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重重觀眾,不敢說全都不再說話,但至少有七成都沉默了。至於說話的,也不覺聲音變小,不時瞥一眼舞台。
他們,被錢浩、安浮生的出場鎮住了。
錢浩臉上表情不變,清冷、淡然,眼中帶著一抹化不開的憂鬱、悲痛。但事實上,他心裏鬆了一口氣。
所謂一個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他兩一出場就鎮住場子,壓力自然頓時消減。
李珂在錢浩上場的時候,就一變曲風,彈奏起高山流水。與此同時,她也分神關注錢浩,生怕他二人演砸。
但很快,觀眾們的喧嘩聲消失,她鬆了一口氣,暗道:還好,看來還真可能……
……真可能力挽狂瀾!
她這話還沒說完,觀眾席上突然爆發巨大的喧嘩聲,如同波浪一般襲來。如此,她自然臉色巨變,差點連曲子都彈錯。
安浮生也是心裏一緊,眉頭不覺一皺,心想這下完了,觀眾居然鬧騰起來。
站在一旁的鄧翔等人更是不堪,臉色瞬間變得難看,連頭都不覺低下來。
而那邊的社聯會長,則是皺起眉頭,臉上布滿了不高興似乎有叫停的意思。他身旁那個打小報告的人,則一臉幸災樂禍,
然而,幾乎隻是幾秒鍾,眾人的心情立即翻覆。高興的變得不高興,擔憂的不再擔憂。
“嘩,你們看,那個男的像不像錢浩?”
“哪裏像……靠,這哪是像,分明就是錢浩!”
“真的真的,真是錢浩。”
“啊啊,我男神居然出演了!”
觀眾席上的喧嘩聲,居然不是唱衰,或者噓聲,而是驚喜的叫喊。而其中,又以女生為眾。
實際上,叫喊的同時,她們還從外圍往裏擠。看她們那副模樣,好像不擠進裏麵,就絕不罷休。
安浮生用餘光瞥見這一幕,又聽見那興奮驚喜的尖叫,不禁有些懵了。
怎麽,難道耗子在燕大很出名?
他不知道,在燕大,錢浩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尤其是女生,很有一批花癡,因為詞喜歡、崇拜錢浩。
甚至,她們根據錢浩的詞,給錢浩取了名,叫錦衣郎,而她們自稱錦衣衛。
估計都是城裏人,真是會玩。
眾人驚叫與喧嘩,都沒有打亂錢浩,他依舊一襲白衣,清冷悲傷的站在舞台一角。
這,該用什麽詞形容?
觀眾們看到錢浩,極為驚豔,但不知道用什麽詞來形容。說他帥,太俗;說他有氣質,太白。
啊啊,太帥了,太有氣質了!
盡管又俗又白,姑娘們還是放下矜持,尖聲叫起來。此起彼伏,接連不斷,真是可怕的生物。
社聯的會長聽到海浪般的尖叫,當時就懵了。但聽到錢浩二字,他立即恍然大悟,道:“是他,難怪難怪。行了,你們都各自忙去吧。”
很顯然,他已經不打算追究此事。
打小報告的人一聽這話,傻眼了,當即就不甘的說道:“會長,這不好吧,就算對方是錢浩,也不該……”
“行了,你不用說了。”會長不是心胸狹隘之輩,而且似乎對錢浩很有好感。
不管旁人說什麽,討論什麽,舞台上的三個人還在認真的表演。
李珂,聚精會神,認真彈奏起來,使得氣氛極為淡雅,仿佛真的處於高山流水之間。
而就在這樣的氛圍裏,西裝革履的安浮生,終於走近錢浩,驚喜疑惑的說道:“你好,我迷路了,請問這是哪裏?”
這部戲,開始了,觀眾們也安靜下來。
然而,就在觀眾期待錢浩的表演的時候,錢浩卻恍若未聞,依舊沉溺自己的悲傷之中。
兩人根本沒排練過,因而,安浮生不知道怎麽辦,隻好大聲再叫了一次。
然而,錢浩仍然無視他。但這次,他仰頭看天,長歎了一聲,悲吟道:
“乙醜歲,餘赴試並州,不想於此逢捕雁者雲: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
感之,故餘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更覺愴然,無以排解,故餘因作《雁丘詞》。”
這段話,錢浩說的極有韻味,仿佛真的化身赴考書生。而加上他那身行頭,讓更是以假亂真,使人分不清真假。
安浮生順著錢浩表演,露出一臉惶恐,同時又夾雜著不信。仿佛一個穿越者,乍聞自己穿越到古代一樣。
“你、你是誰,這是什麽時代,什麽地方?”
