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隻要過了這一關,以後都是坦途
穿書八零:那對假夫妻有點癲 作者:沈秋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說,寶藏在鬱家抄家前就轉移出去了,所以他們才沒找到。”
“轉移到什麽地方去了?”
“一個很安全的地方。具體在哪裏,他沒說完就睡過去了。”
“下次問清楚了。”陳美玲說,偏偏最關鍵的東西沒問出來。
姚白竹點點頭,“隻是,媽,那幾瓶茅台都喝完了,你得再給我弄點。”
“你爸那還有幾瓶,我都拿過來給你,下次,你得把具體地點給問清楚了。”
於是,姚白竹又多了四瓶茅台,再加上從鬱寒青那弄的票,她自己買的,足足有二十瓶了。
小說的印刷稿費也發下來了,一共五千塊錢,這還隻是第一版印刷的錢。
姚白竹知道這時候寫書賺錢,沒想到這麽賺錢。
怪不得有的作家有錢買房子用來存放讀者來信。
這五千塊,姚白竹不打算讓鬱寒青幫忙買古董。
第一次給了鬱寒青五千。
後麵小說的連載稿費,加上各種投稿征文,又給了一千五。
前後給了六千五百塊的買古董的錢。
姚白竹覺得也差不多了。
一來,好的古董不是那麽好撿漏的,二來,雞蛋不能放到同一個籃子裏。
這次賺的錢她打算存著去買房。
雖然還沒有商品房開賣,但是這幾年正好出國熱,許多人賣掉房子家產去了海外,姚白竹正好可以接手。
隻是好房子,五千塊是絕對不夠的。
好在自己的新小說寫了一半,已經在雜誌上連載了。
因為已經有了一篇成功的作品,這一次的千字稿費提高了三塊錢,目前,姚白竹已經拿了兩次稿費,近三百塊錢。
今年把這個新的長篇寫完,連載的稿費,如果能出版,加上出版的稿費,應該能湊個一萬多。
到時候,一套普通宅子,還是能買下的。
其實,見過鬱寒青外公家的別墅,住過陸家的洋樓,姚白竹覺得能買一套這樣帶院子的獨棟才是最好的。
隻是姚白竹問了,一棟洋房,至少要十萬塊。
除非她的書加印個幾次,否則,還要老實寫個幾年,才能買的起。
希望別這麽快漲價,姚白竹在心裏默默祈禱,讓她先買個房子再漲價。
姚白竹不是沒考慮過把空間裏的小黃魚拿出來一部分。
但是現在金價五百塊一兩,要賣個二十斤才能湊到十萬塊。
以後的金價還會再漲,現在賣,她總覺得虧。
另一個,一下子賣那麽多黃金,肯定會被銀行和公安查,她提供不了正當的來源,不僅賣不到錢,還會惹來麻煩。
思來想去,這些黃金現在還不適合動。
隻能靠自己寫稿子來掙了。
這段時間,為了激勵自己寫稿子掙錢,姚白竹沒少往漂亮好看的別墅、洋房區晃悠。
寫不下去了,就去轉一圈,迴來又動力十足。
於是,姚白竹反而比鬱寒青還要忙。
兩人一個早出一個晚歸,雖然同住一個房間,卻沒多少說話的機會。
這幾天,天氣好,百花盛開。
鬱寒青想好了借口,打算邀請姚白竹踏青,結果南邊的生意渠道出了問題,他帶著方正業連夜去了羊城。
鬱寒青不在家,姚白竹也沒辦法問寶藏的地址,陳美玲隻能幹著急。
沒有錢,怎麽結婚,不結婚,懷孕了怎麽辦。
陳美玲焦慮的頭發都白了不少。
吳真真給她出了個主意,“要不,讓他們倆先領證?等家裏寬裕點了,再辦酒席,這樣就算明慧有個什麽,也正常。”
兒子的婚禮辦的那麽隆重,女兒卻悄無聲息,外人會怎麽看他們陸家,怎麽看明慧。
所以,婚禮酒席肯定要辦的。
隻是現在的陸家實在拿不出錢來。
“隻領證怎麽行,在這之前,得給明慧弄個訂婚宴。”
這樣走個明路,再領證,就算明慧有了孩子,別人也不會說的太難聽。
於是,陳美玲去找了唐耀宗,說要給兩人辦個訂婚宴,然後領證。
隻是路途太遠,時間緊迫,就不邀請他的父母了,不過,他們需要先把彩禮給了。
“明慧的兩個嫂子,都是兩千塊的彩禮,三轉一響另算。看在你家條件不好的份上,我給你打個折扣,一千塊錢彩禮和三轉一響就行。”
“你也別說沒錢辦不到,你自己想辦法。要不是明慧非你不嫁,她嫁給誰,都不會比她兩個嫂子的彩禮低!”
