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向王爺推薦三人,這三人都是勇武多智之人,如果王爺想成大事,就需善待這三人!”
安?山問道:“哪三個人!”
“這三人是營州別駕蔡希德、司馬崔乾佑、長史安守忠。三人都是營州人,我在營州日久,對這三個人很是了解。”
安?山點頭說道:“這三個人我記下了,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如果合適,我會加以重用。”
三人曾宴請過李純陽,想到李純陽軍中跟隨李純陽,李純陽正好乘此機會舉薦三人。
安?山接著問道:“你被任命為金吾衛將軍,皇上命你去查抄李林甫家,你打算什麽時候去?”
李純陽答道:“大理寺和刑部派人來催此事,讓我明天帶隊就去!”
安?山陰笑著說道:“那李林甫當了十九年的宰相,提拔的官吏無數,家中資財數以萬計。你此番前去,我倒是要教你個發財的辦法!”
“請王爺賜教!”
“此次查抄,以你為主,李林甫那萬貫家財到底有多少,哪裏能說清楚,三千萬貫也是他,兩千萬貫也是他,還不是你說多少就是多少!”
李純陽聽得安?山一說,立時明白了其中的關竅。心下暗想,這李林甫搜刮來的民脂民膏,老子不客氣的收下來,也算是為民除害。眼下安?山已被自己說動,隻需他一造反,天下就將大亂。
亂世之中,這些財物毫無用處,但用來收買人心,卻是物盡其用。反正皇帝老兒李隆基過些日子就得溜之大吉了,自己貪得再多,他也沒有時間查了。
告別了安?山,李純陽讓田承嗣去請來了阿固郎和大武藝。他到金吾衛任職,身邊沒有親信之人,就想把二人調到身邊。這等小事,用不著皇帝、宰相開口。虢國夫人找到武部尚書韋見素,一句話就解決了。
二人都被調入金吾衛任職,成為李純陽的下屬。阿固郎和大武藝到了李純陽的屋中,李純陽問道:“阿固郎,你在府中為我準備幾間在房子!”
阿固郎笑嘻嘻地說道:“怎麽?大哥也要效仿那金屋藏嬌之舉嗎?不知大哥看中了哪個姑娘!”
李純陽笑道:“我哪裏有那份雅致,你先給我準備出來,我自有用處。明日一早,你二人跟著我去李林甫府上,皇上要抄了他的家!”
大武藝歎氣道:“那李林甫當初也算是朝中最有權勢之人,轉眼就丟了性命,皇上下旨,削了他的官爵,子孫有官職的都被撤了職,放逐到嶺南。同黨被貶的有五十多人!”
阿固郎說道:“我聽宮中之人說起此事,說是他得罪了虢國夫人。虢國夫人跟宰相楊國忠一起揭發了他的罪行,才讓他落得如此下場!”
李純陽沒有開口搭二人的話,李林甫事件整個過程就是他策劃的,利用虢國夫人的影響力,幹掉了李林甫,隻是這些秘密之事,他卻不好向二人說起。
阿固郎接著說道:“這個李林甫也算識趣,聽說犯了事,直接死了。不然,還不知道要遭多少的罪呢,別說發配嶺南了,就讓他走出長安城,都得要了他的命!”
兄弟二人見李純陽今天有些意興闌珊,說了一會話,就各自迴府了。
第二日一早,二人各帶著一百金吾衛到了安?山府前等待李純陽。李純陽雖然已是金吾衛將軍,但在長安仍沒有府第,隻能暫住在安?山府中。
李純陽一出王府,就見二百金吾衛甲胄分明,刀劍森然。大武藝和阿固郎二人騎著高頭大馬,阿固郎手中牽著一匹黑馬韁繩。二人身邊,站著一個年輕人,那個年輕人身穿內侍服飾。李純陽知道那是個太監,卻不認得。
二百金吾衛見到李純陽,向他行禮齊聲叫道:“參見將軍!”
李純陽有些誌得意滿,擺手說道:“免了,眾位兄弟辛苦了!“
阿固郎走上一步,對李純陽說道:”將軍,這位是內侍省令史魚朝恩。負責到李府宣讀製書!”
