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揚眉吐氣一迴
重生80:裝傻賺錢真香 作者:軒宜閣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國慶轉頭看到是李富貴。
隻見他,挽著褲腿,一邊高一邊低。
鞋子和褲腿上還沾滿泥巴。
這兩天,李富貴一直在地裏忙著重新翻地種莊稼。
家裏收成本就不好,本指望著李國慶到糖廠幹活能有點收入。
昨天晚上聽了李國慶的一堆“道理”之後,他備受鼓舞,
覺得就應該多種地拿到集市上賣,這樣賺錢比幹工廠的多。
所以一大早就到地裏忙到現在。
本來不想來湊熱鬧的,隻因有人來跟他說李國慶和王二嬸在河邊打起來。
所以他才急急忙忙,顧不得吃午飯就跑過來。
剛跑來就聽到李國慶說寧願不要二百塊錢。
氣得大喊起來。
二百塊錢對於貧困家庭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怎麽能說不要?
“國慶,你剛剛說啥?不要錢?你這敗家子。”
李國慶沒想到,李富貴會出現在這裏。
“爹,你怎麽在這裏?”
李富貴繼續怒吼道:“怎麽?不想讓我知道是吧!”
“我沒有。”
李富貴繼續說道:“大夥都聽到了,我是一家之主,二百塊錢國慶說了作數。”
老支書見狀,立即出來勸說道:“富貴老哥,沒說要賠錢,你先不要這麽激動。”
“怎麽不是?我剛剛聽到這兔崽子說寧可不要二百塊錢,我跟你說,我反對。”
“另外,我還要強調一點,如果不賠錢,那就要賠地,否則我不同意。”
李富貴的聲音很大,就像是人家欠他十幾萬一樣。
看到李富貴這麽激動,李國慶小聲說道:“爹,這不是在商量嗎?你怎麽就當真了?”
其實,如果不是和王二嬸不合,李富貴也不會在這裏大聲吼。
他氣的是聽到說王二嬸打了李國慶,為了出口氣才大聲吼。
王二嬸抓住了話柄,開始諷刺起來。
她看著李國慶,然後用看不起人的語氣,大聲說道:“喲!不是分家了嗎?都當爹的人了,還不是一家之主。哈哈哈哈!”
王二嬸說著用那沾滿泥土的手捂嘴笑道。
話音剛落,全場一片嘩然。
他們沒想到,剛剛理直氣壯說不要二百塊錢的人,居然不是一家之主。
按村裏,結婚分家的,就是另立門戶,成為一家之主。
看到大家在議論,李富貴的臉瞬間黑了下來。
這些人的議論聲中,夾帶著嘲笑。
自從李國慶結婚後,根本就沒有當過一家之主,家裏的小事全部由翠花幹。
大事也不參與。
被這麽多人指指點點,李富貴覺得沒臉。
朝李國慶使了一個眼色,意思是趕緊走。
但是李國慶貌似理解不了是什麽意思。
李富貴陰沉著臉說道:“國慶,你咋迴事?趕緊迴去!不要在這裏丟人。”
丟人?
李國慶心想,怎麽會丟人,這是要大家一起商量做的事情。
作為一家之主,居然不想麵對?
如果盡快修建河壩,明年雨季一來可又要遭殃。
他不顧李富貴,而是轉身看向大家夥兒,說道:
“各位鄉親,請聽我說一句,我爹是一家之主,這沒錯,因為我一直都不成氣,從今天開始,我希望大家能看到我的變化。”
“隻要是村裏致富的大事,我李國慶都支持,如果建河壩用到我的地,我一分錢都不要。”
“我們村太窮了,我去賣紅薯都不好意思說我是下崗村的,就怕人家看不起。”
李富貴咬牙切齒地抬頭在他的耳邊說道:“你在胡說什麽?”
若不是見著人多,李富貴早就把解放鞋脫下往他身上打了。
老支書聽完李國慶的這番話,帶頭鼓掌起來。
其他人看到也跟著鼓掌。
李富貴見過集體鼓掌的場麵,那是村裏開大會時。
在這田間地頭,李國慶的話居然能得到大家的掌聲,他愣住了沒有鼓掌。
老支書朝李國慶點頭笑道:“國慶,你說得不錯,村裏就是需要像你這種有奉獻精神的年輕人,我相信這麽下去,我們村一定能趕超上崗村。”
老支書說完,很多人又拍起了手掌。
掌聲熱烈,還伴有叫好聲。
老支書看著王二嬸問道:“王二嬸,你看國慶說不要錢,你呢?”
