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還沒等來蔣瓛,先等到馬皇後。
一看到馬皇後,朱元璋立馬起身迎上去:
“妹子,你咋來?快過來坐下。”
馬皇後提起手中食盒:“給你送燒餅,順便跟你說一件喜事。”
朱元璋接過食盒,牽著馬皇後走向主位:
“啥喜事,還讓你特意跑一趟。”
“你又當爺爺了,樉兒次妃給老朱家生了個大胖孫子。”
“很好,妹子你多賞些給鄧氏。”
馬皇後有些奇怪:“怎麽你不高興?高熾出生的時候,你可是笑了好幾天。
你這就有點偏心了,都是孫子,不能厚此薄彼。”
“要是王氏生的,咱一定大慶大賀,可鄧氏畢竟是次妃,將來秦王之位怎麽辦。”
馬皇後拿出燒餅遞給朱元璋:
“你要是怕樉兒嫡庶不分,禍起蕭牆,你就強令隻有嫡子才能繼承王位。”
“那孽障根本就不想和王氏同房,還在封地草菅人命,咱現在恨不得飛過去揍他。”
聽到這話,馬皇後臉色一冷:
“怎麽沒聽說過?你瞞著我,標兒也瞞著我?”
“妹子,前段時間你不是不舒服嗎?我們就沒敢跟你說。
你放心,我已經下詔讓老二迴京,等到了咱好好教訓,你別著急。”
馬皇後坐到朱元璋旁邊,有些惱怒:
“這次我不攔你,再不教訓他,以後要闖出更大的禍。
我也不求他像標兒、橚兒那樣仁義,起碼也得像棣兒那樣,從不隨意傷人。
我們都是窮苦出身,不能忘了本。”
“咱看還是鄧氏的錯,你看徐家大丫頭多好,老四變了好多。”
“不說了,還是說些別的事。”
馬皇後平複下心情,才緩緩開口:
“我聽標兒說,藍玉和溪兒都答應了,你是不是該賜婚了。”
“咱想著等年底軍營一事結束,就給方小子賜婚。
可什麽時候結婚,咱還在糾結,藍玉最遲明年夏糧一到就要出征。
這一來一去不得兩三年,等他迴來,溪兒那丫頭都變成老姑娘了。
要是明年結婚,方小子家裏隻剩他一個人,現在準備也來不及。”
馬皇後白了他一眼:“你也知道方家隻有他一人,那你還不趕緊幫他準備。
起碼要給他換個府邸,真準備讓溪兒住那,連大廳都沒有的院子。”
話音未落,一名內侍踩著小碎步進來:
“陛下,皇後殿下,蔣都尉求見。”
“讓他進來。”
說完,朱元璋神神秘秘對著馬皇後說道:
“妹子,你知道剛剛藍玉來幹什麽嗎?”
“還能幹什麽?替他那幹兒子求情,沒去刑部直接提人,也算有進步。”
“你咋知道是為了藍興?”
“整個應天都傳遍了,我能不知道?”
“嘿嘿!”
朱元璋滿臉笑意:“妹子,你又猜錯一次,藍玉可是來請罪。”
馬皇後瞪著雙眼,不敢置信:“真的?為什麽?”
“咱也不知道,這不是找蔣瓛過來問問。”
話音剛落,蔣瓛就走了進來:
“參見陛下,參見皇後殿下。”
“免禮!”
朱元璋淡淡開口:“蔣瓛,方小子在軍營說了什麽,居然讓藍玉主動過來請罪。”
蔣瓛把兩人的談話,盡可能詳細的述說一遍。
“陛下,永昌侯應該是聽了這些話,才急匆匆過來請罪。”
“咱知道了,別讓人打擾方小子,你先下去吧!”
