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不是人
盛亞傑一邊開車一邊聽著叉子敘述著整個事情,不過叉子省去了很多部分,以最簡單的形式講給了他聽。
盛亞傑好奇的問道:“這貓的魂魄從哪裏來的?”
叉子搖搖頭表示不知道,隻是說青春之家鬧鬼,薇薇進到那裏的時候不小心中了招。
之後盛亞傑再問什麽叉子也含糊其辭了,也不好追問下去,隻能專心開車。
句容市隸屬鎮江,西接南京,是南京的東南門戶,素有“南京新東郊、金陵禦花園”之美譽。位於鎮江西南部,北通鎮江市區、東連丹陽、南鄰金壇和溧水、西銜南京,是鎮江重要的農業、旅遊業、服務業等產業發展基地,素有“華夏第一福地”之美譽。
對句容第一印象就是有茅山道士。
茅山道士中在句容有兩個名人,一個是葛洪,據說是發明火藥的先輩,信奉道教思想,本職是醫生,天花預防是他第一個提出來的,並且很喜歡煉丹,估計火藥也就是煉丹那時候搞出來的。葛洪主張道術且兼修醫術,因為他覺得一邊煉丹,一邊試驗吃丹,身體常常會出毛病,所以要學習醫術,保護自己,不然長生不老沒有,自己還能搭上了性命。之後,被後人稱之為“葛仙翁”。
另一個是葛洪後的陶弘景,這個應該是將茅山派發揚光大的人,陶弘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他對醫藥﹑煉丹﹑天文曆算﹑地理﹑兵學﹑鑄劍﹑經學﹑文學藝術﹑道教儀典都有很深的研究,喜歡遍曆名山,尋找仙藥,主信奉道教,受影響於葛洪,但是也摻雜著儒家的思想。傳說他主張道、佛、儒三家思想合流。梁武帝那會經常靠他,想請他出山做官,可是他對做官並沒有興趣,礙於和梁武帝是朋友,所以經常指點朝廷政策,被人稱為“山中宰相”。
句容離南京不是太遠,按照導航從高速走基本一個小時多點就可以到了。
到了巫哥的家裏以後,她媽媽一臉的驚訝,巫哥就把她媽媽拉進了房間解釋了情況。
之後,她媽媽就懂了,出來叫我們今天晚上先住在這裏,畢竟天已經不早了,晚上吃個晚飯,過了今晚明天早上再去巫哥的舅舅家。
巫哥叫叉子將薇薇背到她的房間,晚上巫哥睡在地上照應下薇薇,花花和徐胤睡在客房裏,叉子和盛亞傑就比較慘,在客廳裏打著地鋪,好在巫哥家裏有一個席夢思,不然兩個人第二天腰就斷了。
吃過晚飯,大家看了一會電視,就迴房睡覺了。畢竟心裏都有事兒,明天早上準備一早早的起來去往巫哥的舅舅家。
倒是盛亞傑和叉子在外麵看的不亦樂乎,兩人由於睡在客廳,所以看電視看得久一些。 兩人一邊看一邊聊著,後來越聊越投機,話已經止不住了。
最後還是巫哥出來關了電視,才讓聊天打住。
躺在地上的時候,盛亞傑就湊過來問道:“今天你跟我說的是事情肯定沒講全,現在跟我講講?”
叉子猶豫了一下,就講了之前漏掉的部分,不過什麽招魂招鬼的叉子沒有講,畢竟有些秘密還是隱藏的好,雖然聊得很投機,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
盛亞傑聽完之後,“哦”了一聲,然後若有所思的說道:“怪不得我看他們那麽奇怪?”
叉子一驚,問道:“你看的出來。”
盛亞傑眨了眨眼說道:“那必須,之前我社團招募的時候,當時看他們麵相不好。”
“麵相不好?”
盛亞傑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然後說道:“巫哥和徐胤走路虛浮,而且印堂有些發黑,應該是碰到什麽事情。所以,我才會拉他們入我的社團。”
叉子奇怪的看了盛亞傑一眼,問道:“你怎麽會這些的?”
