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她們的天堂
怒甩渣男,重生郡主驚豔全京城 作者:林深見白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葉瀾音像是第一次看到自己親手做的筆錄,半信半疑地瞅著謝南初,“是這麽迴事嗎?”
謝南初:“你不覺得這些火藥就像是天朝曆史上出使他國後瘋狂作死,引敵人殺了自己,然後讓天朝師出有名的那些使節嗎?”
隻是將火藥這種殺傷力巨大的武器和掌握這種武器的人全都送到敵國長達二十多年,太後顯然比那些使節更大膽,更豁得出去。
“你這樣說的話我就明白了。”
葉瀾音恍然大悟,“大魏和北遼的矛盾由來已久,但因太祖重文輕武,所以每次有矛盾,都是北遼踩著大魏文管集團的底線瘋狂挑釁。
等到大魏武將們想要反擊的時候又適時認慫。
就連戰場上明明打贏了,為了避免激化矛盾,文官們還是會掐著糧草、國庫等要害逼武將們妥協。
使得大魏屢受騷擾,卻始終無法組織有效反擊。
想要讓大魏朝堂上那些人停止幹擾,除非大魏上下遇到亡族滅種之危機。
而火藥這種令人畏懼的大規模武器,會讓他們生出危機感,所以就被太後理所當然的采用了?”
兩個人穿越後的身份都非同一般,哪怕沒有刻意去了解大魏的曆史和朝堂局勢,還是耳濡目染的接觸了很多。
以至於隻要拿到些許新的東西,就能迅速連點成片,提取到更多具體和深入的情報。
隻不過謝南初和葉瀾音都沒想到看著和藹可親的太後為了能從文官集團的手中拿迴主動權,竟然如此豁得出去。
震驚的又看了一遍手中的情報,葉瀾音兩眼冒光的看著謝南初,“怎麽辦,我都有點佩服她了。”
她們不是天生就在大魏朝中的政客,可史書就擺在那裏,不難知道想要改變一個王朝固有的格局和風格有多難,曆史已經告訴所有人了。
池太後出身世家,又曾是當朝皇後、太後,還垂簾聽政數年,正式參與朝政。
這中間的難度她不會不知道,可即便知道,她還是做了。
謝南初亦感慨不已,“這是不是就叫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葉瀾音重重點頭,“那句話怎麽說來著,寧背一世之罵名,也要讓子孫後代享千秋之福,反正就是這意思了。”
她看謝南初也很佩服太後的樣子,頗有些蠢蠢欲動,“要不,這事兒我們就當做沒發現,讓太後繼續做下去?
反正事情都已經進行到這個地步了,隻要不揭穿,大魏就有理由對北遼和柔然發起全麵反擊,之前犧牲的那些人起碼也算是死得其所了,你說呢?”
或許是看多了守規矩的人反而受欺負的情形,謝南初和葉瀾音二人骨子裏都沒有什麽太強烈的規矩意識。
隻要事情的最終結果是往所有人所期望的那個方向走的,中間的過程什麽的,她們不甚在意。
聽到葉瀾音的話,謝南初猶豫了。
誠然,強勢反擊所有外來之敵當然是她所期望的,從這一點而言,她和太後的立場的確一致。
“可是,你確定,一個像我們一樣從後世而來,擁有著獨立靈魂的人,會真的甘心做一個二十多年不見光的傀儡嗎?”
葉瀾音:……
“怎麽個意思?”
謝南初的想法跟她好像完全不在一條線上,她甚至懷疑她們在討論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件事情。
“太後想用火藥這種大殺傷力的武器激起國人對北遼的畏懼和仇恨,其實二十年前就可以了。
咱們姑且以為二十年前她沒有準備好,需要準備一下,但要準備二十年嗎?”
“對哦。”葉瀾音後知後覺的點頭,“而且,火藥都已經成規模的出現了,其實應該也不需要再拉你我入夥了吧?
甚至往陰暗一點想,他如果想獨霸製造出火藥的這個功勞以維持自己獨一無二的地位的話,直接殺了我,殺了你,不是比費勁巴拉的拽我入夥要簡單的多嗎,何必舍易求難呢?”
