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槿兒都是笑嗬嗬的,口裏總是“芷盈姐姐說”、“我要把這個帶給芷盈姐姐吃”。


    納蘭·芷盈是納蘭先生的女兒,也才5歲,但是看著極精神。


    雖瘦瘦弱弱的,卻很有當姐姐的範兒,時常和槿兒一起玩,還蠻細心的。


    小孩子特別喜歡和比自己大一些的孩子玩,特別是厲害的大孩子。


    奶娘和侍女照顧得再到位,也不能當作玩伴。


    清璿還挺羨慕女兒的,她以前在現代是獨生子女。


    住在筒子樓裏,一棟樓都沒有同齡的小夥伴,鄰居家的姐姐比她大了10歲。


    上小學之前,沒有好朋友,隻能一個人看動畫片,把電視裏的人物當朋友。


    念了小學,有了幾個好朋友,周末的時候約著一起跳橡皮筋。


    迴迴滿身是汗,精疲力盡,卻那麽開心。


    可惜,天一擦黑,就要迴家吃晚飯了。


    孩子的童年,有朋友和沒朋友差別很大,對性格塑造影響很深。


    清璿一直希望槿兒能有一段快樂的童年時光。


    原是想著等二格格長大些,就讓她們小姐妹倆一起玩。


    現在真是意外之喜。


    槿兒年紀太小,根本沒什麽定性,清璿看過她上課。


    基本上十來分鍾就聽不下去,要開小差了。


    納蘭先生問過清璿和四爺的意思,商議後決定不強求。


    不想聽就停下來玩一會兒,吃點零食。


    芷盈也隨著她一起上課,這個小姑娘估摸著是沒遺傳到她娘的基因。


    念書看起來不是很聰明,背書很慢,記性沒有槿兒好。


    但是很會玩,據說是隨了她已故的那個幹拿糧餉不做事的爹的性子。


    教槿兒折手帕、翻花繩兒,還拿了藤球一起玩兒。


    納蘭先生一開始還教訓過芷盈,說:“你自己不上進,不要帶著大格格瞎玩兒。”


    清璿卻很喜歡這樣的孩子,可不是每個人都這麽會玩的。


    在清朝,她見多了百無聊賴,就知道做針線、背背《女戒》的女孩子。


    不是說這些女子不好,她們勤勞善良,自有可愛之處,也是世人推崇的女子樣板。


    但是,她不想讓自己的女兒過這樣的生活。


    清璿曾經在網上看到過晚清格格的黑白照片,容貌暫且不稅,那空洞、無趣的眼神叫人心驚。


    也許,孩子以後要學會管賬,學著適應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卻隻能從一而終的時代風氣。


    更有可能,要遠離父母和族人,遠嫁蒙古。


    那麽,可不可以,讓她有一段值得迴憶的美好時光?


    可不可以教她學會享受生活?


    不要一味自苦,了無生趣。


    她把這番話刪刪改改和四爺講了。做父母的總要步調一致吧!


    若是一邊放得寬,一邊抓得緊,反而會教孩子無所適從。


    說完那段讓孩子好好玩的理論之後,她原已經做好被罵得狗血淋頭的準備了。


    他卻沉默了一會兒,沒有說話。


    揣揣不安地抬起頭,準備偷瞄下他的臉色。


    卻一下子被他的眼神攝住了心魂。


    那眼神是她從未見過的暖。


    黑色瞳仁亮亮的,漾著柔柔的眼波,似要將人溺斃。


    “槿兒也是我的閨女,我怎麽會不疼她?你個傻子,這話也能隨便說嗎?”


    男人伸出臂膀,一把將她摟在懷中。


    臉貼著熱熱的胸膛,嗅著他身上淡淡的鬆木氣息。


    清璿一直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味道,不是說那玄之又玄的體香。


    而是常用的洗浴用品和護膚品殘留的香味,在人的體溫揮發下的味道。


    不同的時候,味道也會發生變化。


    當然,有些男人,汗味已經蓋過了一切。


    此時此刻,他的味道,正如鬆柏,挺直偉岸,讓人忍不住依偎著。


    原以為他是一本正經的保守男人,沒想到他的心中自有柔腸百曲。


    手圈著勁瘦的腰,不由軟軟嗔道:“難道連你都不能說嗎?


    他不說話了,用手撫摸著清璿長長的黑發,耳朵卻悄悄紅了。


    相擁在一起,能聽見心跳聲,一瞬間,似乎心近了許多。


    過了好一會兒,四爺才低聲說:“爺小時候也喜歡鬥蟋蟀、抽陀螺,孩子愛玩正是天性。不必拘著孩子。”


    “嗯,謝謝你。”輕聲說。


    謝你,胤禛,讓我不是一個人獨自堅持。


    清璿這樣想著,好像有一絲絲的甜意。


    【書房】


    四爺拿著一本《稼軒長短句》,手指拂過那句“著意尋春不肯香,香在無尋處”【注1】,心意一動。


    小時候,佟額娘抱著自己,微笑著說:“小胤禛,以後要娶一個和你心有靈犀的福晉喲!心意相通,才會幸福。”


    當時他又發起了小脾氣,從她的懷抱中掙脫出來,皺著眉毛說:“我不要娶福晉,有額娘就夠了!”