盛亞傑“嘿嘿”笑了一下,然後小聲說道:“我跟一個算命的學的。”
叉子愣愣的看著他,知道他不肯說,然後就對他白了一下眼,倒下去埋頭睡覺了。
盛亞傑一看無趣,也倒下睡覺。
一夜無話。
第二天,大家都早早的起來,一番洗漱過後,就準備去巫哥的舅舅家。
巫哥給薇薇喂了點水,然後叉子就把薇薇背上了車。
臨走之前,巫哥的媽媽囑咐巫哥有事兒打電話給她,她就不跟著去了,然後巫哥一行人就出發了。
巫哥的舅舅家是住在離市裏蠻遠的一個鄉下,花了一個多小時到了那裏,兩邊的稻田已經開始變得金黃了。
盛亞傑一路感歎著大自然的美,一邊感歎著秋天的豐收,好像鬧得自己是個聖人一樣,擔心著國家大事,這一路叉子沒少白眼。
到了巫哥舅舅家門口的時候,發現房子的旁邊還連著一個小屋子。
巫哥解釋是外婆住的,外婆現在有些老年癡呆,所以舅舅才辟了這麽個房間,以方便隨時照顧外婆。
從車上下來的時候,巫哥就急急下車衝到田裏,然後跟田裏的一個老人打招唿,看樣子就是她的外婆了。
過了一會,外婆就拄著拐杖走迴了屋子裏麵。
待巫哥迴來的時候,花花問道剛才外婆在那裏幹什麽的。
巫哥說:“在那裏撒罌粟種子。”
“罌粟?”
“這個東西,政府讓種嗎?”盛亞傑提出了疑問。
巫哥解釋道:“因為種了就幾顆,政府也沒必要為這個而來檢查,而且,農村種罌粟不是為了鴉片,罌粟的果子可以用來磨成粉,塗抹在傷口上會減緩疼痛,有些老年人也會用一點。再說外婆在村子裏麵威望蠻高的,再者我舅舅有的時候也會用到罌粟粉,所以就一直留著。說來一直奇怪,我外婆一直癡癡顛顛的,倒是對種罌粟很有規律,每次播種的時候都是親自下田。”
“或許,是之前養成的習慣吧。現在已經成習慣動作了。”
巫哥點了點頭。
這時候,巫哥的舅舅從田裏迴來,看到巫哥先是高興,後來看這麽多人來有些奇怪。
當叉子把薇薇背出來的時候,他就知道發生什麽了,就立刻迎進屋子裏。
眾人剛坐定,舅舅要問發生什麽事兒的時候,就看見外婆腳步困難的走了進來,巫哥一看,趕緊起來準備扶著外婆坐下。
外婆擺了擺手,推開了她,然後嘴裏“咿呀咿呀”的說了一大堆,手還指著巫哥和徐胤。
說了一會,然後就拄著拐杖又迴自己的那個屋子,巫哥想再扶的時候,還是被推開,巫哥一臉疑惑。
舅舅疑惑的看了看巫哥和徐胤。
“怎麽了?外婆說了什麽?”巫哥急忙問道。
他歎了口氣,然後指著巫哥和徐胤說道:“她說你和她,還有裏麵躺著的女孩都不是人。”
第二十五章:跑魂
巫哥和徐胤一聽,愣住了,這是什麽意思?什麽叫不是人?
舅舅盯著巫哥看了一會,然後叫巫哥站到他麵前。
看了之後,就皺起了眉頭,舅舅問道:“先告訴我裏麵那個姑娘碰到什麽事情了?”
