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進知府大堂申冤還是由您自己來的好,貧道和靖兒就在門外等著。”
周真思索了一下道。
說心裏話,從護送暖翠開始、直至今日,周真和柴靖南一直在旁邊這麽無怨無悔地一路護送,奢香內心所懷的感激無以言表,此時見對方依然退到一旁,讓自己能夠獨立完成這件大事,更是覺得眼前這位道長是多麽的可敬,隻是大恩不言謝,何況此時也不是多說的時候、便點頭道,
“好,就依周老先生。”
說著後退半步、朝著周真深深地施了一禮,之後轉過身望向府衙大門。
柴靖南懷中抱著那把蟠龍劍道,
“娘,孩兒在這等您,等為暖翠叔叔申了冤,我們要好好的大吃一頓。”
“好的。”
奢香忍不住笑了,這一笑、心情倒也輕鬆了不少,帶著吉支、阿魯邁步走上了台階。
看著那麵朱紅的大鼓、吉支道,
“夫人,由我來擊鼓吧。”
“不,一定要由我自己來。”
奢香走上前、拿起鼓槌,將積壓在心底所有的悲憤、全部灌注在其上,用力地敲了起來……
此時,時辰正好來至辰時末、巳時初,應天府知府徐文昭因今天並非升堂之日,又見一早也沒有其他事情,便在書房中處理近期的公文。
說起公事來,基本上全都是皇上下令進行的這次大移民所引起的,所以在想怎麽才能用一個辦法就能將這些全都解決了。
正在這裏苦思冥想之即,忽然前麵傳來擊鼓之聲,心道、肯定又是因為那些後來的富戶瘋狂買地起了衝突,邊不耐煩地丟下手中公文、穿好官服,邊走出書房吩咐升堂。
三班衙役很快便在堂前侍立好,師爺、捕頭也各就個位,徐文昭來到堂上在桌案後坐好、吩咐,
“傳擊鼓之人上堂!”
“是。”
堂口衙役答應一聲、向外高喊,
“傳擊鼓之人上堂!”
隨著這聲傳喚,隻見從堂外走進一主二從三個人,主人是一位三十餘歲的婦人、身後還跟著兩名隨從。
見了這婦人的衣著打扮,徐文昭便覺得頭疼,因為誰都能看得出來,她這一身的縞素、絕對是在孝中,竟然還是件人命官司,處理起來肯定麻煩,隻得無奈地問道,
“下麵這一女子,你家住哪裏?姓什麽叫什麽?想要狀告何人呐?”
“迴大人,”
奢香的內心此時反倒已完全平靜了下來,想到為丈夫申冤就在此時,其它的所有一切都不再去想,隻想著要將冤屈完整地訴說出來,
“小女子名叫奢香,本是貴州彝部副宣慰使,狀告的乃是貴州都指揮司都督、馬燁!”
“什麽?貴州!”
這可是無論如何也是沒有想到的事,徐文昭愣了半天才又道,
“可、你因何到應天府來告?”
“因為馬燁身為一方守將,而小女子做為苦主、也是地方官員,這樣的案子,也隻能由京城應天府來審理。”
奢香有理有據地迴答道。
徐文昭又仔細地看了看堂下這女子,見她雖是漢人打扮,可五官輪廓確實是有西南少數民族的特點,便想了想、道,
“那麽你又因何狀告那馬燁呢?”
“小女子告他暴虐無度、倒賣軍糧、謀害朝庭命官,還意圖挑起彝人兄弟對當朝的不滿,實屬罪大惡極!”
奢香毫無怯意,一條一條地將罪狀陳述出來。
“哦?”
聽了這番陳述,徐文昭頓時一愣,不由自主地看了看坐在一旁的師爺,卻見那位師爺也是目瞪口呆,便隻好又迴過頭來道,
“好吧,本官且問你,可有狀紙及其他證人證詞。”
“有。”
邊說,奢香邊將狀紙從懷中取出、用雙手捧至頭頂,一旁的衙役接過來呈到桌案前。
自從進得堂來,吉支、阿魯二人便在堂口跪下,可奢香卻沒有跪,一直就麽站著,徐文昭原是見她一身重孝、便沒有計較,現在又得知她還是位朝庭命官,就更加的不去理會。
從衙役手中接過狀紙、展開來看,可還沒等他看清楚上麵寫的什麽內容,第一眼就先看到狀詞下麵那方紅印章,嚇得徐文昭雙手一抖、狀紙險些滑落在地上,人也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
“這、這、這狀紙是何人為你所書?”
