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下方將士喊的口號,方時傻眼了,他總算明白為何說藍複是最張揚的。
“世子,藍複一直都這樣嗎?”
李景隆目露不屑:“這才哪到哪,要是在應天外,他每次出門都能敲鑼打鼓。
也就是讀過些書,知道怎麽做才不會觸犯到陛下,否則早死了。”
“難怪藍英說他是最張揚的,是挺張揚。”
說到這,方時好奇問出聲:“你剛剛怎麽不上去辯論,就開了個頭。”
“啪嗒!”
李景隆甩開折扇,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不會,我就粗通四書,問兵事還能上去,這些我是一點也不懂。”
“術業有專攻!我們還是先去國子監。”
“嗯!等下次有空再來。”
方時瞥了眼黃子澄,隨後心中帶著疑惑前往國子監:
[也不迂腐啊!經史子集也算信手拈來,怎麽會把削藩削成那樣?]
[真正原因,想來隻有那些專門研究曆史的人才知道,我怕是永遠不知道。]
[不過,這憨憨的樣子,是挺讓人信賴。]
比起黃子澄,更讓方時上心的吳文,此人是真正把書讀進去,不斷章取義,不認可所謂的三綱六紀。
[還有他旁邊那個年輕人,這人或許以王充為榜樣,將來也可以推薦給朱標。]
方時心中所想的吳文,此時也離開謫仙樓,漫步在熱鬧的大街上。
“子安兄,今日你為何出言譏諷楊宗德?大家畢竟是同窗。”
“看不慣唄!”
朱常毫不在意:“看他那麽拽,我就不爽!
別說我,你怎麽也上場,平常不都是在聽。”
“也是看不慣,平常也就罷了,各有各的理解,也不能說什麽。
可他居然斷章取義,這就不能忍,必須給他們一點顏色。”
“哼,他們就是首鼠兩端。”
朱常不屑撇撇嘴:“這邊批判荀子性惡論,那邊又把荀子的其他理念融合,還說荀子不是儒家。
我呸!一群道貌岸然之徒。”
吳文望了望四周,輕聲勸道:“小聲點,被人聽到了不好。”
“怕個鬼!”
朱常毫不在意:“我爺爺是楓林先生,我爹是三絕,我需要怕他們?
別說他們,就是藍複,我想罵就罵,他敢怎麽樣?”
說到這,朱常拉起吳文手腕,快速向前走去:
“走,我們去聯絡同窗,三日後我要搞死三綱六紀。
他娘的,理就是理,還偏要跟三綱六紀掛上去,我天天聽我爹的話,就能格物?就能窮理?”
“唉唉!”
吳文大急,掙脫開朱常的手,急聲勸阻:
“這藍複明顯是想把事搞大,你還真準備進他的陷阱?”
“怕什麽?不就是天人感應。”
朱常毫無畏懼:“稷下學宮的百家爭鳴我是沒趕上,謫仙辯論我一定要參與。
我們站在陛下這邊,怎麽輸?
你不是一直認為你母親過得苦,怕你妹妹以後也一樣。
這就是最好的機會,我們一舉把班氏遺毒鏟除,將真正的易理說給陛下聽。”
吳文沉默片刻,想起自己母親被欺負的日子,狠下心咬咬牙:
“行,今次我陪你逆勢而行,掀了這一千多年的遺毒,最多不過仕途斷絕。
什麽天人感應,若君主修德就行,宋仁宗時期就不會有天災人禍。”
“哈哈,走,現在就去國子監。”
還未進入官場的士子,總有一股衝勁,而一旦進入官場後,這些讀書人的心態,大多會發生改變。
就像嚴嵩,不就是被現實壓彎骨頭,從而走上諂媚之路。
那些官員也不信天人感應,然而他們沒有辦法限製皇權,隻能同屈君而伸天,天人感應來限製皇權的胡作非為。
方時則是利用天心即民心,來限製皇權胡作非為,將它限製在牢籠中。
隻要朱元璋開了頭,朱標繼承下去,往後那些帝王,必定要奉行天心即民心的治國理念,因為這是大明立國之本。
方時在李景隆的帶領下,找到了國子監助教,宋訥。
“方時拜見西隱先生!”
宋訥起身迴了個禮,便將兩人迎了進來:
“陛下已經跟我說了,方司柬還是要跟我講講,準備何時開始,何時結束,不能影響了學子們的學業。”
“每日酉時開始、戌時結束,崖山海戰先講,等將士們熟悉崖山海戰,再開始教千字文。
由於紙張等原因,其他啟蒙書籍,短時間內不會教導。”
宋訥微微頷首:“時間倒沒什麽,不過京營所在離國子監有一段距離,學子們的安全如何保證?”