叉子就又把當時的情況說了一遍。
聽完之後舅舅低頭沉思,然後說道:“貓確實是個棘手的東西,這事兒如果給你外婆應該可以解決,奈何她現在有點癡呆,現在,隻能讓我試試,等到晚上看看吧。”
巫哥點了點頭,然後問舅舅外婆說的是什麽意思。
他搖了搖頭,說自己也不確定,隻能到晚上一起看看了。
中午,就跟巫哥的舅舅和舅媽吃了一頓便飯。
收拾碗筷的時候,盛亞傑特別勤快,搶著收拾,弄得舅媽都不好意思了。
收拾結束的時候,盛亞傑就纏著舅舅問東問西,惹得巫哥一陣尷尬,最後舅舅以“家傳手藝不予外傳”的說法才搪塞了過去。
下午的時候,巫哥帶著幾個人到處轉了轉,體會了一下農村人民的原味風情。
要晚上的時候,幾個人就在屋裏裏一邊聊天打牌,一邊等著晚上的大餐,聽舅舅說晚上要殺隻雞做雞湯。
剛聊高興,外麵就有人哭著進來,巫哥轉頭一看,原來是一男一女抱著一個孩子,女的哭的稀裏嘩啦的,男的臉色也十分焦急。
舅舅聞聲走了進來,巫哥他們也站了起來。
那個孩子被放在了凳子上,隻見他閉著眼睛,眉頭緊皺著,還時不時的朝外吐著穢物,孩子他媽一邊哭著一邊喊他的名字,眼睛也沒見張開。
舅舅把孩子他爸拉到一旁問怎麽迴事。
原來,昨天晚上,孩子尿急,想叫大人陪著一起出去,畢竟外麵那麽黑,一個幾歲的孩子也不敢,不過兩個大人當時也睡得迷糊了,一時也爬不起來,就叫孩子出去在旁邊的玉米地裏解決,孩子也就聽話的出去了。睡了一會,發現孩子還沒迴來,兩個人就有些害怕了,穿好衣服起來,打著手電筒去玉米地裏找,一直沒有找到,兩人心急如焚,最後繞了一圈還是在屋子前麵那塊地的田坎邊上找到了他,當時孩子已經昏倒在地上,當時就立即送到醫院,因為頭很蕩,以為是發燒迷糊了,就掛了水,吃了些藥。誰知道到了今天,情況是越來越嚴重,先是喊不醒,後來又出現了嘔吐的現象,抱在醫院醫生也不知道怎麽迴事,後來想起巫哥的外婆是村子裏的神婆,所以現在抱過來看看。
舅舅走到那孩子旁邊翻了翻他的眼皮,然後問道:“昨晚什麽時候出去的?”
”好像是12點以後吧,1點左右的時候,當時我也睡迷糊了,時間也不太注意。“
這時候,孩子他媽用力捶著他的肩膀然後哭道:“都怪你,都怪你,要是起來陪孩子去,就不會出現這種事情。”
叉子趕緊上去拉了開來,孩子他媽轉向舅舅那邊哭道:“大師,你要救救我的孩子。”
眼看就要跪下來,被舅舅一把扶住,然後安慰著說:“不礙事,小問題,你先冷靜下來,你這樣哭對孩子不利的,現在我們就去你家那邊。”
巫哥說道:“我跟你一起去。”
舅舅忙擺擺手,然後指叉子和盛亞傑說道:“你不要,他們兩個跟我一起去。”
“為什麽?”
“等我迴來再說。”舅舅看著巫哥說道,“你現在去太危險了,而且需要男的鎮陽氣。”
這麽說,巫哥也就妥協了,但是對於太危險這個事情還是摸不著頭腦,從頭到尾還不知道外婆說的那句“不是人”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然後,三人就立刻去往那個孩子的家,舅舅臨走前,在門上掛了一個銅鏡,吩咐巫哥他們不要隨便出門,接著就帶著一個瓷碗加上了一雙筷子,這一雙筷子好像不是吃飯平常的筷子,看起來很是陳舊,然後從後麵儲物間拿出了一個提燈,是古代的那種燈籠。
到了那邊之後,天已經慢慢暗了下來。
舅舅進了屋子到處查看,這是一個與其他人家差不多的房子,一間大屋子的左邊是夫妻倆的臥室,右邊則是孩子的臥室,靠北右邊的一間是一個儲物間,打開門一看卻是一座靈牌和一張黑白照片。
李二(孩子他爸)解釋那是他的父親,因為老大出外打工,所以父親的遺像一直供奉在這間房裏麵。
舅舅點了點頭,忽然他從窗外看到了廁所,然後就皺起了眉頭。
李二問怎麽了。
他解釋道:“你這遺像位置不對,一般都是照片朝南往北放,再者你這間靠近廁所。”
“那怎麽辦?”
舅舅沒說話,而是擺了一張板凳放在大屋的正中間,將碗放了上去,然後裏麵倒了一些水,再將那雙筷子放在了碗裏,靠在碗邊。
李二的媳婦急急地問道:“我兒子到底怎麽了?”
