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泓的傷不比嶽疏桐輕。他扶著樹幹,忍著傷口扯動的疼痛,艱難地向前行走。
趁著段泓離去的空檔,嶽疏桐將已經破損的外衫解下,取下發簪、耳墜,鐲子,將這些同段泓身上的東西用外衫包好,係在身上。
往後可將這些東西當掉,這樣她與段泓便有銀錢傍身了。
不多時,一位中原男子朝嶽疏桐走了過來。
走近了,男子被嶽疏桐臉上的傷嚇了一跳,可很快鎮定下來,開口問道:“你是方才那位譚公子的妹子?”
譚公子?嶽疏桐雖疑惑,卻轉瞬間便明白,段泓一定化名了。賢貴妃姓譚,為掩人耳目,段泓冠上了母親的姓氏。
“是。”嶽疏桐迴答。
“跟我走吧。”
嶽疏桐跟著男子來到溪水旁,隻見段泓同一位中原男子,還有一位高鼻梁,深眼眶,灰色眼睛的西域男子在一起。
“我要先帶你們見過我家主人。若是主人不同意帶著你們,我也沒辦法。”西域男子道。
“有勞。”段泓很是有禮有節。
兩個人跟著那三位客商來到山腳下,山腳下正有一支商隊在歇息,有中原人,有西域人,還有大秦人。
那西域男子走上前,同一位衣飾華美的男子耳語了幾句,又給那男子看了那顆夜明珠。那男子頗為滿意地點了點頭,顯然是答應了帶著嶽疏桐和段泓一起上路。
兩個人身上的傷口被上了一點簡單的藥,而後被安排在商隊的最後一輛車上。
走了五天五夜,嶽疏桐和段泓終於到了黎州地界。
這支商隊還要在黎州一個名為瓷鎮的鎮子上采買些瓷器,嶽疏桐和段泓便在此地下了車,步行往臨穹山走去。
黎州地處南境,氣候和暖,雨水黎沛。兩個人下車時,天正下著雨。
原本瓷鎮就在臨穹山下,並不算遠,可因道路濕滑,再加上兩個人的傷口還未痊愈,隻能互相攙扶。如此便走得慢了些,從傍晚一直走到夜間。
雨越下越大,嶽疏桐已全然看不到路,更無法辨別方向。
“這可如何是好。”嶽疏桐環顧四周,除了黑暗還是黑暗。
而就在這一眼望不到邊的黑暗中,嶽疏桐看到了遠處幾點隱隱約約的燈光。
“殿下,我們往燈光的方向去吧。或許那裏有人家,我們也可避一避雨。”
“好。”
兩個人朝著燈光的方向緩緩前行。直到走近了才發現,那裏有一處草棚,草棚中有幾個人,像是在等誰。
“是寫信的人嗎?”
一個少女的聲音從草棚裏傳來。
嶽疏桐不知道這位少女是不是在問自己,沒有立刻答話。
“是寫信的人嗎?”
少女又問了一遍。
嶽疏桐這才確定,少女問得人就是自己。
“是,是寫信的人!”嶽疏桐大聲迴答。
很快雨中便響起了細碎的腳步聲。草棚中的人皆戴著鬥笠,穿著蓑衣草鞋,手拿雨傘和燈籠,朝著嶽疏桐和段泓快步趕來。
“可算來了,我們恭候多日了。”那少女一手攙扶著嶽疏桐,一手為她撐著傘,道。
嶽疏桐被一圈暖黃色的光芒圍住。
“竹猗師兄,這二位似乎都受了傷。”又是一個少女的聲音。
那位被喚作竹猗的少年聞言,看了看嶽疏桐和段泓的傷勢。
“果然。們要趕快將他們送到薑先生那裏。”
竹猗似乎是這幾位當中的主心骨。他的話一出,無人反駁。
嶽疏桐和段泓被人背了起來,一行人急匆匆地趕路。
很快,嶽疏桐便上了一艘船。船行了一刻鍾,靠岸停了下來。
緊接著,兩個人被送進了岸邊的一處莊子。莊子中有好些少男少女,見他們過來,通稟的通稟,引路的引路。
嶽疏桐的身上已是十分濕冷。很快,她就被送進了一間暖和的屋子,換上了幹淨的衣裳。
一位莊子中的少女捧來一隻小瓷瓶,從中取了一些乳白色的藥膏,開始為嶽疏桐上藥。
這藥中不知用了什麽,敷在傷口上時,竟不覺得痛。
而後又有人端來一碗藥湯,要嶽疏桐喝下。嶽疏桐聽話照做。
