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芷咬咬唇,屈膝對著辛氏福一福,「那我先退下,等下午再來看望母親。」
辛氏笑道:「不用來迴跑,病人為大,照顧好姨娘就行了。」
楊芷默默地走出正房院,低頭瞧著手裏兩隻蜜桔,用力一攥,桔皮裂開,汁水滴滴答答地落在地上。
巳初時分,雲裳閣的繡娘應約來量尺寸,順道帶來一遝子裁下來的布片作為樣品以供挑選衣料。
楊萱打算做兩件錦緞褙子,兩件杭綢襖子,還攛掇著辛氏做了件冰藍色妝花褙子和銀紅色雲錦褙子。
楊桂小,用不著特意去裁縫店做。
辛氏又吩咐文竹到清梧院找了件楊桐穿的袍子,讓繡娘記下尺寸,給楊桐做兩身直綴。
沒有人提及楊芷。
楊芷得知消息,神情木木地什麽也沒說,可走路的腳步聲卻比往常重了三分,端茶倒水的動靜也比平日大。
王姨娘心知肚明,啞著嗓子怒道:「想巴結辛氏就盡管去,朝我使什麽性子擺什麽臉子。我這還不都是為了你?」
楊芷惱道:「我怎麽擺臉子了,難不成連口水都喝不得?」說著眼圈便紅了。
王姨娘頓時軟下來,開口道:「辛氏做初一,咱們就做十五,既然不給做衣裳,那麽過年有客時,你就穿往年那些舊衣裳,讓別人都看看她的賢惠大度。」
李顯媳婦端著藥碗過來正聽到王姨娘的話,心裏恨得牙根癢。
她針線活兒好,府裏但凡出門見客的衣裳總找她裁,就她所知,單今年辛氏就給楊芷做了不止十件新衣裳,尤其是春天,她連著好幾個月淨是為楊芷忙。
這養著養著還養出白眼狼了。
李顯媳婦氣不忿,「呸」一聲朝碗裏啐了口唾沫,這才加重腳步撩開簾子。
王姨娘這場病足足遷延了半個月才終於見好,而此時已經進了臘月。
莊子裏早早送來了過年的東西。
雖然夏天因為雨水遭了災,可補種及時,莊稼的產量隻比往年少了兩成,而楊修文應諾,仍舊沒有收租。
佃戶們過意不去,跟著薛獵戶進山采了不少山貨送來,其中還有半口袋山核桃。
薛獵戶笑著說:「張家大妞兒說給二姑娘補補頭發,多吃核桃養頭發。」
早在七月,楊萱就讓人把收拾出來的一大包衣裳送到莊子裏,順道將西次間北牆的年畫換了。
帶迴來的年畫收在楊萱的箱籠裏,那會兒血跡看著還新鮮,她打算過上半年等血跡陳舊了再拿出來重新裱糊。
見到那袋山核桃,楊萱立刻想起有著甜美笑容的桃花,遂讓春杏把辛媛先前留下的衣裳找出幾件,用包裹包好,托薛獵戶帶給桃花。
待薛獵戶等人離開,辛氏開始收拾滿地的糧米口袋和盛著山蘑幹菜的布袋子,又把剝了皮的野兔山雞也一一擺放好,準備用來打點交際。
楊萱則認真地翻看著田莊的賬目。
辛氏覺得好笑,「都是些數目字,有什麽好看的?」
楊萱指著麵前這頁,「娘,您看這是高粱的收成,這是蜀藜的收成,蜀藜比高粱多一百四十斤,可價格賣得便宜,不如高粱合算,但是這片地隻能種蜀藜,要是種高粱就長不好……我聽過爹爹跟佃戶議事,覺得很有意思。田地跟人一樣,不同的地適合不同的莊稼。」
辛氏道:「你倒是能幹,連農事都懂了。我在真定陪嫁了個田莊,比大興這個大,差不多四百畝地,迴頭看看能不能就近再買些地,以後給你當嫁妝。大興的田莊是你曾祖父那會兒置辦的,一準兒要留在楊家,不能讓你帶走。」