“跑了魂。”
一句話,差點嚇著李家夫婦,舅舅安慰著他們說道:“別急,我大概知道其中的原因了。”
之後,他讓李二搬兩張凳子,將孩子放在上麵,然後叫盛亞傑拿著燈籠站在大門口。
接著,就隻見他在孩子的旁邊跪了下來,套在孩子的耳朵上說著話,那些都是一些土話,看李二的表情,估計他也沒聽過,說著還一邊指著外麵,又指指那間儲物間。
舅舅的話越說越快,聲音越來越大,看起來有點像平時罵人的口氣,然後他揪著那個孩子的耳朵開始說話。
這時候,眾人發現,隨著舅舅語速加快,放在大屋中間的碗裏的筷子竟然慢慢的豎了起來,漸漸的與凳子的表麵成90度。
最後,隻聽舅舅大聲喊了一句,立著的筷子突然朝一個方向倒了下來。
舅舅朝盛亞傑喊道:“點燃燈籠。”見盛亞傑點燃起來之後,就又說道:“出門朝著筷子指定的方向走。”
隻見那個筷子是指得南偏西的方向,盛亞傑出了門,按照這個方向慢慢走了去。
奇怪的時候,舅舅也拉著那個孩子站了起來,雖然孩子的眼睛是緊閉,但是卻跟在了盛亞傑的後麵。
最後走到了那個田坎上,舅舅叫盛亞傑,盛亞傑驚訝的看著那個孩子慢慢的向他,明明剛才還昏迷不醒,這迴就給舅舅喊醒了。
待那個孩子走到盛亞傑身邊的時候,眼睛突然睜了開來,茫然的看了看周圍,然後大聲哭了起來。
李二和他妻子聞聲趕了過來,抱起孩子,連聲道謝。
走迴屋子,舅舅叫他們把那張靈牌和遺像放在大屋裏供奉,朝南靠北。
然後解釋道可能是遺像的問題,李二的父親牽走了小孩子的魂,然後舅舅叫他們搬之前,帶孩子在靈位麵前磕四個響頭。
事情結束之後,舅舅謝絕了留下吃飯的好意,然後就跟叉子和盛亞傑迴去了。
迴去的途中盛亞傑不停的問這問那,最後問道:“為什麽不讓巫哥來?”
舅舅看了他一眼說道:“我媽說的三個人,都跑了魂。”
盛亞傑一邊開車一邊聽著叉子敘述著整個事情,不過叉子省去了很多部分,以最簡單的形式講給了他聽。
盛亞傑好奇的問道:“這貓的魂魄從哪裏來的?”
叉子搖搖頭表示不知道,隻是說青春之家鬧鬼,薇薇進到那裏的時候不小心中了招。
之後盛亞傑再問什麽叉子也含糊其辭了,也不好追問下去,隻能專心開車。
句容市隸屬鎮江,西接南京,是南京的東南門戶,素有“南京新東郊、金陵禦花園”之美譽。位於鎮江西南部,北通鎮江市區、東連丹陽、南鄰金壇和溧水、西銜南京,是鎮江重要的農業、旅遊業、服務業等產業發展基地,素有“華夏第一福地”之美譽。
對句容第一印象就是有茅山道士。
茅山道士中在句容有兩個名人,一個是葛洪,據說是發明火藥的先輩,信奉道教思想,本職是醫生,天花預防是他第一個提出來的,並且很喜歡煉丹,估計火藥也就是煉丹那時候搞出來的。葛洪主張道術且兼修醫術,因為他覺得一邊煉丹,一邊試驗吃丹,身體常常會出毛病,所以要學習醫術,保護自己,不然長生不老沒有,自己還能搭上了性命。之後,被後人稱之為“葛仙翁”。
另一個是葛洪後的陶弘景,這個應該是將茅山派發揚光大的人,陶弘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他對醫藥﹑煉丹﹑天文曆算﹑地理﹑兵學﹑鑄劍﹑經學﹑文學藝術﹑道教儀典都有很深的研究,喜歡遍曆名山,尋找仙藥,主信奉道教,受影響於葛洪,但是也摻雜著儒家的思想。傳說他主張道、佛、儒三家思想合流。梁武帝那會經常靠他,想請他出山做官,可是他對做官並沒有興趣,礙於和梁武帝是朋友,所以經常指點朝廷政策,被人稱為“山中宰相”。
句容離南京不是太遠,按照導航從高速走基本一個小時多點就可以到了。
到了巫哥的家裏以後,她媽媽一臉的驚訝,巫哥就把她媽媽拉進了房間解釋了情況。
之後,她媽媽就懂了,出來叫我們今天晚上先住在這裏,畢竟天已經不早了,晚上吃個晚飯,過了今晚明天早上再去巫哥的舅舅家。
巫哥叫叉子將薇薇背到她的房間,晚上巫哥睡在地上照應下薇薇,花花和徐胤睡在客房裏,叉子和盛亞傑就比較慘,在客廳裏打著地鋪,好在巫哥家裏有一個席夢思,不然兩個人第二天腰就斷了。
吃過晚飯,大家看了一會電視,就迴房睡覺了。畢竟心裏都有事兒,明天早上準備一早早的起來去往巫哥的舅舅家。
倒是盛亞傑和叉子在外麵看的不亦樂乎,兩人由於睡在客廳,所以看電視看得久一些。 兩人一邊看一邊聊著,後來越聊越投機,話已經止不住了。
最後還是巫哥出來關了電視,才讓聊天打住。
躺在地上的時候,盛亞傑就湊過來問道:“今天你跟我說的是事情肯定沒講全,現在跟我講講?”
