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開發新途徑
重生80:裝傻賺錢真香 作者:軒宜閣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雲瀾報社刊登廣告的速度和效率猶如閃電一般,令人驚歎。
次日,特別版的廣告便已赫然出現在報紙上,李國慶和翠花在照相館拍攝的照片也被刊登出來。
然而,由於這個年代的報紙沒有彩色版,隻有黑白的,刊登出來的圖片看起來像是兩個人中間隔著一根木棍。
好在,那句經典的廣告詞還是被清晰地印在了上麵,收款地址、收款人以及臘肉的價格也都一一列出。否則,這筆廣告費真的是白白浪費了。
這個年代的報紙印刷相對來說有點粗糙,不過好在李國慶經常登上報紙,很多人一眼就認出來了這個人是李國慶。
在報紙上刊登廣告來賣東西,在當地可是獨一份。
刊登出來的照片中,翠花顯得格外美麗動人,仿佛是從電影中走出來的女明星。
她的美貌如同夜空中的繁星,閃耀著迷人的光芒。
報紙上的這張照片,簡直就是一幅藝術品,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雖然臘肉在照片中並不起眼,但翠花的存在卻讓整個畫麵變得生動起來。
她的美麗不僅僅是外表上的,更是一種內在的氣質,讓人無法忘懷。
李有發興衝衝地拿著報紙,快步走進了國慶飯店。
此時,電視裏正在播放著熱門電視劇《霍元甲》,許多前來吃飯的客人都被吸引,圍在電視機前看得津津有味,這也讓國慶飯店的生意更加紅火了。
李有發一踏進飯店,臉上就立刻露出了笑容,他徑直找到了李國慶。
高興地說道:“國慶啊,我已經看過報紙了,真不錯!你想的這個法子雖然不能讓人直接看到臘肉的樣子,但是就憑你和翠花兩個人的照片,簡直就是俊男美女的組合,一點也不比那些歌星影星差啊!”
李國慶聽到李有發的誇獎,也笑著迴應道:“李叔,你過獎了。我們隻是在報紙上登了個廣告而已,接下來,還得看你老家那邊臘肉的生產情況呢。”
李有發信心十足地拍著胸脯說:“你就放心吧,我老家那邊已經托人都辦好了,過兩天,那些臘肉就會運到你們飯店來了。”
李國慶聽了之後,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看來李叔的辦事效率挺高的啊。不過,我想問一下,那些臘肉的包裝搞得怎麽樣了?”
李有發擺了擺手,說道:“現在先別搞什麽包裝了,等把貨拉過來,看看生意怎麽樣再說。你想想,買臘肉的人也沒那麽多,大家也不會買很多,沒必要過於擔心能不能賣出去。而且,搞這些包裝也是浪費人力和物力。你看我賣的那些磚塊,也沒有包裝啊,對不對?咱能省就省點吧。”
李有發是一個能說會道的人,他的一番話讓李國慶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在李國慶看來,做食品的人總得講究衛生幹淨,這是最基本的底線,不能像賣磚塊那樣隨意。
畢竟,食品是要進入人們的口中,如果不注重衛生,那麽後果可能會非常嚴重。
李有發聽了李國慶的話,感到有些不以為然。
他認為,做食品的人確實需要講究衛生幹淨,但是也不能過於苛刻,否則會增加成本,影響利潤。
他覺得,隻要把握好一個度,就能夠既保證食品的衛生安全,又能夠獲得可觀的利潤。
李國慶則認為,李有發的想法有些過於冒險。他擔心,如果不注重食品的衛生安全,一旦出現問題,不僅會影響到消費者的健康,也會對公司的聲譽造成極大的損害。
他希望,李有發能夠更加謹慎地對待食品安全問題,不要輕易冒險。
兩人的觀點存在明顯的分歧,但是他們都沒有放棄自己的想法。
他們決定,先嚐試一段時間,看看哪種方法更有效。
這時,原本正在全神貫注看電視的司機們,聽到了李國慶和李有發的談話,紛紛好奇地湊了過來。
“李廠長,我們剛剛商量了一下,對幫您做代理這件事非常感興趣呢!”其中一位司機滿臉期待地看著李有發,眼神中充滿了對代理臘肉的渴望。
他心裏清楚,這可是個難得的好機會。
如果能夠順利成為臘肉的代理商,不僅能增加自己的收入,還可以拓展業務範圍呢。
其他司機也紛紛附和道:“是啊,李廠長,我們都對這個代理工作特別感興趣。我們天天在路上跑車,認識的人可多了,推銷起來也會更方便啊!”
