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劍,隱儒,這老人是方殷見到的第一個,大人物!
龍飛鳳舞,啞僧隱儒,說的是四個人,真正的高人,傳說中的人物。
單說隱儒。
相傳此人生於貧寒之家,聰敏過人,過目不忘,幼時便得神童之名。前朝以鄉試一甲會試一甲殿試一甲三甲狀元之身入仕,時任禮部長史,後位及太子太師,貴為三公之列。此人上得殿堂萬人景仰,又入牢獄九族禍殃,大難不死又複一介白丁,年近不惑方棄文習武,無門無派孤身一人,竟是劍行天下無人可敵!
其後隱沒行走世間,神龍見首不見尾。
此人才高命桀大起大落,他的人生,本就是一個傳奇。
所謂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澤,實則無論身隱何處,隻心不隱,人何以隱?人便隱得,名亦相傳,他的名字前人不願提及,後人隻知道他姓孔,與孔夫子一般,便就多半也叫他孔夫子。江湖中人稱他仁心、仁劍、仁者孔夫子。他是孤身行天下,他也老邁不起眼,但真正提起他來人們一定會說天下何其大,人又何其多,但哪怕連同以上三個高人世間所有人之中真正當得起一個“俠”字的,是他!
隻他一人。
他一人仗劍天下四海為家,多於荒野驛路或是江澤之畔落腳,貌不驚人,行也寂寂。他就如同世上任何一個普普通通的的老人,看上去不出奇也不出彩,如此時的江邊老漁翁,如那時的路邊老茶倌,世人多半隻聞其名而不得見,見也不識。亦如他的方巾他的長劍,每攜於身,卻也未必常以示人。而方殷已然見他兩次,更識得了這個傳說中的老人。這是一種緣分,方殷與他有緣,而且不是完全的機緣巧合。
方殷並不知道。
方殷不知道他為什麽要自己叫他作孔伯伯,他的年紀便當方殷的爺爺也已足夠,方殷也沒有多想:“孔伯伯,呃,你,我——”一時心中激動,卻也無話可說,眼看他麵色慈祥地望了過來,一時撓頭衝他笑笑,笑完又覺麵皮發熱:“那把劍,可以給我看看麽?”老夫子微笑點頭,示意自便。
一把名滿天下的劍,此時便在方殷手中。
灰鯊皮鞘已然磨損泛白,青銅劍柄及劍鍔處亦有絲絲灰白鏽色,許是年月已久使然。拔出細觀,但見劍身呈深青顏色,及至中段淡青,及至劍首已是青白之色,望來鋒刃如霜,爍爍微光。那是歲月的痕跡,那是風霜的打磨,這是一柄古樸而又平凡的劍,並無任何出奇之處,一如眼前老人。
方殷卻是反複把玩嘖嘖稱奇,又拔出自家劍來兩廂作比:“怎不一樣?怎是這般?怎我這劍通體青色,這把卻是——”老夫子喝一口茶,笑道:“劍本凡鐵,常自磨礪,待你使得多了,來日也會這般。”方殷點點頭,問道:“孔伯伯,這把劍叫作恪吾,你這把又有什麽名堂?”老夫子看過一眼,讚許道:“傳道受業解惑也,恪吾之責天必予之,好名字。”
“是麽?哈!那這一把呢?”
“無名,一把佩劍而已,有人稱它作仁劍,卻是抬舉它了。”
“仁劍?呃,這話怎說?”
“劍乃兇物,司主殺伐,你說說看,仁從何來?”
“劍無善惡,何以兇殺?單看執於誰人之手,以仁心禦之,便是仁劍了。”
“以仁心行不仁之事,何以為仁?”