叉子猶豫了一下,就講了之前漏掉的部分,不過什麽招魂招鬼的叉子沒有講,畢竟有些秘密還是隱藏的好,雖然聊得很投機,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
盛亞傑聽完之後,“哦”了一聲,然後若有所思的說道:“怪不得我看他們那麽奇怪?”
叉子一驚,問道:“你看的出來。”
盛亞傑眨了眨眼說道:“那必須,之前我社團招募的時候,當時看他們麵相不好。”
“麵相不好?”
盛亞傑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然後說道:“巫哥和徐胤走路虛浮,而且印堂有些發黑,應該是碰到什麽事情。所以,我才會拉他們入我的社團。”
叉子奇怪的看了盛亞傑一眼,問道:“你怎麽會這些的?”
盛亞傑“嘿嘿”笑了一下,然後小聲說道:“我跟一個算命的學的。”
叉子愣愣的看著他,知道他不肯說,然後就對他白了一下眼,倒下去埋頭睡覺了。
盛亞傑一看無趣,也倒下睡覺。
一夜無話。
第二天,大家都早早的起來,一番洗漱過後,就準備去巫哥的舅舅家。
巫哥給薇薇喂了點水,然後叉子就把薇薇背上了車。
臨走之前,巫哥的媽媽囑咐巫哥有事兒打電話給她,她就不跟著去了,然後巫哥一行人就出發了。
巫哥的舅舅家是住在離市裏蠻遠的一個鄉下,花了一個多小時到了那裏,兩邊的稻田已經開始變得金黃了。
盛亞傑一路感歎著大自然的美,一邊感歎著秋天的豐收,好像鬧得自己是個聖人一樣,擔心著國家大事,這一路叉子沒少白眼。
到了巫哥舅舅家門口的時候,發現房子的旁邊還連著一個小屋子。
巫哥解釋是外婆住的,外婆現在有些老年癡呆,所以舅舅才辟了這麽個房間,以方便隨時照顧外婆。
從車上下來的時候,巫哥就急急下車衝到田裏,然後跟田裏的一個老人打招唿,看樣子就是她的外婆了。
過了一會,外婆就拄著拐杖走迴了屋子裏麵。
待巫哥迴來的時候,花花問道剛才外婆在那裏幹什麽的。
巫哥說:“在那裏撒罌粟種子。”
“罌粟?”
