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皇後和賢妃聯手了?
怒甩渣男,重生郡主驚豔全京城 作者:林深見白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華雲初鄭重的謝了恩,便乖乖的坐在太後身邊等著林總管和吳大班的檢查結果,不過最先到來的是林總管著人去請的禦醫。
在宮人的帶領下進入偏殿沒一會兒,禦醫就跟著宮人出來了。
皇帝冷著臉詢問,“可看過了,大皇子是怎麽迴事?”
禦醫嚇得跪在地上不敢看皇帝的臉色,“迴稟陛下,大皇子是中了一種迷情香,此香名曰紅粉佳人,多是坊間秦樓楚館調教人所用。
服用此藥之人會神誌不清,微臣已經為大皇子服下解藥了,一刻鍾之後大皇子殿下便能恢複神誌。”
魏武帝震怒,“朕的皇宮裏怎會有如此醃臢之物?”
禦醫連連磕頭,“微臣在倒地的香爐裏發現了紅粉佳人的殘留成分,想來大皇子中的便是其中之藥。
隻是慈寧宮的香爐裏怎會有如此之物,微臣就不得而知了。”
催情香這種東西在皇宮裏當然是絕對的禁物,可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何況出入皇宮裏的那些人哪個不是手眼通天的,真的想帶點兒東西進宮,也不是一兩條死板的規矩能阻止的。
太後深諳其中的道理,也不問那催情香是怎麽來的,隻對皇帝道:“窈窈受皇後召見,大皇子緊接著就中了此毒。
偏殿內的東西倒了那麽多,可想而知,弄出的動靜必然不小。
偌大的慈寧宮竟無一人發現,皇帝,這皇宮,還是你的皇宮,慈寧宮,還是哀家的慈寧宮嗎?”
華雲初倏然瞪大了眼睛,該說不說,太後不愧是上的了戰場,入得了後宮的上一代宮鬥冠軍。
明明誰都知道他們現在要解決的就是大皇子中藥,華雲初被害之事。
太後之前安慰華雲初的時候也一直在說要為華雲初主持公道,幫她剔除壞人。
可真正解決起事情後,太後卻是隻字不提有人試圖利用華雲初的身份給自己加碼的事情,而是直接以皇帝最在意的權威來說話。
果然,太後此言一出,魏武帝不可避免的就注意到了一開始被忽視的問題。
“慈寧宮的侍衛呢,都死哪兒去了?”
魏武帝此時的表情可不單單是難看二字能形容得了的。
偌大的皇宮,除了皇帝的寢宮和禦書房,就屬慈寧宮最重要。
結果慈寧宮裏出了這麽大的事情,在他們趕到之前竟然無一人出現,分明是有人擅自調動了慈寧宮的防禦之人。
可是按理說,慈寧宮的守衛,除了皇帝和太後,再無人可以調動的。
出現這樣的事情,不僅僅是慈寧宮那些侍衛失職,更是對皇帝權威的挑釁。
可偏偏當魏武帝震怒的問出口後,卻無人迴答他,於是魏武帝更為憤怒了。
“霍冥淵呢,讓他立刻給朕滾過來!
今日在慈寧宮當值的所有宮人都召過來,朕倒要看看,何人如此手眼通天?!”
天子一怒,皇宮上下無人不緊張。
而霍冥淵應召入宮之時,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聞訊趕來的皇後和大皇子的生母韋賢妃。
三人一起給皇帝和太後見禮,卻無人叫他們起身。
魏武帝坐在主位上垂眸望著下方,“朕記得隻召了臨江王世子吧?
皇後和賢妃,這消息挺靈通啊?”
他故意忽略了華雲初那幾聲驚天動地的求救,故意釣魚執法,皇帝震怒的動靜固然不小,可也是在慈寧宮內。
皇後和賢妃這個時候出現,總歸不是皇帝主動傳召,那便隻能是二人擅作主張了。
就算華雲初的喊聲闔宮上下都已經聽到,隻要給不出合理的解釋,她們照樣要吃瓜落。
皇後聞言忙不迭解釋,“陛下息怒,臣妾無意打探陛下之要事,隻是聽到了窈窈的求救聲,實在是擔心的僅,這才忍不住過來看看。”
皇後也知道眼下皇帝和太後的注意力全在華雲初身上,見皇帝神情不悅,便立即拿華雲初來說事。
“畢竟窈窈是臣妾召進宮的,她若是出了什麽事,臣妾也無法向長公主和太後娘娘交代呀!”
