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巡見李純陽不肯迴去,也不勉強,交待囑咐了南霽雲幾句,就帶著衛兵去其他城門巡查。
李純陽和南霽雲不敢大意,一直在城牆上駐守,直到三更天,李純陽在南霽雲的主張下,小睡了一會兒。
第二日一早,吃過早飯,就見遠處過來一小隊騎兵,當先一人正是令狐潮,他的身後,有一個百人小隊跟隨。
因為令狐潮帶的人少,顯然不是攻城,張巡沒有下令攻擊這小隊騎兵。令狐潮到了城下,衝著城上喊道:“我是令狐潮,請張巡出來見我!”
張巡在城上探出了頭,對令狐潮喊道:“張巡在此,令狐老賊你中了李將軍一槊,還沒死呢?”
令狐潮聽到張巡這樣說,心下有些不悅,“張兄,咱們本來是好友,你就這麽盼著我死嗎?”
張巡衝著城下“呸”了一口,“我老友令狐潮自從投降叛軍就已經死了,你隻不過是安?山的一條狗而已,我張巡可沒有你這樣忘恩負義的朋友!”
令狐潮強忍著心中怒火,對張巡說道:“天下大勢不可逆,如今安王爺已攻下東都,大軍進逼潼關,攻下京師指日可待,李唐滅亡隻是時間的問題。張兄坐困孤城,前無援兵,後無糧草,又是替誰守著這雍丘呢?”
張巡仰天長笑,笑過後,指著令狐潮說道:“你總是以忠義自許,像今天這樣投降叛軍,你所謂的忠義又在哪裏?你如何對得起皇恩浩蕩?”
令狐潮被張巡罵得有些羞愧,沉默不語。
張巡說道:“令狐兄,今日我再叫你一聲令狐兄,如果你迷途知返,過去的事情咱們一筆勾銷,我還把你當成好友。如果你仍執迷不悟,幫助安?山為虎作倀,咱們情誼就到此為止!”
令狐潮說道:“張兄,你城中軍士不足四千,圍困你的大軍不下三萬,李庭望帶著大軍二萬人也在趕來的路上,你想想,以你區區四千人,能擋住五萬虎狼之師的攻擊嗎?”
“張兄,識時務者為俊傑。我念在舊情,特意到陣前來勸你,你開城投降,全城百姓將士,性命能夠保全,我也會在安王爺前力保你。如若你一意孤行,全城上下都會跟著你性命不保!”
張巡抽出一隻羽箭,用力折斷,並拋到城下。
“令狐老賊,從今往後,再也休提咱們的情義,我張巡身為唐臣,豈能與你這樣厚顏無恥的老賊同流合汙。你速速退去,不然,我帶軍開城出擊,定會取你人頭!”
令狐潮見無法招降張巡,有些惱怒,指著張巡說道:“你這是敬酒不吃吃罰酒,待到城破之時,我定會殺得滿城雞犬不留!”
說罷,令狐潮調轉馬頭,就要離去。
李純陽看著令狐潮,大喝道:“令狐老兒,吃我一箭!”
說罷,李純陽從一名軍士手中接過一柄長弓,抽出一支羽箭,挽弓射出。羽箭疾射而出,衝著令狐潮射去。
隻是距離實在太遠,那隻羽箭在離令狐潮還有二十多米遠,就失去了力量,落在地上。
如若換成他的鐵胎長弓,李純陽有把握一箭把令狐潮射個對穿,隻是這隻弓卻是普通長弓,拉滿也無法及遠。
令狐潮擔心安全,本是站在箭羽射程之外。見到李純陽這一箭仍是快到了自己眼前,嚇得趕緊帶著百人隊騎兵離開。
到了晌午,就見遠處塵土大起,一隊隊馬步兵出遠在視線之內,把雍丘又圍了個水泄不通。
隻是這一天,叛軍一直沒有攻城。到得傍晚,又一隊叛軍從遠處開來。
令狐潮曾揚言,叛軍李庭望帶著二萬人攻下了寧陵、襄邑等縣,轉而協助令狐潮圍攻雍丘。
李庭望大軍與令狐潮會合後,整個包圍圈幾乎又擴大了一倍。到了夜晚,叛軍營帳相連,篝火就如天上繁星,無窮無盡,望不到邊。
李純陽與南霽雲望著邊綿不盡的叛軍,心下都是十分的擔憂。雍丘是叛軍南下,攻占江南的必經之路,攻下雍丘是叛軍戰略需要,安?山一定會不遺餘力的拿下雍丘城。
這時,一名傳令兵快步走李純陽二人身邊。
“李將軍,南大人,張縣令請二位迴縣衙商議軍情!”