心情複雜之下,他立即質問一句,然而錢浩仍舊不理,慢步走到舞台中央,麵朝觀眾。
當然,他也對觀眾視而不見,仿佛他們都不存在。他隻是站在那裏,沉溺悲傷之中,忽而做出寫毛筆字的動作。
觀眾們不覺瞪大眼睛,眼中露出驚歎之色,接著又掀起一陣低聲討論。
“天啊,太像了,好像他真的在寫毛筆字一樣。”
“恐怖,錦衣郎太入戲了,我心好痛。”
“難道隻有我注意到錦衣郎的話嗎?古聲古味,而且似乎蘊藉一種深情。哎呀,我想不明白啊。”
觀眾的討論,並沒有中斷這部戲。
兩個人都入戲了,安浮生見錢浩不理自己,當即跟著走進書房。然而,一進來,他就機械的轉頭觀看,仿佛被屋裏的景象驚呆。
驚呆之後,惶恐、憤怒等等情緒一起湧上心頭,讓他快步走到書桌前,一把扯掉錢浩的宣紙,大聲怒吼:“迴答我,這是什麽時代,這是什麽地方?”
死寂,現場一片死寂,所有人都不說話,直直的看著表演的二人。
太震撼了!
這兩人哪像演戲,那神態、動作、情緒等等,完全跟真的沒有兩樣。而且,這現場沒有筆墨紙硯,沒有房屋,什麽也沒有,可這二人居然演的煞有其事。這,太震撼了。
震撼之後,現場依舊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盯著舞台中央,好似生怕錯過了一個動作。
而在他們的注目之下,錢浩終於緩緩投起頭,眼神淡然的看向安浮生。
那眼神,那氣質,真似畫裏的公子,詩中的少年。
他們,被錢浩、安浮生的出場鎮住了。
錢浩臉上表情不變,清冷、淡然,眼中帶著一抹化不開的憂鬱、悲痛。但事實上,他心裏鬆了一口氣。
所謂一個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他兩一出場就鎮住場子,壓力自然頓時消減。
李珂在錢浩上場的時候,就一變曲風,彈奏起高山流水。與此同時,她也分神關注錢浩,生怕他二人演砸。
但很快,觀眾們的喧嘩聲消失,她鬆了一口氣,暗道:還好,看來還真可能……
……真可能力挽狂瀾!
她這話還沒說完,觀眾席上突然爆發巨大的喧嘩聲,如同波浪一般襲來。如此,她自然臉色巨變,差點連曲子都彈錯。
安浮生也是心裏一緊,眉頭不覺一皺,心想這下完了,觀眾居然鬧騰起來。
站在一旁的鄧翔等人更是不堪,臉色瞬間變得難看,連頭都不覺低下來。
而那邊的社聯會長,則是皺起眉頭,臉上布滿了不高興似乎有叫停的意思。他身旁那個打小報告的人,則一臉幸災樂禍,
然而,幾乎隻是幾秒鍾,眾人的心情立即翻覆。高興的變得不高興,擔憂的不再擔憂。
“嘩,你們看,那個男的像不像錢浩?”
“哪裏像……靠,這哪是像,分明就是錢浩!”
“真的真的,真是錢浩。”
“啊啊,我男神居然出演了!”
觀眾席上的喧嘩聲,居然不是唱衰,或者噓聲,而是驚喜的叫喊。而其中,又以女生為眾。
實際上,叫喊的同時,她們還從外圍往裏擠。看她們那副模樣,好像不擠進裏麵,就絕不罷休。
安浮生用餘光瞥見這一幕,又聽見那興奮驚喜的尖叫,不禁有些懵了。
怎麽,難道耗子在燕大很出名?
