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時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軍營,比起方時,藍英就顯得無精打采,一副病懨懨的樣子靠在軍營大門。
“藍百戶,你這是怎麽了?”
藍英抬眸瞥了眼,隨後又低下頭:
“妹夫,我看中一個女子,想要娶她為妻,義父說什麽都不同意。”
方時心中燃起熊熊八卦之火:
“什麽樣的女子,能讓你悲春傷秋?”
“溫柔、體貼、善良,還很漂亮,就是出身不好。”
“家住哪裏,什麽出身?往上數兩千年,我們哪個不是農民出身。”
“家住秦淮河畔,青樓出身。”
“額……”
方時實在不知怎麽說,隻能拍了拍肩膀:
“再找找,你畢竟是永昌侯義子,總會有賢惠女子願意嫁你。”
“嗚嗚嗚……”
藍英抱著腿哭出聲:“她們都嫌我眼睛太大,根本不想嫁給我。
那些巴結義父的,我又不敢娶,怕他們做出對不起義父的事。
我就想娶個媳婦,怎麽這麽難!”
“你怎麽不去學藍興呢?”
“陛下會砍了我,溪兒妹妹也會打死我的。”
[得,這就是個老實人。]
方時輕聲安慰:“這次不是去雲南嗎?你可以在那邊找個媳婦。
那邊女孩子都很溫柔,一定會有你滿意的。”
“妹夫,你沒騙我吧!”
“你見過我騙人嗎?”
“沒有!”
“那不就得了,我是讀書人,怎麽可能騙人。”
話落,方時起身往自己的營帳走去,他還需要去寫奏疏。
朱元璋昨日的表現,讓方時心中驚疑不定,一邊是擔心朱元璋在演戲套路他。
一麵又擔心錯過這次機會,下次可不一定有這麽好機會,可能就需要等到朱標登基。
朱標能不能活過洪武二十五年,方時也不敢保證。
如果朱元璋現在定下政策,經過十多年時間,到那時想改也來不及了。
朱襄氏隻是方時‘天心即民心’計劃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東西,他現在還不能去做,就算朱元璋押著他去做,他也會竭力反對。
就像現在,哪怕朱元璋想削減宗室俸祿,方時也會盡力阻止。
秦、晉、燕三王身處抗元一線,必須擁有這麽高的俸祿來圈養兵馬。
一旦北方戰事減少,朱元璋會自動削減年俸,這事史書上清清楚楚記載,方時不會記錯。
一切都是時間不允許,條件不允許,哪怕明知這是個坑,也必須先踩上。
方時現在最重要的是,把寡婦出嫁律法的利弊寫清楚。
還要將炎帝後裔替代黃帝後裔,以及改編諸子百家的利弊書寫清楚。
這些方時心中早有草稿,他現在考慮能否利用空印案,做出某些改變。
[還是十五年重開科舉,看來空印案還是會發生。]
[十三年呂本上奏兩浙鹽務,十四年呂本死,賜葬鍾山,十五年發生空印案。]
[嘖嘖嘖,想想都不寒而栗,老朱該不會早就想動手清理這些蒙元舊官吧!]
[算了,時間太緊,根本無法改變那些學子想法,隻能以後再說。]
坐在書桌前,方時在紙上寫下:
“改編諸子百家優勢:今天下厚葬久喪之風盛行,令財物深埋地下不得流通,百姓不得其用,更吸引宵小之徒打擾先人安眠……
墨子有言國家貧,則言之節用、節葬,此乃萬古不易之道,大明初創可用此……”
隨之時間推移,方時書寫的紙張越來越多,不知不覺就到了傍晚時分。
此次,方時不僅僅說了利弊,更將諸子百家中,一些適合大明目前狀況的思想,寫進其中。
足足五千字的奏疏,令方時忍不住甩了甩手腕,以期降低酸痛感。
[希望老朱能同意,隻是這天人感應畢竟一千多年,不可能那麽容易。]
[哪怕後世思想那麽開放,有些地方還是保留著一些白虎通的思想。]
“妹夫,妹夫!”
忽然,藍英的聲音從帳外傳來,方時應了聲:
“我在,有什麽事進來說。”
“曹國公府的小公爺過來了。”
“你進來幫我個忙。”
說著,方時將自己的奏疏整理下,等藍英進來直接交給他:
“你幫我送到太子殿下那,別通過通政司轉交。”
“放心!”
藍英一臉自豪:“所有義子中,就我能給太子殿下上奏疏,找我你算找對人了。”
方時豎起大拇指:“厲害!”