李有發望著眼前的這一群人,心裏有些不舒服。他知道,大家都是為了賺錢而來,但他可不想和這麽多人一起分這杯羹。
在他心裏,賣臘肉這件事在李國慶的飯店賣就挺好的,完全沒必要弄得這麽複雜。
而且他老家那邊生產臘肉的數量也是有限的,規模還沒做起來,臘肉就賣完了,到時候可能也賺不了多少錢,簡直是白忙活一場。
但是李國慶說,如果隻是在他的飯店裏賣,銷量有限,而且也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臘肉的好處。他說,他可以幫李有發聯係一些批發商,把臘肉賣到更多的地方去。
李有發聽了,有些心動。
他想,如果能把臘肉的生意做大,也許就能讓更多的人知道他的家鄉,也能讓更多的人品嚐到這道美味。
但是他又擔心,這樣一來,臘肉的價格會不會太高,會不會影響到臘肉的品質。
他打定主意要拒絕司機們代理貨物的請求。
於是他一邊看著李國慶,一邊壓低聲音問道:“國慶啊,這到底是咋迴事啊?怎麽大家都想著賣臘肉呢?他們不都是專門拉甘蔗的嗎?這兩件事根本不搭邊啊。”
李國慶心裏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可不願意天天在店裏守著賣臘肉。
再說了,他的飯店位置又不占優勢,不在縣裏,也不在鎮中心,而是在一條公路邊上,每天從門口路過的人本來就沒幾個。他心裏很清楚,要想把臘肉賣得更多,就必須得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次日,特別版的廣告便已赫然出現在報紙上,李國慶和翠花在照相館拍攝的照片也被刊登出來。
然而,由於這個年代的報紙沒有彩色版,隻有黑白的,刊登出來的圖片看起來像是兩個人中間隔著一根木棍。
好在,那句經典的廣告詞還是被清晰地印在了上麵,收款地址、收款人以及臘肉的價格也都一一列出。否則,這筆廣告費真的是白白浪費了。
這個年代的報紙印刷相對來說有點粗糙,不過好在李國慶經常登上報紙,很多人一眼就認出來了這個人是李國慶。
在報紙上刊登廣告來賣東西,在當地可是獨一份。
刊登出來的照片中,翠花顯得格外美麗動人,仿佛是從電影中走出來的女明星。
她的美貌如同夜空中的繁星,閃耀著迷人的光芒。
報紙上的這張照片,簡直就是一幅藝術品,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雖然臘肉在照片中並不起眼,但翠花的存在卻讓整個畫麵變得生動起來。
她的美麗不僅僅是外表上的,更是一種內在的氣質,讓人無法忘懷。
李有發興衝衝地拿著報紙,快步走進了國慶飯店。
此時,電視裏正在播放著熱門電視劇《霍元甲》,許多前來吃飯的客人都被吸引,圍在電視機前看得津津有味,這也讓國慶飯店的生意更加紅火了。
李有發一踏進飯店,臉上就立刻露出了笑容,他徑直找到了李國慶。
高興地說道:“國慶啊,我已經看過報紙了,真不錯!你想的這個法子雖然不能讓人直接看到臘肉的樣子,但是就憑你和翠花兩個人的照片,簡直就是俊男美女的組合,一點也不比那些歌星影星差啊!”
