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再征遼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作者:飄落的記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遼西,科爾沁草原。
藍天白雲下。
綠草茵茵,野花競放,馬牛羊成群。
在西遼河中遊,這片無垠的大草原上。
也呈現出一幅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
宇文衍卡住曆史發展的節點。
把此地收歸大周統轄。
從此。
朝廷有了河西走廊焉支山,朔方郡後套平原,遼西科爾沁三處養馬場。
遼西馴養的戰馬。
除了滿足營州府兵所用,還能給幽州提供一部分。
曆史上,隋唐時期。
契丹倚靠此地,養得兵強馬壯,一舉走上曆史大舞台。
在隨後幾百年間,給中原王朝帶來巨大的影響。
潢水河穀連通壩上草原。
賀若弼在此修建數座小型堡壘關塞,以城牆相連。
構建了一套堅固的立體防禦體係。
直接斷絕了突厥染指遼西的通道,保證科爾沁馬場的安全。
遼西郡大量土地被開墾出來。
安定,便利的生活環境,吸引了更多的少數民族百姓到此定居。
中原地區也有一些自發性移民,來到此地。
遼西的人口,每年都在穩步增長。
遼東郡。
五萬戶移民被妥善安置。
每家都獲得官府分配的足量田地。
加上自己開荒的土地,遠超了他們的預期。
開軍府,辦官學,設市建坊,高爐煉鐵,完善驛站……
遼東在賀若弼和太守的主持下站穩了腳跟。
春播後。
府兵集結,展開訓練。
遼東府兵達到四萬餘,與遼西相當。
也就是說,短短兩年多時間。
營州總管賀若弼在朝廷的授權下,能夠調派的軍隊已達八萬之眾。
這就是兵農合一的好處。
隻要有根據地,隻要有大周百姓。
平時為農,戰時為兵。
抵禦外敵,守護家園!
長此以往。
疆土就能打上國家的情結,民族的烙印。
六月。
遼西,遼東兩地集結四萬府兵成軍。
靺鞨、室韋、契丹、庫莫奚各出兵五千。
按計劃。
大周聯合東北四部,準備再次清剿遼東高句麗勢力。
六萬聯軍,統一歸賀若弼指揮。
東風起,戰鼓擂。
明槍亮甲,軍容齊整,氣勢高昂,霸氣非凡。
看著大周的威武之師。
四個領兵的少數民族將軍,不由地迴頭看了下自己的士卒。
心中震撼不已。
不愧是中原王朝,兵強馬壯,遠不是他們所能比的。
賀若弼全副甲胄,手持陌刀,高站點將台上。
用大喇叭進行戰前動員。
靺鞨作為其中實力最強的部落,也隻派出了五千人馬。
其主力和上次一樣。
在東部對高句麗東北麵的丸都城,國內城施壓。
牽製高句麗留守遼東的主力軍隊。
賀若弼所率大軍的目標,則是遼河下遊沿線,以及整個遼東半島。
進一步壓縮高句麗在遼東的生存空間。
最好是一舉肅清遼東所有殘餘,將其趕到鴨綠江以南去。
麵對擁有就近大後方,不用為補給操心的大周軍隊。
遼東的高句麗勢力就是秋後螞蚱,蹦噠不了幾時!
所有抵抗,不過是垂死前的掙紮而已。
高句麗平原王高陽成,也是深得祖宗保命之術。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投降稱臣。
此舉數百年來屢試不爽。
他們自認為把住了中原王朝統治者的脈搏。
當賀若弼打下遼東城後,高陽成立馬就派出了使者。
向大周稱臣納貢,表示歸附,並承諾不再侵犯遼西。
可是。
他如今麵對穿越來的後世靈魂。
小皇帝怎麽可能放任高句麗再使出這樣的招數?
使者直接被賀若弼賞了二十軍威棍。
刮成大光頭後,轟出遼東城。
聲稱讓高陽成在平壤洗幹淨脖子,等著大周軍隊前去取他項上狗頭。
使者連滾帶爬,返迴給平原王通報。
這下,高陽成心裏有點慌了。
備下數倍於前的方物,再次派使者前往遼東城。
結果,東西是收下了。
使者還是一瘸一拐,光著個腦袋迴去的。
這次帶迴去的話是:
撤走遼東所有軍隊,否則殺無赦!
高句麗朝中一片大亂,似乎聞到了亡國的氣息。
有人要求平陽王馬上撤走遼東軍隊。
也有人力主死戰到底。
高陽成心裏很清楚。
與中原王朝硬碰硬,那就是自取滅亡。
不甘心祖宗之法失靈的他,直接派遣使者前往長安。
可是。
根本就沒見到大周皇帝。
被鴻臚寺剃成了大光頭,給平原王帶迴去的話是:
讓高陽成親自到大周皇帝麵前磕頭謝罪!
