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誌蘭老家在離z市市區西邊一個小時車程的安縣底下的小山村裏,村子名叫大根村。
蘇小葉還不敢獨自開車上高速,坐了大巴前往。
一路上朱寧還在打電話,到她在大根村口下車時,她索性把他的電話號碼拉黑了。嶽誌蘭家常打扮,站在村口等她。小葉見她鼻尖被風吹得通紅,感動道:“小蘭,我來打擾你了。”
“說什麽見外的話啊。我巴不得有人來給我作伴呢!走,我帶你到我家去!”
嶽誌蘭在前麵帶路,蘇小葉深一腳淺一腳跟在她身後,沿路兩旁都是蘿卜田,透過綠油油的蘿卜纓子,看到底下的蘿卜長得極壯,一個一個胖乎乎的幾乎要破土而出。
“我們這裏特產就是這個,現在正是製作蘿卜幹的季節,到時候迴去時我給你帶一點。”
“好啊。”
嶽誌蘭走了幾步,想起一件事來,說:“糟糕,我忘記我要去我舅媽家拿豬肉了。要是被我爹知道我耽誤了正事,得嘮叨半天。”
“那你去忙你的吧!”小葉連忙說。
嶽誌蘭搖搖頭:“不用。我打個電話叫茨菇幫我送來就行了。”
茨菇?
還沒來得及細問,嶽誌蘭家裏就到了。
和很多南方農村一樣,嶽誌蘭家獨門獨院,進門是院子,對著不鏽鋼鐵門,是依牆挖的半月形水池,裏麵養的是要吃的魚。池角吊著一個粉色塑料垃圾筐,這個筐裏如今裝的可不是垃圾,而是養了一些泥鰍。
院子西邊是主人的房子,兩層高,在大根村隻能算一般般。東邊是廚房和洗手間,廚房極大,既有煤氣灶,也有柴火灶。
嶽誌蘭見小葉東張西望,不住打量,低聲說:“地方淺窄,你可別嫌棄。”
“怎麽會——這個地方,很好!”
半個小時後,她們開始在客廳享用熱騰騰的大紅袍,外麵傳來摩托車聲。一個高大壯實的年輕人騎著一輛五羊本田男裝摩托到了門口,不鏽鋼鐵架左右掛滿了三指寬的肥肉。
“嶽誌蘭,你的豬肉!”
“死人茨菇,你才豬肉,你全身都是豬肉!”嶽誌蘭尖聲叫罵著,跑出去把豬肉一掛掛的取下來。蘇小葉跟在她身後瞧熱鬧,茨菇取下頭盔,她看見一頭向四麵八方肆意生長的頭發和一張英偉的麵孔。
茨菇隔著嶽誌蘭,目光落在蘇小葉身上:“你有客人?怎麽不介紹一下?”
嶽誌蘭拉著小葉說:“我同事,蘇小葉。來這兒玩的。”
茨菇脫下騎士手套,對小葉伸手:“我叫譚賜福。”
嗯,賜福,茨菇。
沒想到二十斤豬肉會那麽沉重,而且滑膩膩不留手,難以搬動。譚賜福幫她們把豬肉搬到廚房裏。嶽誌蘭說:“茨菇,我們的柴還沒有劈好,你能幫忙嗎?”
劈柴,靠,蘇小葉差點以為自己穿越了。
她想起來,要煮裹蒸確實必須用柴火。
譚賜福說:“我現在要去村長家裏幫他們修電腦。下午再過來吧。”
嶽誌蘭說:“那麽約好了啊,下午三點我在家裏等你。”
“好。”
突突突,譚賜福開著五羊本田走遠了,蘇小葉看著他的背影說:“他真是個好人。”
“對,新世紀好男人典範。”嶽誌蘭並不放在心上,“就是無聊了點。不抽煙不喝酒不嫖不賭,堂堂大男人天天躲在家裏看動畫片。”
“動畫片?”
“可不是!就是那種眼大得占了半邊臉頭發五顏六色身材像紙片的動畫片。”
“也就是個宅男囉。”
“嗯嗯,小葉,我們別說他了。來,我帶你去抓魚,咱們中午吃全魚宴。”
蘇小葉頓時來了興致:“好!”
自從下鄉之後,她吃過很多鮮味河魚,但怎麽抓魚還沒見過呢!
嶽誌蘭換上水鞋和厚塑料布圍裙,走到自家承包的魚塘裏。隻見約莫一畝見方的魚塘裏,水麵平靜。魚塘東邊一個木平台伸出去,用幾根長竹竿搭起了一個蘇小葉叫不出名字的支架,吊著一個漁網。
一個中年婦人帶著鬥笠在池塘邊割草,鐮刀利落上下,銀光揮舞,她把打下的草一抱一抱扔進水裏。
“媽!魚好了嗎?”嶽誌蘭對那婦人喊。
婦人說:“在網裏。你自己挑吧!”