“是,微臣告退。”
等蔣瓛徹底離開後,馬皇後緩緩開口:
“重八,你得好好獎勵蔣瓛,他可是給你找了個大才。”
“陰差陽錯罷了。”
朱元璋咬了口燒餅,含糊不清迴道:
“咱算是看明白,方小子說出那故事之前,就已經想好了一係列計劃。
隻要咱接受他的天命觀,也就等於接受他的治國理念。
他這是用一個故事,讓咱幫他完成理想,簡直可惡。”
馬皇後瞥了一眼朱元璋,見其沒有一點生氣的樣子,暗暗鬆了口氣:
“你的理想不也是這樣,隻要百姓吃飽穿暖,誰還會想著造反,這大明不就世世代代傳下去。”
“咱沒那麽大野心,哪有千秋萬世的朝代,隻想著能超越曆朝曆代。”
朱元璋拿起一本奏疏遞給馬皇後:
“你看看這個,還真給方小子說對了,整個南方都在傳朱襄氏。
連鳳陽那邊都開始傳,咱出生時就有異象,是天命之子。
要是沒有方小子的故事,咱必定會接受這個,還會大大賞賜他們。”
馬皇後看了眼,放下奏疏:“居心叵測,以前為什麽不做,偏偏要等這時候。
重八,天人感應不適合大明,天子這個名號嚇不住百姓。”
“咱上次向靜誠先生請教董仲舒和《白虎通德論》,算是明白了何為是古非今,難怪秦始皇要殺了淳於越。”
朱元璋一副惱怒不已的樣子:
“漢武帝要打匈奴,董仲舒就提出公羊春秋的九世之仇猶可複;
要集中權力,董仲舒就提出天人感應為其正名。
漢光武帝以讖緯而遂帝位,所以明章二帝也需要用此來治理國家,這才有了白虎通德論。
可現在是大明,不是大漢,咱不需要天人感應,也不需要推恩令。”
馬皇後雙手搭在朱元璋雙肩,輕輕按揉:
“開國之初都這樣,漢時道家與儒家相爭;唐時佛道儒三家相爭;宋時儒家氣理心三派相爭;前元又是胡儒相爭。
現在倒是隻有儒家,程朱理學雖然占了大部分,也難免有像心學這樣的流派與其相爭。
重八,慢慢來,標兒與你的想法一樣,都是與百姓共天下。
再好好教導雄英,三代人的努力一定能改變讀書人想法。”
朱元璋搖了搖頭:“不行,咱要幫標兒去掉所有威脅,才能放心。
咱希望標兒能當個仁義之君,暴君就由我來做,不能讓標兒沾上一點殘暴之名。”
“你不信標兒的能力?”
“不是不信,標兒還不夠好,暫時做不到殺人還能讓別人感激涕零。
咱不一樣,咱不在乎名聲,可以快刀斬亂麻。”
馬皇後重重捏了下,讓朱元璋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妹子,你想謀殺親夫啊!”
“你自己聽聽你說的是人話嗎?殺了人還要別人感激涕零,神仙都做不到,你還想讓標兒做到。”
“咱這不是給標兒設個目標嗎?又不是一定要做到。”
“我可告訴你,標兒已經很好了,已經超過曆朝曆代的太子,你可別貪心不足。”
馬皇後忍不住再次重重一捏:
“弟弟們敬重他,文臣武將也看好他,連百姓都知道標兒的仁義,你還想讓他成神不成?”
“嘶!妹子你輕點,咱認輸,咱都聽你的。”
“哼!”
