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禦天寶典
殺手?叫我加錢居士! 作者:午睡不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滴答”
“啪”
柳桓霄落下第一步,踩在石階小水窪上,濺起點點水花。隨著腳步踩實,懸停於半空的雨滴同樣恢複下墜,瓢潑灑落。
“啪”
第二步踩出,緊接著第三步、第四步,邁出第五步時腳已踩在院子土地上。
“你聽我說、聽我說,我還有大秘密,能助你成仙!隻要饒我一命,我願與你共享!”
“不、不,隻要你放過我,全、全贈與你,如何?”方永及還在斷斷續續求饒,命懸一線他也顧不得是真還是假,有什麽說什麽,希望能勾起柳桓霄興趣。
“成仙?五天麽?”柳桓霄邊走邊問。
見他表情有所變化,方永及急忙眨眨眼睛,迫切答道:“對,對!就是五天,我清楚五本天書下落,隻要……”
“好笑。”柳桓霄開口打斷。
話畢,以他為中心點點白霜彌漫而出,幾息便布滿整個院子。江南八月還算夏日,身在院子內卻如同置身冰天雪地,料峭寒意刺骨,就連坑窪裏的積水都漸漸結出薄冰。
“如何?看得明白嗎?”
雖然方永及所說的“清楚五本天書下落”是假話,但或多或少了解些許,不然也不敢妄自開口。
再加上柳桓霄提醒,他難得冷靜下來仔細觀察周圍,尤其是院裏水窪。
不久他雙眼圓瞪,驚恐開口:“禦天寶典!它怎麽會在你手上?”
好像想起了什麽,方永及突然咧嘴瘋癲大笑,“柳桓霄,懸崖底下?”
“嗯。”柳桓霄點點頭,笑得愈發燦爛,彎彎眼角裏,譏諷之色毫不掩飾。
“啊啊啊!我恨啊!”方永及咬牙嘶聲吼叫。
問世間什麽最懊悔?必定是有天得知苦苦尋找多年之物,曾經就在眼前,而自己卻不屑一顧。
柳桓霄拍手樂道:“我就知道,你會是這副反應。”
他停在兩步外,樂嗬嗬欣賞方永及痛苦、絕望、懊悔、掙紮等各種各樣情緒交織的臉。
“無趣,實在無趣。”
僅僅幾息,頓覺沒意思。他微微抬起手掌,白霜瞬間覆蓋全身,方永及隻有眼皮跳動兩下,霎時沒了動靜。
抬起手輕輕一拂,院裏白霜消失的幹幹淨淨,方永及體表也恢複如常,“啪”得一聲倒在地上,水花四濺。
真氣外放隔絕雨絲,柳桓霄背著手往屋子走去。在一片廢墟裏找到酒壇,抱著它走出屋子,拔開木塞往地上倒。
邊倒邊呢喃,直到壇裏酒倒得差不多了,這才停下動作,閉眼苦澀道:“相隔黃泉,隻能隔空相祭,咱們共飲一壇酒,如同當年。大仇得報,你們可以瞑目了。”
仰頭喝完酒壇裏最後一點酒,柳桓霄拎著酒壇看了幾眼倒在地上的方永及,心裏感慨莫名。
“私仇已了……”
“當報天下之恨。”
“道阻且長呀。”
他有些落寞,站立許久才長長出一口濁氣,抬腳往院外走。剛走出兩三步,他腳步一頓,猛然轉頭眼神淩厲看向遠處。
警告般盯了幾息,柳桓霄揚起嘴角輕蔑笑笑,抬腳往外走去。
遠處陰影裏,蒙麵人抖如篩糠,直到柳桓霄身影消失不見,才敢顫顫巍巍開口道:“大宗師不愧是大宗師,僅僅溢出一縷氣息,就有此等威能!”
心有餘悸的擦擦額頭汗珠,他連續喘了幾口氣,緩解內心驚恐。轉過頭看到高瘦男人靠牆直挺挺站定,沒有半點動作。
連忙把手放在男人晃了晃,“傻了?把心放迴肚子裏吧,走了!”
沒有反應。
“看來是真的嚇傻咯。”蒙麵人抱著手蹲下,靜靜等他迴過神。
少頃,頭頂沙啞的聲音傳來,“那人走遠沒有?”
