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迴村路上
重生80:裝傻賺錢真香 作者:軒宜閣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崗村離國道並不遠。
隻是要把車上的貨卸下來,並不容易。
司機和一個男乘客爬上車頂。
把東西慢慢的搬下來。
經過車上幾個乘客的接力。
三輪車先卸下來,然後再把分類打包的自行車配件,一件件的擺放進自行車上。
還真別說,堆到三輪車上可是滿滿的,比李國慶的個子還高。
等班車開走之後。
王小雨好奇問道:“國慶,你去哪裏買這麽多的東西啊?我還以為是很小的一部分,這也太多了。”
“這是我從二手貨那裏拿迴來的。”
“你準備拿來做什麽用?真的是送給村民的還是幫他們買的?”
“都不是,我這些拿迴來,是要賣給他們的。”
王小雨聽到之後有點擔心了起來,“國慶哥,你真的是在做倒賣的生意,虧我還相信你,原來你在瞞著我。”
“如果都被你知道了,那不露餡了嗎,你肯定會害怕對不對?”
李國慶的話表現的很輕鬆,其實當時被查的時候,他的心也是很慌的。
王小雨生氣地說道:“國慶我們兩個可是朋友對不對?我希望你以後有重要的事情不要瞞著我,要不然連朋友都沒得做。”
“好啦,我知道了我們快走吧。”
王小雨看著路的兩旁綠油油的蔬菜感歎道:“田園風光,太美了?你知道嗎?我迴去這些年,都很懷念種菜的日子。”
不知道是王小雨故意為了拉近跟李國慶的距離。
還是真的喜歡鄉村生活,反正從她的嘴裏說出來,讓李國慶找不到任何的可疑點。
李國慶指向自己的正前方向說道:“小雨,我們村就是從這裏一直往前走,你看你能不能走。不能走,等一下如果有牛車馬車從這裏路過,我讓他們捎你一程。”
今天的王小雨穿著挺好看,碎花長裙加上一雙小皮涼鞋。
李國慶看著她腳上的那雙涼鞋,特意問道:“我跟你說,你可不要逞能,如果不能往前走,你跟我說一聲。”
為了能進到下崗村,王小雨笑著說道:“放心好了,我可以的。”
就這樣,李國慶用力,推著裝滿貨物的三輪車。
而王小雨在旁邊扶著貨物,一路幫忙推著往前走。
“國慶,我聽孫慶說你有孩子了,多大了?”
“剛滿月不久。”
李國慶用力握住車手把推著三輪車迴答道。
路確實不好走,有點坑窪,比在平地推起來需要技巧和力氣。
“是男娃還是女娃?”
李國慶嘿嘿了兩下,說道:“是男娃”。
“恭喜呀,生中的男娃。”這個年代,因為特殊原因不能多生,所以重男輕女還是有很多人的。”
李國慶裝作遺憾的樣子,說道:“唉,如果以後長大像我這麽調皮,那可真是遭罪了。我倒是想要個女兒,女兒是小棉襖又聽話。
“哦?你很調皮嗎?我怎麽看不出來?”
李國慶轉頭看向王小雨,不忌諱地說道:“我可跟你說,我在村裏吃喝賭都齊全。”
王小雨偷笑一聲道:“怎麽還少了一樣。”
“那樣就算了,我對那不感興趣。”
李國慶特意在王小雨麵前說,其實也是暗示他自己不會背叛老婆和孩子。”
王小雨可是縣裏麵的姑娘,聽到李國慶這麽說,有點不相信。
“哦,沒想到國慶你還是一個很有家庭責任感的人。”
王小雨誇讚了起來。
三輪車的車輪在顛簸的下。車上的東西搖搖晃晃,發出了碰撞聲。
王小雨畢竟是在鄉下勞作過,她的力氣還挺大。所以在推三輪車的時候能幫得上忙。
李國慶伸出手指向路邊的綠油油蔬菜,說道:“小雨,看到了嗎?這就是我們村的生活。窮!”
“窮怎麽了?以後一定會富起來的,你不是想要辦磚廠嗎?等我迴到縣裏再幫你問問,打聽打聽。”
王小雨就是一個熱心腸的姑娘。
“你真那麽支持我這個計劃?”
“那是當然,那麽多村都富起來了,憑什麽你們村是倒數第一?再說了,你是你們村裏有見識的人。你不去帶頭誰帶頭?”