李純陽向著魚朝恩拱手,說道:“久仰令史大名,今日才有緣一見!”
魚朝恩臉皮白淨,長得甚是清秀,見李純陽向他拱手,趕緊迴禮道:“將軍年少有為,前程必然不可限量,還望以後多多關照!”
李純陽謙虛道:“令史在宮中執事,要說關照還得令史多關照兄弟才是!”
二人客氣了一番,李純陽說道“咱們這就出發吧!”
李純陽、魚朝恩二人在二百金吾衛的擁簇之下,浩浩蕩蕩地向著李林甫府中進發。這一路,引來無數長安百姓的目光。李純陽的一生從未如此耀武揚威過,心下很是得意。
李林甫家中早已得到通知,金吾衛今日要來抄家,府中男丁都已被發配到嶺南,剩下的都是一些女眷。因為李林甫剛死,這些女眷都是一身縞素,列在李府門前。
李純陽等人到了李府門前,那些女眷齊跪在地,當前一名老婦人說道:“犯臣之婦恭迎聖使!”老婦身後的那些女人也跟著一齊說道:“恭迎聖使!”
李純陽也懶得搭理這些人,對阿固郎說道:“你帶人進去把所有家丁奴役控製起來。府中家眷登記造冊,清點人數。”
轉身又對大武藝說道:“二弟你帶人進去查封所有府庫、房產、家什!一切物什也要登記造冊,以備今後查驗!”
阿固郎和大武藝領命而去,這種查抄資產、造冊清點的細致工作,早已有軍中賬房負責。二人進府,隻是監督著眾人,不需親自前去清點。
李純陽對一名金吾衛士兵說道:“你讓那些女人都進府內,等著令史宣讀皇上聖旨!”
衛兵領命而去,過了一會兒,這些女人都被趕入內府。李純陽下馬,和魚朝恩大搖大擺的走入李府。
李府正廳之中,設著一個靈堂,一副棺槨擺在靈堂正中。李林甫死後,還不及發喪,就被抄了家。
李純陽和魚朝恩到了正廳之中,魚朝恩拿出一份帛書,李府女眷在廳外密密麻麻地跪成一片,大概有七八十人。
安?山問道:“哪三個人!”
“這三人是營州別駕蔡希德、司馬崔乾佑、長史安守忠。三人都是營州人,我在營州日久,對這三個人很是了解。”
安?山點頭說道:“這三個人我記下了,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如果合適,我會加以重用。”
三人曾宴請過李純陽,想到李純陽軍中跟隨李純陽,李純陽正好乘此機會舉薦三人。
安?山接著問道:“你被任命為金吾衛將軍,皇上命你去查抄李林甫家,你打算什麽時候去?”
李純陽答道:“大理寺和刑部派人來催此事,讓我明天帶隊就去!”
安?山陰笑著說道:“那李林甫當了十九年的宰相,提拔的官吏無數,家中資財數以萬計。你此番前去,我倒是要教你個發財的辦法!”
“請王爺賜教!”
“此次查抄,以你為主,李林甫那萬貫家財到底有多少,哪裏能說清楚,三千萬貫也是他,兩千萬貫也是他,還不是你說多少就是多少!”
李純陽聽得安?山一說,立時明白了其中的關竅。心下暗想,這李林甫搜刮來的民脂民膏,老子不客氣的收下來,也算是為民除害。眼下安?山已被自己說動,隻需他一造反,天下就將大亂。
亂世之中,這些財物毫無用處,但用來收買人心,卻是物盡其用。反正皇帝老兒李隆基過些日子就得溜之大吉了,自己貪得再多,他也沒有時間查了。
告別了安?山,李純陽讓田承嗣去請來了阿固郎和大武藝。他到金吾衛任職,身邊沒有親信之人,就想把二人調到身邊。這等小事,用不著皇帝、宰相開口。虢國夫人找到武部尚書韋見素,一句話就解決了。
二人都被調入金吾衛任職,成為李純陽的下屬。阿固郎和大武藝到了李純陽的屋中,李純陽問道:“阿固郎,你在府中為我準備幾間在房子!”
阿固郎笑嘻嘻地說道:“怎麽?大哥也要效仿那金屋藏嬌之舉嗎?不知大哥看中了哪個姑娘!”