知曉皇帝最在乎的是什麽,皇後也應對自如。
都說世間至親至疏夫妻,這一對世間最為尊貴的夫妻在眾目睽睽之下你來我往的過招,一個疑心一切,一個早已習慣。
不見刀光劍影的戰爭卻依舊令人心驚膽戰。
皇帝甚至都沒有去確認皇後言語中的真假,就格外順暢的問道:“從鳳儀宮到慈寧宮,遠到你們要走小半個時辰?”
皇宮的確不小,可皇後和賢妃的地位也不低,他們的宮殿都在後宮中算是比較核心的位置上,離慈寧宮自然也遠不到哪裏去。
之所以磨蹭到現在來,說到底還是經過多方打探後才過來的。
皇帝不是不知道,也知道這樣的事情其實不會有什麽結果,不過是借機警告皇後和賢妃而已。
皇後卻是順勢道:“陛下明鑒,臣妾方才聽到窈窈說起大皇子,唯恐生出什麽嫌隙來,想著賢妃妹妹在的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會,所以特地等了賢妃妹妹同來,這才耽擱了些功夫。”
從請過安後就低眉順眼的跪在地上不動聲色的賢妃聞言忙小聲附和,“皇後娘娘所言極是,不知大皇子如何冒犯了安國郡主,他人又如何,陛下可否允臣妾見他一麵,問問清楚,以免他們表兄妹倆滋生不必要的誤會?”
明明還連發生了什麽事情都不知道,一開口卻已經搬出了所謂的表兄妹關係,試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皇後和賢妃向來不對付,如今竟然詭異的合起夥來應付自己,魏武帝的神情一瞬間晦暗如深。
不理會緊張不已的賢妃,越過她直接問去而複返的禦醫,“大皇子何時能清醒?”
禦醫默默垂首,“迴陛下的話,大皇子已經服下解藥,意識應該已經清醒,隻是他衣冠不整……”
衣冠不整麵見皇帝乃是欺君之罪,而且對於一個皇子而言,衣冠不整的出現在人前也不是什麽好事。
大皇子是想整理衣冠後再出麵解釋,順便整理思緒的,可魏武帝正在氣頭上,又豈會給他這種機會?
在宮人的帶領下進入偏殿沒一會兒,禦醫就跟著宮人出來了。
皇帝冷著臉詢問,“可看過了,大皇子是怎麽迴事?”
禦醫嚇得跪在地上不敢看皇帝的臉色,“迴稟陛下,大皇子是中了一種迷情香,此香名曰紅粉佳人,多是坊間秦樓楚館調教人所用。
服用此藥之人會神誌不清,微臣已經為大皇子服下解藥了,一刻鍾之後大皇子殿下便能恢複神誌。”
魏武帝震怒,“朕的皇宮裏怎會有如此醃臢之物?”
禦醫連連磕頭,“微臣在倒地的香爐裏發現了紅粉佳人的殘留成分,想來大皇子中的便是其中之藥。
隻是慈寧宮的香爐裏怎會有如此之物,微臣就不得而知了。”
催情香這種東西在皇宮裏當然是絕對的禁物,可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何況出入皇宮裏的那些人哪個不是手眼通天的,真的想帶點兒東西進宮,也不是一兩條死板的規矩能阻止的。
太後深諳其中的道理,也不問那催情香是怎麽來的,隻對皇帝道:“窈窈受皇後召見,大皇子緊接著就中了此毒。
偏殿內的東西倒了那麽多,可想而知,弄出的動靜必然不小。
偌大的慈寧宮竟無一人發現,皇帝,這皇宮,還是你的皇宮,慈寧宮,還是哀家的慈寧宮嗎?”
華雲初倏然瞪大了眼睛,該說不說,太後不愧是上的了戰場,入得了後宮的上一代宮鬥冠軍。
明明誰都知道他們現在要解決的就是大皇子中藥,華雲初被害之事。
太後之前安慰華雲初的時候也一直在說要為華雲初主持公道,幫她剔除壞人。
可真正解決起事情後,太後卻是隻字不提有人試圖利用華雲初的身份給自己加碼的事情,而是直接以皇帝最在意的權威來說話。
果然,太後此言一出,魏武帝不可避免的就注意到了一開始被忽視的問題。
“慈寧宮的侍衛呢,都死哪兒去了?”
