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這個人不簡單
重生80:裝傻賺錢真香 作者:軒宜閣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國慶做夢都想不到,王明發為了給自己開脫罪責,居然會如此果斷地坦白交代那張小紙條以及受賄的真相!
他不禁湧起一股對王明發記憶力的由衷欽佩之情。要知道,那些所謂的\"金額\"極其繁雜瑣碎,但王明發卻能夠將其記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這種驚人的記憶力實在令人咋舌。
而隨著王明發的認罪伏法,李國慶也如願以償地獲得了應得的賠償款項。
這一事件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當地引發軒然大波。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竟然有勇氣狀告官員,並最終取得勝利,這樣的情況實屬罕見。
實際上,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當前這個時代對於違法犯罪行為的嚴厲打擊政策。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堅定不移的法治環境,才讓正義得以伸張,公平得到維護。
而孫慶和王華,因為有協助王明發的行為,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懲罰。
三個人都被關進了監獄。
還有一件事讓李國慶感到十分震驚,那就是那位在報社裏一心想要升遷的記者,也被抓了起來,斷送了自己的前途和後路。
本來,他完全可以憑借多次對李國慶的獨家報道,順利完成自己的升遷之路。可是,他急於求成,答應了王明發的請求。
就是王明發決定讓王小雨去招待李國慶的時候,王明發打電話給這個記者,讓他到招待所門口去蹲點拍照。
記者見局長親自打電話交代,就知道這件事情非同小可,而且他自己也感受到了被重視,於是就馬上答應了下來。
這就是為什麽寄到派出所的匿名信中的照片,拍攝角度能那麽專業的原因。
記者一直把別人寫上頭條,沒想到這次自己也成了頭條新聞人物。
李國慶本以為這個記者很可靠,在創業的過程中,還幫了不少忙,沒想到他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可是,還有一個人,王明發沒有供出來。
這個人就是劉大誌。
當時,王明發隻是覺得劉大誌這個人老實,所以就找了他來幫忙在魚飼料裏做手腳。
雖然王明發比較利己,但是作為一個父親,他始終放不下自己的妻女。他表麵上是想撮合孫慶和王小雨,但是也知道孫慶這個人沉不住氣,擔心日後合不來。
自從上次王明發和劉大誌一起到國慶飯店,中途出了意外被送到鎮衛生院看病時,王明發就看出來劉大誌對王小雨還是很上心的。
在他心裏,就希望王小雨以後能和劉大誌好。畢竟劉大誌有鐵飯碗,而且兩人早就認識。
私下裏,王明發曾經對劉大誌說,萬一哪天出事了,希望劉大誌能好好照顧王小雨和王母。並且,他還偷偷給了劉大誌一筆現金。
這筆現金足夠王小雨重新創業,而且不用上班也能過得很好。
當時,劉大誌就答應了下來。所以,在王明發被抓的時候,他沒有把劉大誌供出來。
因為李國慶對魚飼料被調包的事情查得很嚴,所以後來也就沒有出現過類似的事件。
這就是為什麽王小雨剛出事,劉大誌就開始忙著幫忙找工作和支持她創業的原因。
不過,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劉大誌一直暗戀王小雨。
雖然當時的暗戀多少是出於仕途的考慮,如果能成為王明發的女婿,未來在從政的道路上將會有人脈網。
但是現在,他沒有放棄王小雨的重要原因已經不是因為暗戀了。
像他父母被抓的人,很多都會選擇遠離,劉大誌沒有這樣做,是因為他害怕王明發知道後會揭發他,到時候可就是人財兩空的境地了。
現在的他,左邊是錢,右邊是暗戀對象,覺得沒必要去考慮以後的事情。
如果做錯了,估計就沒有以後了。像記者那樣,關進去幾年之後出來,估計就更難了。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王明發先把孫慶搞裏頭,然後留下落難的女兒,得到劉大誌的幫助,兩人培養感情。
高,實在是高啊!