“戌時之後,京營會派將士們護送學子們迴國子監。”
宋訥不置可否:“我想看看崖山海戰故事。”
李景隆絲毫不敢耽擱,直接遞上,這先生出名的嚴厲,他可是心有餘悸。
宋訥輕輕翻起,半晌之後,有些疑惑看著方時:
“這與我聽到的不同,除了農民,你還加了神農事跡?”
“是,神農刀耕火種才讓我們有穩定的糧食來源,以此更能契合陛下朱襄氏後人的身份。”
“難怪陛下不急,原來早有應對。”
宋訥輕歎一聲:“如今整個大明都在傳陛下是朱襄氏後人,加上朝堂上因崇明之事爭論不休。
所以,你才想著再這時候拿出來?”
“是!”
“單單這些隻能壓製住,不可能讓他們放棄。”
方時看向不遠處來迴走動的學子們,緩緩開口:
“足夠了,我有的是時間。”
宋訥順著方時的視線看去,瞬間明白方時想法,沉聲開口:
“我明白了,明日我會讓九江,帶著正義、崇治、廣業三堂的學子前往京營。”
方時躬身行禮:“多謝先生,晚輩先行告退。”
忽然,門外爆發出激烈的爭吵之聲:
“無恥之徒,竟敢斷章取義,枉為讀書人,堪比東宮方司柬。”
“乾道為男、坤道為女,乾知大始、坤做成物,係辭明明白白所寫,何來斷章取義?”
“真如仲質兄所言,爾等是隻記得對自己有利,對自己無利的放一邊。
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
全篇係辭下來,你找個君為臣綱的說法出來。
知道什麽是變通配四時嗎?爾等抱殘守缺,不通變化,過去一千多年還將白虎通當為至寶,可恥。
吾看,藍玉這個國朝之恥,應該讓你當女婿更合適。”
“你怎可辱人?”
?????
方時一臉問號看了眼李景隆,隨後又看了眼宋訥:
“西隱先生,我的名聲現在這麽差嗎?”
“咳咳!”
宋訥有些尷尬:“他們還年輕看不到官場之事,因此有所誤會,方司柬不必放心上。”
“得,要是真能吵起來,千夫所指也沒關係。”
方時一臉無所謂的樣子:“我這人沒別的優點,就是臉皮厚。”
“世子,藍複一直都這樣嗎?”
李景隆目露不屑:“這才哪到哪,要是在應天外,他每次出門都能敲鑼打鼓。
也就是讀過些書,知道怎麽做才不會觸犯到陛下,否則早死了。”
“難怪藍英說他是最張揚的,是挺張揚。”
說到這,方時好奇問出聲:“你剛剛怎麽不上去辯論,就開了個頭。”
“啪嗒!”
李景隆甩開折扇,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不會,我就粗通四書,問兵事還能上去,這些我是一點也不懂。”
“術業有專攻!我們還是先去國子監。”
“嗯!等下次有空再來。”
方時瞥了眼黃子澄,隨後心中帶著疑惑前往國子監:
[也不迂腐啊!經史子集也算信手拈來,怎麽會把削藩削成那樣?]
[真正原因,想來隻有那些專門研究曆史的人才知道,我怕是永遠不知道。]
[不過,這憨憨的樣子,是挺讓人信賴。]
比起黃子澄,更讓方時上心的吳文,此人是真正把書讀進去,不斷章取義,不認可所謂的三綱六紀。
[還有他旁邊那個年輕人,這人或許以王充為榜樣,將來也可以推薦給朱標。]
方時心中所想的吳文,此時也離開謫仙樓,漫步在熱鬧的大街上。
“子安兄,今日你為何出言譏諷楊宗德?大家畢竟是同窗。”
“看不慣唄!”
朱常毫不在意:“看他那麽拽,我就不爽!
別說我,你怎麽也上場,平常不都是在聽。”
“也是看不慣,平常也就罷了,各有各的理解,也不能說什麽。
可他居然斷章取義,這就不能忍,必須給他們一點顏色。”
“哼,他們就是首鼠兩端。”
朱常不屑撇撇嘴:“這邊批判荀子性惡論,那邊又把荀子的其他理念融合,還說荀子不是儒家。
我呸!一群道貌岸然之徒。”
吳文望了望四周,輕聲勸道:“小聲點,被人聽到了不好。”
“怕個鬼!”
朱常毫不在意:“我爺爺是楓林先生,我爹是三絕,我需要怕他們?
別說他們,就是藍複,我想罵就罵,他敢怎麽樣?”
