腳步,看向一旁正在賣瓜子的攤位。
摸了摸全身上下,方時放棄了買瓜子的想法。
[真雞兒窮,說出去都沒人相信,我居然比前世還窮。]
[以前窮的叮當響,現在連聲音都沒了。]
[不對呀!我不是還有十幾個銅板,怎麽沒了?]
[放哪裏了呢?我怎麽想不起來。]
方時並沒有想多久,因為有個人叫住了他,這個人他也認識,赫然是蔣瓛。
隻見蔣瓛一臉焦急:“方司柬,快走,陛下讓你去見他。”
“發生什麽事了?”
“邊走邊說。”
蔣瓛靠近方時,低聲解釋:
“明年開春不是要核天下官田,製黃冊嗎?
今天在朝堂上頒布詔書,本來沒什麽問題,可是在說完軍戶取消世襲後,有些勳貴和武官坐不住了,紛紛表示反對。
有了勳貴開頭,很多文官也開始細數取消軍戶世襲的弊端。
具體什麽弊端我也說不清,你到宮中直接問陛下。”
?????
方時一臉問號,什麽時候老朱需要跟文武百官扯皮,還要找他?
“陛下不該強令推行嗎?誰敢反對直接殺了不就好?”
“是強令推行了,殺倒是沒殺,把反對的那些勳貴,一人打了二十軍棍。”
“文官沒事?”
“沒事!”
[老朱改性?文官居然會沒事,這是什麽情況?]
[糊塗、糊塗,忘了空印案,這些人已經是死人了,老朱怎麽會跟死人計較。]
很快,兩人就見到朱元璋,此時的朱元璋看上去並不著急。
“方小子,路上蔣瓛跟你說了嗎?”
“已經說了。”
“那你為何沒說取消世襲後的弊端?”
方時撓撓頭發,有些尷尬:“陛下不是說考慮考慮嗎?微臣便沒上奏疏,一直在等陛下旨意。”
朱元璋瞪了方時一眼:“這麽說,還是咱的錯了?”
方時躬身一拜:
“當然是微臣的錯!是微臣疏忽大意,忘了一切建議當及時分析利弊,望陛下恕罪。”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朱元璋滿意點點頭:“軍戶世襲可以讓那些將士免了後顧之憂。
現在身後保障沒了,單單靠戰後撫恤,可不會讓那些將士拚命。
若是最初沒有定下他們還不會說什麽,可明明已經有了,卻無緣無故取消,確實會讓將士們心生不滿。
就算你是為了他們後代著想,他們也會在背後可著勁罵你。”
方時明白朱元璋的想法,因為戰爭未停,他現在還需要將士們賣命,不能做自毀長城之事。
“陛下詔書不可更改,不過可以給他們一些補償。”
朱元璋淡淡迴道:“什麽補償能比的上世襲?”
方時小心翼翼瞥了眼朱元璋,有些遲疑提出建議:
“要不試試族譜?畢竟族譜從自己開始寫,這件事對誰都有吸引力。”
“…………”
朱元璋徹底無語,良久之後才緩緩開口:
“你怎麽就跟族譜過不去?那些將士有些連宗族都沒有,哪來的族譜?”
“朝廷可以先替他們寫,等軍隊識字一事完成,他們就可以自己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