本來以兩個人的行事風格,就算知道了太後的計劃也不見得就要氣得跳腳,立刻跑出去揭穿。
甚至才剛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兩個人都生了些在暗中推波助瀾,助太後成事的心思。
可一旦思索的多了,顧慮就多了。
“太後的計劃,咱們不攔著,也別推波助瀾。
在知曉那個人的真實身份之前,咱們先別急著做決定。
先想想你怎麽出麵吧,還有我,之前光顧著攢錢了,雖然也養了一些人手,但在大魏朝堂上這些豺狼虎豹們麵前連看都不夠看的。
我想有一支自己的軍隊,就像是川南陳氏、漠北軍那般令皇帝忌憚卻又投鼠忌器的軍隊,瀾瀾可願意與我一起?”
他們的教官曾經說過,葉瀾音就是天生的戰士。
這樣熱血的事情她怎麽可能錯過,當即兩眼亮晶晶的道:“當然要啊,咱們有錢,以後也能賺錢,但是,人從哪兒來?
而且,就你我這身份,以後走到哪兒免不了被一大堆眼睛盯著,想組建一支軍隊,談何容易啊?”
葉家軍和秦王府本就令皇帝忌憚,魏武帝絕不可能允許她們再去組建一支屬於她們自己的軍隊。
如果說他們要躲過皇帝的視野,組建一支完完全全的私兵的話,那屯兵的地點就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試問在人人興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時代,有誰行事能躲過皇帝的眼睛去?
“有一個地方,會是我們屯兵的天堂。”
謝南初眼珠子滴溜溜一轉,“但前提是我們能去到那裏。”
葉瀾音興衝衝地追問,“哪裏?”
“柔然和大魏的交界地帶,赫爾山下,那地方算是三不管地帶,長期被一群名為七匹狼的土匪,隻要我們能拿下七匹狼,那地方,不就是我們的天堂嗎?”
葉瀾音都驚呆了,“不是啊,不管是你還是原來的華雲初,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相國寺吧?
這赫爾山離魏都十萬八千裏,那邊的事情你是怎麽知道的?”
謝南初:“你不覺得這些火藥就像是天朝曆史上出使他國後瘋狂作死,引敵人殺了自己,然後讓天朝師出有名的那些使節嗎?”
隻是將火藥這種殺傷力巨大的武器和掌握這種武器的人全都送到敵國長達二十多年,太後顯然比那些使節更大膽,更豁得出去。
“你這樣說的話我就明白了。”
葉瀾音恍然大悟,“大魏和北遼的矛盾由來已久,但因太祖重文輕武,所以每次有矛盾,都是北遼踩著大魏文管集團的底線瘋狂挑釁。
等到大魏武將們想要反擊的時候又適時認慫。
就連戰場上明明打贏了,為了避免激化矛盾,文官們還是會掐著糧草、國庫等要害逼武將們妥協。
使得大魏屢受騷擾,卻始終無法組織有效反擊。
想要讓大魏朝堂上那些人停止幹擾,除非大魏上下遇到亡族滅種之危機。
而火藥這種令人畏懼的大規模武器,會讓他們生出危機感,所以就被太後理所當然的采用了?”
兩個人穿越後的身份都非同一般,哪怕沒有刻意去了解大魏的曆史和朝堂局勢,還是耳濡目染的接觸了很多。
以至於隻要拿到些許新的東西,就能迅速連點成片,提取到更多具體和深入的情報。
隻不過謝南初和葉瀾音都沒想到看著和藹可親的太後為了能從文官集團的手中拿迴主動權,竟然如此豁得出去。
震驚的又看了一遍手中的情報,葉瀾音兩眼冒光的看著謝南初,“怎麽辦,我都有點佩服她了。”
她們不是天生就在大魏朝中的政客,可史書就擺在那裏,不難知道想要改變一個王朝固有的格局和風格有多難,曆史已經告訴所有人了。
池太後出身世家,又曾是當朝皇後、太後,還垂簾聽政數年,正式參與朝政。
這中間的難度她不會不知道,可即便知道,她還是做了。
謝南初亦感慨不已,“這是不是就叫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葉瀾音重重點頭,“那句話怎麽說來著,寧背一世之罵名,也要讓子孫後代享千秋之福,反正就是這意思了。”
她看謝南初也很佩服太後的樣子,頗有些蠢蠢欲動,“要不,這事兒我們就當做沒發現,讓太後繼續做下去?