楊萱嘟了嘴,「可我喜歡大興,大興離得近,時不時能過去看看,真定太遠了。要不把真定的地和大興的地換過來怎麽樣?真定莊子大,足有大興的兩倍,根本不吃虧。」
辛氏笑著點點她的腦門兒,「就你會算賬,怎麽不說大興的地既貴又不好買。當年要不是在京郊買不到地,也不會買在真定了。不過換過來也可行,迴頭跟你爹商議商議。」
楊萱喜笑顏開,「那最好了,謝謝娘。」
隻可惜楊萱白高興了,楊修文並沒有答應。
真定的田莊雖大,可大興是楊家幾輩傳下來的,實在沒有給閨女當嫁妝的道理。
楊萱沮喪不已,卻也沒辦法。
好在臘八節到了,秦太太一早就打發人送來臘八粥,還帶了秦笙寫的一封信。
而範三太太則親自送來了臘八粥,不可避免地又提起兩家結親的事兒……
範三太太過來時,辛氏正逗著楊桂玩七巧板。
七巧板是在護國寺廟會上買的,用鬆木做成,表麵塗了清漆。雖然隻是簡簡單單的七塊木板,卻能拚出許多不同的形狀、圖案來。
楊桂非常喜歡,時不時纏著別人陪他玩。
見到範三太太,辛氏忙教著楊桂叫人。
楊桂說話晚,周歲時候才開口叫爹娘,現在都快三歲了,說話還不太利索,卻是聽話,按著辛氏的吩咐拱手揖了揖,奶聲奶氣地說:「伯母請安。」
「哎喲來,真乖,」範三太太一把抱起他,誇讚道:「桂哥兒真厲害,都會作揖了。」抬頭對辛氏道:「你真是會養育孩子,一個個的都這麽可人疼。我瞧阿萱像你多,桂哥兒更像楊大人。」
楊桂不太喜歡被生人抱,隻老實了數息就掙紮要下炕。
辛氏接過他,抱怨道:「剛生下來還沒這麽明顯,長著長著愈發像父親,這眉眼、鼻子跟他爹一個模子磕出來似的,就沒有像我的地方。」親昵地蹭蹭楊桂臉頰,將他放在地上,迴過身將炕上散落的七巧板收拾進布口袋裏。
收拾完了,交給奶娘,「帶少爺到玉蘭院找姐姐玩去。」
範三太太跟著叮囑,「外頭風大,別急著出去,先把大衣裳穿好,帽子戴嚴實,免得受了風。」
奶娘應著,給他披上厚棉鬥篷,牽了他的手往外走。
辛氏不放心,跟著走出廳堂,低低吩咐文竹兩句,文竹點點頭,也去了玉蘭院。
綠繡端來茶水點心,又往火盆裏加了根炭,掩好門簾。
辛氏指著那碟瓜果道:「蘋果我嫌酸,阿萱吃著還行,桔子卻甜,說是福建那邊運過來的,比先前買的南豐蜜桔個頭大一些。三嫂嚐嚐。」邊說邊剝開一隻遞給範三太太。
範三太太接過,掰下一瓣,嚐了嚐,點頭道:「果真甜……要不大家都惦記著迴京呢,京都到底方便,天南海北的東西都能買到,在呂梁就不行,到了冬天最多的就是凍梨。」
辛氏問道:「範大人幾時能迴來?」
範三太太扳著手指頭數算,「往年都是臘月十八衙門封印,今年他要迴京,已經說好臘月初十動身,路上順當的話十天左右,稍耽擱就得到小年了。」
辛氏又剝隻桔子遞過去,歎道:「就怕下雪耽擱路程,今年算是好的了,去年雪水多,一場雪連著一場雪,許多走馬貨商沒趕得及迴鄉。」
「可不是,」範三太太跟著歎,「做官不自由,衙門的事情不交待明白了,不能脫身。不過,公爹說看這天色,三五天之內不會下雪。今天是個大晴天,冷倒是不冷,就是風大。」