李純陽笑道:“我哪裏有那份雅致,你先給我準備出來,我自有用處。明日一早,你二人跟著我去李林甫府上,皇上要抄了他的家!”
大武藝歎氣道:“那李林甫當初也算是朝中最有權勢之人,轉眼就丟了性命,皇上下旨,削了他的官爵,子孫有官職的都被撤了職,放逐到嶺南。同黨被貶的有五十多人!”
阿固郎說道:“我聽宮中之人說起此事,說是他得罪了虢國夫人。虢國夫人跟宰相楊國忠一起揭發了他的罪行,才讓他落得如此下場!”
李純陽沒有開口搭二人的話,李林甫事件整個過程就是他策劃的,利用虢國夫人的影響力,幹掉了李林甫,隻是這些秘密之事,他卻不好向二人說起。
阿固郎接著說道:“這個李林甫也算識趣,聽說犯了事,直接死了。不然,還不知道要遭多少的罪呢,別說發配嶺南了,就讓他走出長安城,都得要了他的命!”
兄弟二人見李純陽今天有些意興闌珊,說了一會話,就各自迴府了。
第二日一早,二人各帶著一百金吾衛到了安?山府前等待李純陽。李純陽雖然已是金吾衛將軍,但在長安仍沒有府第,隻能暫住在安?山府中。
李純陽一出王府,就見二百金吾衛甲胄分明,刀劍森然。大武藝和阿固郎二人騎著高頭大馬,阿固郎手中牽著一匹黑馬韁繩。二人身邊,站著一個年輕人,那個年輕人身穿內侍服飾。李純陽知道那是個太監,卻不認得。
二百金吾衛見到李純陽,向他行禮齊聲叫道:“參見將軍!”
李純陽有些誌得意滿,擺手說道:“免了,眾位兄弟辛苦了!“
阿固郎走上一步,對李純陽說道:”將軍,這位是內侍省令史魚朝恩。負責到李府宣讀製書!”
李純陽向著魚朝恩拱手,說道:“久仰令史大名,今日才有緣一見!”
魚朝恩臉皮白淨,長得甚是清秀,見李純陽向他拱手,趕緊迴禮道:“將軍年少有為,前程必然不可限量,還望以後多多關照!”
李純陽謙虛道:“令史在宮中執事,要說關照還得令史多關照兄弟才是!”
二人客氣了一番,李純陽說道“咱們這就出發吧!”
李純陽、魚朝恩二人在二百金吾衛的擁簇之下,浩浩蕩蕩地向著李林甫府中進發。這一路,引來無數長安百姓的目光。李純陽的一生從未如此耀武揚威過,心下很是得意。
李林甫家中早已得到通知,金吾衛今日要來抄家,府中男丁都已被發配到嶺南,剩下的都是一些女眷。因為李林甫剛死,這些女眷都是一身縞素,列在李府門前。
李純陽等人到了李府門前,那些女眷齊跪在地,當前一名老婦人說道:“犯臣之婦恭迎聖使!”老婦身後的那些女人也跟著一齊說道:“恭迎聖使!”
李純陽也懶得搭理這些人,對阿固郎說道:“你帶人進去把所有家丁奴役控製起來。府中家眷登記造冊,清點人數。”
轉身又對大武藝說道:“二弟你帶人進去查封所有府庫、房產、家什!一切物什也要登記造冊,以備今後查驗!”
阿固郎和大武藝領命而去,這種查抄資產、造冊清點的細致工作,早已有軍中賬房負責。二人進府,隻是監督著眾人,不需親自前去清點。
李純陽對一名金吾衛士兵說道:“你讓那些女人都進府內,等著令史宣讀皇上聖旨!”
衛兵領命而去,過了一會兒,這些女人都被趕入內府。李純陽下馬,和魚朝恩大搖大擺的走入李府。
李府正廳之中,設著一個靈堂,一副棺槨擺在靈堂正中。李林甫死後,還不及發喪,就被抄了家。
李純陽和魚朝恩到了正廳之中,魚朝恩拿出一份帛書,李府女眷在廳外密密麻麻地跪成一片,大概有七八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