王小雨之所以這麽讚成李國慶走開辦磚廠的路。
那是因為她有一個親戚,之前是在磚廠裏上班。
而且在磚窯這一個領域,可是老師傅來著的。
在一家磚廠幹過好多年,而且那時候效益還不錯。
因為換了廠長之後,那個磚廠就把他給辭退了。
王小雨覺得如果李國慶開磚廠的話。
她這個親戚那些燒磚技術肯定可以用得上。
她覺得,現在正趕上國家有無期無息的貸款政策。
像李國慶這種有頭腦的人,怎麽也能夠乘上時代的步伐,賺上一桶金。
這個年代很多人的思想還沒有解放出來,依舊停留在自己短缺的認知裏。
覺得向國家借錢以後還不上要遭罪。
還有一點,這裏的人比較淳樸,隻習慣於自己種東西來賣,還沒有適應那種販賣的生活。
有些村民甚至覺得,這種買賣人就是專門騙人的。
覺得賺取差價就是騙人的手段。
在班車上的時候,李國慶對私營企業未來的發展之路分析得頭頭是道。
讓不是學習經濟學的王小雨,聽後覺得他說得非常有道理。
時代要進步,人的思想也要跟著進步,不能夠還停留在過去的年代,要順應曆史的發展。
自從王小雨第一次見到李國慶的時候,就喜歡上了李國慶。
出於好奇之心,所以有空都會跑到街頭跟賣磁帶的李國慶聊天。
要說愛李國慶吧,她還沒達到那種程度。
隻是僅停留在表麵上的喜歡和欣賞。
李國慶覺得王小雨是縣裏人,多少也會有點人脈關係。有可能認識的人比孫慶的要多。
他就希望有機會能利用這層關係,為自己未來搞錢做鋪路。
做生意不單單隻是有本錢,還要有人脈,有資源,有關係。
在沒有搞清楚這些關係之前,李國慶不敢貿然行動。
自從他在村裏搞了一個簸箕生意之後。
在村裏才算是樹立起了形象。
他深知做事情不能操之過急。
到時候錢沒有掙到,關係也沒了。
他必須好好利用村民們這層關係。
雖然他社會經驗不足,但是他堅信隻要有群眾基礎,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兩個人有說有笑地聊著,一起往前走。
突然,汪小雨再用力把車輪推過一塊大石頭的時候。她鞋子的跟斷了。
好在腳沒事。
她大叫了一聲:“啊!”
李國慶趕忙停下腳步繞過車後,看著王小雨的腳關心地問道:“小雨,你怎麽了?沒事吧?”
“我沒事,剛剛因為走的不好,所以剛剛踩歪了。”
“那你有沒有傷到?”
“沒有,我沒有傷到。隻是我現在走路不好走,一高一低。”
李國慶看著周圍沒有其他人後,便把王小雨扶上了三輪車後座位。
隻是要把車上的貨卸下來,並不容易。
司機和一個男乘客爬上車頂。
把東西慢慢的搬下來。
經過車上幾個乘客的接力。
三輪車先卸下來,然後再把分類打包的自行車配件,一件件的擺放進自行車上。
還真別說,堆到三輪車上可是滿滿的,比李國慶的個子還高。
等班車開走之後。
王小雨好奇問道:“國慶,你去哪裏買這麽多的東西啊?我還以為是很小的一部分,這也太多了。”
“這是我從二手貨那裏拿迴來的。”
“你準備拿來做什麽用?真的是送給村民的還是幫他們買的?”
“都不是,我這些拿迴來,是要賣給他們的。”
王小雨聽到之後有點擔心了起來,“國慶哥,你真的是在做倒賣的生意,虧我還相信你,原來你在瞞著我。”
“如果都被你知道了,那不露餡了嗎,你肯定會害怕對不對?”
李國慶的話表現的很輕鬆,其實當時被查的時候,他的心也是很慌的。
王小雨生氣地說道:“國慶我們兩個可是朋友對不對?我希望你以後有重要的事情不要瞞著我,要不然連朋友都沒得做。”
“好啦,我知道了我們快走吧。”
王小雨看著路的兩旁綠油油的蔬菜感歎道:“田園風光,太美了?你知道嗎?我迴去這些年,都很懷念種菜的日子。”
不知道是王小雨故意為了拉近跟李國慶的距離。
還是真的喜歡鄉村生活,反正從她的嘴裏說出來,讓李國慶找不到任何的可疑點。
李國慶指向自己的正前方向說道:“小雨,我們村就是從這裏一直往前走,你看你能不能走。不能走,等一下如果有牛車馬車從這裏路過,我讓他們捎你一程。”
今天的王小雨穿著挺好看,碎花長裙加上一雙小皮涼鞋。
李國慶看著她腳上的那雙涼鞋,特意問道:“我跟你說,你可不要逞能,如果不能往前走,你跟我說一聲。”
為了能進到下崗村,王小雨笑著說道:“放心好了,我可以的。”
就這樣,李國慶用力,推著裝滿貨物的三輪車。
而王小雨在旁邊扶著貨物,一路幫忙推著往前走。
“國慶,我聽孫慶說你有孩子了,多大了?”
