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音渺渺,淡如煙波,脆如裂帛。


    白硯歡輕撫著這七弦琴嚐試彈奏了一曲古琴版的二泉映月,是前世浙江民樂團團長蔡積悅老師的版本。


    二泉映月本身是阿炳先生的傳世二胡曲,以悲苦著稱,而古琴版獨有中正平和的音色,以及清微淡遠的韻味,使得此曲哀而不傷,怨而不悲,少了些悲涼之氣,多了一份豁達淡然的意味。


    白硯歡前世是手工樂器的能手,對民樂的了解也還不錯,這首二泉映月是最早接觸的名曲了。


    之前去靈衍宗途中剛做出二胡之時,第一首拉的就是這麽個曲子,秋翰華還說太過悲苦,不適合少年朝氣的他們。


    可一曲彈完,玉琴沒有絲毫反應,反倒是一旁的乾錦蒔眼中氤氳,一臉欽佩的看著白硯歡。


    白硯歡想了想,拿出自己的二胡,坐在一旁,重新拉了一遍二胡版本,更加悲切淒苦,愁苦的一生表達的淋漓盡致。


    但玉琴依舊沒有反應。


    這下白硯歡沉默了,還要怎樣的曲子,去讓這玉琴流淚!


    一旁的誠明突然道:“此琴是公主母親留下的,應該是要陪伴人皇的吧!


    為了愛舍棄了長生道途,為了愛可以不要名分,為了給心愛之人誕子舍棄了生命。


    傾注了滿腔愛戀,離開之際,應該有著很強的不舍和依戀,或許還有美好的祝福。


    所以我想,硯歡師兄你可以嚐試一下這樣的曲子吧!”


    白硯歡聞言,眼中一亮,對啊,自己這腦子怎麽沒轉過來,想到這一層呢!


    可是演奏什麽曲子好呢?自己腦海中的愛情名曲也太多了吧!


    想著公主父母的愛情故事,白硯歡思慮了良久,覺得跟中國古代四大愛情故事還蠻貼近的,都有著悲劇的成分,又讚頌著愛情的美好。


    一首曲子,反正也花費不了太多時間,白硯歡將自己儲物珠內的樂器都搬了出來,決定大展身手。


    第一個選的是後世改編的江蘇民歌《孟薑女》,選擇了古箏演奏,不是古時的五音,而是後世更生動的七音譜。


    白硯歡想了想,也不知道玉琴聽不聽的到,先將孟薑女哭長城的故事說了一遍,不過有略微改動,說是此神陸上某個曇花一現的小國內發生的故事。


    故事很簡單,卻也將孟薑女的堅韌不屈、忠貞不渝表現了出來。


    乾錦蒔是人皇之女,聽了故事,相當悲憤,怒罵著那暴政的秦皇,也讚歎了自己父親多麽的仁政。


    白硯歡說完,便輕撫古箏琴弦,娓娓道來,從孟薑女與範喜良巧合相遇,到二人情定大婚,都是輕緩美好的調子。


    可一聲琴弦高鳴,韻調突然一變,範喜良被衙兵抓走,孟薑女苦等不得,背上為夫君準備的棉衣奔赴長城。


    穿過一座座山、越過一道道水。


    餓了,啃口幹糧將就著;渴了,喝口山間涼水;實在累極了,才坐在路邊歇歇腳兒。不畏風雨與山河,不懼暗夜與妖魔。


    跋山涉水趕到長城,卻得知夫君已亡,被填到城牆裏了。


    此時曲調再次拔高,更加激昂。


    孟薑女手拍著長城,失聲痛哭起來。她哭哇,哭哇。隻哭得成千上萬的民工,個個低頭掉淚,隻哭得日月無光,天昏地暗,隻哭得秋風悲號,海水揚波。


    最後在白硯歡手起無影,古箏琴弦嘶鳴中,仿佛看到長城像天崩地裂似地一下倒塌了一大段,露出了一堆堆人骨頭。


    孟薑女扒著廢墟,仔細辨認破爛的衣扣,認出了丈夫的屍骨,守著丈夫屍骨,哭得死去活來。


    卻也引來秦皇的覬覦,孟薑女施計戲耍秦皇報了這口惡氣之後,跳海殉情。


    整曲最後由激昂悲憤再次轉為委婉細膩,韻味哀怨悲情,令人傷淚,白硯歡末尾輕緩的連彈,似是海浪悲唿,再輕緩而落,一曲終了。


    白硯歡的演奏技藝自是不能與那些大師相比,可此刻卻也讓聽曲幾人黯然神傷。


    彈者心猶靜,聽者悲已生。


    而令白硯歡比較驚喜的是,玉琴果然有了變化,琴體上的雲紋似乎靈動了一絲,雖還沒有有流淚的跡象,卻也讓白硯歡知道他們彈奏曲子的方向是對的。


    白硯歡平緩了一下情緒,開口將乾錦蒔幾位從孟薑女的悲怨故事中拉迴,講起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


    梁祝可是前世華國的千古絕唱,唯美浪漫的愛情經典,白硯歡講的很簡單,可也讓聽者隨著喜、隨著怒、隨著感動。


    迴憶起這故事,白硯歡自己的情緒也完全的調動了起來,深吸一口氣,手指在古箏琴弦上滑動,或撚或滑或撥或挑,梁祝的曲子緩緩流淌而出。


    從爛漫靈慧的少女祝英台喬裝成男子外出求學,遇到梁山伯開始,二人在學塾內形影不離,白天一同讀書、晚上同床共枕,在此過程中祝英台暗生情愫。


    可梁山伯是個鐵憨憨,一直沒發現祝英台的女子身份,也不明白其心意。


    多次暗示無果,在一次清明遊玩時,祝英台直接表明了身份與心意,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此事也被暗中的馬文才知道了,生出了後來的許多磨難。


    梁祝此曲十分經典,整曲都比較輕緩,即使是比較大的情緒變化或者故事波動也不是激昂的那種,琴點聲音淒淒切切,婉轉優美。


    鳥語花香、草橋結拜、同窗三載、十八相送、長亭惜別,每一段都引得聽眾幾人仿佛置身在梁祝身側,看著他們二人從心動相許到深情繾綣。


    最後祝英台為愛抗婚不得,得知梁山伯病逝,假意應允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親隊伍必須從南山經過,並且讓她下轎祭拜梁山伯。


    當祝英台下轎拜墓,哭靈控訴之時,一時之間風雨大作、陰風慘慘,梁山伯的墳墓竟然裂開,祝英台見狀,奮不顧身地跳進去,墳墓馬上又合起來。


    今生隻為你穿嫁衣,身著這盛裝紅袍便隨了你去,生不同衾,死當同穴,魂兮相依,魂兮相守。


    不久,便從墳墓裏飛出一對形影相隨的蝴蝶……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複生者,皆非情之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狐仙正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探心狐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探心狐狸並收藏狐仙正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