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一塊絆腳石
重生80:裝傻賺錢真香 作者:軒宜閣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支書之所以這麽匆忙的要找李國慶。
那是因為在前兩天鎮上的領導,來村裏看河壩修建進度的時候。
看到村裏的老人都在大樹底下編竹製品,知道是李國慶接迴來的項目,對他產生了興趣,覺得是村幹部的人選。
鎮領導跟老支書商量,看能否把李國慶發展成村主任。
老支書一直都想從位置上退下來,隻是村裏也沒有合適的人選,而且這個村一直都是沒有什麽油水可撈。
就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做這些事情。
加上現在又是分田到戶,大家都是各忙各的,要不是他之前在村裏有一些好口碑,挨家挨戶去求他們伸出援助之手參與到修河壩上,估計修河壩也搞不那麽快。
李國慶做的這些事情,老支書也一直看在眼裏,而且還是大坪糖廠派到縣裏學習的人,在這一點上,見識要比村裏的其他人廣。
所以,當老支書聽到李國慶迴來的消息時,就趕緊放下手中的工作,從村委會往李國慶家裏走。
誰知在半路上就遇到了,他要跟李國慶商量的就是做村主任的事。
“國慶啊,跟我去一趟村委會,我有事情跟你商量。”老支書拉著李國慶的手臂說道。
“太好了,老支書,我今天也有件事情要跟您商量。”
說著,三個人就一起走到了村委會辦公室。
村委會辦公室內。
長方形的會議桌,已經舊得掉漆,幾張長條板凳擺放在四周。
老支書熱情地招唿他們落座。
趕緊從暖水瓶裏,倒了兩杯水,遞到了李國慶和王小雨的麵前。
“來來來,請喝水。”
“國慶,這位姑娘是誰?”
“她是縣文化站的王小雨。”
“小雨同誌你好啊!歡迎來到我們下崗村。”老支書客氣說道。
“老支書有什麽話,你就說吧!”李國慶說道。
老支書看著,王小雨是從縣裏來的,算是客人,任用村幹部屬於村裏內部的事情,他覺得還是先不要當著王小雨的麵說。
於是,用商量的語氣向李國慶說道:“還是你先說吧,我看你好像挺著急的樣子。”
李國慶點頭道:“是的,等一下小雨還要到鎮上,所以就急著把她叫來,跟你商量事情。”
“什麽事情?”
“是這樣子,老支書,我計劃在咱們村裏辦一個,磚窯廠,您看行嗎?”
老支書,若有所思之後,歎了一口氣,“做窯廠不是不行,但是據我所知,以前開辦的很多窯廠,到現在都經營不下去,不知道你現在為何還要去辦?這辦廠好像需要很多錢才行。”
王小雨連忙給老支書做了解釋,“老支書,沒錢可以向信用社貸款,現在有政策,隻要是辦廠的,都可以去貸款,而且不要利息。”
“不要利息?有這種好事?”
老支書活了大半輩子可從來沒聽說過,貸款不用利息。
李國慶解釋道:“實不相瞞,是小雨有個親戚在信用社,這也是屬於內部消息,如果我們村能爭取到這次貸款的機會,在村裏建上窯廠,就我們村這些土壤,是可以拿來窯磚的,你知道的,咱們村種經濟作物是不行的,要發家致富還是要靠大力生產。”
“什麽?你說要村裏去貸款?”老支書驚訝道。
他以為隻是李國慶私人想辦廠,可沒想過是用村集體的名義貸款。
“是的,所以今天就來找您商量一下,看看可不可以。”
老支書不希望用村集體額名義貸款,他擔心窯廠萬一辦不下去,錢又還不上,這可是不是一件小事。
到時候村就變得更窮,在其他鎮也有磚窯廠,但是很多都半死不活,已經跟大生產年代高盈利不一樣。
“國慶,你辦窯廠我不反對,可是要以村集體的名義,我一個人說沒用,就看村民們同不同意。”
老支書不想直接拒絕,而是把問題推給村民,因為一旦得罪李國慶,萬一以後李國慶真的成為了村主任,這兩個人一起共事,這就不便開展工作了。
“老支書,您就放心好了,隻要您肯答應,其他人的工作我來做。”
李國慶一邊說一邊笑,顯得非常有自信。
而老支書,卻顯得有所擔心的樣子。
表麵上顯得很平和,但是臉頰處的有著細微的抖動。
王小雨注意到老支書的變化,低頭像是思考什麽問題。
“老支書,你是不是擔心窯廠建起來沒有技術呀?”