話說,李國慶的羅非魚養殖項目,自從換了新魚苗之後,魚的生長情況還是挺好的。
在技術方麵,李國慶沒少去請專家。
而他在下崗村辦的罐頭加工生產線也初見成效,臘肉經過和辣椒油混合,產生了一種新的香味,讓本來不善於做菜的人,也能隨時帶在身邊,特別是那些出差外地的人,都帶上火車就著饅頭吃。
還有的人專門把它當做禮品送人。
李有發看到家鄉的臘肉這麽暢銷,本來落後的偏僻小村因為做臘肉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村。
這天,他高興地驅車到下崗村找李國慶,希望能增加新的生產線。
李國慶覺得李有發的提議不錯,但是增加生產線意味著要投錢,可是原材料供應不足,根本無法支撐起另一條生產線。
“李叔,我知道你的想法,現在咱們的臘肉銷量不錯,但是生產線的投入錢也不少,現在原材料在上漲,我們的成本被拉高了。”
“那有沒有其他辦法?國慶,我可跟你說,按照以往我的經驗,現在不趁早做,我怕會出現像假臘肉事件,來個假罐頭,好在我們的貨很多都是銷往國外,要不然損失慘重,我聽說孫慶那個舅舅最近到大坪鎮了。”李有發說道。
李國慶心中一怔,“你說啥?康輝來了?”
“對,就是這個名,這人算他運氣好,假臘肉的事情居然被他撇清了關係,這人可不好惹。”
康輝並不是無緣無故來大坪鎮的,李國慶有種預感,這是衝著他來的。
雲瀾縣那麽多個鄉鎮,康輝偏偏選擇了大坪鎮,這已經很明顯了,就是為了替孫慶報仇來的。
這個人不簡單,如果真讓他在大坪鎮搞出一個大廠,李國慶的這個小生產線是沒辦法與之抗衡的。
李國慶擔心地說:“李叔,這個人可不簡單,他手裏的本錢比咱們的都多。”
“可不是嗎?要不然我也不會這麽著急著來找你建新的生產線。”
“先觀察觀察,你找人打聽一下有什麽風吹草動,萬一他隻是過來看看,並沒有投資的意向,咱們如果盲目投資,就中計了。”
“對,你說得對,咱們都擔心原材料不夠,他難道不知道?我聽你的,觀察觀察。”李有發笑道。
他不禁湧起一股對王明發記憶力的由衷欽佩之情。要知道,那些所謂的\"金額\"極其繁雜瑣碎,但王明發卻能夠將其記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這種驚人的記憶力實在令人咋舌。
而隨著王明發的認罪伏法,李國慶也如願以償地獲得了應得的賠償款項。
這一事件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當地引發軒然大波。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竟然有勇氣狀告官員,並最終取得勝利,這樣的情況實屬罕見。
實際上,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當前這個時代對於違法犯罪行為的嚴厲打擊政策。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堅定不移的法治環境,才讓正義得以伸張,公平得到維護。
而孫慶和王華,因為有協助王明發的行為,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懲罰。
三個人都被關進了監獄。
還有一件事讓李國慶感到十分震驚,那就是那位在報社裏一心想要升遷的記者,也被抓了起來,斷送了自己的前途和後路。
本來,他完全可以憑借多次對李國慶的獨家報道,順利完成自己的升遷之路。可是,他急於求成,答應了王明發的請求。
就是王明發決定讓王小雨去招待李國慶的時候,王明發打電話給這個記者,讓他到招待所門口去蹲點拍照。
記者見局長親自打電話交代,就知道這件事情非同小可,而且他自己也感受到了被重視,於是就馬上答應了下來。
這就是為什麽寄到派出所的匿名信中的照片,拍攝角度能那麽專業的原因。
記者一直把別人寫上頭條,沒想到這次自己也成了頭條新聞人物。
李國慶本以為這個記者很可靠,在創業的過程中,還幫了不少忙,沒想到他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可是,還有一個人,王明發沒有供出來。