王二嬸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他是他,我是我,我們家的地少人多,我可不能白白讓出。”
看來剛剛說的話不見效,在場的人互相看了一下之後安靜了。
李國慶主動說道:“王二嬸,我們村每戶人家都有難處,這條河年年受災,以前生產隊的時候,大家共同勞動,共同受災。”
“現在分田地到戶,大家的生活也沒多大改善,主要還是河的問題。”
“年年水淹,以後這塊地也會被衝垮。現在占用一小部分的地,保住後麵這一片不好嗎?有地在還害怕以後沒收成?”
李國慶的這一番話,說下來,現場的人都驚呆了。
就連李富貴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居然如此優秀。
平日裏,吊兒郎當的,現在分析問題可是頭頭是道,都快趕上鎮上的領導了。
沒想到,本來眼神充滿憤恨的王二嬸,聽到李國慶這麽說之後,居然答應讓出土地來建河壩。
老支書看了王二嬸,點了點頭說道:“不錯不錯,看來王二嬸的思想覺悟挺高,來,我們大家一起為王二嬸鼓掌!”
這時,王二嬸露出尷尬的笑容,說道:“老支書,你可別這麽誇我,我怪不好意思的。”
“哈哈哈,有犧牲精神,以後大家要向李國慶和王二嬸學習。”
李國慶對此還是感到很意外的。
心想,看來這個村子的人也不是很難相處,隻要好好溝通,把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說出來,沒有辦不成的事。
王二嬸一直在村裏都是唱反調的角色,以前集體經濟的時候,偷懶的就屬她最強。
每次開會都是第一個被點名批評。
現在搖身一變,讓全村人向她學習,瞬間地位提高了一個層次。
就連走路都開始飄了。
不過,這也是老支書給她和李國慶戴的一頂高帽。
老支書覺得,隻要能把村裏的這兩個的工作做好,其他事情也能順利進行。
迴到家的李富貴,在富貴嬸麵前對他一頓誇獎,還說讓他在村裏賺足了麵子。
可是李國慶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感覺自己好像選錯賽道了。
不該這麽著急做買賣。
隻見他,挽著褲腿,一邊高一邊低。
鞋子和褲腿上還沾滿泥巴。
這兩天,李富貴一直在地裏忙著重新翻地種莊稼。
家裏收成本就不好,本指望著李國慶到糖廠幹活能有點收入。
昨天晚上聽了李國慶的一堆“道理”之後,他備受鼓舞,
覺得就應該多種地拿到集市上賣,這樣賺錢比幹工廠的多。
所以一大早就到地裏忙到現在。
本來不想來湊熱鬧的,隻因有人來跟他說李國慶和王二嬸在河邊打起來。
所以他才急急忙忙,顧不得吃午飯就跑過來。
剛跑來就聽到李國慶說寧願不要二百塊錢。
氣得大喊起來。
二百塊錢對於貧困家庭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怎麽能說不要?
“國慶,你剛剛說啥?不要錢?你這敗家子。”
李國慶沒想到,李富貴會出現在這裏。
“爹,你怎麽在這裏?”
李富貴繼續怒吼道:“怎麽?不想讓我知道是吧!”
“我沒有。”
李富貴繼續說道:“大夥都聽到了,我是一家之主,二百塊錢國慶說了作數。”
老支書見狀,立即出來勸說道:“富貴老哥,沒說要賠錢,你先不要這麽激動。”
“怎麽不是?我剛剛聽到這兔崽子說寧可不要二百塊錢,我跟你說,我反對。”
“另外,我還要強調一點,如果不賠錢,那就要賠地,否則我不同意。”
李富貴的聲音很大,就像是人家欠他十幾萬一樣。
看到李富貴這麽激動,李國慶小聲說道:“爹,這不是在商量嗎?你怎麽就當真了?”
其實,如果不是和王二嬸不合,李富貴也不會在這裏大聲吼。
他氣的是聽到說王二嬸打了李國慶,為了出口氣才大聲吼。
王二嬸抓住了話柄,開始諷刺起來。
她看著李國慶,然後用看不起人的語氣,大聲說道:“喲!不是分家了嗎?都當爹的人了,還不是一家之主。哈哈哈哈!”