[老實人就是讓人喜歡,難怪便宜嶽父有什麽事,都交給藍英去辦。]
把事交給藍英後,方時就前往中軍營帳見李景隆。
等進到營帳,想象中的幾百號人並沒有出現,隻有寥寥幾十人。
“方司柬,怎麽樣,我可把那些同窗都拉過來了。”
“拜見方司柬!”
方司柬知道這是必要的禮節,可不是他們有多麽尊重自己,也是躬身迴禮。
隨後,方時看向李景隆:
“辛苦世子,開始講書之前,有幾點我需要跟諸位學子說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方司柬,你上去說,放心這事和學分掛鉤,我們都會放在心上。”
“積分?”
方時疑惑出聲:“這不是率性堂才有的嗎?”
“西隱先生說了,此事也算為國出力,應當獎勵。
等我們升到率性堂,就會有大用。”
“確實有大用,等你們積滿八分就可以授官了。”
“啪嗒!”
李景隆有些看不下去:“方司柬,快開始吧!”
方時點點頭,走到上方,看著士子高聲說道:
“諸位士子都是大才,別的我就不多說,隻有兩點需要注意。
在軍營中,你們身負重任,帶著陛下意誌,一旦發現任何人阻擾講書和識字,你們該嗬斥就嗬斥,該上報就上報,萬不可唯唯諾諾,丟了陛下臉麵。
再之,因為將士們良莠不齊,當有耐心教導,不可有輕慢之心。”
“吾等明白!”
話落,一位讀書人上前一步,對著方時詢問:
“方司柬,若遇到愚笨之人拖慢進程,該如何抉擇。”
“你們的學生都是些百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若出現這種情況,要麽懶惰,要麽厭學。
這種情況下,你們可以雙管齊下,以利誘之,以罰諫之!”
“以利誘之、利盡則散,這是聖人所言。”
“迂腐!”
方時輕聲嗬斥:“這句話說的是如何交朋友,與教書育人有何幹係。
讀完書他都記在腦子裏,怎麽散?腦子拿出來晃嗎?”
“哈哈哈……”
李景隆大笑一聲:“方司柬,你說的話好耳熟。”
方時沒有搭理他,繼續開口:
“記住,你們以後為政一方,首先要確定自己的目標,然後確定自己要做什麽樣的人,再設定計劃。
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行為方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完成目標。
聖人之言,也要看實際情況去應用,不是在任何時候都適用。”
“藍百戶,你這是怎麽了?”
藍英抬眸瞥了眼,隨後又低下頭:
“妹夫,我看中一個女子,想要娶她為妻,義父說什麽都不同意。”
方時心中燃起熊熊八卦之火:
“什麽樣的女子,能讓你悲春傷秋?”
“溫柔、體貼、善良,還很漂亮,就是出身不好。”
“家住哪裏,什麽出身?往上數兩千年,我們哪個不是農民出身。”
“家住秦淮河畔,青樓出身。”
“額……”
方時實在不知怎麽說,隻能拍了拍肩膀:
“再找找,你畢竟是永昌侯義子,總會有賢惠女子願意嫁你。”
“嗚嗚嗚……”
藍英抱著腿哭出聲:“她們都嫌我眼睛太大,根本不想嫁給我。
那些巴結義父的,我又不敢娶,怕他們做出對不起義父的事。
我就想娶個媳婦,怎麽這麽難!”
“你怎麽不去學藍興呢?”
“陛下會砍了我,溪兒妹妹也會打死我的。”
[得,這就是個老實人。]
方時輕聲安慰:“這次不是去雲南嗎?你可以在那邊找個媳婦。
那邊女孩子都很溫柔,一定會有你滿意的。”
“妹夫,你沒騙我吧!”
“你見過我騙人嗎?”
“沒有!”
“那不就得了,我是讀書人,怎麽可能騙人。”
話落,方時起身往自己的營帳走去,他還需要去寫奏疏。
朱元璋昨日的表現,讓方時心中驚疑不定,一邊是擔心朱元璋在演戲套路他。
一麵又擔心錯過這次機會,下次可不一定有這麽好機會,可能就需要等到朱標登基。
朱標能不能活過洪武二十五年,方時也不敢保證。
如果朱元璋現在定下政策,經過十多年時間,到那時想改也來不及了。
朱襄氏隻是方時‘天心即民心’計劃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東西,他現在還不能去做,就算朱元璋押著他去做,他也會竭力反對。
就像現在,哪怕朱元璋想削減宗室俸祿,方時也會盡力阻止。
秦、晉、燕三王身處抗元一線,必須擁有這麽高的俸祿來圈養兵馬。
一旦北方戰事減少,朱元璋會自動削減年俸,這事史書上清清楚楚記載,方時不會記錯。
一切都是時間不允許,條件不允許,哪怕明知這是個坑,也必須先踩上。
方時現在最重要的是,把寡婦出嫁律法的利弊寫清楚。
還要將炎帝後裔替代黃帝後裔,以及改編諸子百家的利弊書寫清楚。
這些方時心中早有草稿,他現在考慮能否利用空印案,做出某些改變。
[還是十五年重開科舉,看來空印案還是會發生。]
[十三年呂本上奏兩浙鹽務,十四年呂本死,賜葬鍾山,十五年發生空印案。]
[嘖嘖嘖,想想都不寒而栗,老朱該不會早就想動手清理這些蒙元舊官吧!]