他不知道,在燕大,錢浩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尤其是女生,很有一批花癡,因為詞喜歡、崇拜錢浩。
甚至,她們根據錢浩的詞,給錢浩取了名,叫錦衣郎,而她們自稱錦衣衛。
估計都是城裏人,真是會玩。
眾人驚叫與喧嘩,都沒有打亂錢浩,他依舊一襲白衣,清冷悲傷的站在舞台一角。
這,該用什麽詞形容?
觀眾們看到錢浩,極為驚豔,但不知道用什麽詞來形容。說他帥,太俗;說他有氣質,太白。
啊啊,太帥了,太有氣質了!
盡管又俗又白,姑娘們還是放下矜持,尖聲叫起來。此起彼伏,接連不斷,真是可怕的生物。
社聯的會長聽到海浪般的尖叫,當時就懵了。但聽到錢浩二字,他立即恍然大悟,道:“是他,難怪難怪。行了,你們都各自忙去吧。”
很顯然,他已經不打算追究此事。
打小報告的人一聽這話,傻眼了,當即就不甘的說道:“會長,這不好吧,就算對方是錢浩,也不該……”
“行了,你不用說了。”會長不是心胸狹隘之輩,而且似乎對錢浩很有好感。
不管旁人說什麽,討論什麽,舞台上的三個人還在認真的表演。
李珂,聚精會神,認真彈奏起來,使得氣氛極為淡雅,仿佛真的處於高山流水之間。
而就在這樣的氛圍裏,西裝革履的安浮生,終於走近錢浩,驚喜疑惑的說道:“你好,我迷路了,請問這是哪裏?”
這部戲,開始了,觀眾們也安靜下來。
然而,就在觀眾期待錢浩的表演的時候,錢浩卻恍若未聞,依舊沉溺自己的悲傷之中。
兩人根本沒排練過,因而,安浮生不知道怎麽辦,隻好大聲再叫了一次。
然而,錢浩仍然無視他。但這次,他仰頭看天,長歎了一聲,悲吟道:
“乙醜歲,餘赴試並州,不想於此逢捕雁者雲: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
感之,故餘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更覺愴然,無以排解,故餘因作《雁丘詞》。”
這段話,錢浩說的極有韻味,仿佛真的化身赴考書生。而加上他那身行頭,讓更是以假亂真,使人分不清真假。
安浮生順著錢浩表演,露出一臉惶恐,同時又夾雜著不信。仿佛一個穿越者,乍聞自己穿越到古代一樣。
“你、你是誰,這是什麽時代,什麽地方?”
心情複雜之下,他立即質問一句,然而錢浩仍舊不理,慢步走到舞台中央,麵朝觀眾。
當然,他也對觀眾視而不見,仿佛他們都不存在。他隻是站在那裏,沉溺悲傷之中,忽而做出寫毛筆字的動作。
觀眾們不覺瞪大眼睛,眼中露出驚歎之色,接著又掀起一陣低聲討論。
“天啊,太像了,好像他真的在寫毛筆字一樣。”
“恐怖,錦衣郎太入戲了,我心好痛。”
“難道隻有我注意到錦衣郎的話嗎?古聲古味,而且似乎蘊藉一種深情。哎呀,我想不明白啊。”
觀眾的討論,並沒有中斷這部戲。
兩個人都入戲了,安浮生見錢浩不理自己,當即跟著走進書房。然而,一進來,他就機械的轉頭觀看,仿佛被屋裏的景象驚呆。
驚呆之後,惶恐、憤怒等等情緒一起湧上心頭,讓他快步走到書桌前,一把扯掉錢浩的宣紙,大聲怒吼:“迴答我,這是什麽時代,這是什麽地方?”
死寂,現場一片死寂,所有人都不說話,直直的看著表演的二人。
太震撼了!
這兩人哪像演戲,那神態、動作、情緒等等,完全跟真的沒有兩樣。而且,這現場沒有筆墨紙硯,沒有房屋,什麽也沒有,可這二人居然演的煞有其事。這,太震撼了。
震撼之後,現場依舊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盯著舞台中央,好似生怕錯過了一個動作。
而在他們的注目之下,錢浩終於緩緩投起頭,眼神淡然的看向安浮生。
那眼神,那氣質,真似畫裏的公子,詩中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