“早走了。你也真是,又不是沒見過大宗師,怎麽被一縷氣息嚇成這樣?”蒙麵人樂嗬嗬調侃。
高瘦男人沒有說話,背過身活動手腳,但從影子來看,動作僵硬且艱難。
見他沒有開口反駁,蒙麵人也識趣的閉上了嘴,蹲在地上等著。好大一會過去,高瘦男人才恢複正常。
“咱們走吧。”男人沙啞聲音裏帶著些許吃力。
“好。”
兩道身影躍起,消失在雨幕裏。
……
江南一片雨,而京城卻明月高懸,萬裏無雲。
清玄宮裏,元琢接過馮公公恭敬捧來的香,躬身插進香爐,退後兩步微微彎腰行了個禮。
行完禮兩人一前一後往外麵走去,從始至終馮公公都低著頭,很有規矩。
“大伴呐,劉知遠到哪裏了?”元琢側躺在法壇台階上,隨意問道。
馮公公上前兩步,壓低聲音答道:“迴主子,已經過江州了。按腳力算,快到焦州,要是日夜不停,曹州也快了。”
“怎麽走的是陸路呀?”元琢皺眉問。
“主子有所不知。”馮公公從衣袖裏拿出一份拆開的信,規規矩矩捧著。
元琢迅速拆開查看,越讀到後麵臉上表情越難看,看到最後已經陰沉得要滴出水來。
“火器?混賬東西!是誰?是誰的膽子這麽大?竟然連軍中物資都敢私用?”
“主子息怒。”馮公公眼疾手快,趕緊上前扶著元琢,輕拍後背替他順氣。
“咳咳咳咳……”
“唿唿唿。”
元琢將密信丟到一邊,連出幾口氣才緩和下來。他垂頭問:“文玉不在,錦衣衛是誰主事?”
稍作思考後,馮公公答道:“是齊麟聲。”
“他不行。”元琢毫不猶豫否決。
“主子,要不要奴才讓陳經去查?”
“先不著急。火器這種東西,敢用一迴兩迴,絕不敢一直使用。既然劉知遠走得是陸路,那便盯緊,不要出岔子。”
“奴才明白。”馮公公迴道。
站起身,元琢邊踱著步邊思考,片刻後又問道:“目前查到參與刺殺的人,有幾個?”
“四個,其中三人在蜀地軍中。”
聽到這麽少,他顯然不甚滿意,於是皺眉問道“隻查到這些嗎?”
馮公公提起衣擺跪下,捧起一封薄薄密信,不敢再說話。
見他不說,元琢也不逼迫,彎腰拿起密信。短短幾行一眼便可以讀完。
“哼,老狐狸!”
“啪”
柳桓霄落下第一步,踩在石階小水窪上,濺起點點水花。隨著腳步踩實,懸停於半空的雨滴同樣恢複下墜,瓢潑灑落。
“啪”
第二步踩出,緊接著第三步、第四步,邁出第五步時腳已踩在院子土地上。
“你聽我說、聽我說,我還有大秘密,能助你成仙!隻要饒我一命,我願與你共享!”
“不、不,隻要你放過我,全、全贈與你,如何?”方永及還在斷斷續續求饒,命懸一線他也顧不得是真還是假,有什麽說什麽,希望能勾起柳桓霄興趣。
“成仙?五天麽?”柳桓霄邊走邊問。
見他表情有所變化,方永及急忙眨眨眼睛,迫切答道:“對,對!就是五天,我清楚五本天書下落,隻要……”
“好笑。”柳桓霄開口打斷。
話畢,以他為中心點點白霜彌漫而出,幾息便布滿整個院子。江南八月還算夏日,身在院子內卻如同置身冰天雪地,料峭寒意刺骨,就連坑窪裏的積水都漸漸結出薄冰。
“如何?看得明白嗎?”
雖然方永及所說的“清楚五本天書下落”是假話,但或多或少了解些許,不然也不敢妄自開口。
再加上柳桓霄提醒,他難得冷靜下來仔細觀察周圍,尤其是院裏水窪。
不久他雙眼圓瞪,驚恐開口:“禦天寶典!它怎麽會在你手上?”
好像想起了什麽,方永及突然咧嘴瘋癲大笑,“柳桓霄,懸崖底下?”