[算了,時間太緊,根本無法改變那些學子想法,隻能以後再說。]
坐在書桌前,方時在紙上寫下:
“改編諸子百家優勢:今天下厚葬久喪之風盛行,令財物深埋地下不得流通,百姓不得其用,更吸引宵小之徒打擾先人安眠……
墨子有言國家貧,則言之節用、節葬,此乃萬古不易之道,大明初創可用此……”
隨之時間推移,方時書寫的紙張越來越多,不知不覺就到了傍晚時分。
此次,方時不僅僅說了利弊,更將諸子百家中,一些適合大明目前狀況的思想,寫進其中。
足足五千字的奏疏,令方時忍不住甩了甩手腕,以期降低酸痛感。
[希望老朱能同意,隻是這天人感應畢竟一千多年,不可能那麽容易。]
[哪怕後世思想那麽開放,有些地方還是保留著一些白虎通的思想。]
“妹夫,妹夫!”
忽然,藍英的聲音從帳外傳來,方時應了聲:
“我在,有什麽事進來說。”
“曹國公府的小公爺過來了。”
“你進來幫我個忙。”
說著,方時將自己的奏疏整理下,等藍英進來直接交給他:
“你幫我送到太子殿下那,別通過通政司轉交。”
“放心!”
藍英一臉自豪:“所有義子中,就我能給太子殿下上奏疏,找我你算找對人了。”
方時豎起大拇指:“厲害!”
[老實人就是讓人喜歡,難怪便宜嶽父有什麽事,都交給藍英去辦。]
把事交給藍英後,方時就前往中軍營帳見李景隆。
等進到營帳,想象中的幾百號人並沒有出現,隻有寥寥幾十人。
“方司柬,怎麽樣,我可把那些同窗都拉過來了。”
“拜見方司柬!”
方司柬知道這是必要的禮節,可不是他們有多麽尊重自己,也是躬身迴禮。
隨後,方時看向李景隆:
“辛苦世子,開始講書之前,有幾點我需要跟諸位學子說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方司柬,你上去說,放心這事和學分掛鉤,我們都會放在心上。”
“積分?”
方時疑惑出聲:“這不是率性堂才有的嗎?”
“西隱先生說了,此事也算為國出力,應當獎勵。
等我們升到率性堂,就會有大用。”
“確實有大用,等你們積滿八分就可以授官了。”
“啪嗒!”
李景隆有些看不下去:“方司柬,快開始吧!”
方時點點頭,走到上方,看著士子高聲說道:
“諸位士子都是大才,別的我就不多說,隻有兩點需要注意。
在軍營中,你們身負重任,帶著陛下意誌,一旦發現任何人阻擾講書和識字,你們該嗬斥就嗬斥,該上報就上報,萬不可唯唯諾諾,丟了陛下臉麵。
再之,因為將士們良莠不齊,當有耐心教導,不可有輕慢之心。”
“吾等明白!”
話落,一位讀書人上前一步,對著方時詢問:
“方司柬,若遇到愚笨之人拖慢進程,該如何抉擇。”
“你們的學生都是些百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若出現這種情況,要麽懶惰,要麽厭學。
這種情況下,你們可以雙管齊下,以利誘之,以罰諫之!”
“以利誘之、利盡則散,這是聖人所言。”
“迂腐!”
方時輕聲嗬斥:“這句話說的是如何交朋友,與教書育人有何幹係。
讀完書他都記在腦子裏,怎麽散?腦子拿出來晃嗎?”
“哈哈哈……”
李景隆大笑一聲:“方司柬,你說的話好耳熟。”
方時沒有搭理他,繼續開口:
“記住,你們以後為政一方,首先要確定自己的目標,然後確定自己要做什麽樣的人,再設定計劃。
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行為方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完成目標。
聖人之言,也要看實際情況去應用,不是在任何時候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