王二嬸說著用那沾滿泥土的手捂嘴笑道。
話音剛落,全場一片嘩然。
他們沒想到,剛剛理直氣壯說不要二百塊錢的人,居然不是一家之主。
按村裏,結婚分家的,就是另立門戶,成為一家之主。
看到大家在議論,李富貴的臉瞬間黑了下來。
這些人的議論聲中,夾帶著嘲笑。
自從李國慶結婚後,根本就沒有當過一家之主,家裏的小事全部由翠花幹。
大事也不參與。
被這麽多人指指點點,李富貴覺得沒臉。
朝李國慶使了一個眼色,意思是趕緊走。
但是李國慶貌似理解不了是什麽意思。
李富貴陰沉著臉說道:“國慶,你咋迴事?趕緊迴去!不要在這裏丟人。”
丟人?
李國慶心想,怎麽會丟人,這是要大家一起商量做的事情。
作為一家之主,居然不想麵對?
如果盡快修建河壩,明年雨季一來可又要遭殃。
他不顧李富貴,而是轉身看向大家夥兒,說道:
“各位鄉親,請聽我說一句,我爹是一家之主,這沒錯,因為我一直都不成氣,從今天開始,我希望大家能看到我的變化。”
“隻要是村裏致富的大事,我李國慶都支持,如果建河壩用到我的地,我一分錢都不要。”
“我們村太窮了,我去賣紅薯都不好意思說我是下崗村的,就怕人家看不起。”
李富貴咬牙切齒地抬頭在他的耳邊說道:“你在胡說什麽?”
若不是見著人多,李富貴早就把解放鞋脫下往他身上打了。
老支書聽完李國慶的這番話,帶頭鼓掌起來。
其他人看到也跟著鼓掌。
李富貴見過集體鼓掌的場麵,那是村裏開大會時。
在這田間地頭,李國慶的話居然能得到大家的掌聲,他愣住了沒有鼓掌。
老支書朝李國慶點頭笑道:“國慶,你說得不錯,村裏就是需要像你這種有奉獻精神的年輕人,我相信這麽下去,我們村一定能趕超上崗村。”
老支書說完,很多人又拍起了手掌。
掌聲熱烈,還伴有叫好聲。
老支書看著王二嬸問道:“王二嬸,你看國慶說不要錢,你呢?”
王二嬸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他是他,我是我,我們家的地少人多,我可不能白白讓出。”
看來剛剛說的話不見效,在場的人互相看了一下之後安靜了。
李國慶主動說道:“王二嬸,我們村每戶人家都有難處,這條河年年受災,以前生產隊的時候,大家共同勞動,共同受災。”
“現在分田地到戶,大家的生活也沒多大改善,主要還是河的問題。”
“年年水淹,以後這塊地也會被衝垮。現在占用一小部分的地,保住後麵這一片不好嗎?有地在還害怕以後沒收成?”
李國慶的這一番話,說下來,現場的人都驚呆了。
就連李富貴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居然如此優秀。
平日裏,吊兒郎當的,現在分析問題可是頭頭是道,都快趕上鎮上的領導了。
沒想到,本來眼神充滿憤恨的王二嬸,聽到李國慶這麽說之後,居然答應讓出土地來建河壩。
老支書看了王二嬸,點了點頭說道:“不錯不錯,看來王二嬸的思想覺悟挺高,來,我們大家一起為王二嬸鼓掌!”
這時,王二嬸露出尷尬的笑容,說道:“老支書,你可別這麽誇我,我怪不好意思的。”
“哈哈哈,有犧牲精神,以後大家要向李國慶和王二嬸學習。”
李國慶對此還是感到很意外的。
心想,看來這個村子的人也不是很難相處,隻要好好溝通,把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說出來,沒有辦不成的事。
王二嬸一直在村裏都是唱反調的角色,以前集體經濟的時候,偷懶的就屬她最強。
每次開會都是第一個被點名批評。
現在搖身一變,讓全村人向她學習,瞬間地位提高了一個層次。
就連走路都開始飄了。
不過,這也是老支書給她和李國慶戴的一頂高帽。
老支書覺得,隻要能把村裏的這兩個的工作做好,其他事情也能順利進行。
迴到家的李富貴,在富貴嬸麵前對他一頓誇獎,還說讓他在村裏賺足了麵子。
可是李國慶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感覺自己好像選錯賽道了。
不該這麽著急做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