魏武帝此時的表情可不單單是難看二字能形容得了的。
偌大的皇宮,除了皇帝的寢宮和禦書房,就屬慈寧宮最重要。
結果慈寧宮裏出了這麽大的事情,在他們趕到之前竟然無一人出現,分明是有人擅自調動了慈寧宮的防禦之人。
可是按理說,慈寧宮的守衛,除了皇帝和太後,再無人可以調動的。
出現這樣的事情,不僅僅是慈寧宮那些侍衛失職,更是對皇帝權威的挑釁。
可偏偏當魏武帝震怒的問出口後,卻無人迴答他,於是魏武帝更為憤怒了。
“霍冥淵呢,讓他立刻給朕滾過來!
今日在慈寧宮當值的所有宮人都召過來,朕倒要看看,何人如此手眼通天?!”
天子一怒,皇宮上下無人不緊張。
而霍冥淵應召入宮之時,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聞訊趕來的皇後和大皇子的生母韋賢妃。
三人一起給皇帝和太後見禮,卻無人叫他們起身。
魏武帝坐在主位上垂眸望著下方,“朕記得隻召了臨江王世子吧?
皇後和賢妃,這消息挺靈通啊?”
他故意忽略了華雲初那幾聲驚天動地的求救,故意釣魚執法,皇帝震怒的動靜固然不小,可也是在慈寧宮內。
皇後和賢妃這個時候出現,總歸不是皇帝主動傳召,那便隻能是二人擅作主張了。
就算華雲初的喊聲闔宮上下都已經聽到,隻要給不出合理的解釋,她們照樣要吃瓜落。
皇後聞言忙不迭解釋,“陛下息怒,臣妾無意打探陛下之要事,隻是聽到了窈窈的求救聲,實在是擔心的僅,這才忍不住過來看看。”
皇後也知道眼下皇帝和太後的注意力全在華雲初身上,見皇帝神情不悅,便立即拿華雲初來說事。
“畢竟窈窈是臣妾召進宮的,她若是出了什麽事,臣妾也無法向長公主和太後娘娘交代呀!”
知曉皇帝最在乎的是什麽,皇後也應對自如。
都說世間至親至疏夫妻,這一對世間最為尊貴的夫妻在眾目睽睽之下你來我往的過招,一個疑心一切,一個早已習慣。
不見刀光劍影的戰爭卻依舊令人心驚膽戰。
皇帝甚至都沒有去確認皇後言語中的真假,就格外順暢的問道:“從鳳儀宮到慈寧宮,遠到你們要走小半個時辰?”
皇宮的確不小,可皇後和賢妃的地位也不低,他們的宮殿都在後宮中算是比較核心的位置上,離慈寧宮自然也遠不到哪裏去。
之所以磨蹭到現在來,說到底還是經過多方打探後才過來的。
皇帝不是不知道,也知道這樣的事情其實不會有什麽結果,不過是借機警告皇後和賢妃而已。
皇後卻是順勢道:“陛下明鑒,臣妾方才聽到窈窈說起大皇子,唯恐生出什麽嫌隙來,想著賢妃妹妹在的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會,所以特地等了賢妃妹妹同來,這才耽擱了些功夫。”
從請過安後就低眉順眼的跪在地上不動聲色的賢妃聞言忙小聲附和,“皇後娘娘所言極是,不知大皇子如何冒犯了安國郡主,他人又如何,陛下可否允臣妾見他一麵,問問清楚,以免他們表兄妹倆滋生不必要的誤會?”
明明還連發生了什麽事情都不知道,一開口卻已經搬出了所謂的表兄妹關係,試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皇後和賢妃向來不對付,如今竟然詭異的合起夥來應付自己,魏武帝的神情一瞬間晦暗如深。
不理會緊張不已的賢妃,越過她直接問去而複返的禦醫,“大皇子何時能清醒?”
禦醫默默垂首,“迴陛下的話,大皇子已經服下解藥,意識應該已經清醒,隻是他衣冠不整……”
衣冠不整麵見皇帝乃是欺君之罪,而且對於一個皇子而言,衣冠不整的出現在人前也不是什麽好事。
大皇子是想整理衣冠後再出麵解釋,順便整理思緒的,可魏武帝正在氣頭上,又豈會給他這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