說到這,朱常拉起吳文手腕,快速向前走去:
“走,我們去聯絡同窗,三日後我要搞死三綱六紀。
他娘的,理就是理,還偏要跟三綱六紀掛上去,我天天聽我爹的話,就能格物?就能窮理?”
“唉唉!”
吳文大急,掙脫開朱常的手,急聲勸阻:
“這藍複明顯是想把事搞大,你還真準備進他的陷阱?”
“怕什麽?不就是天人感應。”
朱常毫無畏懼:“稷下學宮的百家爭鳴我是沒趕上,謫仙辯論我一定要參與。
我們站在陛下這邊,怎麽輸?
你不是一直認為你母親過得苦,怕你妹妹以後也一樣。
這就是最好的機會,我們一舉把班氏遺毒鏟除,將真正的易理說給陛下聽。”
吳文沉默片刻,想起自己母親被欺負的日子,狠下心咬咬牙:
“行,今次我陪你逆勢而行,掀了這一千多年的遺毒,最多不過仕途斷絕。
什麽天人感應,若君主修德就行,宋仁宗時期就不會有天災人禍。”
“哈哈,走,現在就去國子監。”
還未進入官場的士子,總有一股衝勁,而一旦進入官場後,這些讀書人的心態,大多會發生改變。
就像嚴嵩,不就是被現實壓彎骨頭,從而走上諂媚之路。
那些官員也不信天人感應,然而他們沒有辦法限製皇權,隻能同屈君而伸天,天人感應來限製皇權的胡作非為。
方時則是利用天心即民心,來限製皇權胡作非為,將它限製在牢籠中。
隻要朱元璋開了頭,朱標繼承下去,往後那些帝王,必定要奉行天心即民心的治國理念,因為這是大明立國之本。
方時在李景隆的帶領下,找到了國子監助教,宋訥。
“方時拜見西隱先生!”
宋訥起身迴了個禮,便將兩人迎了進來:
“陛下已經跟我說了,方司柬還是要跟我講講,準備何時開始,何時結束,不能影響了學子們的學業。”
“每日酉時開始、戌時結束,崖山海戰先講,等將士們熟悉崖山海戰,再開始教千字文。
由於紙張等原因,其他啟蒙書籍,短時間內不會教導。”
宋訥微微頷首:“時間倒沒什麽,不過京營所在離國子監有一段距離,學子們的安全如何保證?”
“戌時之後,京營會派將士們護送學子們迴國子監。”
宋訥不置可否:“我想看看崖山海戰故事。”
李景隆絲毫不敢耽擱,直接遞上,這先生出名的嚴厲,他可是心有餘悸。
宋訥輕輕翻起,半晌之後,有些疑惑看著方時:
“這與我聽到的不同,除了農民,你還加了神農事跡?”
“是,神農刀耕火種才讓我們有穩定的糧食來源,以此更能契合陛下朱襄氏後人的身份。”
“難怪陛下不急,原來早有應對。”
宋訥輕歎一聲:“如今整個大明都在傳陛下是朱襄氏後人,加上朝堂上因崇明之事爭論不休。
所以,你才想著再這時候拿出來?”
“是!”
“單單這些隻能壓製住,不可能讓他們放棄。”
方時看向不遠處來迴走動的學子們,緩緩開口:
“足夠了,我有的是時間。”
宋訥順著方時的視線看去,瞬間明白方時想法,沉聲開口:
“我明白了,明日我會讓九江,帶著正義、崇治、廣業三堂的學子前往京營。”
方時躬身行禮:“多謝先生,晚輩先行告退。”
忽然,門外爆發出激烈的爭吵之聲:
“無恥之徒,竟敢斷章取義,枉為讀書人,堪比東宮方司柬。”
“乾道為男、坤道為女,乾知大始、坤做成物,係辭明明白白所寫,何來斷章取義?”
“真如仲質兄所言,爾等是隻記得對自己有利,對自己無利的放一邊。
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
全篇係辭下來,你找個君為臣綱的說法出來。
知道什麽是變通配四時嗎?爾等抱殘守缺,不通變化,過去一千多年還將白虎通當為至寶,可恥。
吾看,藍玉這個國朝之恥,應該讓你當女婿更合適。”
“你怎可辱人?”
?????
方時一臉問號看了眼李景隆,隨後又看了眼宋訥:
“西隱先生,我的名聲現在這麽差嗎?”
“咳咳!”
宋訥有些尷尬:“他們還年輕看不到官場之事,因此有所誤會,方司柬不必放心上。”
“得,要是真能吵起來,千夫所指也沒關係。”
方時一臉無所謂的樣子:“我這人沒別的優點,就是臉皮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