“我知道了,我一定把錢和東西湊齊,絕對不讓明慧受委屈。”
明慧會心軟,陳美玲可不會。
隻要過了這一關,以後都是坦途。
也不知道他怎麽弄得,十天後,唐耀宗結結實實拿來了一千塊錢,還有三轉一響的票和錢。
這次陳美玲也沒為難他,跟陸興國商量後,拿著這筆錢,在華茂飯店給兩人辦了訂婚宴。
······
天氣漸暖,廖紅珠的烤紅薯和烤土豆生意不適合再做了。
兩人商量著換一個別的東西。
這兩三個月,得了兩百多塊錢的利潤,每人分了一百塊。
“要不咱們做服裝生意吧?”
書中吳真真靠著服裝生意,賺了不少錢。
廖紅珠後來也是做的這方麵的生意。
隻不過時間是在幾年後。
“可是服裝生意本金太大了,我們做得來嗎?”
把兩人賺的所有錢加起來,也才三百多塊。
“我們可以先從小地攤做起,將三輪車改一下,直接當攤位,從服裝批發市場拿貨,到大學和居民區附近賣。”姚白竹說。
等以後規模做大了,再去羊城進貨。
“這幾天家裏囤的紅薯和土豆也賣完了,我去批發市場跑一趟,看看情況吧。”廖紅珠說,像他們這種人做生意,隻能成功不能失敗,得格外慎重。
“行,等選品的時候,我跟你一起去。”
她好歹是後世來的,多少了解一些八十年代的流行趨勢。
“轉移到什麽地方去了?”
“一個很安全的地方。具體在哪裏,他沒說完就睡過去了。”
“下次問清楚了。”陳美玲說,偏偏最關鍵的東西沒問出來。
姚白竹點點頭,“隻是,媽,那幾瓶茅台都喝完了,你得再給我弄點。”
“你爸那還有幾瓶,我都拿過來給你,下次,你得把具體地點給問清楚了。”
於是,姚白竹又多了四瓶茅台,再加上從鬱寒青那弄的票,她自己買的,足足有二十瓶了。
小說的印刷稿費也發下來了,一共五千塊錢,這還隻是第一版印刷的錢。
姚白竹知道這時候寫書賺錢,沒想到這麽賺錢。
怪不得有的作家有錢買房子用來存放讀者來信。
這五千塊,姚白竹不打算讓鬱寒青幫忙買古董。
第一次給了鬱寒青五千。
後麵小說的連載稿費,加上各種投稿征文,又給了一千五。
前後給了六千五百塊的買古董的錢。
姚白竹覺得也差不多了。
一來,好的古董不是那麽好撿漏的,二來,雞蛋不能放到同一個籃子裏。
這次賺的錢她打算存著去買房。
雖然還沒有商品房開賣,但是這幾年正好出國熱,許多人賣掉房子家產去了海外,姚白竹正好可以接手。
隻是好房子,五千塊是絕對不夠的。
好在自己的新小說寫了一半,已經在雜誌上連載了。
因為已經有了一篇成功的作品,這一次的千字稿費提高了三塊錢,目前,姚白竹已經拿了兩次稿費,近三百塊錢。
今年把這個新的長篇寫完,連載的稿費,如果能出版,加上出版的稿費,應該能湊個一萬多。
到時候,一套普通宅子,還是能買下的。
其實,見過鬱寒青外公家的別墅,住過陸家的洋樓,姚白竹覺得能買一套這樣帶院子的獨棟才是最好的。
隻是姚白竹問了,一棟洋房,至少要十萬塊。
除非她的書加印個幾次,否則,還要老實寫個幾年,才能買的起。
希望別這麽快漲價,姚白竹在心裏默默祈禱,讓她先買個房子再漲價。
姚白竹不是沒考慮過把空間裏的小黃魚拿出來一部分。
