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老親王被押入天牢的消息不脛而走。
祁安城中隨即流言四起。
有傳言說,強搶民女一罪,僅僅是靖老親王所犯罪行中最輕的一項。還有傳言說,靖老親王為了給自己脫罪,還拉了不少人下水。
這樣捕風捉影的流言,嶽疏桐自然是不加理會。當下她所知的,是靖老親王麵對人證物證,再也說不出狡辯的話,隻得低頭認罪。至於那位被他坑害了的女子,已被段泓命人救出,還在祁安城中為她找了一處宅子,命太醫好生調養她的身子。又將當初那個與她定下婚約的男子接來,讓他們團聚。
段曉的罪行已經明了。段泓下令,將其廢為庶人,斬首示眾。
嶽疏桐先得到了消息,未等段泓下旨,便將此事告訴了向隻影,又讓心無去穀銘府上,同穀銘說一聲。
向隻影聽到這個消息,正在撫琴的手一顫,竟弄斷了一根琴弦。
嶽疏桐忙上前為向隻影接上新的琴弦,再抬頭時,隻見向隻影已經淚流滿麵。
“師姐……”嶽疏桐想要寬慰向隻影,卻又不知該說些什麽。
向隻影輕輕拭去淚水,強笑道:
“罪人已經得到了報應,我也算有了一絲慰藉。阿釗在天之靈,想來可以安息了。”
“姑娘,姑娘,我迴來了。”心無喊叫著跑了進來。
“這麽快就迴來了?”嶽疏桐有些意外,“你可見到穀將軍了?”
“見到了。”心無笑道,“我去時,他剛巧迴府。”
嶽疏桐看著心無,覺得心無有些興高采烈,又發現她的發髻上,多了一枚發簪。樣式新穎,做工精致,不像是街上鋪子中的物件。
“怎麽這麽高興,你遇到什麽好事了?”嶽疏桐問道。
心無笑得有些羞澀。
“我將段曉被判斬首示眾的消息告訴穀將軍後,他很高興,還送了我這個發簪。”
“原來是穀將軍相贈,難怪這樣好。不過,穀將軍府中僅他一人,身邊服侍的丫鬟也不多,竟然會有這樣的東西,想來,是早就為你準備好了。”嶽疏桐打趣道。
心無臉頰緋紅,轉身向自己的房裏跑去。
段曉的事已塵埃落定,可靖老親王的案子卻沒有任何動靜。
朝野上下都看著。
在讓人煎熬的等待之中,一定有人無法安心。
果然,在靖老親王被關入天牢的第十二日,早朝時,終於有人按耐不住,出言懇請段泓寬大處置靖老親王。
可還是被段泓駁迴了。
仿佛是開了一個先例,自此之後的很多天,不斷有宗室來求見段泓,無一例外,都是為靖老親王求情。
來的人多了,段泓便不再見那些親眷。
眼看段泓那裏走不通,很多人便轉向了嶽疏桐。
一時間,嶽疏桐府上又變得十分熱鬧。
“嶽侯,段曉已經被判了死罪,若是陛下再執意處置靖老親王……天下人都知嶽侯與陛下情義深重,想來,嶽侯也不想看著陛下背上屠戮血親的罪過。”和老郡王賠著笑臉道。
“這話本侯可不明白了,”嶽疏桐麵露不悅,“無論是段曉,還是靖老親王,都是犯了重罪。常言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若是換成任何一個人,犯了同樣的罪過,都是要被處以極刑,為何偏偏靖老親王就不能如此?”
“這……卻也不是不能處置靖老親王。他做了錯事,理應受罰,可他到底是英宗、文宗二位先帝唯一的還在世的弟弟,也有了年紀……隻希望嶽侯能夠幫忙,在陛下麵前進言,饒他一命。”明郡王幫腔道。
見幾人仍是執迷不悟,還想要保下靖老親王,嶽疏桐索性直言道:
“此前,靖老親王帶著幾位宗室一同入宮,以骨肉之情要挾陛下放過段曉時,太皇太後便已金口玉言,說既然靖老親王硬要將家事和國事混為一談,那就請靖老親王看在一家人的份上,不要再難為陛下。當時,幾位不在場,興許不知此事。如今本侯也想借太皇太後的話,幾位口口聲聲血脈親情,那就請看在陛下乃是文宗皇帝親孫子的份上,不要再妄圖幹涉聖裁。不然,到時民怨沸騰,隻怕這個‘家’也不長久了。還是說,幾位明裏是為靖老親王求情,實則是怕自身也落到這個下場?”
