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原來如此
重生80:裝傻賺錢真香 作者:軒宜閣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國慶覺得老支書的話裏有話,他是個聰明人,知道老支書肯定有什麽不便言語的事情要找自己幫忙。
於是,故意裝作沒聽懂,繼續追問老支書,想看看老支書的反應。
心中暗想,這老支書,看著飽經風霜,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但是沒啥事絕對不會上門送東西。
老支書第一次給李國慶送的鋼筆和記事本,是因為李國慶能到縣裏參加培訓,想巴結一下,為以後在村裏開展工作做準備。
第二次,老支書趕著牛車到飯店送特產,是因為村裏的事。
這是第三次送東西,而且還是送到了家裏,不可能沒有事。
老支書見李國慶一直追問,隻能尷尬地笑了笑,他知道李國慶是個精明人,也知道自己的請求有可能被拒絕,但是為了兒子,還是決定豁出去了。
老支書用商量的口吻對李國慶說道:“國慶啊,你看你那魚塘建好後,也需要人手,我家偉才正好在家沒事幹,你能不能讓他去你的魚塘幫幫忙,賺點錢養家糊口?”
老支書說著,聲音越來越低,頭也越來越低,他不敢看李國慶的眼睛,他怕李國慶拒絕。
老支書的兒子偉才年近不惑,卻因一次意外而腿腳不便,成了一個“半殘疾人”。
他在家中基本上無法從事任何勞動,全家的重擔都落在了媳婦一個人的肩上。
如果讓他去魚塘幹活,那簡直就是添亂,因為他的腿腳根本無法適應魚塘的工作環境。
李國慶當然不希望偉才去幫忙。
這大過年的,自己怎麽可能違心答應呢?但是不答應的理由又不好說出來。
就在這時,老支書的媳婦不放心老支書一個人在外,忙完活後,急匆匆趕了過來。
一進門,看到屋裏坐著一堆人,點頭招唿後,上前拉著老支書的胳膊,說道:“老頭子,你剛剛在家已經喝過了,現在又喝?天兒不早了,趕緊迴家吧!”
老支書話剛剛談到一半,就等著李國慶答應,見媳婦來找,借著酒意,不情願地大聲說道:“你這老太婆,我剛剛才開始喝,要迴你自己迴,我還有重要的事情等著跟國慶商量!”
“老頭子,你別為難國慶了,他也不容易,咱們自己想辦法。”
老支書搖搖頭說道:“不行啊,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偉才在家閑著,他也想為家裏出點力啊。”
李國慶知道老支書是個倔強的人,如果不答應,他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一旦答應,以後就有可能出現很多無法預料的事情。
如不答應,老支書在以後建魚塘時肯定會以各種理由不幫忙。
他用沉默來代替此刻的態度。
見李國慶不說話,李富貴可有點著急了。
他用腳偷偷踢了一下李國慶,說道:“國慶,你想啥呢?趕緊答應呀!”
“爹!這不是我說了算。”
“咋不是你說了算?魚塘是不是你要建的?貸款是不是你貸的?用人不是你說了算?”
李富貴在關鍵時刻是站在老支書那邊,不是因為其他原因,就是為了讓老支書欠他一個人情。
“沒錯,是我,但是我這魚塘都是體力活,偉才哥腿腳不方便,咋工作?”李國慶被迫說出了實情。
老支書無奈道:“國慶,我知道讓你為難,就是因為偉才腳不好,我才來求你給個工作的機會,能在家門口找點活幹,也能減輕家裏的負擔。我年紀大了,有些活我也幹不動。”
老支書眼裏閃爍著淚花。
“老支書,你真的是讓我為難了,如果偉才哥來幫我幹活,那村裏其他人可咋想?到時候都來找我要活幹,咋辦?”
老支書的媳婦看到李國慶不答應,趕緊把老支書從座位上拉了起來。
氣衝衝地勸說老支書:“老頭子,我們趕緊迴家,我都跟你說了,人家不會答應的,你偏不信,這下好了,賠了一壇酒。”
老支書還是不願意放棄,咬緊牙說道:“國慶,要不我們來談個條件咋樣?”