馬皇後冷哼一聲,放輕手上動作:
“你也別去管標兒,有空多教教雄英,這孩子聰明是聰明,可是不食煙火,這可不行。”
“行,等大孫子再長高一點,咱就帶他去種種地,然後去鳳陽老家看看。
可惜靜誠先生老了,要不然,讓他教教雄英該多好。”
馬皇後不置可否:“你不是找到四梅先生,可不可以讓他進宮帶帶雄英。”
朱元璋輕歎一聲:“也老了,他也不想入京,他幫了咱那麽大忙。
不僅沒給他爵位,連個官都沒有封,實在不忍心去逼迫他入京。”
“那就再找找,看看有沒有真正大儒,不能找個居心不良的人,來教導雄英。”
“咱知道。”
一看到馬皇後,朱元璋立馬起身迎上去:
“妹子,你咋來?快過來坐下。”
馬皇後提起手中食盒:“給你送燒餅,順便跟你說一件喜事。”
朱元璋接過食盒,牽著馬皇後走向主位:
“啥喜事,還讓你特意跑一趟。”
“你又當爺爺了,樉兒次妃給老朱家生了個大胖孫子。”
“很好,妹子你多賞些給鄧氏。”
馬皇後有些奇怪:“怎麽你不高興?高熾出生的時候,你可是笑了好幾天。
你這就有點偏心了,都是孫子,不能厚此薄彼。”
“要是王氏生的,咱一定大慶大賀,可鄧氏畢竟是次妃,將來秦王之位怎麽辦。”
馬皇後拿出燒餅遞給朱元璋:
“你要是怕樉兒嫡庶不分,禍起蕭牆,你就強令隻有嫡子才能繼承王位。”
“那孽障根本就不想和王氏同房,還在封地草菅人命,咱現在恨不得飛過去揍他。”
聽到這話,馬皇後臉色一冷:
“怎麽沒聽說過?你瞞著我,標兒也瞞著我?”
“妹子,前段時間你不是不舒服嗎?我們就沒敢跟你說。
你放心,我已經下詔讓老二迴京,等到了咱好好教訓,你別著急。”
馬皇後坐到朱元璋旁邊,有些惱怒:
“這次我不攔你,再不教訓他,以後要闖出更大的禍。
我也不求他像標兒、橚兒那樣仁義,起碼也得像棣兒那樣,從不隨意傷人。
我們都是窮苦出身,不能忘了本。”
“咱看還是鄧氏的錯,你看徐家大丫頭多好,老四變了好多。”
“不說了,還是說些別的事。”
馬皇後平複下心情,才緩緩開口:
“我聽標兒說,藍玉和溪兒都答應了,你是不是該賜婚了。”
“咱想著等年底軍營一事結束,就給方小子賜婚。
可什麽時候結婚,咱還在糾結,藍玉最遲明年夏糧一到就要出征。
這一來一去不得兩三年,等他迴來,溪兒那丫頭都變成老姑娘了。
要是明年結婚,方小子家裏隻剩他一個人,現在準備也來不及。”
馬皇後白了他一眼:“你也知道方家隻有他一人,那你還不趕緊幫他準備。
起碼要給他換個府邸,真準備讓溪兒住那,連大廳都沒有的院子。”
話音未落,一名內侍踩著小碎步進來:
“陛下,皇後殿下,蔣都尉求見。”
“讓他進來。”
說完,朱元璋神神秘秘對著馬皇後說道:
“妹子,你知道剛剛藍玉來幹什麽嗎?”
“還能幹什麽?替他那幹兒子求情,沒去刑部直接提人,也算有進步。”
“你咋知道是為了藍興?”
“整個應天都傳遍了,我能不知道?”
“嘿嘿!”
朱元璋滿臉笑意:“妹子,你又猜錯一次,藍玉可是來請罪。”
馬皇後瞪著雙眼,不敢置信:“真的?為什麽?”
“咱也不知道,這不是找蔣瓛過來問問。”
話音剛落,蔣瓛就走了進來:
“參見陛下,參見皇後殿下。”
“免禮!”
朱元璋淡淡開口:“蔣瓛,方小子在軍營說了什麽,居然讓藍玉主動過來請罪。”
蔣瓛把兩人的談話,盡可能詳細的述說一遍。
“陛下,永昌侯應該是聽了這些話,才急匆匆過來請罪。”
“咱知道了,別讓人打擾方小子,你先下去吧!”