“是在京城西郊的一個村子裏,有一位老先生為小女子所寫。”
見他這種反應,奢香也有些驚訝,如實地迴答著。
徐文昭卻是在心中叫苦不迭——
天呐,聖上他老人家怎麽又跑去微服私訪了,連個招唿都不和我這個地方官打一下,要真出了點兒什麽差遲,我這官兒還怎麽當得下去啊……
邊在心裏叫著苦,徐文昭邊重新坐了迴去,連聲道,
“好、好、好,本官會為你做主的,你是……”
“小女子是此案中被害的貴州宣慰使暖翠的夫人。”
聽上麵的大人說會為自己做主,奢香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迴答道。
徐文昭好象在迴憶著什麽似的、想了想道,
“暖翠大人?對了、本官曾在上迴他入京時見過他。夫人你剛才還說有證詞是麽?”
“確實有兩份證詞。”
奢香點點頭、又將證詞取出。
徐文昭向旁邊吩咐道,
“呈上來……”
可話音未落,忽聽府衙門銅鑼開道、人喊馬嘶,隻聽有人高喊,
“聖上駕到!應天府知府徐文昭速來接駕!”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
徐文昭實在是太了解這位皇上了,就知道他老人家絕對不會隻寫了一張狀紙就這麽罷了,絕對會親自來過問這件案子的。
說起來這位應天府的徐知府,曾給當今天子朱元璋當過幾個月的師爺。當初“大明律”剛剛頒布之時、實施起來非常艱難,徐文昭跑到朱元璋麵前訴苦,結果這位皇帝爺竟然自己跑到應天府當起知府來了,而徐文昭就成了他的師爺。直到“大明律”在民間完全推廣、才將知府職位又還給了他。
此時、聽說皇上再次親臨府衙,徐文昭連忙正冠整衣快步跑出大堂,滿衙的人怎麽敢怠慢,全都跟在了他身後。
隻見從皇城方向來了一隊錦衣衛,為首的正是蔣瓛,而隊伍中間簇擁著的、不是當今皇上朱元璋又會是誰。徐文昭連忙率領全府衙所有的人跪倒接駕。
周真思索了一下道。
說心裏話,從護送暖翠開始、直至今日,周真和柴靖南一直在旁邊這麽無怨無悔地一路護送,奢香內心所懷的感激無以言表,此時見對方依然退到一旁,讓自己能夠獨立完成這件大事,更是覺得眼前這位道長是多麽的可敬,隻是大恩不言謝,何況此時也不是多說的時候、便點頭道,
“好,就依周老先生。”
說著後退半步、朝著周真深深地施了一禮,之後轉過身望向府衙大門。
柴靖南懷中抱著那把蟠龍劍道,
“娘,孩兒在這等您,等為暖翠叔叔申了冤,我們要好好的大吃一頓。”
“好的。”
奢香忍不住笑了,這一笑、心情倒也輕鬆了不少,帶著吉支、阿魯邁步走上了台階。
看著那麵朱紅的大鼓、吉支道,
“夫人,由我來擊鼓吧。”
“不,一定要由我自己來。”
奢香走上前、拿起鼓槌,將積壓在心底所有的悲憤、全部灌注在其上,用力地敲了起來……
此時,時辰正好來至辰時末、巳時初,應天府知府徐文昭因今天並非升堂之日,又見一早也沒有其他事情,便在書房中處理近期的公文。
說起公事來,基本上全都是皇上下令進行的這次大移民所引起的,所以在想怎麽才能用一個辦法就能將這些全都解決了。
正在這裏苦思冥想之即,忽然前麵傳來擊鼓之聲,心道、肯定又是因為那些後來的富戶瘋狂買地起了衝突,邊不耐煩地丟下手中公文、穿好官服,邊走出書房吩咐升堂。
三班衙役很快便在堂前侍立好,師爺、捕頭也各就個位,徐文昭來到堂上在桌案後坐好、吩咐,
“傳擊鼓之人上堂!”
“是。”
堂口衙役答應一聲、向外高喊,
“傳擊鼓之人上堂!”