辛氏笑道:「不用來迴跑,病人為大,照顧好姨娘就行了。」
楊芷默默地走出正房院,低頭瞧著手裏兩隻蜜桔,用力一攥,桔皮裂開,汁水滴滴答答地落在地上。
巳初時分,雲裳閣的繡娘應約來量尺寸,順道帶來一遝子裁下來的布片作為樣品以供挑選衣料。
楊萱打算做兩件錦緞褙子,兩件杭綢襖子,還攛掇著辛氏做了件冰藍色妝花褙子和銀紅色雲錦褙子。
楊桂小,用不著特意去裁縫店做。
辛氏又吩咐文竹到清梧院找了件楊桐穿的袍子,讓繡娘記下尺寸,給楊桐做兩身直綴。
沒有人提及楊芷。
楊芷得知消息,神情木木地什麽也沒說,可走路的腳步聲卻比往常重了三分,端茶倒水的動靜也比平日大。
王姨娘心知肚明,啞著嗓子怒道:「想巴結辛氏就盡管去,朝我使什麽性子擺什麽臉子。我這還不都是為了你?」
楊芷惱道:「我怎麽擺臉子了,難不成連口水都喝不得?」說著眼圈便紅了。
王姨娘頓時軟下來,開口道:「辛氏做初一,咱們就做十五,既然不給做衣裳,那麽過年有客時,你就穿往年那些舊衣裳,讓別人都看看她的賢惠大度。」
李顯媳婦端著藥碗過來正聽到王姨娘的話,心裏恨得牙根癢。
她針線活兒好,府裏但凡出門見客的衣裳總找她裁,就她所知,單今年辛氏就給楊芷做了不止十件新衣裳,尤其是春天,她連著好幾個月淨是為楊芷忙。
這養著養著還養出白眼狼了。
李顯媳婦氣不忿,「呸」一聲朝碗裏啐了口唾沫,這才加重腳步撩開簾子。
王姨娘這場病足足遷延了半個月才終於見好,而此時已經進了臘月。
莊子裏早早送來了過年的東西。
雖然夏天因為雨水遭了災,可補種及時,莊稼的產量隻比往年少了兩成,而楊修文應諾,仍舊沒有收租。
佃戶們過意不去,跟著薛獵戶進山采了不少山貨送來,其中還有半口袋山核桃。
薛獵戶笑著說:「張家大妞兒說給二姑娘補補頭發,多吃核桃養頭發。」
早在七月,楊萱就讓人把收拾出來的一大包衣裳送到莊子裏,順道將西次間北牆的年畫換了。
帶迴來的年畫收在楊萱的箱籠裏,那會兒血跡看著還新鮮,她打算過上半年等血跡陳舊了再拿出來重新裱糊。
見到那袋山核桃,楊萱立刻想起有著甜美笑容的桃花,遂讓春杏把辛媛先前留下的衣裳找出幾件,用包裹包好,托薛獵戶帶給桃花。
待薛獵戶等人離開,辛氏開始收拾滿地的糧米口袋和盛著山蘑幹菜的布袋子,又把剝了皮的野兔山雞也一一擺放好,準備用來打點交際。
楊萱則認真地翻看著田莊的賬目。
辛氏覺得好笑,「都是些數目字,有什麽好看的?」
楊萱指著麵前這頁,「娘,您看這是高粱的收成,這是蜀藜的收成,蜀藜比高粱多一百四十斤,可價格賣得便宜,不如高粱合算,但是這片地隻能種蜀藜,要是種高粱就長不好……我聽過爹爹跟佃戶議事,覺得很有意思。田地跟人一樣,不同的地適合不同的莊稼。」
辛氏道:「你倒是能幹,連農事都懂了。我在真定陪嫁了個田莊,比大興這個大,差不多四百畝地,迴頭看看能不能就近再買些地,以後給你當嫁妝。大興的田莊是你曾祖父那會兒置辦的,一準兒要留在楊家,不能讓你帶走。」