“嗯。”柳桓霄點點頭,笑得愈發燦爛,彎彎眼角裏,譏諷之色毫不掩飾。
“啊啊啊!我恨啊!”方永及咬牙嘶聲吼叫。
問世間什麽最懊悔?必定是有天得知苦苦尋找多年之物,曾經就在眼前,而自己卻不屑一顧。
柳桓霄拍手樂道:“我就知道,你會是這副反應。”
他停在兩步外,樂嗬嗬欣賞方永及痛苦、絕望、懊悔、掙紮等各種各樣情緒交織的臉。
“無趣,實在無趣。”
僅僅幾息,頓覺沒意思。他微微抬起手掌,白霜瞬間覆蓋全身,方永及隻有眼皮跳動兩下,霎時沒了動靜。
抬起手輕輕一拂,院裏白霜消失的幹幹淨淨,方永及體表也恢複如常,“啪”得一聲倒在地上,水花四濺。
真氣外放隔絕雨絲,柳桓霄背著手往屋子走去。在一片廢墟裏找到酒壇,抱著它走出屋子,拔開木塞往地上倒。
邊倒邊呢喃,直到壇裏酒倒得差不多了,這才停下動作,閉眼苦澀道:“相隔黃泉,隻能隔空相祭,咱們共飲一壇酒,如同當年。大仇得報,你們可以瞑目了。”
仰頭喝完酒壇裏最後一點酒,柳桓霄拎著酒壇看了幾眼倒在地上的方永及,心裏感慨莫名。
“私仇已了……”
“當報天下之恨。”
“道阻且長呀。”
他有些落寞,站立許久才長長出一口濁氣,抬腳往院外走。剛走出兩三步,他腳步一頓,猛然轉頭眼神淩厲看向遠處。
警告般盯了幾息,柳桓霄揚起嘴角輕蔑笑笑,抬腳往外走去。
遠處陰影裏,蒙麵人抖如篩糠,直到柳桓霄身影消失不見,才敢顫顫巍巍開口道:“大宗師不愧是大宗師,僅僅溢出一縷氣息,就有此等威能!”
心有餘悸的擦擦額頭汗珠,他連續喘了幾口氣,緩解內心驚恐。轉過頭看到高瘦男人靠牆直挺挺站定,沒有半點動作。
連忙把手放在男人晃了晃,“傻了?把心放迴肚子裏吧,走了!”
沒有反應。
“看來是真的嚇傻咯。”蒙麵人抱著手蹲下,靜靜等他迴過神。
少頃,頭頂沙啞的聲音傳來,“那人走遠沒有?”
“早走了。你也真是,又不是沒見過大宗師,怎麽被一縷氣息嚇成這樣?”蒙麵人樂嗬嗬調侃。
高瘦男人沒有說話,背過身活動手腳,但從影子來看,動作僵硬且艱難。
見他沒有開口反駁,蒙麵人也識趣的閉上了嘴,蹲在地上等著。好大一會過去,高瘦男人才恢複正常。
“咱們走吧。”男人沙啞聲音裏帶著些許吃力。
“好。”
兩道身影躍起,消失在雨幕裏。
……
江南一片雨,而京城卻明月高懸,萬裏無雲。
清玄宮裏,元琢接過馮公公恭敬捧來的香,躬身插進香爐,退後兩步微微彎腰行了個禮。
行完禮兩人一前一後往外麵走去,從始至終馮公公都低著頭,很有規矩。
“大伴呐,劉知遠到哪裏了?”元琢側躺在法壇台階上,隨意問道。
馮公公上前兩步,壓低聲音答道:“迴主子,已經過江州了。按腳力算,快到焦州,要是日夜不停,曹州也快了。”
“怎麽走的是陸路呀?”元琢皺眉問。
“主子有所不知。”馮公公從衣袖裏拿出一份拆開的信,規規矩矩捧著。
元琢迅速拆開查看,越讀到後麵臉上表情越難看,看到最後已經陰沉得要滴出水來。
“火器?混賬東西!是誰?是誰的膽子這麽大?竟然連軍中物資都敢私用?”
“主子息怒。”馮公公眼疾手快,趕緊上前扶著元琢,輕拍後背替他順氣。
“咳咳咳咳……”
“唿唿唿。”
元琢將密信丟到一邊,連出幾口氣才緩和下來。他垂頭問:“文玉不在,錦衣衛是誰主事?”
稍作思考後,馮公公答道:“是齊麟聲。”
“他不行。”元琢毫不猶豫否決。
“主子,要不要奴才讓陳經去查?”
“先不著急。火器這種東西,敢用一迴兩迴,絕不敢一直使用。既然劉知遠走得是陸路,那便盯緊,不要出岔子。”
“奴才明白。”馮公公迴道。
站起身,元琢邊踱著步邊思考,片刻後又問道:“目前查到參與刺殺的人,有幾個?”
“四個,其中三人在蜀地軍中。”
聽到這麽少,他顯然不甚滿意,於是皺眉問道“隻查到這些嗎?”
馮公公提起衣擺跪下,捧起一封薄薄密信,不敢再說話。
見他不說,元琢也不逼迫,彎腰拿起密信。短短幾行一眼便可以讀完。
“哼,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