她莫名相信,這裏的每一個人都與皇宮之中的人不一樣,他們絕不會害自己。
“先生說,今晚先這樣。姑娘現在必須好生歇著,待明日,先生看過了,再做打算。”莊子裏的少女道。
“多謝。”
在她與段泓皆背上亂臣賊子的罵名之後,在這距祈安城千裏之遙的小莊子中,這些素未謀麵的人們還是對他們報了以莫大的善意,不問出處,不問身份。嶽疏桐心中很是感激。
“好了,歇著吧,你一定很累了。”陪著嶽疏桐的是方才在臨穹山問話的少女。
少女扶著嶽疏桐躺下,為嶽疏桐仔細掖好被角。
暖意籠住了嶽疏桐,困倦之感隨之而來。在嶽疏桐合上雙眼前,她終於留意到了少女的麵容。
這位少女生得極美,堪稱傾國傾城。
“睡吧。”少女輕輕道。像是一位在安撫妹妹的姐姐。
嶽疏桐幾乎立刻便沉沉睡去。
後來嶽疏桐才知道,那幾位接應的人,都是臨穹山的弟子,那位花容月貌的少女姓向,名隻影;這處莊子名喚神農山莊,現任莊主薑皎,年紀雖輕卻醫術高明。
嶽疏桐和段泓在神農山莊住了一個多月,才終於養好了身上的傷。
因傷口太久未能醫治,兩個人身上燒傷的地方都留下了疤痕。特別是嶽疏桐的臉頰,一塊傷疤尤為醒目。
不過,比起死亡,這些都不重要。
直到嶽疏桐離開神農山莊,來到了賢貴妃心中所說的臨穹山,成為了臨穹山星隱長老座下的弟子,她還覺得,這一切都仿佛是一場夢。
她擺脫了一個噩夢之後,再次陷入了一場美夢之中,直到它也徹底幻滅,嶽疏桐才再次發覺,她其實一直都身處在這個汙濁的塵世之中。
趁著段泓離去的空檔,嶽疏桐將已經破損的外衫解下,取下發簪、耳墜,鐲子,將這些同段泓身上的東西用外衫包好,係在身上。
往後可將這些東西當掉,這樣她與段泓便有銀錢傍身了。
不多時,一位中原男子朝嶽疏桐走了過來。
走近了,男子被嶽疏桐臉上的傷嚇了一跳,可很快鎮定下來,開口問道:“你是方才那位譚公子的妹子?”
譚公子?嶽疏桐雖疑惑,卻轉瞬間便明白,段泓一定化名了。賢貴妃姓譚,為掩人耳目,段泓冠上了母親的姓氏。
“是。”嶽疏桐迴答。
“跟我走吧。”
嶽疏桐跟著男子來到溪水旁,隻見段泓同一位中原男子,還有一位高鼻梁,深眼眶,灰色眼睛的西域男子在一起。
“我要先帶你們見過我家主人。若是主人不同意帶著你們,我也沒辦法。”西域男子道。
“有勞。”段泓很是有禮有節。
兩個人跟著那三位客商來到山腳下,山腳下正有一支商隊在歇息,有中原人,有西域人,還有大秦人。
那西域男子走上前,同一位衣飾華美的男子耳語了幾句,又給那男子看了那顆夜明珠。那男子頗為滿意地點了點頭,顯然是答應了帶著嶽疏桐和段泓一起上路。
兩個人身上的傷口被上了一點簡單的藥,而後被安排在商隊的最後一輛車上。
走了五天五夜,嶽疏桐和段泓終於到了黎州地界。
這支商隊還要在黎州一個名為瓷鎮的鎮子上采買些瓷器,嶽疏桐和段泓便在此地下了車,步行往臨穹山走去。
黎州地處南境,氣候和暖,雨水黎沛。兩個人下車時,天正下著雨。
原本瓷鎮就在臨穹山下,並不算遠,可因道路濕滑,再加上兩個人的傷口還未痊愈,隻能互相攙扶。如此便走得慢了些,從傍晚一直走到夜間。
雨越下越大,嶽疏桐已全然看不到路,更無法辨別方向。
“這可如何是好。”嶽疏桐環顧四周,除了黑暗還是黑暗。
而就在這一眼望不到邊的黑暗中,嶽疏桐看到了遠處幾點隱隱約約的燈光。
“殿下,我們往燈光的方向去吧。或許那裏有人家,我們也可避一避雨。”
“好。”
兩個人朝著燈光的方向緩緩前行。直到走近了才發現,那裏有一處草棚,草棚中有幾個人,像是在等誰。
“是寫信的人嗎?”