得到消息的高句麗王腦子裏一片空白。
就算給他一百個狗膽,也不敢到長安去啊。
在大周方麵毫不鬆口的前提下,主戰派和撤軍派爭得不可開交。
高陽成也不敢以身犯險。
放棄遼東撤軍心有不甘,開戰又沒有必勝把握。
不過。
大周軍隊在攻陷遼東城後,就停止了軍事活動。
除去那幾支小股軍隊,不斷地騷擾之外。
似乎沒有繼續開戰的跡象,這讓高陽成稍微鬆了口氣。
不過。
這一年,他老小子日子過得是提心吊膽。
晚上睡覺都經常從噩夢中驚醒。
遼東城。
聯軍在賀若弼統領下開拔。
大軍直指安市城,建安城。
……
京城長安。
突厥使者送上國書,麵見大周皇帝。
請求和親,延續兩國秦晉之好。
小皇帝在一眾大佬的陪同下,接見了突厥使者。
宇文衍表示,原則上同意和親。
迴複國書,並讓禮部備下聘禮,派使者一同前往突厥王庭。
同時,任命長孫晟為迎親大使。
由出使突厥的使團,負責將新娘子接迴長安。
長孫晟一行滯留突厥兩年多。
已經達到既定目標,也該返迴京城了。
與此同時。
朝廷下詔,解除對突厥的貿易封鎖。
恢複給前往塞外的商隊辦理出關文書。
據突厥國書所示。
和親的是沙缽略與其可賀敦所生的嫡長女。
可賀敦就是突厥大可汗的正妻,相當於中原王朝的皇後。
此女名叫阿史那木蘭,年芳二七。
容貌猶如天仙一般,美得不可方物,是草原上最耀眼的那顆明珠。
反正國書上是這麽形容的。
極盡華麗辭藻,把人給誇上了天。
事實上到底如何,誰也不知道?
長孫晟也沒向小皇帝提及。
不過。
這可是關乎兩國和平相處的大事。
小皇帝相信沙缽略不至於給他送來一個醜八怪。
而且。
從太皇太後阿史那氏貌美的容顏來看。
她的侄女應該不會差到哪去!
藍天白雲下。
綠草茵茵,野花競放,馬牛羊成群。
在西遼河中遊,這片無垠的大草原上。
也呈現出一幅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
宇文衍卡住曆史發展的節點。
把此地收歸大周統轄。
從此。
朝廷有了河西走廊焉支山,朔方郡後套平原,遼西科爾沁三處養馬場。
遼西馴養的戰馬。
除了滿足營州府兵所用,還能給幽州提供一部分。
曆史上,隋唐時期。
契丹倚靠此地,養得兵強馬壯,一舉走上曆史大舞台。
在隨後幾百年間,給中原王朝帶來巨大的影響。
潢水河穀連通壩上草原。
賀若弼在此修建數座小型堡壘關塞,以城牆相連。
構建了一套堅固的立體防禦體係。
直接斷絕了突厥染指遼西的通道,保證科爾沁馬場的安全。
遼西郡大量土地被開墾出來。
安定,便利的生活環境,吸引了更多的少數民族百姓到此定居。
中原地區也有一些自發性移民,來到此地。
遼西的人口,每年都在穩步增長。
遼東郡。
五萬戶移民被妥善安置。
每家都獲得官府分配的足量田地。
加上自己開荒的土地,遠超了他們的預期。
開軍府,辦官學,設市建坊,高爐煉鐵,完善驛站……
遼東在賀若弼和太守的主持下站穩了腳跟。
春播後。
府兵集結,展開訓練。
遼東府兵達到四萬餘,與遼西相當。
也就是說,短短兩年多時間。
營州總管賀若弼在朝廷的授權下,能夠調派的軍隊已達八萬之眾。
這就是兵農合一的好處。
隻要有根據地,隻要有大周百姓。
平時為農,戰時為兵。
抵禦外敵,守護家園!