    可是,當福晉嫁進來的時候,心裏還是有著期待。


    漸漸的,卻發現福晉隻在意正室的尊榮,以規矩為鎧甲,深鎖著內心。


    對自己雖然順從,但是沒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共鳴。


    所以,有時候也會感到一種孤寂。


    沒想到如今卻在清璿身上,找到了那種感覺。


    這是一時的錯覺嗎?


    出身漢軍旗,無甚才學······


    明明和自己預期的,相差甚遠。


    【沁玉院】


    那天之後,清璿卻沒有什麽太多感覺。


    她已經習慣了時不時被四爺的顏值、聲音、舉動,弄得春心大動了。


    反而漸漸習慣了,將其歸結於自己的花癡屬性越來越嚴重了。


    她照常學習,照顧槿兒,無暇多想。


    在現代的時候,大好的時光可以學習,她都荒廢了。


    在清朝,每次上課,反倒感覺:好愛學習,學習使我充實。


    自己也是感覺醉醉噠!


    去福晉那裏請安的時候,也曾被具備“才女”屬性的董鄂氏嘲諷過。


    “宋姐姐這麽大的人了,還要和孩子一樣念書嗎?”


    福晉也是一臉“你在胡鬧”的表情。


    清璿隻是說:“見笑了,沒讀過多少書。以後孩子問我,都答不上來就太尷尬了。”


    還好,她念書也不妨礙其他人的利益,這個問題也就沒怎麽過多糾纏。


    李氏呆在自己的院子裏保胎,董鄂氏沒有隊友,也不敢太囂張。


    蘇先生每天也就講兩個時辰的課,上午一個時辰,下午午休之後一個時辰。


    作業也有,讓清璿讀一些文章或是詩詞,寫幾篇感悟。


    上課的時候常以提問的方式,引導清璿對對子。


    慢慢的,她也找到了一些語感。


    清璿決定下一本話本,要寫得貼近清朝百姓的生活。


    於是常常和奶娘、蘇先生、納蘭先生她們聊天。


    年齡越大的女人,肚子裏的八卦也越多,這些都是素材。


    至於兆佳嬤嬤,一本正經的,清璿向來不敢和她多話,也許是磁場相斥吧!


    她每天晚上都把素材,寫在自製的本子上。


    一天天的,故事的大體輪廓在她腦海裏浮現。


    有愛情,不然沒人看。


    女主角是小官之女,她比較熟悉這樣的出身背景。


    情節曲折些,撒點狗血,吸引眼球。


    而寫這個話本的初心是讓人們改變對女子的輕視,提升女人的地位。


    清朝女子所受束縛極為嚴重,對貞節要求很高,輕易不能改嫁。漢人女子裹小腳之風盛行,一些滿族女人也受其影響。


    清璿都看在眼裏,以前這些都在課本上,並不直觀。


    如今直接麵對,甚至有種窒息感。


    女人就該裹著小腳,呆在家裏,幹活、養孩子嗎?


    她沒法直接改變,但是希望能慢慢影響、滲透。


    杯水車薪,大抵也比熟視無睹來得好些。


    奶油在旁邊看到她付出的努力,也加油鼓氣道:“小主人,這次的話本一定會暢銷的!”


    其實,清璿也希望自己能寫得更好些,賣得更好些,影響更多人。


    好像人有事可忙的時候,時間過得特別快!


    一晃眼,就到了仲秋。


    一件大事發生了!


    噶爾丹率騎兵3萬再次侵犯大清,康熙帝龍顏大怒,決定再次禦駕親征。


    他決定曆練一下長大的兒子,直郡王胤禔早就主動請纓,命胤祉領鑲紅旗大營,胤禛領正紅旗大營,還帶上了胤琪和胤佑。【注2】


    於是乎,風蕭蕭兮易水寒【注3】,四爺要離家隨軍了。


    離開前,胤禛是十分興奮的,哪個男兒沒有一顆從軍的心?


    戰場正是一展抱負的時候,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取得軍功,升一升爵位了!


    這後院裏的女人則心思各異。


    福晉希望胤禛能讓她的誥命頭銜更漂亮些,但又擔心他受傷。


    李氏忙著保胎,這陣子四爺正厭著自己,希望他迴來之後能改變態度。


    董鄂氏忙著寫她的小情詩,四爺還沒走,她就已經在詩中思念了千百迴了。


    陳氏得了女兒,心無旁騖,隻是多給四爺做了幾身衣服。


    至於清璿,她倒是沒什麽想法,就當他出差咯!


    四爺出發前那天,除了李氏,其他人都在院子裏送他。


    胤禛迴首,掃過端莊的福晉,流淚的董鄂氏,淡然的陳氏,深深地看了一眼清璿。


    她含著笑,向他揮手,好似隻是一次普通的出門。


    倒是挺特別的,是對自己充滿信心嗎?


    他不會無功而返的,男兒自當有野心!


    其實,清璿真的沒想那麽多。


    他可是雍正耶!還沒當上皇帝,怎麽會出意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娘娘,快更新啊(清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梵音鶴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梵音鶴羽並收藏娘娘,快更新啊(清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