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行夏侯無人可及,這話沒有任何的問題,畢竟夏侯淵的的確確是將急行軍做到了最大收效的地步。


    不管他用了什麽樣的方法,也不需要知道這其中有哪些苛刻的條件,現在位於馬超麵前的敵軍,便正是來自於涼州的夏侯淵本部!


    當初張魯孤注一擲將希望放在了涼州的身上,想著依靠張衛去送信,獻出漢中之地來換取曹軍南下逼退劉備率領的蜀軍。


    然而想法雖好,但現實卻很殘酷。


    張魯本以為靠著血腥的殺戮和強勢的鎮壓,能夠讓南鄭城團結起來達到上下一心的程度,如此能夠真正的保衛南鄭,保衛他最後的希望之地。


    可這等妄想之事,在真正開始認真起來的劉備麵前,卻如同土雞瓦狗一般完全不堪一擊。


    由張飛,魏延等人親自率部登城死戰,一日的時間都沒有用上,南鄭城便是徹底的告破,張魯所謂最後的堅守也徹底的失敗,甚至連他自己都是落得斷頭的下場,殊不見他的腦袋現在還被魏延收藏著嗎……


    沒了南鄭,漢中也就沒了靈魂,而那時候張衛還在子午道上跋山涉水的趕路呢,哪裏會曉得身後的漢中已是麵目全非。


    不過說起來張魯當年對外宣稱是封死了子午道等漢中連通涼州的道路,但實際情況卻是並非如此。


    或許當年張魯在劉焉手下是就留了一份心思,他所謂的封死實際上並不是完全可靠,單單就說這子午道,張衛不也是靠著它才能有機會逃出漢中抵達長安的嗎……


    本來張魯的計劃其實還算可以,但無奈他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子午道的難行程度。


    張衛戴罪立功出發送信,一路上是不敢有絲毫的停歇,就算是夜間休整也必須要在天明之初就即可啟程,為的就是早一日抵達長安,便是能夠早一日為兄長為漢中解圍。


    可子午道之難,比之金牛道,褒斜道,故道等都要難行的多,要不是當時張魯隻剩下這一條路可以選擇,他也不會讓張衛走此路出漢中的。


    結果呢,費了好大的力氣,張衛才狼狽不堪的從子午道逃了出來……


    沒錯,不是走出來,也不是跑出來,的的確確是逃這個字沒有錯!


    因為子午道之行,對於張衛而言簡直不亞於是在生死之間徘徊了一次,有好幾迴張衛都差點就丟了小命。


    這一點從他隨行十數護衛,到最後進入涼州時晉升三四人便可以看的出來。


    難行的棧道,濕滑的山路,大軍根本就沒有辦法通過,小股人行進還得時常注意腳下,否則便是跌落山澗乃至劃入密林當中不見蹤影,就算是有心想找也是無力施為……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吃得苦中苦才方能成就大事,張衛雖然是在生死的邊緣試探了一番,但好歹他這次也不是白費了功夫瞎忙活一場。


    憑借著金錢開路,張衛很容易就來到了長安征西將軍府前,再加上他厚著臉皮的求見,這才有機會見到了夏侯淵本人一麵。


    也正是這一麵,才致使夏侯淵得知了漢中的危局,也真的考慮了張衛的提議,跟張魯信中所講的條件……


    當然,涼州之事雖然是夏侯淵主導,但長安歸屬司隸,而鍾繇又是魏公曹操親自委命的司隸校尉,夏侯淵就算再怎麽強勢,也不可能無視鍾繇的存在。


    就這樣,司隸加上涼州境內兩個權力最大的人聚在一起,對漢中之事分析來分析去的商量了好幾天,這才想出來一個折中的辦法……


    就在張衛焦急到不行的時候,夏侯淵才整軍啟程從長安出發,而鍾繇則立刻派人往鄴城去請示主公曹操,對於漢中之事的真正定奪之策。


    一麵行動一麵請示,這便是所謂的折中……


    因為夏侯淵跟鍾繇兩人之間的觀念其實是衝突的,按照夏侯淵的意思,當是應該立即調集大軍即可從散關南下如漢中攻陽平,如此方能讓蜀軍進入首尾不能相顧的兩難局麵。


    然而這隻是武人的片麵之見,也是夏侯淵作為一軍主將對戰事戰局的個人分析。


    換做是平常,他的做法或許沒有問題,乃至於還會被慎重的對待加以致用。


    可鍾繇作為司隸校尉,統籌司隸境內乃至涼州全局,他所需要兼顧的事情太多,方方麵麵的問題都在困擾著他。


    韓遂等人的不安分,羌族,氐族,屠各等外胡勢力也並不安分,畢竟相較於有著胡人血統的馬家,新的統治者顯然需要在安撫對待外胡勢力上下更多的功夫……


    再加上涼州新平,中原腹地,北邊幽並等處最近也並不安分,鍾繇的本意其實並不想在這個時候再起刀兵,乃至於是跟新奪蜀中占據荊州的劉備起衝突。


    當今天下為兩人是魏公之地,一者便是江東孫權,而其二便是剛剛崛起的左將軍劉備。


    眼下孫劉又是聯合之局,若是在內憂不斷之際冒然起兵,恐怕會影響深遠對整體大局有著不利的波及……


    然而夏侯淵畢竟地位特殊,而且他所言之事也並無道理,故而鍾繇才會選擇這等折中之策。


    一麵是讓夏侯淵起兵南下,一麵則立刻上報此事,交由主公曹操來定奪,看看在對待漢中乃至劉備的問題上,到底是戰還是不加理會固守涼州以待後效……


    然而夏侯淵雖然是如張衛所願立即征兵出發,率部一萬直進散關,可現實的重錘卻是將他給砸暈了過去。


    夏侯淵大軍剛剛走過散關時,便已經收到了漢中方麵的消息,南鄭城破,張魯情況不明,漢中已然改姓劉家了。


    奈何奈何,神行夏侯縱使已經加快速度行軍趕路了,可入蜀之道就這般難走也沒有辦法,千趕萬趕的夏侯淵終歸還是慢了一步,連陽平關的影子都沒有見到,張魯那邊就先一步撐不住了……


    然而張衛雖然悲痛欲絕昏死過去,可這並不代表夏侯淵針對漢中之事就此結束。


    換了性格稍微穩重的統軍之將,或許在收到消息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琢磨怎樣撤軍了。


    至於張衛是個什麽心情,勢大的曹軍需要考慮螻蟻的想法嗎,更不用說已經失去利用價值的張家兄弟了……


    可夏侯淵的性子決定了他的想法跟常人不同,神行代表著高速,卻也暗示了夏侯淵急躁不穩重的性子。


    冒險的精神在夏侯淵的腦中可謂是占比相當之重,那對他而言,漢中既然已經沒有什麽再攻打的必要,那將目光放在別處不也是一樣的嗎。


    大軍都已經開過了散關,若是就這樣白白的跑一趟迴到長安去,那跟臨陣退縮又有什麽區別呢。


    故而,腦迴路相當清奇的夏侯淵做出了一個會讓鍾繇暴怒的選擇,那便是調轉方向,直指武都下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當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冼青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冼青竹並收藏漢當興最新章節