聽到小雨這麽問,老支書隻好順著點頭表示肯定。
他歎了,一口氣說道:“是呀,咱們村裏可沒有人會窯磚,你們知道嗎?窯磚可是一個技術活,一旦失敗,那可就是損失,還有即使有技術,可是咱們沒有門路把它賣出去,那也是沒用的,這兩個問題你們有考慮過嗎?”
老支書不愧是老支書,在村裏做了這麽多年,考慮問題還是比較周到的。
王小雨聽聞,為了讓老支書心裏那塊石頭落下,就把自家的親戚是磚窯骨幹的事情說了出來。
“老支書,您放心,這磚窯技術的問題呀,我幫你找人,至於銷路嘛......”
王小雨拖長這聲音,看了一眼李國慶,“那就看國慶的了。”
老支書問道:“國慶,怎麽樣?你找到銷路了嗎?”
這一問,李國慶愣了一下,他是一直想辦廠子,可是推銷磚,他還真沒接到業務。
廠子沒辦下來,就找銷路也不合適。
但是為了能夠消除老支書心中的疑慮,他笑著說道:“這個您就放心,銷路的問題,我可以找得到。”
不過,老支書提出一個條件。
“我有個條件,國慶,你隻能以個人的名義去貸款,在村裏的集體所有的土地上建磚窯廠,村裏給你租用土地,每年要交租金給村委會,去你那上班的村民,你必須要給他們工錢。”
李國慶本來就是想計劃是以村集體的名義去貸款的,現在居然說讓他個人來承擔,他覺得費用有點太多。
那是因為在前兩天鎮上的領導,來村裏看河壩修建進度的時候。
看到村裏的老人都在大樹底下編竹製品,知道是李國慶接迴來的項目,對他產生了興趣,覺得是村幹部的人選。
鎮領導跟老支書商量,看能否把李國慶發展成村主任。
老支書一直都想從位置上退下來,隻是村裏也沒有合適的人選,而且這個村一直都是沒有什麽油水可撈。
就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做這些事情。
加上現在又是分田到戶,大家都是各忙各的,要不是他之前在村裏有一些好口碑,挨家挨戶去求他們伸出援助之手參與到修河壩上,估計修河壩也搞不那麽快。
李國慶做的這些事情,老支書也一直看在眼裏,而且還是大坪糖廠派到縣裏學習的人,在這一點上,見識要比村裏的其他人廣。
所以,當老支書聽到李國慶迴來的消息時,就趕緊放下手中的工作,從村委會往李國慶家裏走。
誰知在半路上就遇到了,他要跟李國慶商量的就是做村主任的事。
“國慶啊,跟我去一趟村委會,我有事情跟你商量。”老支書拉著李國慶的手臂說道。
“太好了,老支書,我今天也有件事情要跟您商量。”
說著,三個人就一起走到了村委會辦公室。
村委會辦公室內。
長方形的會議桌,已經舊得掉漆,幾張長條板凳擺放在四周。
老支書熱情地招唿他們落座。
趕緊從暖水瓶裏,倒了兩杯水,遞到了李國慶和王小雨的麵前。
“來來來,請喝水。”
“國慶,這位姑娘是誰?”
“她是縣文化站的王小雨。”
“小雨同誌你好啊!歡迎來到我們下崗村。”老支書客氣說道。
“老支書有什麽話,你就說吧!”李國慶說道。
老支書看著,王小雨是從縣裏來的,算是客人,任用村幹部屬於村裏內部的事情,他覺得還是先不要當著王小雨的麵說。
於是,用商量的語氣向李國慶說道:“還是你先說吧,我看你好像挺著急的樣子。”
李國慶點頭道:“是的,等一下小雨還要到鎮上,所以就急著把她叫來,跟你商量事情。”
“什麽事情?”