“老頭子,人家都不願幫忙,你還談啥條件?這不是讓人討厭嗎?”
老支書瞪了媳婦一眼,提醒她不要多嘴。
“咋的了?還不讓人說了?”老支書的媳婦有點不服。
老支書不理她,歎了一口氣後,轉頭就對李國慶說道:“國慶,我知道你建魚塘需要用到地,我有一塊地很適合用來建魚塘,就在靠近河流的附近。如果你讓偉才有份工作,我就把地給你建魚塘。”
在出門之前,老支書已經考慮到李國慶不答應的話,就用土地來作為交換條件。
偉才幹不了活,地留著也是荒,位置好,排水也方便,用來建魚塘是不錯的。
李國慶於心不忍地說道:“老支書,這等以後再說吧,現在我也不能答複你。”
老支書為偉才得事情可是操了不少心,一家人吃住是不愁,他擔心時間久了偉才得媳婦會受不了而跑掉。
見李國慶沒有答應,老支書激動地說道:“國慶,你就幫一下你偉才哥吧,他年紀也大了,孩子還沒成家,我就怕你嫂子到時候會跟別人跑。”
李富貴見狀,趕緊罵李國慶道:“你這兔崽子,老支書都答應把地給你建魚塘了,你咋還不答應?都是一個村子的,能幫就幫,你偉才哥也不容易。他也是讀過書的,要不讓他給你記賬啥的,行不行?”
李國慶真是佩服李富貴的想法,這一下子就把事情安排到位。
既能不傷了和氣,又能拿到一塊地。
“爹,建魚塘是要給租錢的,又不是白建。”李國慶故意說道。
老支書見李國慶鬆口,立即拍著胸口說道:“國慶,你放心,隻要你給偉才安排工作,租魚塘的錢就不用付了,年底給點分紅就成。”
搞半天,李國慶總算是聽明白了,老支書是想合股,但是又不想用錢,就想提供耕作的地來入股。
用現代的話來說是“固定資產”。
以後可就白撿了一個魚塘。
這老支書可真是精明。
於是,故意裝作沒聽懂,繼續追問老支書,想看看老支書的反應。
心中暗想,這老支書,看著飽經風霜,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但是沒啥事絕對不會上門送東西。
老支書第一次給李國慶送的鋼筆和記事本,是因為李國慶能到縣裏參加培訓,想巴結一下,為以後在村裏開展工作做準備。
第二次,老支書趕著牛車到飯店送特產,是因為村裏的事。
這是第三次送東西,而且還是送到了家裏,不可能沒有事。
老支書見李國慶一直追問,隻能尷尬地笑了笑,他知道李國慶是個精明人,也知道自己的請求有可能被拒絕,但是為了兒子,還是決定豁出去了。
老支書用商量的口吻對李國慶說道:“國慶啊,你看你那魚塘建好後,也需要人手,我家偉才正好在家沒事幹,你能不能讓他去你的魚塘幫幫忙,賺點錢養家糊口?”
老支書說著,聲音越來越低,頭也越來越低,他不敢看李國慶的眼睛,他怕李國慶拒絕。
老支書的兒子偉才年近不惑,卻因一次意外而腿腳不便,成了一個“半殘疾人”。
他在家中基本上無法從事任何勞動,全家的重擔都落在了媳婦一個人的肩上。
如果讓他去魚塘幹活,那簡直就是添亂,因為他的腿腳根本無法適應魚塘的工作環境。
李國慶當然不希望偉才去幫忙。
這大過年的,自己怎麽可能違心答應呢?但是不答應的理由又不好說出來。
就在這時,老支書的媳婦不放心老支書一個人在外,忙完活後,急匆匆趕了過來。
一進門,看到屋裏坐著一堆人,點頭招唿後,上前拉著老支書的胳膊,說道:“老頭子,你剛剛在家已經喝過了,現在又喝?天兒不早了,趕緊迴家吧!”