李純陽和南霽雲下了城牆,騎上快馬,趕迴了縣衙。縣衙之內,燈火通明,傳令軍士往來穿梭,個個神情緊張,如臨大敵。
李純陽二人進入縣衙大堂,就見各門守將及馬步軍將領都已齊聚在這裏。
“李將軍,你迴來的正好,快快坐下!”
張巡給李純陽讓了座位,接著說道:“李將軍,請您迴來,就是想商議一下,雍丘下一步的城防事宜!”
李純陽善於野戰,對於守城,並沒有什麽經驗。這幾天跟著張巡和南霽雲,也算大開眼界,對於如何守城也有了一些心得。
“張縣令,依我之見,叛軍五萬大軍圍困雍丘,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穩定軍心民心,防止有人出於惶恐,引起嘩變。隻要城內百姓軍士團結一心,就算安?山本人來了,也無法攻入城內!”
李純陽之前聽南霽雲說過,城內糧草充足,可供城內軍民半年之用度。隻要糧草充足,城就能守住。
“李將軍此言甚是,我已派出人員安撫城中百姓軍士。隻是我還有一個想法,想請李將軍定奪!”
“張縣令請說!”
“城中守軍不足四千,我想讓南霽雲到離雍丘最近的臨淮,去找賀蘭進明,讓他派出援兵,與雍丘城守兵裏外夾攻令狐潮。令狐潮叛軍雖然人多勢重,但要腹背受敵,很容易就能擊潰!”
張巡說出了他的戰略構想。
李純陽沉吟片刻,點了點頭,張巡能夠在如此頹勢之下,尋求突破,確實是個天才的戰略家。
“我同意張縣令的計劃,昨夜裏,我也跟南大哥商議過,我陪他去臨淮搬救兵!”
張巡臉露喜色,說道:“我本擬讓李將軍修書一封,由南兄弟帶給賀蘭進明,請他派兵協助。如果李將軍肯親自前去,那就再好不過了!”
李純陽和南霽雲不敢大意,一直在城牆上駐守,直到三更天,李純陽在南霽雲的主張下,小睡了一會兒。
第二日一早,吃過早飯,就見遠處過來一小隊騎兵,當先一人正是令狐潮,他的身後,有一個百人小隊跟隨。
因為令狐潮帶的人少,顯然不是攻城,張巡沒有下令攻擊這小隊騎兵。令狐潮到了城下,衝著城上喊道:“我是令狐潮,請張巡出來見我!”
張巡在城上探出了頭,對令狐潮喊道:“張巡在此,令狐老賊你中了李將軍一槊,還沒死呢?”
令狐潮聽到張巡這樣說,心下有些不悅,“張兄,咱們本來是好友,你就這麽盼著我死嗎?”
張巡衝著城下“呸”了一口,“我老友令狐潮自從投降叛軍就已經死了,你隻不過是安?山的一條狗而已,我張巡可沒有你這樣忘恩負義的朋友!”
令狐潮強忍著心中怒火,對張巡說道:“天下大勢不可逆,如今安王爺已攻下東都,大軍進逼潼關,攻下京師指日可待,李唐滅亡隻是時間的問題。張兄坐困孤城,前無援兵,後無糧草,又是替誰守著這雍丘呢?”
張巡仰天長笑,笑過後,指著令狐潮說道:“你總是以忠義自許,像今天這樣投降叛軍,你所謂的忠義又在哪裏?你如何對得起皇恩浩蕩?”
令狐潮被張巡罵得有些羞愧,沉默不語。
張巡說道:“令狐兄,今日我再叫你一聲令狐兄,如果你迷途知返,過去的事情咱們一筆勾銷,我還把你當成好友。如果你仍執迷不悟,幫助安?山為虎作倀,咱們情誼就到此為止!”
令狐潮說道:“張兄,你城中軍士不足四千,圍困你的大軍不下三萬,李庭望帶著大軍二萬人也在趕來的路上,你想想,以你區區四千人,能擋住五萬虎狼之師的攻擊嗎?”
