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召我過來,所為何事?”


    下朝後,嶽疏桐本想迴府,卻被墨璽喊住,說段泓請她過去。


    “你來。”段泓招手道。


    嶽疏桐滿腹疑惑地向前,在段泓身邊坐了下來。


    “你看這些。”段泓將麵前的幾封奏折推向嶽疏桐。


    “陛下,我不能看這個。”嶽疏桐搖了搖頭,將奏折推了迴去。


    段泓輕笑著,將奏折打開。


    “無妨,你看看就好。”


    嶽疏桐隻得拿起奏折,逐字逐句地讀著。


    “他要彈劾我?”嶽疏桐訝異不已。


    奏折上寫她分地一事,是仗著功勞“倒行逆施”,“有違祖製”,若不處置,隻怕“後患無窮”。段泓應學明君,若是一昧袒護,便成了桀紂這般昏庸之輩。


    “我也是今日才收到的。”段泓道,“還有這幾封,都是要參你的。”


    “那陛下想要怎麽做?處置我?”嶽疏桐歪了歪頭,笑道。


    段泓也笑了。


    “你知道,我是絕不會處置你的。”


    “自打上次我將地契收了迴來,祈安城中便流言四起,從前對我冷言相向的人,倒是少了,但對我冷嘲熱諷的人卻多了。”嶽疏桐歎道,“我本以為,最多隻是寫詩,寫文章嘲諷我罷了,誰承想,竟然直接上表彈劾我。”


    “這些奏折,我是一定要駁迴的。不過是有些人想要公報私仇罷了。”段泓將奏折盡數撇在一邊,“你放心,有我在,整個大周不會有誰能夠動你。你也不必為此煩惱。”


    嶽疏桐點了點頭。


    “陛下,可否準我告假?”


    “告假?你要去哪兒?”段泓坐直了身子。


    “我想迴家看看。”


    “迴家?迴……迴下元村?”


    “不錯。”


    自打前不久段泓為嶽疏桐的爹娘做好了牌位,嶽疏桐便整夜整夜的做夢,夢到從前在家時的情形,夢到當初村中的小夥伴,夢到村裏的伯伯大娘,夢到田間地頭上的黃狗和耕牛。


    甚至於鼻尖,都仿佛縈繞著麥子的香氣。


    睜開眼,人雖然是醒著的,可心仿佛停留在夢裏,隻覺得胸口那裏空蕩蕩的,沒著沒落。


    離家的十幾年後,嶽疏桐突然萌生了迴家的想法。


    從前,她不是沒有想過,可因種種緣由,終究沒能成行。


    如今,她有了錢,也有了車馬,剛好可以迴家去看看。


    興許,有人迴到了村子,村中有了人煙,不再是當初那般荒蕪了。


    “你準備何時動身?”段泓問道。


    “隻要陛下恩準,今日便啟程。”


    “你要去多久?”


    “太久沒有迴家了,我想在那裏多停留幾日。”嶽疏桐答道。


    段泓沉默片刻,道:


    “我是怕,你是因為看了那些奏章,聽了那些風言風語,才下定了主意要迴村。”


    “陛下放心,這些傷不了我分毫。陛下還在這裏,我怎會因為這些,就不再迴來了呢?這樣豈不是讓那些人得意?”


    段泓笑了。


    “你去吧。我讓墨璽為你準備些東西。”


    “謝陛下。”


    嶽疏桐本以為段泓會為她準備些路上要用的東西,沒成想段泓竟然讓墨璽打開宮中的庫房,將綢緞、茶葉、幹果、金銀首飾、各色瓷器等,裝了滿滿一車。還命尚食局準備了幾大盒點心。


    當宮中的寺人趕著裝的滿滿的馬車來到鎮國侯府時,嶽疏桐堅持要退迴去。


    “嶽侯別急,”寺人道,“陛下說了,嶽侯如今也算是衣錦還鄉了,若是家鄉還有熟識的人在,也有拿得出手的東西。”


    聽寺人如此說,嶽疏桐隻得收下了。


    用過了午飯,嶽疏桐顧不上歇息,帶著心無和幾位小廝丫鬟出發。


    “路上小心,早點迴來。”向隻影囑咐道。


    嶽疏桐連連答應著。


    “姑娘,你的家鄉是什麽樣子的?”出了祈安城,心無問道。


    嶽疏桐迴想著記憶中村子的樣子,緩緩道:


    “村子不大,人家也不多,但景致很好。有一條不大不小的河,自西而來,剛好夠灌溉田地。村子裏有很多樹,不知道有多少年了,隻記得很是粗壯,枝繁葉茂,像是一把打傘。若是到了夏日炎熱的時候,躺在樹下,很是涼快。我們種的地,是當地鄉紳的,雖然那鄉紳心狠手辣,橫行鄉裏,但他養的黃狗竟是十分乖巧,常常在田裏同我們玩耍,讓人喜歡的不得了。”


    “真好,”心無聽得入了神,“姑娘還有一個地方可以迴去看看,我卻不知家在何處……”


    “心無,我的家就是你的家。這一次,你權當迴你自己的家鄉。”嶽疏桐握住心無的手道。


    “真的?”心無瞪大了雙眼,“謝謝姑娘。我曾以為,老天不會管我了,生死由我,可我遇到了姑娘……姑娘對我這麽好,有了姑娘,我就什麽都有了……”心無說著,竟然抹起了眼淚。


    嶽疏桐笑了,忙寬慰心無。


    從祈安城到下元村,著實要走上一段時日。可嶽疏桐歸心似箭,除了夜裏歇息,一整日都在趕路。


    走了五天,嶽疏桐隻覺得馬車外的景象開始有些熟悉。


    她的心狂跳起來。下元村一定就在前麵不遠處了。


    最多再走三日,就到了。


    一切果然如嶽疏桐所料想的那樣。兩日之後,馬車突然停了下來。


    “嶽侯,到了。”車夫道。


    車簾掀起,嶽疏桐向外看去,果然見路邊有一塊刻著字的石塊,上書“下元”二字。


    嶽疏桐認得這塊石頭。從前,聽村子裏的人說,許多年前,村子裏出了一位進士,這位進士上任之後,便請人刻了這塊石頭,放在路邊,用以為過往的行人指明方向。


    小時候,嶽疏桐不識字,她並不認得石頭上的字,隻知道,隻要看到這塊石頭,便是到家了。


    “快,快走。”嶽疏桐催促道。


    車夫揮起鞭子,催著馬匹行進。


    數量華麗的馬車早就吸引了許多人前來圍觀。到了村口時,嶽疏桐下了車。


    眼前的下元村,雖然比之記憶之中,略顯破敗,但那屋頂之上冒出的縷縷青煙還是在告訴嶽疏桐,這裏是有人居住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奴為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舍得胭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舍得胭脂並收藏奴為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