“是,微臣告退。”
等蔣瓛徹底離開後,馬皇後緩緩開口:
“重八,你得好好獎勵蔣瓛,他可是給你找了個大才。”
“陰差陽錯罷了。”
朱元璋咬了口燒餅,含糊不清迴道:
“咱算是看明白,方小子說出那故事之前,就已經想好了一係列計劃。
隻要咱接受他的天命觀,也就等於接受他的治國理念。
他這是用一個故事,讓咱幫他完成理想,簡直可惡。”
馬皇後瞥了一眼朱元璋,見其沒有一點生氣的樣子,暗暗鬆了口氣:
“你的理想不也是這樣,隻要百姓吃飽穿暖,誰還會想著造反,這大明不就世世代代傳下去。”
“咱沒那麽大野心,哪有千秋萬世的朝代,隻想著能超越曆朝曆代。”
朱元璋拿起一本奏疏遞給馬皇後:
“你看看這個,還真給方小子說對了,整個南方都在傳朱襄氏。
連鳳陽那邊都開始傳,咱出生時就有異象,是天命之子。
要是沒有方小子的故事,咱必定會接受這個,還會大大賞賜他們。”
馬皇後看了眼,放下奏疏:“居心叵測,以前為什麽不做,偏偏要等這時候。
重八,天人感應不適合大明,天子這個名號嚇不住百姓。”
“咱上次向靜誠先生請教董仲舒和《白虎通德論》,算是明白了何為是古非今,難怪秦始皇要殺了淳於越。”
朱元璋一副惱怒不已的樣子:
“漢武帝要打匈奴,董仲舒就提出公羊春秋的九世之仇猶可複;
要集中權力,董仲舒就提出天人感應為其正名。
漢光武帝以讖緯而遂帝位,所以明章二帝也需要用此來治理國家,這才有了白虎通德論。
可現在是大明,不是大漢,咱不需要天人感應,也不需要推恩令。”
馬皇後雙手搭在朱元璋雙肩,輕輕按揉:
“開國之初都這樣,漢時道家與儒家相爭;唐時佛道儒三家相爭;宋時儒家氣理心三派相爭;前元又是胡儒相爭。
現在倒是隻有儒家,程朱理學雖然占了大部分,也難免有像心學這樣的流派與其相爭。
重八,慢慢來,標兒與你的想法一樣,都是與百姓共天下。
再好好教導雄英,三代人的努力一定能改變讀書人想法。”
朱元璋搖了搖頭:“不行,咱要幫標兒去掉所有威脅,才能放心。
咱希望標兒能當個仁義之君,暴君就由我來做,不能讓標兒沾上一點殘暴之名。”
“你不信標兒的能力?”
“不是不信,標兒還不夠好,暫時做不到殺人還能讓別人感激涕零。
咱不一樣,咱不在乎名聲,可以快刀斬亂麻。”
馬皇後重重捏了下,讓朱元璋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妹子,你想謀殺親夫啊!”
“你自己聽聽你說的是人話嗎?殺了人還要別人感激涕零,神仙都做不到,你還想讓標兒做到。”
“咱這不是給標兒設個目標嗎?又不是一定要做到。”
“我可告訴你,標兒已經很好了,已經超過曆朝曆代的太子,你可別貪心不足。”
馬皇後忍不住再次重重一捏:
“弟弟們敬重他,文臣武將也看好他,連百姓都知道標兒的仁義,你還想讓他成神不成?”
“嘶!妹子你輕點,咱認輸,咱都聽你的。”
“哼!”
馬皇後冷哼一聲,放輕手上動作:
“你也別去管標兒,有空多教教雄英,這孩子聰明是聰明,可是不食煙火,這可不行。”
“行,等大孫子再長高一點,咱就帶他去種種地,然後去鳳陽老家看看。
可惜靜誠先生老了,要不然,讓他教教雄英該多好。”
馬皇後不置可否:“你不是找到四梅先生,可不可以讓他進宮帶帶雄英。”
朱元璋輕歎一聲:“也老了,他也不想入京,他幫了咱那麽大忙。
不僅沒給他爵位,連個官都沒有封,實在不忍心去逼迫他入京。”
“那就再找找,看看有沒有真正大儒,不能找個居心不良的人,來教導雄英。”
“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