但是現在金價五百塊一兩,要賣個二十斤才能湊到十萬塊。
以後的金價還會再漲,現在賣,她總覺得虧。
另一個,一下子賣那麽多黃金,肯定會被銀行和公安查,她提供不了正當的來源,不僅賣不到錢,還會惹來麻煩。
思來想去,這些黃金現在還不適合動。
隻能靠自己寫稿子來掙了。
這段時間,為了激勵自己寫稿子掙錢,姚白竹沒少往漂亮好看的別墅、洋房區晃悠。
寫不下去了,就去轉一圈,迴來又動力十足。
於是,姚白竹反而比鬱寒青還要忙。
兩人一個早出一個晚歸,雖然同住一個房間,卻沒多少說話的機會。
這幾天,天氣好,百花盛開。
鬱寒青想好了借口,打算邀請姚白竹踏青,結果南邊的生意渠道出了問題,他帶著方正業連夜去了羊城。
鬱寒青不在家,姚白竹也沒辦法問寶藏的地址,陳美玲隻能幹著急。
沒有錢,怎麽結婚,不結婚,懷孕了怎麽辦。
陳美玲焦慮的頭發都白了不少。
吳真真給她出了個主意,“要不,讓他們倆先領證?等家裏寬裕點了,再辦酒席,這樣就算明慧有個什麽,也正常。”
兒子的婚禮辦的那麽隆重,女兒卻悄無聲息,外人會怎麽看他們陸家,怎麽看明慧。
所以,婚禮酒席肯定要辦的。
隻是現在的陸家實在拿不出錢來。
“隻領證怎麽行,在這之前,得給明慧弄個訂婚宴。”
這樣走個明路,再領證,就算明慧有了孩子,別人也不會說的太難聽。
於是,陳美玲去找了唐耀宗,說要給兩人辦個訂婚宴,然後領證。
隻是路途太遠,時間緊迫,就不邀請他的父母了,不過,他們需要先把彩禮給了。
“明慧的兩個嫂子,都是兩千塊的彩禮,三轉一響另算。看在你家條件不好的份上,我給你打個折扣,一千塊錢彩禮和三轉一響就行。”
“你也別說沒錢辦不到,你自己想辦法。要不是明慧非你不嫁,她嫁給誰,都不會比她兩個嫂子的彩禮低!”
“我知道了,我一定把錢和東西湊齊,絕對不讓明慧受委屈。”
明慧會心軟,陳美玲可不會。
隻要過了這一關,以後都是坦途。
也不知道他怎麽弄得,十天後,唐耀宗結結實實拿來了一千塊錢,還有三轉一響的票和錢。
這次陳美玲也沒為難他,跟陸興國商量後,拿著這筆錢,在華茂飯店給兩人辦了訂婚宴。
······
天氣漸暖,廖紅珠的烤紅薯和烤土豆生意不適合再做了。
兩人商量著換一個別的東西。
這兩三個月,得了兩百多塊錢的利潤,每人分了一百塊。
“要不咱們做服裝生意吧?”
書中吳真真靠著服裝生意,賺了不少錢。
廖紅珠後來也是做的這方麵的生意。
隻不過時間是在幾年後。
“可是服裝生意本金太大了,我們做得來嗎?”
把兩人賺的所有錢加起來,也才三百多塊。
“我們可以先從小地攤做起,將三輪車改一下,直接當攤位,從服裝批發市場拿貨,到大學和居民區附近賣。”姚白竹說。
等以後規模做大了,再去羊城進貨。
“這幾天家裏囤的紅薯和土豆也賣完了,我去批發市場跑一趟,看看情況吧。”廖紅珠說,像他們這種人做生意,隻能成功不能失敗,得格外慎重。
“行,等選品的時候,我跟你一起去。”
她好歹是後世來的,多少了解一些八十年代的流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