“是這樣子,老支書,我計劃在咱們村裏辦一個,磚窯廠,您看行嗎?”
老支書,若有所思之後,歎了一口氣,“做窯廠不是不行,但是據我所知,以前開辦的很多窯廠,到現在都經營不下去,不知道你現在為何還要去辦?這辦廠好像需要很多錢才行。”
王小雨連忙給老支書做了解釋,“老支書,沒錢可以向信用社貸款,現在有政策,隻要是辦廠的,都可以去貸款,而且不要利息。”
“不要利息?有這種好事?”
老支書活了大半輩子可從來沒聽說過,貸款不用利息。
李國慶解釋道:“實不相瞞,是小雨有個親戚在信用社,這也是屬於內部消息,如果我們村能爭取到這次貸款的機會,在村裏建上窯廠,就我們村這些土壤,是可以拿來窯磚的,你知道的,咱們村種經濟作物是不行的,要發家致富還是要靠大力生產。”
“什麽?你說要村裏去貸款?”老支書驚訝道。
他以為隻是李國慶私人想辦廠,可沒想過是用村集體的名義貸款。
“是的,所以今天就來找您商量一下,看看可不可以。”
老支書不希望用村集體額名義貸款,他擔心窯廠萬一辦不下去,錢又還不上,這可是不是一件小事。
到時候村就變得更窮,在其他鎮也有磚窯廠,但是很多都半死不活,已經跟大生產年代高盈利不一樣。
“國慶,你辦窯廠我不反對,可是要以村集體的名義,我一個人說沒用,就看村民們同不同意。”
老支書不想直接拒絕,而是把問題推給村民,因為一旦得罪李國慶,萬一以後李國慶真的成為了村主任,這兩個人一起共事,這就不便開展工作了。
“老支書,您就放心好了,隻要您肯答應,其他人的工作我來做。”
李國慶一邊說一邊笑,顯得非常有自信。
而老支書,卻顯得有所擔心的樣子。
表麵上顯得很平和,但是臉頰處的有著細微的抖動。
王小雨注意到老支書的變化,低頭像是思考什麽問題。
“老支書,你是不是擔心窯廠建起來沒有技術呀?”
聽到小雨這麽問,老支書隻好順著點頭表示肯定。
他歎了,一口氣說道:“是呀,咱們村裏可沒有人會窯磚,你們知道嗎?窯磚可是一個技術活,一旦失敗,那可就是損失,還有即使有技術,可是咱們沒有門路把它賣出去,那也是沒用的,這兩個問題你們有考慮過嗎?”
老支書不愧是老支書,在村裏做了這麽多年,考慮問題還是比較周到的。
王小雨聽聞,為了讓老支書心裏那塊石頭落下,就把自家的親戚是磚窯骨幹的事情說了出來。
“老支書,您放心,這磚窯技術的問題呀,我幫你找人,至於銷路嘛......”
王小雨拖長這聲音,看了一眼李國慶,“那就看國慶的了。”
老支書問道:“國慶,怎麽樣?你找到銷路了嗎?”
這一問,李國慶愣了一下,他是一直想辦廠子,可是推銷磚,他還真沒接到業務。
廠子沒辦下來,就找銷路也不合適。
但是為了能夠消除老支書心中的疑慮,他笑著說道:“這個您就放心,銷路的問題,我可以找得到。”
不過,老支書提出一個條件。
“我有個條件,國慶,你隻能以個人的名義去貸款,在村裏的集體所有的土地上建磚窯廠,村裏給你租用土地,每年要交租金給村委會,去你那上班的村民,你必須要給他們工錢。”
李國慶本來就是想計劃是以村集體的名義去貸款的,現在居然說讓他個人來承擔,他覺得費用有點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