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極宗的《道心種魔》代表著這個世界的魔道之極,即便號稱是魔門第一高手的“陰後”祝玉妍,也無法抗拒這份誘惑。


    但是相比之下,陰癸派對於“道心種魔”的了解,就差了慈航靜齋一籌,不像師妃暄一樣,直接就找到了正主。


    此時的楊廣可以視為紀寧的“魔種化身”,是承載其負麵情緒、的垃圾桶。


    又因為紀寧從邪帝舍利中得到的《道心種魔》殘缺不全,所以楊廣體內那一顆以傳國玉璽孕育的靈性根源為核心形成的“魔種”想要大成,最佳的辦法莫過於找到邪極宗的隱脈,得到全本秘籍。


    這件事情楊廣已經交代給了尤鳥倦四人去辦,但他並沒有將希望全都寄托在這上麵,集齊十卷天魔策,取其精華,彌補不足。這同樣也是一條路。


    楊廣的目光掃過祝玉妍的無限美好的嬌軀,體內的“魔種”如同心髒一般,不停的跳動著,傳遞出“渴求、掠食”的信號。


    他眼中爆起精芒,欲火升騰,似要焚破九重天。


    一時間,分不清楚是紀寧拋來的情緒垃圾點燃,還是被“魔種”鎮壓的楊廣心生狂瀾。


    祝玉妍飛身疾退,但卻已經遲了。


    當楊廣伸手摟在她的肩膀時,一種奇異無比,說不出究竟是快樂還是討厭的感覺流遍全身,使她顫栗刺激得無法做出任何“正常”的反應,隻能任由對方施為,為所欲為。


    …………


    定山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又被譽為“達摩第一道場”,同時也是禪宗發祥地和最初祖庭之一。


    若說佛門中有哪隻派係最漢化,當屬禪宗,又名佛心宗,乃教外別傳。


    禪宗不是漢傳佛教,又不離漢傳佛教,是中國特色的本土佛教——漢族佛教(即禪宗)。


    禪宗之法,最明顯的特質是在於強調內心的自證,而這種自證,和莊子的坐忘、心齋和朝徹是如出一轍。


    這一點和天竺傳來的原本佛教及其餘佛門流派的大不相同,反倒像是披著佛教皮的道教!


    也可以說,是許多中國和尚參研莊子的坐忘修持方法獲益良多,就把這方法換了個具有佛教特征的名字——禪那,簡稱禪,借此從佛門中另創了一個新流派——禪宗。


    而禪宗為了證明自家也是佛門正統,源遠流長,就往迴倒翻幾代,找個天竺和尚當祖師——達摩。


    事實上,禪宗的各種理論及修持之法,是在後麵一代代中國和尚幾百年發展起來的,跟達摩的關係真不大。


    所有和尚都知道,禪宗初祖達摩傳給二祖慧可的唯一法門叫心印,即二人心心相印,也就是達摩一句話不說,對著慧可眼神一挑,你滴明白了?


    慧可愣了愣,也隻能一句話不說,向著達摩合十一禮。


    然後慧可就迴去自由發揮,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土人,且四十歲前一直研究儒學及老莊易學,自由發揮也不可能無中生有,就隻能從儒學及老莊易學中多多借鑒!


    接著慧可在教授下一代弟子之時,先教一些他自己自悟的私貨,再來一次心心相印,然後下代弟子就再迴去,在慧可的理論基礎上自由發揮,再次借鑒中國諸子百家的理論……


    就這麽一代代無聲勝有聲,悄悄的折騰,禪宗的各種修持方法及理論終於漸漸完善了。


    達摩本人或許佛法武功俱佳,然而不論怎麽看,完整的禪宗傳承跟達摩都沒直接關係,隻是後輩開發者們為了讓自己的私貨發揚光大,能夠永遠流傳下去,都可勁兒把私貨的來源往達摩頭上扣,以增強說服力罷了!