“以仁心行不仁之事,不仁之事亦為仁,孔伯伯仁義之人,使的劍自是仁劍了。”見他侃侃而談,可說是對答如流,孔夫子略覺驚奇:“嗬,有些見識!你再說說,何為仁?”方殷略一沉吟,說道:“仁者,二人也,相處有道,可以為仁。”孔夫子笑道:“天亦二人,夫亦二人,何以不作仁解?”方殷答道:“道是二人有無互通,不過存乎一人之心,仁之上下左右相對,取的是合德之意。”
隱儒一怔,已是動容:“好小子,了不起!未料你年紀輕輕,竟有如此見地!”方殷嘻嘻一笑,將劍掛迴葦壁之上:“這話是宿老道說的,方殷也無見地,借來用用而已。”隱儒又是一怔:“那是誰人?你師父麽?”方殷扭頭兒一樂,吐吐舌頭:“說老也不甚老,上清山裏一個野道,名字叫作宿長眠。”
這話,原是宿道長說的。原本就是兩個閑人山中閑聊之時,方道士從他那裏聽來的。此時依樣搬將出來,卻將老夫子真個嚇了一跳:“是個野道?我怎不識?哈!上清一幹大小雜毛兒,何時竟也出了如此人物?”這話說得並不客氣,卻是在誇宿野道了,方殷隻覺親切,一時心裏歡喜:“是了是了,那家夥很有一些個古怪門道,孔伯伯你瞧——”
又來獻寶,還是見笑。
老夫子皺著眉頭,看著手裏肚大頸粗的小瓷瓶:“這是何物?”
“我不說,你自己看。”方道士煞有其事,隻在肚裏偷笑,這是準備暗算老夫子一把了。既然隱儒,偌大名頭兒,總要借此機會試他一試,當知這一聲孔伯伯也不是白叫的。但見他搖頭一笑,也是不以為意,便就拔出瓶塞看了一眼,又放在鼻子下麵嗅了嗅,甚至還用小指指甲挑出一點點,舔了舔:“涓埃微至毫厘莫辨,製於無聲無息之間,唔,難得難得,果然是——”說著便就塞了木塞放迴桌上,其間似是一無所覺:“有些門道!”
是有些門道,方道士傻掉。
這是老夫子頭一次見識見笑,也是無往而不利的見笑第一次失效,方殷心下驚駭,呆半晌,一臉佩服道:“孔伯伯,這是見笑,它製得旁人卻是拿你沒辦法,真有你的!”老夫子哈哈一笑:“小子,想瞧老伯笑話還早了點,哈哈!來來來,邊吃邊聊!”說話灶上熱氣升騰,小屋裏盡是濃濃魚香:“涵濡蘊蓄,火候剛好。”老人掀開鍋蓋,微微一笑:“我自有所覺,你不見得,一般見笑。”
龍飛鳳舞,啞僧隱儒,說的是四個人,真正的高人,傳說中的人物。
單說隱儒。
相傳此人生於貧寒之家,聰敏過人,過目不忘,幼時便得神童之名。前朝以鄉試一甲會試一甲殿試一甲三甲狀元之身入仕,時任禮部長史,後位及太子太師,貴為三公之列。此人上得殿堂萬人景仰,又入牢獄九族禍殃,大難不死又複一介白丁,年近不惑方棄文習武,無門無派孤身一人,竟是劍行天下無人可敵!
其後隱沒行走世間,神龍見首不見尾。
此人才高命桀大起大落,他的人生,本就是一個傳奇。
所謂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澤,實則無論身隱何處,隻心不隱,人何以隱?人便隱得,名亦相傳,他的名字前人不願提及,後人隻知道他姓孔,與孔夫子一般,便就多半也叫他孔夫子。江湖中人稱他仁心、仁劍、仁者孔夫子。他是孤身行天下,他也老邁不起眼,但真正提起他來人們一定會說天下何其大,人又何其多,但哪怕連同以上三個高人世間所有人之中真正當得起一個“俠”字的,是他!