長此以往。
疆土就能打上國家的情結,民族的烙印。
六月。
遼西,遼東兩地集結四萬府兵成軍。
靺鞨、室韋、契丹、庫莫奚各出兵五千。
按計劃。
大周聯合東北四部,準備再次清剿遼東高句麗勢力。
六萬聯軍,統一歸賀若弼指揮。
東風起,戰鼓擂。
明槍亮甲,軍容齊整,氣勢高昂,霸氣非凡。
看著大周的威武之師。
四個領兵的少數民族將軍,不由地迴頭看了下自己的士卒。
心中震撼不已。
不愧是中原王朝,兵強馬壯,遠不是他們所能比的。
賀若弼全副甲胄,手持陌刀,高站點將台上。
用大喇叭進行戰前動員。
靺鞨作為其中實力最強的部落,也隻派出了五千人馬。
其主力和上次一樣。
在東部對高句麗東北麵的丸都城,國內城施壓。
牽製高句麗留守遼東的主力軍隊。
賀若弼所率大軍的目標,則是遼河下遊沿線,以及整個遼東半島。
進一步壓縮高句麗在遼東的生存空間。
最好是一舉肅清遼東所有殘餘,將其趕到鴨綠江以南去。
麵對擁有就近大後方,不用為補給操心的大周軍隊。
遼東的高句麗勢力就是秋後螞蚱,蹦噠不了幾時!
所有抵抗,不過是垂死前的掙紮而已。
高句麗平原王高陽成,也是深得祖宗保命之術。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投降稱臣。
此舉數百年來屢試不爽。
他們自認為把住了中原王朝統治者的脈搏。
當賀若弼打下遼東城後,高陽成立馬就派出了使者。
向大周稱臣納貢,表示歸附,並承諾不再侵犯遼西。
可是。
他如今麵對穿越來的後世靈魂。
小皇帝怎麽可能放任高句麗再使出這樣的招數?
使者直接被賀若弼賞了二十軍威棍。
刮成大光頭後,轟出遼東城。
聲稱讓高陽成在平壤洗幹淨脖子,等著大周軍隊前去取他項上狗頭。
使者連滾帶爬,返迴給平原王通報。
這下,高陽成心裏有點慌了。
備下數倍於前的方物,再次派使者前往遼東城。
結果,東西是收下了。
使者還是一瘸一拐,光著個腦袋迴去的。
這次帶迴去的話是:
撤走遼東所有軍隊,否則殺無赦!
高句麗朝中一片大亂,似乎聞到了亡國的氣息。
有人要求平陽王馬上撤走遼東軍隊。
也有人力主死戰到底。
高陽成心裏很清楚。
與中原王朝硬碰硬,那就是自取滅亡。
不甘心祖宗之法失靈的他,直接派遣使者前往長安。
可是。
根本就沒見到大周皇帝。
被鴻臚寺剃成了大光頭,給平原王帶迴去的話是:
讓高陽成親自到大周皇帝麵前磕頭謝罪!
得到消息的高句麗王腦子裏一片空白。
就算給他一百個狗膽,也不敢到長安去啊。
在大周方麵毫不鬆口的前提下,主戰派和撤軍派爭得不可開交。
高陽成也不敢以身犯險。
放棄遼東撤軍心有不甘,開戰又沒有必勝把握。
不過。
大周軍隊在攻陷遼東城後,就停止了軍事活動。
除去那幾支小股軍隊,不斷地騷擾之外。
似乎沒有繼續開戰的跡象,這讓高陽成稍微鬆了口氣。
不過。
這一年,他老小子日子過得是提心吊膽。
晚上睡覺都經常從噩夢中驚醒。
遼東城。
聯軍在賀若弼統領下開拔。
大軍直指安市城,建安城。
……
京城長安。
突厥使者送上國書,麵見大周皇帝。
請求和親,延續兩國秦晉之好。
小皇帝在一眾大佬的陪同下,接見了突厥使者。
宇文衍表示,原則上同意和親。
迴複國書,並讓禮部備下聘禮,派使者一同前往突厥王庭。
同時,任命長孫晟為迎親大使。
由出使突厥的使團,負責將新娘子接迴長安。
長孫晟一行滯留突厥兩年多。
已經達到既定目標,也該返迴京城了。
與此同時。
朝廷下詔,解除對突厥的貿易封鎖。
恢複給前往塞外的商隊辦理出關文書。
據突厥國書所示。
和親的是沙缽略與其可賀敦所生的嫡長女。
可賀敦就是突厥大可汗的正妻,相當於中原王朝的皇後。
此女名叫阿史那木蘭,年芳二七。
容貌猶如天仙一般,美得不可方物,是草原上最耀眼的那顆明珠。
反正國書上是這麽形容的。
極盡華麗辭藻,把人給誇上了天。
事實上到底如何,誰也不知道?
長孫晟也沒向小皇帝提及。
不過。
這可是關乎兩國和平相處的大事。
小皇帝相信沙缽略不至於給他送來一個醜八怪。
而且。
從太皇太後阿史那氏貌美的容顏來看。
她的侄女應該不會差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