李國慶聽到李有發的誇獎,也笑著迴應道:“李叔,你過獎了。我們隻是在報紙上登了個廣告而已,接下來,還得看你老家那邊臘肉的生產情況呢。”
李有發信心十足地拍著胸脯說:“你就放心吧,我老家那邊已經托人都辦好了,過兩天,那些臘肉就會運到你們飯店來了。”
李國慶聽了之後,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看來李叔的辦事效率挺高的啊。不過,我想問一下,那些臘肉的包裝搞得怎麽樣了?”
李有發擺了擺手,說道:“現在先別搞什麽包裝了,等把貨拉過來,看看生意怎麽樣再說。你想想,買臘肉的人也沒那麽多,大家也不會買很多,沒必要過於擔心能不能賣出去。而且,搞這些包裝也是浪費人力和物力。你看我賣的那些磚塊,也沒有包裝啊,對不對?咱能省就省點吧。”
李有發是一個能說會道的人,他的一番話讓李國慶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在李國慶看來,做食品的人總得講究衛生幹淨,這是最基本的底線,不能像賣磚塊那樣隨意。
畢竟,食品是要進入人們的口中,如果不注重衛生,那麽後果可能會非常嚴重。
李有發聽了李國慶的話,感到有些不以為然。
他認為,做食品的人確實需要講究衛生幹淨,但是也不能過於苛刻,否則會增加成本,影響利潤。
他覺得,隻要把握好一個度,就能夠既保證食品的衛生安全,又能夠獲得可觀的利潤。
李國慶則認為,李有發的想法有些過於冒險。他擔心,如果不注重食品的衛生安全,一旦出現問題,不僅會影響到消費者的健康,也會對公司的聲譽造成極大的損害。
他希望,李有發能夠更加謹慎地對待食品安全問題,不要輕易冒險。
兩人的觀點存在明顯的分歧,但是他們都沒有放棄自己的想法。
他們決定,先嚐試一段時間,看看哪種方法更有效。
這時,原本正在全神貫注看電視的司機們,聽到了李國慶和李有發的談話,紛紛好奇地湊了過來。
“李廠長,我們剛剛商量了一下,對幫您做代理這件事非常感興趣呢!”其中一位司機滿臉期待地看著李有發,眼神中充滿了對代理臘肉的渴望。
他心裏清楚,這可是個難得的好機會。
如果能夠順利成為臘肉的代理商,不僅能增加自己的收入,還可以拓展業務範圍呢。
其他司機也紛紛附和道:“是啊,李廠長,我們都對這個代理工作特別感興趣。我們天天在路上跑車,認識的人可多了,推銷起來也會更方便啊!”
李有發望著眼前的這一群人,心裏有些不舒服。他知道,大家都是為了賺錢而來,但他可不想和這麽多人一起分這杯羹。
在他心裏,賣臘肉這件事在李國慶的飯店賣就挺好的,完全沒必要弄得這麽複雜。
而且他老家那邊生產臘肉的數量也是有限的,規模還沒做起來,臘肉就賣完了,到時候可能也賺不了多少錢,簡直是白忙活一場。
但是李國慶說,如果隻是在他的飯店裏賣,銷量有限,而且也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臘肉的好處。他說,他可以幫李有發聯係一些批發商,把臘肉賣到更多的地方去。
李有發聽了,有些心動。
他想,如果能把臘肉的生意做大,也許就能讓更多的人知道他的家鄉,也能讓更多的人品嚐到這道美味。
但是他又擔心,這樣一來,臘肉的價格會不會太高,會不會影響到臘肉的品質。
他打定主意要拒絕司機們代理貨物的請求。
於是他一邊看著李國慶,一邊壓低聲音問道:“國慶啊,這到底是咋迴事啊?怎麽大家都想著賣臘肉呢?他們不都是專門拉甘蔗的嗎?這兩件事根本不搭邊啊。”
李國慶心裏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可不願意天天在店裏守著賣臘肉。
再說了,他的飯店位置又不占優勢,不在縣裏,也不在鎮中心,而是在一條公路邊上,每天從門口路過的人本來就沒幾個。他心裏很清楚,要想把臘肉賣得更多,就必須得開拓更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