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九月中旬。


    各州大地上,到處是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


    長江沿線的稻穀收割已經進入收尾階段。


    曬場上。


    竹子編織的曬墊,一床挨著一床。


    上麵曬的全是黃燦燦的穀子。


    最為開心的,當屬均田製下的自耕農。


    沉甸甸的籮筐壓彎了扁擔。


    雖然肩上壓著重擔,但臉上卻是笑開了花。


    今年是個豐收年,稻穀的畝產量達到前所未有的200斤。


    北方的粟、麥也達到畝產150斤。


    秋收是最累的時節,但也是農民最開心的季節。


    百姓們搶著時間把地裏的糧食收割迴家。


    一是怕鳥,老鼠,野豬等動物損壞糧食。


    二是要趕著晴天晾曬。


    若是不能及時曬幹,濕的糧食堆放久了很容易壞掉。


    這個時候。


    哪怕是五六歲的孩子,也會被大人拉到地裏幫忙,能做一點是一點。


    小皇帝一身便衣,帶著墨言和元氏兄弟來到了城外。


    看著百姓在地裏收割粟、麥的繁忙景象。


    臉上的燦爛笑容就沒有停下來過。


    “這位大叔,這是你們家的地麽?”


    宇文衍叫住一位正在賣力割麥的壯年問道。


    “我們怎麽可能有這麽好的地,這是申國公府的地……”


    “對啊,我們是租種國公府土地的佃戶。”


    壯年迴了一句後,旁邊的一個老者接著說道。


    李穆家的地?


    小皇帝訕訕一笑,無奈地搖了搖頭。


    “朝廷不是鼓勵開荒麽,你們沒有去開荒?”


    宇文衍隨即又問。


    “我們當然想去,可是國公府的地不能說不租就不租……”


    “要是讓府上的地撂了荒,那小的一家也不用想好好活了。”


    壯年眼裏透出希翼,臉上卻盡顯無奈之色。


    “那你們要給府上交多少租?”


    “三成交府上,兩成交朝廷。”


    “不過今年皇上減稅,隻須交半成給朝廷……”


    一老一少,分別迴應了一句。


    宇文衍聽了心裏不由暗罵一句。


    這特麽租收得比朝廷還重,和後世資本家一樣狠。


    小皇帝臉色不太好看,燦爛的笑容不見了。


    心情也變得有幾分沉重。


    但暫時他還無法改變什麽!


    貴族兼並土地,幾千年來,從來沒很好地解決過這個問題。


    慢慢來,總會有辦法的。


    雖然田租就去了將近一半,但是豐收的喜悅還是掛在百姓的臉上。


    一擔又擔地糧食從地裏收割,挑迴家裏。


    秋收全麵展開。


    朝廷下詔,各地方官府在保秋收的同時,抓緊修繕糧倉。


    一來均田製分配的田地,有二十稅一的田租。


    還有一部分百姓,秋收後會把從大周錢莊借貸的錢還掉。


    所借之錢可以按市價折算成糧食。


    再有,朝廷也打算收購一部分糧食。


    如果有家庭把來年的糧食備足,還有盈餘的話,便可按市價賣一些給官府。


    不過,宇文衍硬性規定。


    除租調以外,從百姓手裏得到的每一粒糧食都必須付錢。


    對於北方邊境各州。


    秋收時節是最為危險的時候。


    突厥一旦有意南下,就是選擇收獲季節,專為搶掠糧食而來。


    為此,小皇帝早就考慮到了。


    各州按既定方針,外鬆內緊,隨時嚴陣以待。


    營州遼西郡。


    朝廷下令試種的水稻經過抽穗,揚花,垂穗等過程。


    穀粒開始變得飽滿起來。


    東北地區試種水稻,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賀若弼到達遼西後。


    第一時間加強了潢水河穀的軍事部署。


    在通往突厥地盤的那道豁口,修建了簡易的堡壘要塞。


    軍府組建完成,府兵數量達到兩萬餘人。


    遼西在中原王朝的控製下,社會穩定。


    遷徙來的百姓,安家落戶。


    帶來的農業文明,開始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百姓們過上了農耕、漁獵、放牧相結合的生活。