一個少女的聲音從草棚裏傳來。
嶽疏桐不知道這位少女是不是在問自己,沒有立刻答話。
“是寫信的人嗎?”
少女又問了一遍。
嶽疏桐這才確定,少女問得人就是自己。
“是,是寫信的人!”嶽疏桐大聲迴答。
很快雨中便響起了細碎的腳步聲。草棚中的人皆戴著鬥笠,穿著蓑衣草鞋,手拿雨傘和燈籠,朝著嶽疏桐和段泓快步趕來。
“可算來了,我們恭候多日了。”那少女一手攙扶著嶽疏桐,一手為她撐著傘,道。
嶽疏桐被一圈暖黃色的光芒圍住。
“竹猗師兄,這二位似乎都受了傷。”又是一個少女的聲音。
那位被喚作竹猗的少年聞言,看了看嶽疏桐和段泓的傷勢。
“果然。們要趕快將他們送到薑先生那裏。”
竹猗似乎是這幾位當中的主心骨。他的話一出,無人反駁。
嶽疏桐和段泓被人背了起來,一行人急匆匆地趕路。
很快,嶽疏桐便上了一艘船。船行了一刻鍾,靠岸停了下來。
緊接著,兩個人被送進了岸邊的一處莊子。莊子中有好些少男少女,見他們過來,通稟的通稟,引路的引路。
嶽疏桐的身上已是十分濕冷。很快,她就被送進了一間暖和的屋子,換上了幹淨的衣裳。
一位莊子中的少女捧來一隻小瓷瓶,從中取了一些乳白色的藥膏,開始為嶽疏桐上藥。
這藥中不知用了什麽,敷在傷口上時,竟不覺得痛。
而後又有人端來一碗藥湯,要嶽疏桐喝下。嶽疏桐聽話照做。
她莫名相信,這裏的每一個人都與皇宮之中的人不一樣,他們絕不會害自己。
“先生說,今晚先這樣。姑娘現在必須好生歇著,待明日,先生看過了,再做打算。”莊子裏的少女道。
“多謝。”
在她與段泓皆背上亂臣賊子的罵名之後,在這距祈安城千裏之遙的小莊子中,這些素未謀麵的人們還是對他們報了以莫大的善意,不問出處,不問身份。嶽疏桐心中很是感激。
“好了,歇著吧,你一定很累了。”陪著嶽疏桐的是方才在臨穹山問話的少女。
少女扶著嶽疏桐躺下,為嶽疏桐仔細掖好被角。
暖意籠住了嶽疏桐,困倦之感隨之而來。在嶽疏桐合上雙眼前,她終於留意到了少女的麵容。
這位少女生得極美,堪稱傾國傾城。
“睡吧。”少女輕輕道。像是一位在安撫妹妹的姐姐。
嶽疏桐幾乎立刻便沉沉睡去。
後來嶽疏桐才知道,那幾位接應的人,都是臨穹山的弟子,那位花容月貌的少女姓向,名隻影;這處莊子名喚神農山莊,現任莊主薑皎,年紀雖輕卻醫術高明。
嶽疏桐和段泓在神農山莊住了一個多月,才終於養好了身上的傷。
因傷口太久未能醫治,兩個人身上燒傷的地方都留下了疤痕。特別是嶽疏桐的臉頰,一塊傷疤尤為醒目。
不過,比起死亡,這些都不重要。
直到嶽疏桐離開神農山莊,來到了賢貴妃心中所說的臨穹山,成為了臨穹山星隱長老座下的弟子,她還覺得,這一切都仿佛是一場夢。
她擺脫了一個噩夢之後,再次陷入了一場美夢之中,直到它也徹底幻滅,嶽疏桐才再次發覺,她其實一直都身處在這個汙濁的塵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