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位於漢江省北部地區,總人口800人,是漢江的人口大市!


    但和人口大市不相匹配的是,人口多並沒有為文山帶來強大的經濟效益,反而成為文山發展的大包袱!


    從94年開始,文山的經濟已經連續三年位列漢江的倒數第一了!


    不提和省城,平州,寧川這幾個南部城市相比,就是同為北部城市的銀山,發展情況也比文山要好!


    但其實文山也曾經發達過啊!


    文山地區煤礦資源豐富,因此,從50年代開始,國家就在文山建起了鋼鐵廠,到了70年代之後,文山的鋼鐵工業已經非常的完善了。


    但是自從改開之後,之前的計劃模式消失,全國開始進入市場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文山卻沒有及時的調整過來。


    80年代還好點,畢竟之前的幾十年的積累還在。


    但是進入90年代,尤其是從92之後,文山的情況愈發的嚴重!


    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無法適應市場變化,產品低端,管理混亂等等。


    這些老國企身上的毛病,在文山鋼鐵廠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幾十萬產業工人,就是壓在文山身上的巨大的包袱!


    或許有人會說,你祁同偉隻是縣長,不是市長,你考慮這些有什麽用!


    但,


    真的不能不考慮啊!


    因為這關係到神起縣未來的發展!


    文山有四區四縣,四個區是市區,而四個縣分別是雲麻縣,神起縣,古龍縣,白山縣。


    當初在文山發展鋼鐵工業的時候,上頭就對文山有過規劃,


    即,鋼鐵產業在市區發展,四個縣為市區保駕護航。


    怎麽才能保駕護航?


    幾十萬工人你需要吃飯吧?飯從哪裏來?


    幾十萬人需要的肉食不少,肉從哪裏來?


    就從周邊的四個縣來!


    更通俗的一點就是,四個縣要著重發展農業,養殖業這些!


    在計劃時代這當然沒問題,但現在不是已經進入市場時代了麽!


    這樣就出現了巨大的問題了!


    市區的鋼鐵產業在市場競爭之下日薄西山,隻能苟延殘喘,這讓四個縣的農業產業沒有了市場,於是,四個縣也隨著市區的落後也沉寂下來。


    在過去這麽多年裏,這幾個縣難道就沒有想過改變嗎?


    當然想過啊!


    比如80年代,當時在文山工作的趙安邦,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就和錢惠人商量要改變這些。


    機緣巧合之下,兩人認識了3756廠的黨委書記馬達。


    3756廠是是一家由漢江援助的,位於西南某省的軍工廠。


    在市場大潮之下,3756廠出現困難,部委批準其軍轉民。


    但新廠的地點是在原廠的隔壁縣,一片荒蕪。


    3756廠4000多號人,都是從漢江出來的,對於新廠的地址非常的不滿,當時身為黨委書記的馬達,察覺到這麽下去不行,要出問題,


    再加上他覺得新廠的地址也不好,於是秘密的迴到漢江,看看能不能有什麽辦法解決。


    在機緣巧合之下,他和趙安邦,錢惠人認識了。


    在趙安邦的支持下,尤其是趙安邦答應,會為4000多號工人解決戶口問題之後,馬達將廠子遷到了文山市古龍縣。


    但是,無論是馬達要把廠子遷迴漢江,還是趙安邦為其解決的戶口問題,都沒有得到上級的批準!


    因此,當馬達秘密的帶著車,將生產線和工人運迴到文山之後,得知消息的部位和西南省份震怒!


    電話打到漢江省委這邊,當時的省委書記劉煥章也是大為吃驚,在調查了一番之後這才知道,兩人是違規做的!


    這讓劉煥章非常的頭疼。


    說實話,對於趙安邦和馬達他們得行為,劉煥章還是很佩服的,畢竟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趙安邦他們也不是為了私利,而是為了文山,為了廠裏的職工。


    但他們確實違規了!


    於是,趙安邦和錢惠人全都受到了處罰。


    趙安邦在時任寧川市長白天明的作保下,派去了寧川,錢惠人也跟著一起過去了。


    而接替趙安邦的於華北,覺得這麽大一個廠子放在縣城,實在是浪費,於是大手一揮,將其劃歸到市區,組建了山河電視機廠。


    古龍縣,也失去了最好的一個改變機會!


    另外一個則是三年多之前,裴一泓的兒子裴洋,在漢東的雙溝集做出了巨大的成績,於是,裴一泓將其從漢東弄了迴來,讓其擔任雲麻縣的縣長,探索發展之道。


    來到雲麻縣之後,裴洋經過廣泛的調查,在結合自己離開雙溝集時和祁同偉商量的辦法,定下了工農業並重的發展策略。


    即,在農業上,引入外部資金,發展規模化農業,提高農業產品的利用效率。


    在工業上,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和人脈關係,引進工業設施。


    但可惜的是,這項計劃,剛開始施行,就因為競爭省委書記的事情,被當時的副書記王天閣給破壞了1


    隨著裴洋的離開,這項計劃也無疾而終,雲麻縣,也失去了改變的機會!


    現在,輪到了神起縣,輪到了祁同偉!


    祁同偉現在是神起縣的副書記,縣長,在新書記還沒有到任的情況下,在副書記蘇岩全力支持自己的額情況下,祁同偉必須要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抓緊時間將自己心裏的計劃落實下去。


    萬一新書記到任了,再出現之前侯亮平的事情,祁同偉可沒有時間和對方再來一次鬥智鬥勇!


    再說了,漢江也不是漢東,劉壯夫也不是許一山,馬達也不是高育良,他們可不會像許一山,高育良那樣支持自己!


    因此,祁同偉才要抓緊時間行動起來才行!


    而經過這段時間的調查,祁同偉也想好了神起縣接下來的第一步要怎麽走。


    神起縣和自己之前待過的金山縣,名山縣不同。


    金山和名山的窮,主要是因為自然條件的限製,境內多是高山丘陵,礦產資源匱乏,交通條件極差,這才是他們貧窮的原因。、


    但神起縣不同!


    神起縣的條件這份很好,境內幾乎都是平坦的土地,耕地多,土地肥沃,再加上之前的基礎,有著良好的農業基礎!


    神起縣窮,完完全全是被市區給拖累的!


    隻要把市區的負擔給脫離出來,為神起縣農業產品找到合適的買家,就能立馬改變落後的麵貌!


    至於能不能找到買家,祁同偉根本就不擔心!


    先不說此時自己這幾年積攢下來的人脈關係,就單單他腦海裏的後世的經驗,也足以讓他找到神起縣的發展道路!


    畢竟前世自己作為省公安廳政保處主任的時候,為了引起趙立春的重視,可是沒少跟著他一起去下麵的各個市區縣調研,對於農業上的情況,也是清楚的。


    不過在此之前,祁同偉需要和自己的“朋友”們聯係一下,確定他們的意向才行!


    想到這裏,祁同偉拿起桌子上的電話,開始聯係起來。


    與此同時,市委劉壯夫的辦公室裏,田封義也在和劉壯夫討論祁同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勝天半子?我祁同偉隻想進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盤土豆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盤土豆絲並收藏勝天半子?我祁同偉隻想進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