    “這是為師自創的‘三十六式龍爪手’……”


    “這是達摩祖師昔日所創的‘龍爪手’……”


    自己感覺一下,那一個逼格更高?


    言歸正傳,紀寧與師妃暄同遊定山寺,親眼目睹了此時佛門的興盛,一釋二道三儒,這是社會大環境的真實寫照。


    這就是大勢。


    雖然師妃暄未出一劍,但卻讓紀寧有一種難以抵擋的感覺。


    這才是真正高明的劍客啊!


    定山寺的大雄寶殿中,紀寧注視著高大的釋迦牟尼像,突然臉色潮紅,悶哼了一聲。


    趁著他心神不寧的時候,源自於“道心種魔”的反噬降臨,給他狠狠的來了一下。


    修此功者,必須潛進“鼎爐”心靈深處,曆經種種變異,播下魔種,由無至有,始成。


    人的心靈雖有層次高低之分,廣窄之別,但俱是在茫不可測中,風光無限,有如大自然無窮景象。


    時而天晴風和,日照月映;時則陰雲密雨,雷電交加,七情六欲,變幻難測。


    修煉者譬之怒海操舟,一不小心,受“鼎爐”情風欲潮的狂擊,舟覆人亡,輕則走火入魔,重則萬劫不複,形神俱滅。


    雖然紀寧以傳國玉璽的靈性根源,代替自身的元神靈性凝結“魔種”,並悍然鎮壓楊廣的元神,避開了最大的風險,但同樣也有魔劫加身。


    紀寧眸光沉凝,雖然“魔種化身”的靈性根源之中有他的精神烙印,但卻沒有形成真正的人格智慧。


    故而唯有以種魔之法附體,與“鼎爐”的元神互為生死陰陽,並在一次次共鳴、一次次生死徘徊中徹底融合,太極圓滿,始能擁有完整人格,成為一個獨立存在,化為第二元神。


    這是一個曲折漫長的過程,沒有可能一蹴而就。


    紀寧揮慧劍斬除煩惱,心神空明,將所有的雜念都投入到了“魔種”之中,化為熊熊燃燒的魔焰。


    他漫步在定山寺中,不停的思考著。


    道心為陽,魔種為陰,陰陽交替;


    道心為靜,魔種為動,動靜有法;


    道心恆常,魔種隱現,表裏相合。


    人在嬰兒時,先天心靈本是茫茫混沌,無我無人,亦無天地萬物,可謂無極。


    在後天的成長過程中,受到萬事萬物及種種外念幹擾,心靈在正邪、善惡、好惡等種種對立念頭之間沉浮出沒,永無恆定,亦如陰陽同根而對立,可謂太極!


    不過,人既是智慧生靈,無論如何修煉,追溯先天,心靈也隻能短時間內保持在先天無極狀態,絕大部分時間終歸還是處於後天太極狀態。


    大多數修行者的清靈道心,其實依然暗藏著魔念,仍需小心警覺,時時克製鎮壓魔念、殺意等等負麵雜念,避免形成殺心魔心,乃至道心失守。


    既然如此,不妨大大方方的承認自己的心,任由心靈分化陰陽,衍化生殺,充滿勃勃生機的清靈道心恆常不變,凝聚、殺戮、毀滅等情緒的負麵魔種則隨意起伏,變動不居。


    二者於有形無形中相互牽引製約,猶如恆星及行星,公轉且自轉。


    此間之妙,千變萬化中自有恆常不變,玄之又玄,無為而為!


    一念至此,紀寧的心靈陰陽分化,道心無限貼近大道,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


    魔種凝聚、殺戮、毀滅、貪婪、憤怒、嫉妒等陰暗念頭,化作了一條生有九頭,帶著亙古而蒼涼的氣息,似欲吞天噬地的恐怖魔龍。


    “哈哈……”


    紀寧和楊廣同時大笑了起來。


    江都宮中的祝玉妍,和定山寺中的師妃暄齊齊色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周遊仙武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紀一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紀一鳴並收藏周遊仙武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