嶽誌蘭聽了,走到平台上,用力拉起漁網。一陣劈裏啪啦的聲音傳來,蘇小葉看見好幾條銀光閃閃的大草魚躺在抄網底下。
“小葉,來幫忙!”
蘇小葉結束圍觀,跑過去,用抄網抄起一條五六斤重的草魚。
那魚力氣好大,離了水還在平台上跳個不停。嶽誌蘭把它裝在桶裏,笑道:“那麽兇,吃了你!”
嶽誌蘭做飯手藝一般般,甚至還比不上蘇小葉,但她有個廚神媽媽。嶽媽媽打完草迴來,殺魚、片骨、一氣嗬成。
午飯是滑炒魚片、炸魚骨頭、魚頭酸筍豆腐湯、冬瓜幹蒸魚尾、豆豉紫蘇蒜頭炆魚劃。
前麵三道菜還算常見,這冬瓜幹蒸魚尾和豆豉蒜頭炆魚劃,可是別處吃不到的。冬瓜幹是嶽媽媽新曬,除了有冬瓜的香味之外,還增添了咬勁。
魚劃,就是魚劃水的腹鰭,是魚身上活動最多的部分,特別嫩滑。也就是養夠了日子的大草魚才有足夠做一盆菜的魚劃。
蘇小葉連吃兩大碗飯,意猶未盡地舔舔嘴唇:“好吃!真好吃!”
“小葉你真能吃……”嶽誌蘭才趴了大半碗飯,目瞪口呆,“快比得上輝仔了。”
蘇長輝同學,在某次下鄉之後,曾經創下吃掉38碟迴轉壽司的記錄。事後摸著肚皮說隻有八分飽……
蘇小葉伸伸舌頭:“天天下鄉,消耗大。城建的人都能吃。”
“喜歡吃就多吃一點。”嶽媽媽給蘇小葉添湯,“吃完飯之後還有我們自家種的楊桃和砂糖桔。”
“我這幾天會長胖好多……”
言若有憾,實則喜之。
嶽誌蘭說:“你以為,吃了我家的飯就得幫我家幹活。明天開始包裹蒸了。”
下午三點,譚賜福準時來到。嶽媽媽早就把粗大木柴堆在廚房門口,
譚賜福在院子中間擺開架勢,劈起柴來。
蘇小葉還不敢獨自開車上高速,坐了大巴前往。
一路上朱寧還在打電話,到她在大根村口下車時,她索性把他的電話號碼拉黑了。嶽誌蘭家常打扮,站在村口等她。小葉見她鼻尖被風吹得通紅,感動道:“小蘭,我來打擾你了。”
“說什麽見外的話啊。我巴不得有人來給我作伴呢!走,我帶你到我家去!”
嶽誌蘭在前麵帶路,蘇小葉深一腳淺一腳跟在她身後,沿路兩旁都是蘿卜田,透過綠油油的蘿卜纓子,看到底下的蘿卜長得極壯,一個一個胖乎乎的幾乎要破土而出。
“我們這裏特產就是這個,現在正是製作蘿卜幹的季節,到時候迴去時我給你帶一點。”
“好啊。”
嶽誌蘭走了幾步,想起一件事來,說:“糟糕,我忘記我要去我舅媽家拿豬肉了。要是被我爹知道我耽誤了正事,得嘮叨半天。”
“那你去忙你的吧!”小葉連忙說。
嶽誌蘭搖搖頭:“不用。我打個電話叫茨菇幫我送來就行了。”
茨菇?
還沒來得及細問,嶽誌蘭家裏就到了。
和很多南方農村一樣,嶽誌蘭家獨門獨院,進門是院子,對著不鏽鋼鐵門,是依牆挖的半月形水池,裏麵養的是要吃的魚。池角吊著一個粉色塑料垃圾筐,這個筐裏如今裝的可不是垃圾,而是養了一些泥鰍。
院子西邊是主人的房子,兩層高,在大根村隻能算一般般。東邊是廚房和洗手間,廚房極大,既有煤氣灶,也有柴火灶。
嶽誌蘭見小葉東張西望,不住打量,低聲說:“地方淺窄,你可別嫌棄。”
“怎麽會——這個地方,很好!”
半個小時後,她們開始在客廳享用熱騰騰的大紅袍,外麵傳來摩托車聲。一個高大壯實的年輕人騎著一輛五羊本田男裝摩托到了門口,不鏽鋼鐵架左右掛滿了三指寬的肥肉。
“嶽誌蘭,你的豬肉!”