隻他一人。
他一人仗劍天下四海為家,多於荒野驛路或是江澤之畔落腳,貌不驚人,行也寂寂。他就如同世上任何一個普普通通的的老人,看上去不出奇也不出彩,如此時的江邊老漁翁,如那時的路邊老茶倌,世人多半隻聞其名而不得見,見也不識。亦如他的方巾他的長劍,每攜於身,卻也未必常以示人。而方殷已然見他兩次,更識得了這個傳說中的老人。這是一種緣分,方殷與他有緣,而且不是完全的機緣巧合。
方殷並不知道。
方殷不知道他為什麽要自己叫他作孔伯伯,他的年紀便當方殷的爺爺也已足夠,方殷也沒有多想:“孔伯伯,呃,你,我——”一時心中激動,卻也無話可說,眼看他麵色慈祥地望了過來,一時撓頭衝他笑笑,笑完又覺麵皮發熱:“那把劍,可以給我看看麽?”老夫子微笑點頭,示意自便。
一把名滿天下的劍,此時便在方殷手中。
灰鯊皮鞘已然磨損泛白,青銅劍柄及劍鍔處亦有絲絲灰白鏽色,許是年月已久使然。拔出細觀,但見劍身呈深青顏色,及至中段淡青,及至劍首已是青白之色,望來鋒刃如霜,爍爍微光。那是歲月的痕跡,那是風霜的打磨,這是一柄古樸而又平凡的劍,並無任何出奇之處,一如眼前老人。
方殷卻是反複把玩嘖嘖稱奇,又拔出自家劍來兩廂作比:“怎不一樣?怎是這般?怎我這劍通體青色,這把卻是——”老夫子喝一口茶,笑道:“劍本凡鐵,常自磨礪,待你使得多了,來日也會這般。”方殷點點頭,問道:“孔伯伯,這把劍叫作恪吾,你這把又有什麽名堂?”老夫子看過一眼,讚許道:“傳道受業解惑也,恪吾之責天必予之,好名字。”
“是麽?哈!那這一把呢?”
“無名,一把佩劍而已,有人稱它作仁劍,卻是抬舉它了。”
“仁劍?呃,這話怎說?”
“劍乃兇物,司主殺伐,你說說看,仁從何來?”
“劍無善惡,何以兇殺?單看執於誰人之手,以仁心禦之,便是仁劍了。”
“以仁心行不仁之事,何以為仁?”
“以仁心行不仁之事,不仁之事亦為仁,孔伯伯仁義之人,使的劍自是仁劍了。”見他侃侃而談,可說是對答如流,孔夫子略覺驚奇:“嗬,有些見識!你再說說,何為仁?”方殷略一沉吟,說道:“仁者,二人也,相處有道,可以為仁。”孔夫子笑道:“天亦二人,夫亦二人,何以不作仁解?”方殷答道:“道是二人有無互通,不過存乎一人之心,仁之上下左右相對,取的是合德之意。”
隱儒一怔,已是動容:“好小子,了不起!未料你年紀輕輕,竟有如此見地!”方殷嘻嘻一笑,將劍掛迴葦壁之上:“這話是宿老道說的,方殷也無見地,借來用用而已。”隱儒又是一怔:“那是誰人?你師父麽?”方殷扭頭兒一樂,吐吐舌頭:“說老也不甚老,上清山裏一個野道,名字叫作宿長眠。”
這話,原是宿道長說的。原本就是兩個閑人山中閑聊之時,方道士從他那裏聽來的。此時依樣搬將出來,卻將老夫子真個嚇了一跳:“是個野道?我怎不識?哈!上清一幹大小雜毛兒,何時竟也出了如此人物?”這話說得並不客氣,卻是在誇宿野道了,方殷隻覺親切,一時心裏歡喜:“是了是了,那家夥很有一些個古怪門道,孔伯伯你瞧——”
又來獻寶,還是見笑。
老夫子皺著眉頭,看著手裏肚大頸粗的小瓷瓶:“這是何物?”
“我不說,你自己看。”方道士煞有其事,隻在肚裏偷笑,這是準備暗算老夫子一把了。既然隱儒,偌大名頭兒,總要借此機會試他一試,當知這一聲孔伯伯也不是白叫的。但見他搖頭一笑,也是不以為意,便就拔出瓶塞看了一眼,又放在鼻子下麵嗅了嗅,甚至還用小指指甲挑出一點點,舔了舔:“涓埃微至毫厘莫辨,製於無聲無息之間,唔,難得難得,果然是——”說著便就塞了木塞放迴桌上,其間似是一無所覺:“有些門道!”
是有些門道,方道士傻掉。
這是老夫子頭一次見識見笑,也是無往而不利的見笑第一次失效,方殷心下驚駭,呆半晌,一臉佩服道:“孔伯伯,這是見笑,它製得旁人卻是拿你沒辦法,真有你的!”老夫子哈哈一笑:“小子,想瞧老伯笑話還早了點,哈哈!來來來,邊吃邊聊!”說話灶上熱氣升騰,小屋裏盡是濃濃魚香:“涵濡蘊蓄,火候剛好。”老人掀開鍋蓋,微微一笑:“我自有所覺,你不見得,一般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