“剛滿月不久。”
李國慶用力握住車手把推著三輪車迴答道。
路確實不好走,有點坑窪,比在平地推起來需要技巧和力氣。
“是男娃還是女娃?”
李國慶嘿嘿了兩下,說道:“是男娃”。
“恭喜呀,生中的男娃。”這個年代,因為特殊原因不能多生,所以重男輕女還是有很多人的。”
李國慶裝作遺憾的樣子,說道:“唉,如果以後長大像我這麽調皮,那可真是遭罪了。我倒是想要個女兒,女兒是小棉襖又聽話。
“哦?你很調皮嗎?我怎麽看不出來?”
李國慶轉頭看向王小雨,不忌諱地說道:“我可跟你說,我在村裏吃喝賭都齊全。”
王小雨偷笑一聲道:“怎麽還少了一樣。”
“那樣就算了,我對那不感興趣。”
李國慶特意在王小雨麵前說,其實也是暗示他自己不會背叛老婆和孩子。”
王小雨可是縣裏麵的姑娘,聽到李國慶這麽說,有點不相信。
“哦,沒想到國慶你還是一個很有家庭責任感的人。”
王小雨誇讚了起來。
三輪車的車輪在顛簸的下。車上的東西搖搖晃晃,發出了碰撞聲。
王小雨畢竟是在鄉下勞作過,她的力氣還挺大。所以在推三輪車的時候能幫得上忙。
李國慶伸出手指向路邊的綠油油蔬菜,說道:“小雨,看到了嗎?這就是我們村的生活。窮!”
“窮怎麽了?以後一定會富起來的,你不是想要辦磚廠嗎?等我迴到縣裏再幫你問問,打聽打聽。”
王小雨就是一個熱心腸的姑娘。
“你真那麽支持我這個計劃?”
“那是當然,那麽多村都富起來了,憑什麽你們村是倒數第一?再說了,你是你們村裏有見識的人。你不去帶頭誰帶頭?”
王小雨之所以這麽讚成李國慶走開辦磚廠的路。
那是因為她有一個親戚,之前是在磚廠裏上班。
而且在磚窯這一個領域,可是老師傅來著的。
在一家磚廠幹過好多年,而且那時候效益還不錯。
因為換了廠長之後,那個磚廠就把他給辭退了。
王小雨覺得如果李國慶開磚廠的話。
她這個親戚那些燒磚技術肯定可以用得上。
她覺得,現在正趕上國家有無期無息的貸款政策。
像李國慶這種有頭腦的人,怎麽也能夠乘上時代的步伐,賺上一桶金。
這個年代很多人的思想還沒有解放出來,依舊停留在自己短缺的認知裏。
覺得向國家借錢以後還不上要遭罪。
還有一點,這裏的人比較淳樸,隻習慣於自己種東西來賣,還沒有適應那種販賣的生活。
有些村民甚至覺得,這種買賣人就是專門騙人的。
覺得賺取差價就是騙人的手段。
在班車上的時候,李國慶對私營企業未來的發展之路分析得頭頭是道。
讓不是學習經濟學的王小雨,聽後覺得他說得非常有道理。
時代要進步,人的思想也要跟著進步,不能夠還停留在過去的年代,要順應曆史的發展。
自從王小雨第一次見到李國慶的時候,就喜歡上了李國慶。
出於好奇之心,所以有空都會跑到街頭跟賣磁帶的李國慶聊天。
要說愛李國慶吧,她還沒達到那種程度。
隻是僅停留在表麵上的喜歡和欣賞。
李國慶覺得王小雨是縣裏人,多少也會有點人脈關係。有可能認識的人比孫慶的要多。
他就希望有機會能利用這層關係,為自己未來搞錢做鋪路。
做生意不單單隻是有本錢,還要有人脈,有資源,有關係。
在沒有搞清楚這些關係之前,李國慶不敢貿然行動。
自從他在村裏搞了一個簸箕生意之後。
在村裏才算是樹立起了形象。
他深知做事情不能操之過急。
到時候錢沒有掙到,關係也沒了。
他必須好好利用村民們這層關係。
雖然他社會經驗不足,但是他堅信隻要有群眾基礎,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兩個人有說有笑地聊著,一起往前走。
突然,汪小雨再用力把車輪推過一塊大石頭的時候。她鞋子的跟斷了。
好在腳沒事。
她大叫了一聲:“啊!”
李國慶趕忙停下腳步繞過車後,看著王小雨的腳關心地問道:“小雨,你怎麽了?沒事吧?”
“我沒事,剛剛因為走的不好,所以剛剛踩歪了。”
“那你有沒有傷到?”
“沒有,我沒有傷到。隻是我現在走路不好走,一高一低。”
李國慶看著周圍沒有其他人後,便把王小雨扶上了三輪車後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