反正事情都已經進行到這個地步了,隻要不揭穿,大魏就有理由對北遼和柔然發起全麵反擊,之前犧牲的那些人起碼也算是死得其所了,你說呢?”
或許是看多了守規矩的人反而受欺負的情形,謝南初和葉瀾音二人骨子裏都沒有什麽太強烈的規矩意識。
隻要事情的最終結果是往所有人所期望的那個方向走的,中間的過程什麽的,她們不甚在意。
聽到葉瀾音的話,謝南初猶豫了。
誠然,強勢反擊所有外來之敵當然是她所期望的,從這一點而言,她和太後的立場的確一致。
“可是,你確定,一個像我們一樣從後世而來,擁有著獨立靈魂的人,會真的甘心做一個二十多年不見光的傀儡嗎?”
葉瀾音:……
“怎麽個意思?”
謝南初的想法跟她好像完全不在一條線上,她甚至懷疑她們在討論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件事情。
“太後想用火藥這種大殺傷力的武器激起國人對北遼的畏懼和仇恨,其實二十年前就可以了。
咱們姑且以為二十年前她沒有準備好,需要準備一下,但要準備二十年嗎?”
“對哦。”葉瀾音後知後覺的點頭,“而且,火藥都已經成規模的出現了,其實應該也不需要再拉你我入夥了吧?
甚至往陰暗一點想,他如果想獨霸製造出火藥的這個功勞以維持自己獨一無二的地位的話,直接殺了我,殺了你,不是比費勁巴拉的拽我入夥要簡單的多嗎,何必舍易求難呢?”
本來以兩個人的行事風格,就算知道了太後的計劃也不見得就要氣得跳腳,立刻跑出去揭穿。
甚至才剛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兩個人都生了些在暗中推波助瀾,助太後成事的心思。
可一旦思索的多了,顧慮就多了。
“太後的計劃,咱們不攔著,也別推波助瀾。
在知曉那個人的真實身份之前,咱們先別急著做決定。
先想想你怎麽出麵吧,還有我,之前光顧著攢錢了,雖然也養了一些人手,但在大魏朝堂上這些豺狼虎豹們麵前連看都不夠看的。
我想有一支自己的軍隊,就像是川南陳氏、漠北軍那般令皇帝忌憚卻又投鼠忌器的軍隊,瀾瀾可願意與我一起?”
他們的教官曾經說過,葉瀾音就是天生的戰士。
這樣熱血的事情她怎麽可能錯過,當即兩眼亮晶晶的道:“當然要啊,咱們有錢,以後也能賺錢,但是,人從哪兒來?
而且,就你我這身份,以後走到哪兒免不了被一大堆眼睛盯著,想組建一支軍隊,談何容易啊?”
葉家軍和秦王府本就令皇帝忌憚,魏武帝絕不可能允許她們再去組建一支屬於她們自己的軍隊。
如果說他們要躲過皇帝的視野,組建一支完完全全的私兵的話,那屯兵的地點就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試問在人人興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時代,有誰行事能躲過皇帝的眼睛去?
“有一個地方,會是我們屯兵的天堂。”
謝南初眼珠子滴溜溜一轉,“但前提是我們能去到那裏。”
葉瀾音興衝衝地追問,“哪裏?”
“柔然和大魏的交界地帶,赫爾山下,那地方算是三不管地帶,長期被一群名為七匹狼的土匪,隻要我們能拿下七匹狼,那地方,不就是我們的天堂嗎?”
葉瀾音都驚呆了,“不是啊,不管是你還是原來的華雲初,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相國寺吧?
這赫爾山離魏都十萬八千裏,那邊的事情你是怎麽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