和老郡王等人的臉色頓時變得很是難看。
“不過,看著幾位為了靖老親王,費勁心力,本侯還真是替幾位不值。方才本侯還聽府中人議論,說靖老親王在天牢中說了很多話,也不知說了什麽。”嶽疏桐突然笑道。
幾人不再言語,愣了半晌,最終拂袖而去。
“幾位與其憂心旁人,不如想想自己的退路。”嶽疏桐對著幾人離去的背影高聲道。
“姑娘,他們說不動姑娘,一定還會讓其他人來的,這樣煩人,不如我命看門的人關起門來,就說姑娘誰也不見。”心無道。
“也好。關上門吧。”嶽疏桐點頭道。
心無將嶽疏桐的命令傳了下去,很快又迴來,在嶽疏桐身邊坐下。。
“姑娘,你說,他們見不到陛下,也見不到姑娘,是不是還會去叨擾長公主他們?”心無雙手托腮,若有所思。
“應當不會。”
“為何?”心無不解嶽疏桐話裏的意思,“姑娘你就告訴我吧,我也想知道。”
“方才,我是有意告訴他們,為自己想一想退路。這次的事,本意是陛下想要削減宗室的勢力。陛下不是殘暴無道的人,他不會輕易要誰的性命。隻要那些宗室識時務,陛下便不會趕盡殺絕。和老郡王他們若是懂了我的意思,應當會知道該怎麽做。我們看著就好,想來,這已經是最後一步了。”嶽疏桐笑道。
心無聽得雲裏霧裏,但還是點了點頭。
一切如嶽疏桐所料,兩日後,下了早朝,嶽疏桐跟著段泓到了承意殿。
段泓屏退左右,道:
“自昨日開始,我便收到宗室中幾人的奏章,自請減去土地和俸祿,有人甚至要攜全家搬出祈安城,去封地居住。”
“他們可有說這麽做的緣由?”嶽疏桐問道。
段泓輕笑著搖了搖頭。
“不過都是什麽年事已高,厭倦了俗世繁華,有了歸隱之心這樣的話罷了。總不能直言,說是因為做了錯事,心中不安,才想示弱,以保全自身。”
“應當沒有人再提起靖老親王的事了吧。”
“都在忙著為自身開脫,隻怕也顧不上他了。”
“那陛下打算如何處置靖老親王?”
“先留他一命,抄沒王府,廢為庶人,逐出祈安城。餘下的,我自有安排。”段泓胸有成竹。
祁安城中隨即流言四起。
有傳言說,強搶民女一罪,僅僅是靖老親王所犯罪行中最輕的一項。還有傳言說,靖老親王為了給自己脫罪,還拉了不少人下水。
這樣捕風捉影的流言,嶽疏桐自然是不加理會。當下她所知的,是靖老親王麵對人證物證,再也說不出狡辯的話,隻得低頭認罪。至於那位被他坑害了的女子,已被段泓命人救出,還在祁安城中為她找了一處宅子,命太醫好生調養她的身子。又將當初那個與她定下婚約的男子接來,讓他們團聚。
段曉的罪行已經明了。段泓下令,將其廢為庶人,斬首示眾。
嶽疏桐先得到了消息,未等段泓下旨,便將此事告訴了向隻影,又讓心無去穀銘府上,同穀銘說一聲。
向隻影聽到這個消息,正在撫琴的手一顫,竟弄斷了一根琴弦。
嶽疏桐忙上前為向隻影接上新的琴弦,再抬頭時,隻見向隻影已經淚流滿麵。
“師姐……”嶽疏桐想要寬慰向隻影,卻又不知該說些什麽。
向隻影輕輕拭去淚水,強笑道:
“罪人已經得到了報應,我也算有了一絲慰藉。阿釗在天之靈,想來可以安息了。”
“姑娘,姑娘,我迴來了。”心無喊叫著跑了進來。
“這麽快就迴來了?”嶽疏桐有些意外,“你可見到穀將軍了?”