“這個東西,政府讓種嗎?”盛亞傑提出了疑問。
巫哥解釋道:“因為種了就幾顆,政府也沒必要為這個而來檢查,而且,農村種罌粟不是為了鴉片,罌粟的果子可以用來磨成粉,塗抹在傷口上會減緩疼痛,有些老年人也會用一點。再說外婆在村子裏麵威望蠻高的,再者我舅舅有的時候也會用到罌粟粉,所以就一直留著。說來一直奇怪,我外婆一直癡癡顛顛的,倒是對種罌粟很有規律,每次播種的時候都是親自下田。”
“或許,是之前養成的習慣吧。現在已經成習慣動作了。”
巫哥點了點頭。
這時候,巫哥的舅舅從田裏迴來,看到巫哥先是高興,後來看這麽多人來有些奇怪。
當叉子把薇薇背出來的時候,他就知道發生什麽了,就立刻迎進屋子裏。
眾人剛坐定,舅舅要問發生什麽事兒的時候,就看見外婆腳步困難的走了進來,巫哥一看,趕緊起來準備扶著外婆坐下。
外婆擺了擺手,推開了她,然後嘴裏“咿呀咿呀”的說了一大堆,手還指著巫哥和徐胤。
說了一會,然後就拄著拐杖又迴自己的那個屋子,巫哥想再扶的時候,還是被推開,巫哥一臉疑惑。
舅舅疑惑的看了看巫哥和徐胤。
“怎麽了?外婆說了什麽?”巫哥急忙問道。
他歎了口氣,然後指著巫哥和徐胤說道:“她說你和她,還有裏麵躺著的女孩都不是人。”
第二十五章:跑魂
巫哥和徐胤一聽,愣住了,這是什麽意思?什麽叫不是人?
舅舅盯著巫哥看了一會,然後叫巫哥站到他麵前。
看了之後,就皺起了眉頭,舅舅問道:“先告訴我裏麵那個姑娘碰到什麽事情了?”
叉子就又把當時的情況說了一遍。
聽完之後舅舅低頭沉思,然後說道:“貓確實是個棘手的東西,這事兒如果給你外婆應該可以解決,奈何她現在有點癡呆,現在,隻能讓我試試,等到晚上看看吧。”
巫哥點了點頭,然後問舅舅外婆說的是什麽意思。
他搖了搖頭,說自己也不確定,隻能到晚上一起看看了。
中午,就跟巫哥的舅舅和舅媽吃了一頓便飯。
收拾碗筷的時候,盛亞傑特別勤快,搶著收拾,弄得舅媽都不好意思了。
收拾結束的時候,盛亞傑就纏著舅舅問東問西,惹得巫哥一陣尷尬,最後舅舅以“家傳手藝不予外傳”的說法才搪塞了過去。
下午的時候,巫哥帶著幾個人到處轉了轉,體會了一下農村人民的原味風情。
要晚上的時候,幾個人就在屋裏裏一邊聊天打牌,一邊等著晚上的大餐,聽舅舅說晚上要殺隻雞做雞湯。
剛聊高興,外麵就有人哭著進來,巫哥轉頭一看,原來是一男一女抱著一個孩子,女的哭的稀裏嘩啦的,男的臉色也十分焦急。
舅舅聞聲走了進來,巫哥他們也站了起來。
那個孩子被放在了凳子上,隻見他閉著眼睛,眉頭緊皺著,還時不時的朝外吐著穢物,孩子他媽一邊哭著一邊喊他的名字,眼睛也沒見張開。
舅舅把孩子他爸拉到一旁問怎麽迴事。
原來,昨天晚上,孩子尿急,想叫大人陪著一起出去,畢竟外麵那麽黑,一個幾歲的孩子也不敢,不過兩個大人當時也睡得迷糊了,一時也爬不起來,就叫孩子出去在旁邊的玉米地裏解決,孩子也就聽話的出去了。睡了一會,發現孩子還沒迴來,兩個人就有些害怕了,穿好衣服起來,打著手電筒去玉米地裏找,一直沒有找到,兩人心急如焚,最後繞了一圈還是在屋子前麵那塊地的田坎邊上找到了他,當時孩子已經昏倒在地上,當時就立即送到醫院,因為頭很蕩,以為是發燒迷糊了,就掛了水,吃了些藥。誰知道到了今天,情況是越來越嚴重,先是喊不醒,後來又出現了嘔吐的現象,抱在醫院醫生也不知道怎麽迴事,後來想起巫哥的外婆是村子裏的神婆,所以現在抱過來看看。
舅舅走到那孩子旁邊翻了翻他的眼皮,然後問道:“昨晚什麽時候出去的?”
”好像是12點以後吧,1點左右的時候,當時我也睡迷糊了,時間也不太注意。“
這時候,孩子他媽用力捶著他的肩膀然後哭道:“都怪你,都怪你,要是起來陪孩子去,就不會出現這種事情。”
叉子趕緊上去拉了開來,孩子他媽轉向舅舅那邊哭道:“大師,你要救救我的孩子。”
眼看就要跪下來,被舅舅一把扶住,然後安慰著說:“不礙事,小問題,你先冷靜下來,你這樣哭對孩子不利的,現在我們就去你家那邊。”
巫哥說道:“我跟你一起去。”
舅舅忙擺擺手,然後指叉子和盛亞傑說道:“你不要,他們兩個跟我一起去。”
“為什麽?”