隨著這聲傳喚,隻見從堂外走進一主二從三個人,主人是一位三十餘歲的婦人、身後還跟著兩名隨從。
見了這婦人的衣著打扮,徐文昭便覺得頭疼,因為誰都能看得出來,她這一身的縞素、絕對是在孝中,竟然還是件人命官司,處理起來肯定麻煩,隻得無奈地問道,
“下麵這一女子,你家住哪裏?姓什麽叫什麽?想要狀告何人呐?”
“迴大人,”
奢香的內心此時反倒已完全平靜了下來,想到為丈夫申冤就在此時,其它的所有一切都不再去想,隻想著要將冤屈完整地訴說出來,
“小女子名叫奢香,本是貴州彝部副宣慰使,狀告的乃是貴州都指揮司都督、馬燁!”
“什麽?貴州!”
這可是無論如何也是沒有想到的事,徐文昭愣了半天才又道,
“可、你因何到應天府來告?”
“因為馬燁身為一方守將,而小女子做為苦主、也是地方官員,這樣的案子,也隻能由京城應天府來審理。”
奢香有理有據地迴答道。
徐文昭又仔細地看了看堂下這女子,見她雖是漢人打扮,可五官輪廓確實是有西南少數民族的特點,便想了想、道,
“那麽你又因何狀告那馬燁呢?”
“小女子告他暴虐無度、倒賣軍糧、謀害朝庭命官,還意圖挑起彝人兄弟對當朝的不滿,實屬罪大惡極!”
奢香毫無怯意,一條一條地將罪狀陳述出來。
“哦?”
聽了這番陳述,徐文昭頓時一愣,不由自主地看了看坐在一旁的師爺,卻見那位師爺也是目瞪口呆,便隻好又迴過頭來道,
“好吧,本官且問你,可有狀紙及其他證人證詞。”
“有。”
邊說,奢香邊將狀紙從懷中取出、用雙手捧至頭頂,一旁的衙役接過來呈到桌案前。
自從進得堂來,吉支、阿魯二人便在堂口跪下,可奢香卻沒有跪,一直就麽站著,徐文昭原是見她一身重孝、便沒有計較,現在又得知她還是位朝庭命官,就更加的不去理會。
從衙役手中接過狀紙、展開來看,可還沒等他看清楚上麵寫的什麽內容,第一眼就先看到狀詞下麵那方紅印章,嚇得徐文昭雙手一抖、狀紙險些滑落在地上,人也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
“這、這、這狀紙是何人為你所書?”
“是在京城西郊的一個村子裏,有一位老先生為小女子所寫。”
見他這種反應,奢香也有些驚訝,如實地迴答著。
徐文昭卻是在心中叫苦不迭——
天呐,聖上他老人家怎麽又跑去微服私訪了,連個招唿都不和我這個地方官打一下,要真出了點兒什麽差遲,我這官兒還怎麽當得下去啊……
邊在心裏叫著苦,徐文昭邊重新坐了迴去,連聲道,
“好、好、好,本官會為你做主的,你是……”
“小女子是此案中被害的貴州宣慰使暖翠的夫人。”
聽上麵的大人說會為自己做主,奢香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迴答道。
徐文昭好象在迴憶著什麽似的、想了想道,
“暖翠大人?對了、本官曾在上迴他入京時見過他。夫人你剛才還說有證詞是麽?”
“確實有兩份證詞。”
奢香點點頭、又將證詞取出。
徐文昭向旁邊吩咐道,
“呈上來……”
可話音未落,忽聽府衙門銅鑼開道、人喊馬嘶,隻聽有人高喊,
“聖上駕到!應天府知府徐文昭速來接駕!”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
徐文昭實在是太了解這位皇上了,就知道他老人家絕對不會隻寫了一張狀紙就這麽罷了,絕對會親自來過問這件案子的。
說起來這位應天府的徐知府,曾給當今天子朱元璋當過幾個月的師爺。當初“大明律”剛剛頒布之時、實施起來非常艱難,徐文昭跑到朱元璋麵前訴苦,結果這位皇帝爺竟然自己跑到應天府當起知府來了,而徐文昭就成了他的師爺。直到“大明律”在民間完全推廣、才將知府職位又還給了他。
此時、聽說皇上再次親臨府衙,徐文昭連忙正冠整衣快步跑出大堂,滿衙的人怎麽敢怠慢,全都跟在了他身後。
隻見從皇城方向來了一隊錦衣衛,為首的正是蔣瓛,而隊伍中間簇擁著的、不是當今皇上朱元璋又會是誰。徐文昭連忙率領全府衙所有的人跪倒接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