    與此同時,各種手工業也慢慢開展起來。


    燒瓷,造紙,紡織,煉鐵,建築等行業陸續興起。


    依照小皇帝的指示。


    賀若弼在遼西設立了官辦學堂,包括蒙學,鄉學,縣學,郡學。


    同時,鼓勵中原去的文化人創辦私塾。


    在治所龍城,修建了一個坊市。


    給庫莫奚、契丹、室韋、靺鞨部落的民眾發布消息,歡迎他們來此貿易。


    坊市開放後。


    已經不少這些部落的族人來到這裏。


    用他們手裏牲畜、毛皮、山貨、水產等,交換糧食、陶瓷、絹帛、麻布、鐵器等物品。


    經過幾個月的口口相傳,來此貿易的人越來越多。


    龍城逐漸熱鬧起來。


    中原地區的飲食,服飾,風俗等文化,開始潛移默化地影響這個地區的人們。


    穩定的環境,加上更為先進的生活方式。


    吸引了周邊一些遊牧、漁獵少數民族的人口來到遼西定居。


    凡有此意願者,官府都是舉雙手歡迎。


    與當地百姓一視同仁,發放戶籍,分配田地。


    要是能帶更多的人口來此定居,官府還有獎勵。


    小皇帝經營東北的設想。


    終於在遼西龍城,有了一個小小的支點。


    之前幽州總管陰壽留了三千人馬,還在遼東與高句麗周旋。


    賀若弼派了兩位偏將過去。


    把這三千人分為六個五百人的小隊。


    時而分散騷擾遼東地區的高句麗百姓,使得他們的生活不得安寧。


    不時又攻打一下他們設立了要塞據點。


    使得高句麗軍隊頻繁調動,疲於奔命。


    再配合小皇帝傳授的“圍點打援”戰術。


    六小隊分工合作,緊密配合,把盤踞遼東地區的高句麗勢力攪得雞犬不寧。


    同時。


    賀若弼還給與高句麗接壤的靺鞨首領派去使者。


    商議兩地貿易往來,以及從東西兩麵夾擊高句麗事宜。


    高句麗是西漢時期,由東北扶餘部落一個叫朱蒙的王子建立。


    他因與其他王子不和,爭權失利後逃出扶餘。


    隨後建立了高句麗,到如今,已經存世六百餘年。


    也正是因為這層關係。


    高句麗一直有占據整個東北的野心。


    僅立國70年。


    便開始襲擊遼東半島地區,並向南麵的朝鮮半島擴張。


    趁著中原經曆魏晉南北朝幾百年的分裂混亂。


    高句麗大量接收漢人,學習中原文化、技術,迅速發展壯大。


    逐步控製了整個遼東和朝鮮半島北部大麵積疆域。


    其中,就包含了漢武帝時設立的“漢四郡”地盤。


    並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持續不斷地向遼西地區進行騷擾。


    近幾年間。


    暗中聯合突厥,企圖占據整個遼西地區。


    若是任由其發展。


    高句麗絕對會成為明朝末期,東北地區的建奴韃子。


    隋唐時期。


    中原王朝十數次遠征高句麗。


    除了扞衛中原“四夷共主”的天朝地位。


    何嚐不是忌憚其有一天會以下犯上,入侵中原。


    曆史上。


    隋朝是在突厥聯合遼西的高寶寧殘部南侵之時,才動手。


    之後也沒有好好經營這個地區。


    讓離得最近的契丹撿了個大便宜,最終給中原留下一個強大的遼國。


    如今。


    小皇帝提前一年把這個高寶寧給解決了。


    將遼西牢牢控製在大周朝廷手中。


    東北地區的曆史走向。


    從那一刻起,就已經產生了巨大改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落的記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落的記憶並收藏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