“等我迴來再說。”舅舅看著巫哥說道,“你現在去太危險了,而且需要男的鎮陽氣。”
這麽說,巫哥也就妥協了,但是對於太危險這個事情還是摸不著頭腦,從頭到尾還不知道外婆說的那句“不是人”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然後,三人就立刻去往那個孩子的家,舅舅臨走前,在門上掛了一個銅鏡,吩咐巫哥他們不要隨便出門,接著就帶著一個瓷碗加上了一雙筷子,這一雙筷子好像不是吃飯平常的筷子,看起來很是陳舊,然後從後麵儲物間拿出了一個提燈,是古代的那種燈籠。
到了那邊之後,天已經慢慢暗了下來。
舅舅進了屋子到處查看,這是一個與其他人家差不多的房子,一間大屋子的左邊是夫妻倆的臥室,右邊則是孩子的臥室,靠北右邊的一間是一個儲物間,打開門一看卻是一座靈牌和一張黑白照片。
李二(孩子他爸)解釋那是他的父親,因為老大出外打工,所以父親的遺像一直供奉在這間房裏麵。
舅舅點了點頭,忽然他從窗外看到了廁所,然後就皺起了眉頭。
李二問怎麽了。
他解釋道:“你這遺像位置不對,一般都是照片朝南往北放,再者你這間靠近廁所。”
“那怎麽辦?”
舅舅沒說話,而是擺了一張板凳放在大屋的正中間,將碗放了上去,然後裏麵倒了一些水,再將那雙筷子放在了碗裏,靠在碗邊。
李二的媳婦急急地問道:“我兒子到底怎麽了?”
“跑了魂。”
一句話,差點嚇著李家夫婦,舅舅安慰著他們說道:“別急,我大概知道其中的原因了。”
之後,他讓李二搬兩張凳子,將孩子放在上麵,然後叫盛亞傑拿著燈籠站在大門口。
接著,就隻見他在孩子的旁邊跪了下來,套在孩子的耳朵上說著話,那些都是一些土話,看李二的表情,估計他也沒聽過,說著還一邊指著外麵,又指指那間儲物間。
舅舅的話越說越快,聲音越來越大,看起來有點像平時罵人的口氣,然後他揪著那個孩子的耳朵開始說話。
這時候,眾人發現,隨著舅舅語速加快,放在大屋中間的碗裏的筷子竟然慢慢的豎了起來,漸漸的與凳子的表麵成90度。
最後,隻聽舅舅大聲喊了一句,立著的筷子突然朝一個方向倒了下來。
舅舅朝盛亞傑喊道:“點燃燈籠。”見盛亞傑點燃起來之後,就又說道:“出門朝著筷子指定的方向走。”
隻見那個筷子是指得南偏西的方向,盛亞傑出了門,按照這個方向慢慢走了去。
奇怪的時候,舅舅也拉著那個孩子站了起來,雖然孩子的眼睛是緊閉,但是卻跟在了盛亞傑的後麵。
最後走到了那個田坎上,舅舅叫盛亞傑,盛亞傑驚訝的看著那個孩子慢慢的向他,明明剛才還昏迷不醒,這迴就給舅舅喊醒了。
待那個孩子走到盛亞傑身邊的時候,眼睛突然睜了開來,茫然的看了看周圍,然後大聲哭了起來。
李二和他妻子聞聲趕了過來,抱起孩子,連聲道謝。
走迴屋子,舅舅叫他們把那張靈牌和遺像放在大屋裏供奉,朝南靠北。
然後解釋道可能是遺像的問題,李二的父親牽走了小孩子的魂,然後舅舅叫他們搬之前,帶孩子在靈位麵前磕四個響頭。
事情結束之後,舅舅謝絕了留下吃飯的好意,然後就跟叉子和盛亞傑迴去了。
迴去的途中盛亞傑不停的問這問那,最後問道:“為什麽不讓巫哥來?”
舅舅看了他一眼說道:“我媽說的三個人,都跑了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