“見到了。”心無笑道,“我去時,他剛巧迴府。”
嶽疏桐看著心無,覺得心無有些興高采烈,又發現她的發髻上,多了一枚發簪。樣式新穎,做工精致,不像是街上鋪子中的物件。
“怎麽這麽高興,你遇到什麽好事了?”嶽疏桐問道。
心無笑得有些羞澀。
“我將段曉被判斬首示眾的消息告訴穀將軍後,他很高興,還送了我這個發簪。”
“原來是穀將軍相贈,難怪這樣好。不過,穀將軍府中僅他一人,身邊服侍的丫鬟也不多,竟然會有這樣的東西,想來,是早就為你準備好了。”嶽疏桐打趣道。
心無臉頰緋紅,轉身向自己的房裏跑去。
段曉的事已塵埃落定,可靖老親王的案子卻沒有任何動靜。
朝野上下都看著。
在讓人煎熬的等待之中,一定有人無法安心。
果然,在靖老親王被關入天牢的第十二日,早朝時,終於有人按耐不住,出言懇請段泓寬大處置靖老親王。
可還是被段泓駁迴了。
仿佛是開了一個先例,自此之後的很多天,不斷有宗室來求見段泓,無一例外,都是為靖老親王求情。
來的人多了,段泓便不再見那些親眷。
眼看段泓那裏走不通,很多人便轉向了嶽疏桐。
一時間,嶽疏桐府上又變得十分熱鬧。
“嶽侯,段曉已經被判了死罪,若是陛下再執意處置靖老親王……天下人都知嶽侯與陛下情義深重,想來,嶽侯也不想看著陛下背上屠戮血親的罪過。”和老郡王賠著笑臉道。
“這話本侯可不明白了,”嶽疏桐麵露不悅,“無論是段曉,還是靖老親王,都是犯了重罪。常言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若是換成任何一個人,犯了同樣的罪過,都是要被處以極刑,為何偏偏靖老親王就不能如此?”
“這……卻也不是不能處置靖老親王。他做了錯事,理應受罰,可他到底是英宗、文宗二位先帝唯一的還在世的弟弟,也有了年紀……隻希望嶽侯能夠幫忙,在陛下麵前進言,饒他一命。”明郡王幫腔道。
見幾人仍是執迷不悟,還想要保下靖老親王,嶽疏桐索性直言道:
“此前,靖老親王帶著幾位宗室一同入宮,以骨肉之情要挾陛下放過段曉時,太皇太後便已金口玉言,說既然靖老親王硬要將家事和國事混為一談,那就請靖老親王看在一家人的份上,不要再難為陛下。當時,幾位不在場,興許不知此事。如今本侯也想借太皇太後的話,幾位口口聲聲血脈親情,那就請看在陛下乃是文宗皇帝親孫子的份上,不要再妄圖幹涉聖裁。不然,到時民怨沸騰,隻怕這個‘家’也不長久了。還是說,幾位明裏是為靖老親王求情,實則是怕自身也落到這個下場?”
和老郡王等人的臉色頓時變得很是難看。
“不過,看著幾位為了靖老親王,費勁心力,本侯還真是替幾位不值。方才本侯還聽府中人議論,說靖老親王在天牢中說了很多話,也不知說了什麽。”嶽疏桐突然笑道。
幾人不再言語,愣了半晌,最終拂袖而去。
“幾位與其憂心旁人,不如想想自己的退路。”嶽疏桐對著幾人離去的背影高聲道。
“姑娘,他們說不動姑娘,一定還會讓其他人來的,這樣煩人,不如我命看門的人關起門來,就說姑娘誰也不見。”心無道。
“也好。關上門吧。”嶽疏桐點頭道。
心無將嶽疏桐的命令傳了下去,很快又迴來,在嶽疏桐身邊坐下。。
“姑娘,你說,他們見不到陛下,也見不到姑娘,是不是還會去叨擾長公主他們?”心無雙手托腮,若有所思。
“應當不會。”
“為何?”心無不解嶽疏桐話裏的意思,“姑娘你就告訴我吧,我也想知道。”
“方才,我是有意告訴他們,為自己想一想退路。這次的事,本意是陛下想要削減宗室的勢力。陛下不是殘暴無道的人,他不會輕易要誰的性命。隻要那些宗室識時務,陛下便不會趕盡殺絕。和老郡王他們若是懂了我的意思,應當會知道該怎麽做。我們看著就好,想來,這已經是最後一步了。”嶽疏桐笑道。
心無聽得雲裏霧裏,但還是點了點頭。
一切如嶽疏桐所料,兩日後,下了早朝,嶽疏桐跟著段泓到了承意殿。
段泓屏退左右,道:
“自昨日開始,我便收到宗室中幾人的奏章,自請減去土地和俸祿,有人甚至要攜全家搬出祈安城,去封地居住。”
“他們可有說這麽做的緣由?”嶽疏桐問道。
段泓輕笑著搖了搖頭。
“不過都是什麽年事已高,厭倦了俗世繁華,有了歸隱之心這樣的話罷了。總不能直言,說是因為做了錯事,心中不安,才想示弱,以保全自身。”
“應當沒有人再提起靖老親王的事了吧。”
“都在忙著為自身開脫,隻怕也顧不上他了。”
“那陛下打算如何處置靖老親王?”
“先留他一命,抄沒王府,廢為庶人,逐出祈安城。餘下的,我自有安排。”段泓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