楊萱嘟了嘴,「可我喜歡大興,大興離得近,時不時能過去看看,真定太遠了。要不把真定的地和大興的地換過來怎麽樣?真定莊子大,足有大興的兩倍,根本不吃虧。」
辛氏笑著點點她的腦門兒,「就你會算賬,怎麽不說大興的地既貴又不好買。當年要不是在京郊買不到地,也不會買在真定了。不過換過來也可行,迴頭跟你爹商議商議。」
楊萱喜笑顏開,「那最好了,謝謝娘。」
隻可惜楊萱白高興了,楊修文並沒有答應。
真定的田莊雖大,可大興是楊家幾輩傳下來的,實在沒有給閨女當嫁妝的道理。
楊萱沮喪不已,卻也沒辦法。
好在臘八節到了,秦太太一早就打發人送來臘八粥,還帶了秦笙寫的一封信。
而範三太太則親自送來了臘八粥,不可避免地又提起兩家結親的事兒……
範三太太過來時,辛氏正逗著楊桂玩七巧板。
七巧板是在護國寺廟會上買的,用鬆木做成,表麵塗了清漆。雖然隻是簡簡單單的七塊木板,卻能拚出許多不同的形狀、圖案來。
楊桂非常喜歡,時不時纏著別人陪他玩。
見到範三太太,辛氏忙教著楊桂叫人。
楊桂說話晚,周歲時候才開口叫爹娘,現在都快三歲了,說話還不太利索,卻是聽話,按著辛氏的吩咐拱手揖了揖,奶聲奶氣地說:「伯母請安。」
「哎喲來,真乖,」範三太太一把抱起他,誇讚道:「桂哥兒真厲害,都會作揖了。」抬頭對辛氏道:「你真是會養育孩子,一個個的都這麽可人疼。我瞧阿萱像你多,桂哥兒更像楊大人。」
楊桂不太喜歡被生人抱,隻老實了數息就掙紮要下炕。
辛氏接過他,抱怨道:「剛生下來還沒這麽明顯,長著長著愈發像父親,這眉眼、鼻子跟他爹一個模子磕出來似的,就沒有像我的地方。」親昵地蹭蹭楊桂臉頰,將他放在地上,迴過身將炕上散落的七巧板收拾進布口袋裏。
收拾完了,交給奶娘,「帶少爺到玉蘭院找姐姐玩去。」
範三太太跟著叮囑,「外頭風大,別急著出去,先把大衣裳穿好,帽子戴嚴實,免得受了風。」
奶娘應著,給他披上厚棉鬥篷,牽了他的手往外走。
辛氏不放心,跟著走出廳堂,低低吩咐文竹兩句,文竹點點頭,也去了玉蘭院。
綠繡端來茶水點心,又往火盆裏加了根炭,掩好門簾。
辛氏指著那碟瓜果道:「蘋果我嫌酸,阿萱吃著還行,桔子卻甜,說是福建那邊運過來的,比先前買的南豐蜜桔個頭大一些。三嫂嚐嚐。」邊說邊剝開一隻遞給範三太太。
範三太太接過,掰下一瓣,嚐了嚐,點頭道:「果真甜……要不大家都惦記著迴京呢,京都到底方便,天南海北的東西都能買到,在呂梁就不行,到了冬天最多的就是凍梨。」
辛氏問道:「範大人幾時能迴來?」
範三太太扳著手指頭數算,「往年都是臘月十八衙門封印,今年他要迴京,已經說好臘月初十動身,路上順當的話十天左右,稍耽擱就得到小年了。」
辛氏又剝隻桔子遞過去,歎道:「就怕下雪耽擱路程,今年算是好的了,去年雪水多,一場雪連著一場雪,許多走馬貨商沒趕得及迴鄉。」
「可不是,」範三太太跟著歎,「做官不自由,衙門的事情不交待明白了,不能脫身。不過,公爹說看這天色,三五天之內不會下雪。今天是個大晴天,冷倒是不冷,就是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