“死人茨菇,你才豬肉,你全身都是豬肉!”嶽誌蘭尖聲叫罵著,跑出去把豬肉一掛掛的取下來。蘇小葉跟在她身後瞧熱鬧,茨菇取下頭盔,她看見一頭向四麵八方肆意生長的頭發和一張英偉的麵孔。
茨菇隔著嶽誌蘭,目光落在蘇小葉身上:“你有客人?怎麽不介紹一下?”
嶽誌蘭拉著小葉說:“我同事,蘇小葉。來這兒玩的。”
茨菇脫下騎士手套,對小葉伸手:“我叫譚賜福。”
嗯,賜福,茨菇。
沒想到二十斤豬肉會那麽沉重,而且滑膩膩不留手,難以搬動。譚賜福幫她們把豬肉搬到廚房裏。嶽誌蘭說:“茨菇,我們的柴還沒有劈好,你能幫忙嗎?”
劈柴,靠,蘇小葉差點以為自己穿越了。
她想起來,要煮裹蒸確實必須用柴火。
譚賜福說:“我現在要去村長家裏幫他們修電腦。下午再過來吧。”
嶽誌蘭說:“那麽約好了啊,下午三點我在家裏等你。”
“好。”
突突突,譚賜福開著五羊本田走遠了,蘇小葉看著他的背影說:“他真是個好人。”
“對,新世紀好男人典範。”嶽誌蘭並不放在心上,“就是無聊了點。不抽煙不喝酒不嫖不賭,堂堂大男人天天躲在家裏看動畫片。”
“動畫片?”
“可不是!就是那種眼大得占了半邊臉頭發五顏六色身材像紙片的動畫片。”
“也就是個宅男囉。”
“嗯嗯,小葉,我們別說他了。來,我帶你去抓魚,咱們中午吃全魚宴。”
蘇小葉頓時來了興致:“好!”
自從下鄉之後,她吃過很多鮮味河魚,但怎麽抓魚還沒見過呢!
嶽誌蘭換上水鞋和厚塑料布圍裙,走到自家承包的魚塘裏。隻見約莫一畝見方的魚塘裏,水麵平靜。魚塘東邊一個木平台伸出去,用幾根長竹竿搭起了一個蘇小葉叫不出名字的支架,吊著一個漁網。
一個中年婦人帶著鬥笠在池塘邊割草,鐮刀利落上下,銀光揮舞,她把打下的草一抱一抱扔進水裏。
“媽!魚好了嗎?”嶽誌蘭對那婦人喊。
婦人說:“在網裏。你自己挑吧!”
嶽誌蘭聽了,走到平台上,用力拉起漁網。一陣劈裏啪啦的聲音傳來,蘇小葉看見好幾條銀光閃閃的大草魚躺在抄網底下。
“小葉,來幫忙!”
蘇小葉結束圍觀,跑過去,用抄網抄起一條五六斤重的草魚。
那魚力氣好大,離了水還在平台上跳個不停。嶽誌蘭把它裝在桶裏,笑道:“那麽兇,吃了你!”
嶽誌蘭做飯手藝一般般,甚至還比不上蘇小葉,但她有個廚神媽媽。嶽媽媽打完草迴來,殺魚、片骨、一氣嗬成。
午飯是滑炒魚片、炸魚骨頭、魚頭酸筍豆腐湯、冬瓜幹蒸魚尾、豆豉紫蘇蒜頭炆魚劃。
前麵三道菜還算常見,這冬瓜幹蒸魚尾和豆豉蒜頭炆魚劃,可是別處吃不到的。冬瓜幹是嶽媽媽新曬,除了有冬瓜的香味之外,還增添了咬勁。
魚劃,就是魚劃水的腹鰭,是魚身上活動最多的部分,特別嫩滑。也就是養夠了日子的大草魚才有足夠做一盆菜的魚劃。
蘇小葉連吃兩大碗飯,意猶未盡地舔舔嘴唇:“好吃!真好吃!”
“小葉你真能吃……”嶽誌蘭才趴了大半碗飯,目瞪口呆,“快比得上輝仔了。”
蘇長輝同學,在某次下鄉之後,曾經創下吃掉38碟迴轉壽司的記錄。事後摸著肚皮說隻有八分飽……
蘇小葉伸伸舌頭:“天天下鄉,消耗大。城建的人都能吃。”
“喜歡吃就多吃一點。”嶽媽媽給蘇小葉添湯,“吃完飯之後還有我們自家種的楊桃和砂糖桔。”
“我這幾天會長胖好多……”
言若有憾,實則喜之。
嶽誌蘭說:“你以為,吃了我家的飯就得幫我家幹活。明天開始包裹蒸了。”
下午三點,譚賜福準時來到。嶽媽媽早就把粗大木柴堆在廚房門口,
譚賜福在院子中間擺開架勢,劈起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