這個人就是劉大誌。
當時,王明發隻是覺得劉大誌這個人老實,所以就找了他來幫忙在魚飼料裏做手腳。
雖然王明發比較利己,但是作為一個父親,他始終放不下自己的妻女。他表麵上是想撮合孫慶和王小雨,但是也知道孫慶這個人沉不住氣,擔心日後合不來。
自從上次王明發和劉大誌一起到國慶飯店,中途出了意外被送到鎮衛生院看病時,王明發就看出來劉大誌對王小雨還是很上心的。
在他心裏,就希望王小雨以後能和劉大誌好。畢竟劉大誌有鐵飯碗,而且兩人早就認識。
私下裏,王明發曾經對劉大誌說,萬一哪天出事了,希望劉大誌能好好照顧王小雨和王母。並且,他還偷偷給了劉大誌一筆現金。
這筆現金足夠王小雨重新創業,而且不用上班也能過得很好。
當時,劉大誌就答應了下來。所以,在王明發被抓的時候,他沒有把劉大誌供出來。
因為李國慶對魚飼料被調包的事情查得很嚴,所以後來也就沒有出現過類似的事件。
這就是為什麽王小雨剛出事,劉大誌就開始忙著幫忙找工作和支持她創業的原因。
不過,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劉大誌一直暗戀王小雨。
雖然當時的暗戀多少是出於仕途的考慮,如果能成為王明發的女婿,未來在從政的道路上將會有人脈網。
但是現在,他沒有放棄王小雨的重要原因已經不是因為暗戀了。
像他父母被抓的人,很多都會選擇遠離,劉大誌沒有這樣做,是因為他害怕王明發知道後會揭發他,到時候可就是人財兩空的境地了。
現在的他,左邊是錢,右邊是暗戀對象,覺得沒必要去考慮以後的事情。
如果做錯了,估計就沒有以後了。像記者那樣,關進去幾年之後出來,估計就更難了。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王明發先把孫慶搞裏頭,然後留下落難的女兒,得到劉大誌的幫助,兩人培養感情。
高,實在是高啊!
話說,李國慶的羅非魚養殖項目,自從換了新魚苗之後,魚的生長情況還是挺好的。
在技術方麵,李國慶沒少去請專家。
而他在下崗村辦的罐頭加工生產線也初見成效,臘肉經過和辣椒油混合,產生了一種新的香味,讓本來不善於做菜的人,也能隨時帶在身邊,特別是那些出差外地的人,都帶上火車就著饅頭吃。
還有的人專門把它當做禮品送人。
李有發看到家鄉的臘肉這麽暢銷,本來落後的偏僻小村因為做臘肉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村。
這天,他高興地驅車到下崗村找李國慶,希望能增加新的生產線。
李國慶覺得李有發的提議不錯,但是增加生產線意味著要投錢,可是原材料供應不足,根本無法支撐起另一條生產線。
“李叔,我知道你的想法,現在咱們的臘肉銷量不錯,但是生產線的投入錢也不少,現在原材料在上漲,我們的成本被拉高了。”
“那有沒有其他辦法?國慶,我可跟你說,按照以往我的經驗,現在不趁早做,我怕會出現像假臘肉事件,來個假罐頭,好在我們的貨很多都是銷往國外,要不然損失慘重,我聽說孫慶那個舅舅最近到大坪鎮了。”李有發說道。
李國慶心中一怔,“你說啥?康輝來了?”
“對,就是這個名,這人算他運氣好,假臘肉的事情居然被他撇清了關係,這人可不好惹。”
康輝並不是無緣無故來大坪鎮的,李國慶有種預感,這是衝著他來的。
雲瀾縣那麽多個鄉鎮,康輝偏偏選擇了大坪鎮,這已經很明顯了,就是為了替孫慶報仇來的。
這個人不簡單,如果真讓他在大坪鎮搞出一個大廠,李國慶的這個小生產線是沒辦法與之抗衡的。
李國慶擔心地說:“李叔,這個人可不簡單,他手裏的本錢比咱們的都多。”
“可不是嗎?要不然我也不會這麽著急著來找你建新的生產線。”
“先觀察觀察,你找人打聽一下有什麽風吹草動,萬一他隻是過來看看,並沒有投資的意向,咱們如果盲目投資,就中計了。”
“對,你說得對,咱們都擔心原材料不夠,他難道不知道?我聽你的,觀察觀察。”李有發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