老支書話剛剛談到一半,就等著李國慶答應,見媳婦來找,借著酒意,不情願地大聲說道:“你這老太婆,我剛剛才開始喝,要迴你自己迴,我還有重要的事情等著跟國慶商量!”
“老頭子,你別為難國慶了,他也不容易,咱們自己想辦法。”
老支書搖搖頭說道:“不行啊,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偉才在家閑著,他也想為家裏出點力啊。”
李國慶知道老支書是個倔強的人,如果不答應,他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一旦答應,以後就有可能出現很多無法預料的事情。
如不答應,老支書在以後建魚塘時肯定會以各種理由不幫忙。
他用沉默來代替此刻的態度。
見李國慶不說話,李富貴可有點著急了。
他用腳偷偷踢了一下李國慶,說道:“國慶,你想啥呢?趕緊答應呀!”
“爹!這不是我說了算。”
“咋不是你說了算?魚塘是不是你要建的?貸款是不是你貸的?用人不是你說了算?”
李富貴在關鍵時刻是站在老支書那邊,不是因為其他原因,就是為了讓老支書欠他一個人情。
“沒錯,是我,但是我這魚塘都是體力活,偉才哥腿腳不方便,咋工作?”李國慶被迫說出了實情。
老支書無奈道:“國慶,我知道讓你為難,就是因為偉才腳不好,我才來求你給個工作的機會,能在家門口找點活幹,也能減輕家裏的負擔。我年紀大了,有些活我也幹不動。”
老支書眼裏閃爍著淚花。
“老支書,你真的是讓我為難了,如果偉才哥來幫我幹活,那村裏其他人可咋想?到時候都來找我要活幹,咋辦?”
老支書的媳婦看到李國慶不答應,趕緊把老支書從座位上拉了起來。
氣衝衝地勸說老支書:“老頭子,我們趕緊迴家,我都跟你說了,人家不會答應的,你偏不信,這下好了,賠了一壇酒。”
老支書還是不願意放棄,咬緊牙說道:“國慶,要不我們來談個條件咋樣?”
“老頭子,人家都不願幫忙,你還談啥條件?這不是讓人討厭嗎?”
老支書瞪了媳婦一眼,提醒她不要多嘴。
“咋的了?還不讓人說了?”老支書的媳婦有點不服。
老支書不理她,歎了一口氣後,轉頭就對李國慶說道:“國慶,我知道你建魚塘需要用到地,我有一塊地很適合用來建魚塘,就在靠近河流的附近。如果你讓偉才有份工作,我就把地給你建魚塘。”
在出門之前,老支書已經考慮到李國慶不答應的話,就用土地來作為交換條件。
偉才幹不了活,地留著也是荒,位置好,排水也方便,用來建魚塘是不錯的。
李國慶於心不忍地說道:“老支書,這等以後再說吧,現在我也不能答複你。”
老支書為偉才得事情可是操了不少心,一家人吃住是不愁,他擔心時間久了偉才得媳婦會受不了而跑掉。
見李國慶沒有答應,老支書激動地說道:“國慶,你就幫一下你偉才哥吧,他年紀也大了,孩子還沒成家,我就怕你嫂子到時候會跟別人跑。”
李富貴見狀,趕緊罵李國慶道:“你這兔崽子,老支書都答應把地給你建魚塘了,你咋還不答應?都是一個村子的,能幫就幫,你偉才哥也不容易。他也是讀過書的,要不讓他給你記賬啥的,行不行?”
李國慶真是佩服李富貴的想法,這一下子就把事情安排到位。
既能不傷了和氣,又能拿到一塊地。
“爹,建魚塘是要給租錢的,又不是白建。”李國慶故意說道。
老支書見李國慶鬆口,立即拍著胸口說道:“國慶,你放心,隻要你給偉才安排工作,租魚塘的錢就不用付了,年底給點分紅就成。”
搞半天,李國慶總算是聽明白了,老支書是想合股,但是又不想用錢,就想提供耕作的地來入股。
用現代的話來說是“固定資產”。
以後可就白撿了一個魚塘。
這老支書可真是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