“張兄,識時務者為俊傑。我念在舊情,特意到陣前來勸你,你開城投降,全城百姓將士,性命能夠保全,我也會在安王爺前力保你。如若你一意孤行,全城上下都會跟著你性命不保!”
張巡抽出一隻羽箭,用力折斷,並拋到城下。
“令狐老賊,從今往後,再也休提咱們的情義,我張巡身為唐臣,豈能與你這樣厚顏無恥的老賊同流合汙。你速速退去,不然,我帶軍開城出擊,定會取你人頭!”
令狐潮見無法招降張巡,有些惱怒,指著張巡說道:“你這是敬酒不吃吃罰酒,待到城破之時,我定會殺得滿城雞犬不留!”
說罷,令狐潮調轉馬頭,就要離去。
李純陽看著令狐潮,大喝道:“令狐老兒,吃我一箭!”
說罷,李純陽從一名軍士手中接過一柄長弓,抽出一支羽箭,挽弓射出。羽箭疾射而出,衝著令狐潮射去。
隻是距離實在太遠,那隻羽箭在離令狐潮還有二十多米遠,就失去了力量,落在地上。
如若換成他的鐵胎長弓,李純陽有把握一箭把令狐潮射個對穿,隻是這隻弓卻是普通長弓,拉滿也無法及遠。
令狐潮擔心安全,本是站在箭羽射程之外。見到李純陽這一箭仍是快到了自己眼前,嚇得趕緊帶著百人隊騎兵離開。
到了晌午,就見遠處塵土大起,一隊隊馬步兵出遠在視線之內,把雍丘又圍了個水泄不通。
隻是這一天,叛軍一直沒有攻城。到得傍晚,又一隊叛軍從遠處開來。
令狐潮曾揚言,叛軍李庭望帶著二萬人攻下了寧陵、襄邑等縣,轉而協助令狐潮圍攻雍丘。
李庭望大軍與令狐潮會合後,整個包圍圈幾乎又擴大了一倍。到了夜晚,叛軍營帳相連,篝火就如天上繁星,無窮無盡,望不到邊。
李純陽與南霽雲望著邊綿不盡的叛軍,心下都是十分的擔憂。雍丘是叛軍南下,攻占江南的必經之路,攻下雍丘是叛軍戰略需要,安?山一定會不遺餘力的拿下雍丘城。
這時,一名傳令兵快步走李純陽二人身邊。
“李將軍,南大人,張縣令請二位迴縣衙商議軍情!”
李純陽和南霽雲下了城牆,騎上快馬,趕迴了縣衙。縣衙之內,燈火通明,傳令軍士往來穿梭,個個神情緊張,如臨大敵。
李純陽二人進入縣衙大堂,就見各門守將及馬步軍將領都已齊聚在這裏。
“李將軍,你迴來的正好,快快坐下!”
張巡給李純陽讓了座位,接著說道:“李將軍,請您迴來,就是想商議一下,雍丘下一步的城防事宜!”
李純陽善於野戰,對於守城,並沒有什麽經驗。這幾天跟著張巡和南霽雲,也算大開眼界,對於如何守城也有了一些心得。
“張縣令,依我之見,叛軍五萬大軍圍困雍丘,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穩定軍心民心,防止有人出於惶恐,引起嘩變。隻要城內百姓軍士團結一心,就算安?山本人來了,也無法攻入城內!”
李純陽之前聽南霽雲說過,城內糧草充足,可供城內軍民半年之用度。隻要糧草充足,城就能守住。
“李將軍此言甚是,我已派出人員安撫城中百姓軍士。隻是我還有一個想法,想請李將軍定奪!”
“張縣令請說!”
“城中守軍不足四千,我想讓南霽雲到離雍丘最近的臨淮,去找賀蘭進明,讓他派出援兵,與雍丘城守兵裏外夾攻令狐潮。令狐潮叛軍雖然人多勢重,但要腹背受敵,很容易就能擊潰!”
張巡說出了他的戰略構想。
李純陽沉吟片刻,點了點頭,張巡能夠在如此頹勢之下,尋求突破,確實是個天才的戰略家。
“我同意張縣令的計劃,昨夜裏,我也跟南大哥商議過,我陪他去臨淮搬救兵!”
張巡臉露喜色,說道:“我本擬讓李將軍修書一封,由南兄弟帶給賀蘭進明,請他派兵協助。如果李將軍肯親自前去,那就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